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逃宮棄嫡

龍騰世紀 254自動掛檔0530 文 / 唐妡

    御花園的東南、西南角分別有瓊苑東門和瓊苑西門與東、西六宮相通。後三宮兩側以東、西六宮為主,形成內東路、內西路。東六宮(鍾粹宮、承乾宮、景仁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之南為齋宮、毓慶宮、奉先殿,以北為乾清宮東五所;西六宮(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鹹福宮、長春宮、太極殿〈啟祥宮〉)之南為養心殿,以北為重華宮、漱芳齋。東西六宮均為永樂時建造,每一座宮都是一座院落,有前後殿和配殿,牆高院深,門戶嚴密,是明清兩代后妃居住的地方。有些宮中還有廡廊回轉相連,並有樹木花卉與建築交相輝映。

    瓊苑東門南轉為長康左門,從此往南經近光左門直到內左門的一條街稱為東一長街。街東由北至南有大成左門、廣生左門、鹹和左門、仁祥門。

    進入大成左門內有鍾粹宮,原名咸陽宮。咸豐帝幼年時曾隨母親孝全成皇后在此居住,後慈安太后也曾在此住過。

    廣生左門內的承乾宮,明代時是東宮貴妃居住的地方。進入鹹和左門有景仁宮,康熙帝就出生在這裡。

    此三宮之東為東二長街,北端千嬰門,南端麟趾門。街西由北到南有迎瑞、履和二門;街東有昌祺、德陽二門。

    昌祺門內有景陽宮,富藏圖書。後殿為御書房,東配殿稱靜觀齋,西配殿稱古鑒齋。

    德陽門內有永和宮。出麟趾門東有凝祥門,內有延禧宮,清末欲改建成水晶宮。擬用金屬搭架,玻璃為牆體、地板,宮殿四周鑿水池蓄水,身在其內,如在水晶宮中。然而開工不久清朝滅亡,工程遂止。

    東六宮東面的小街稱東小長街,北通乾清宮東五所,當初為年少的皇子所居住,後自東向西將收藏古玩器皿的古董房、收掌御用衣物的四執庫、支給年賞的敬事房、壽藥房和宮廷畫工所在地如意館遷移到此。街東,北有祭祀昊天上帝的天穹寶殿,是道教活動場所,南有茶庫、南果房、緞庫和祭神庫。街南端是一條東西向的橫街,東端是蒼震門,門外南北向的長街就是東筒子;西端為鹹和左門。

    東一長街仁祥門內的齋宮,是清帝為表示誠意在重大祭祀典禮的前兩天住宿齋戒之處。齋宮後有誠肅殿。景運門東前星門內有寬廣的惇本殿,殿後的毓慶宮是明清兩代皇子的住所。

    景運門東誠肅門外原有侍衛值房,立旗守護。內「工」字型台基上豪華的奉先殿中,原供奉清代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等重大慶典前,都要在前殿大祭;遇先帝、先後聖誕和祭辰及清明、中元等日在後殿行禮。每年皇帝木蘭秋獮親射的鹿獐等物,先到此進獻,以告慰先帝、先後。瓊苑西門南轉為長康右門,往南經近光右門直到內右門的一條街稱為西一長街。街西從北至南有大成右門、鹹和右門、遵義門。

    大成右門內的儲秀宮初名壽昌宮。

    體和殿南鹹和右門內有永壽宮,曾用過長樂宮等名字。順治的恪妃、嘉慶的如妃都曾在此居住。

    此三宮西為西面二長街,北端百子門,南端螽斯門。街東有長泰、崇禧二門,街西有鹹熙、敷華兩門。鹹熙門內鹹福宮後有同道堂。敷華門內長春宮裡,乾隆朝的孝賢皇后以及慈禧都在此住過。其後有座宮殿稱作怡情書史,存放后妃冊寶。南面的體元殿是晚清拆除太極殿後殿的長春門時,在舊址上建造的,與殿後簷相連的戲台是長春宮戲台。

    再往南的太極殿原名未央宮。

    百子門以北原為西五所,也是少年皇子居住地,乾隆時改其西面兩所為花園,東三所為重華宮(乾隆作皇子時住此,後升為「宮」)、漱芳齋。

    以重華宮為主體的建築群分三路,中路正對西二長街。重華門內崇敬殿、重華宮、翠雲館,裝飾精美,格調高雅。東路以漱芳齋為主,後殿內有「風雅存」室內小戲台,院子裡有紫禁城內第二大戲台漱芳齋戲台。現在這裡是貴賓接待室。西路原來是重華宮廚房。

    太極殿西側有延慶門,內為延慶殿,立春時,皇帝在這兒九叩迎春為民祈福。北出廣德門,就是建福門,前殿撫辰殿,是每年宴請來朝番部的地方。正殿是建福宮,收藏歷代皇帝像。殿後有惠風亭。

