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崩原亂

龍騰世紀 176一百七十六、太子 文 / 四下裡

    這聲音非常年輕,一聽就知道應該是個十來歲的男孩所發,這少年郡王聽了,臉上卻有一絲複雜之色一閃即逝,旋即面上就掛起一層得體的笑意,掀簾而入。

    只見上首坐著一個絕色公子,金冠華服,輕裘玉帶,上面有金飾的流蘇,衣料上面的紋路古樸而大方,若非是對方胸前平坦,頸間有微微凸起的喉結,還真的會讓人誤以為是個美女,身旁幾名清秀侍女服侍在側,周圍大氣不聞一聲。

    師映川眼見一個唇紅齒白的美少年掀簾而入,對著自己行了一個皇室男子才會用的禮,態度恭謹有禮,便微微一笑,道:「昌郡王?我倒是有些糊塗了,似乎我與郡王並不認識罷?」

    有侍女上前替那昌郡王脫了身上穿的白狐大氅,少年待脫去大氅之後,再施了一禮,道:「君上貴人多忘事,小王晏狄童,眾兄弟之中排行第九。」身為郡王,少年平時在人前都是受人捧著,哪怕是周帝也對其頗有幾分寵愛,但眼下站在這裡,態度卻十分恭敬。

    「晏狄童……哦,原來是九皇子。」師映川臉上閃過意外之色,自是想起了當年那個驕橫的小皇子,然後就笑了起來,道:「這麼久不見,九皇子長大許多,容貌也變化不小,一時間我倒是沒有認出來。」這說的倒不是客套話,這個年紀的孩子正是變化非常大的時候,兩三年不見,確實就與從前有了很大不同。

    晏狄童亦是一笑,道:「君上說得是。」他剛才沒有仔細打量師映川,眼下才有餘暇認真瞧瞧,不過他如此一看之下,即便知道師映川與從前大為不同,甚至被人稱作『蓮花郎』,其美可知,但耳聞是一回事,親眼看見又是另一回事,哪怕晏狄出身尊貴,見過的美人極多,也不由得暗暗驚訝,只見師映川眉目如畫,容顏精緻無比,平添幾分出塵之感,與從前的形象大為不同,真真稱得起『絕色』二字,便道:「君上也是形貌大變,狄童幾乎不敢認了。」

    晏狄童說這些話的時候態度恭謹有禮,同時也在不露形跡地暗暗觀察師映川的神情,發現比起當年而言,現在的師映川越發不動聲色,喜怒皆不露於表面,即便是笑起來的時候也是淡淡的,與他兄長晏勾辰卻是有些說不出來的相似之處,但同時他也知道,師映川此時的權勢和地位,已經不是皇兄晏勾辰能比及的了,想到這裡,再如何精妙的文字也很難形容晏狄童此刻的真實心情,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同時出現在他的心頭。

    正思索間,上首師映川卻道:「九皇子坐罷。」師映川的態度不是很熱情但也並不冷淡,畢竟不管怎麼