    這些建築西北有建福宮花園,其中的靜怡軒、延春閣、中正殿、寶華殿和梵宗樓,都在1923年建福宮火災中燒燬了,只有西側的雨花閣倖存。雨花閣是三層樓的建築,樓垂脊上有雕龍,十分華麗,是典型的藏傳佛教建築,其中系統完整地保存了佛教密宗四部修習的教規和法器。

    西一長街遵義門內的養心殿是「工」字形建築,分前後兩殿,自雍正朝始,是皇帝居住和處理朝政之地。西暖閣內,皇帝批閱奏章,審閱殿試考卷,與軍機大臣商議軍政大事。養心殿內正中有「中正仁和」的匾額,表現了皇帝的執政理想。養心殿東有體順殿,院內有巨大的水晶石,寓意光明磊落、純潔無瑕,西有燕禧堂,南有御膳房,專做皇帝用膳、各宮饌品和各處供應節令的宴席。

    東筒子街東有蹈和、履順二門,東側的建築現稱寧壽全宮,宮西牆有保泰門和欽禧門。乾隆為了不超越祖先康熙皇帝在位的年數61年,曾經表示在位年數到了60年就傳位給下一代,退而作太上皇。為給乾隆當太上皇做準備,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仿大內中軸的殿宇規制,在原寧壽宮的基礎上修建了這組規模宏大、氣魄宏偉的建築群。

    皇極門內正殿為皇極殿,是乾隆準備作太上皇時舉行典禮的地方。嘉慶元年,乾隆在此擺設千叟宴,5000多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應邀赴宴。皇極殿後有寧壽宮,仿坤寧宮形式重建,是準備用於太上皇祭神的宮殿。寧壽宮後建築分為三路。

    中路養性殿是乾隆歸政後的寢興之地,實際並沒住過。乾隆年間曾在此賜宴群臣,慈禧一度在其東暖閣用膳。殿內氣氛肅穆、佈局莊嚴。西暖閣有墨雲室,是因為乾隆喜愛畢沅進呈的一方雕刻雲紋的古墨而得名。

    養性殿後為樂壽堂,慈禧晚年曾居住過。殿後有頤和軒,乾隆起這個名字預祝自己晚年幸福,殿中有匾「太和充滿」。西廡牆上嵌有敬勝齋石刻。軒後為景祺閣。

    養性殿往東可進入東路的閱是樓區域,這裡是紫禁城內最大的看戲、演戲場所。坐北朝南的是閱是樓,兩層。閱是樓後尋沿書屋有座垂花門直通院內,那裡的宮殿稱為慶壽堂,往北是景福宮,乾隆即位49年,欣喜地看見第五代玄孫出生,御題「五福五代堂」匾懸掛於此。宮殿西北的佛日樓、梵華樓是供佛的地方。

    養性門西有衍祺門,裡面就是寧壽宮花園,是寧壽宮後西路的建築,又稱乾隆花園。園內有亭台樓閣,蒼松翠柏,玲瓏堆石,曲徑通幽,佈局疏朗,景色秀麗。古華軒內懸掛的匾額全是御筆;禊賞亭中意趣古雅;遂初堂、符望閣則取周甲(六十年)禪位,天遂人願的意思;玉粹軒、竹音館幽雅別緻;倦勤齋內小戲台匠心獨具。倦勤齋東有珍妃井,珍妃井正北就是貞順門,是寧壽宮區域的北門。

    寧壽宮建築群雖然佔地面積不大,但前後有別,功能各異,亭台樓閣一應俱全,從打理廟堂之事到日常生活休息,皆得其所,是大內的「具體而微者」。

    紫禁城中的西側隆宗門外有以慈寧宮為中心的大型建築,皇帝去世後,留下的妃嬪等按不同等級被安置於此。宮殿前的花園內,昔日各種建築與花草樹木、游魚飛鳥共成幽雅環境。西面有壽康宮,西北面有壽安宮、春禧殿,英華殿前有兩棵菩提樹,相傳是明神宗的母親親手種的。

    紫禁城的西北角,是從前宮中的城隍廟,由內務府掌管其中的祭祀。廟東有為御用馬匹祭祀的馬神廟,還有皮庫的一部分。

    由此往東,順貞門正對的神武門是紫禁城的北門,又稱玄武門。因避諱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燁」而改名。門樓上設有鐘鼓,用來起更報時。另外,昔日選秀女也在此處。紫禁城內四角,均有角樓,用於瞭望和戒備,多角交錯的建築形式,在防禦的同時極富裝飾效果。

    紫禁城宮殿的命名在清代可以概括為三類,一類為沿用明代的舊稱;一類為皇帝根據宸制親自撰擬;一類是當宮殿落成,由南書房翰林擬出幾個名稱,列單呈進,由皇帝御筆圈定。宮殿名稱含義豐富,極盡祥瑞之意,既好聽,又好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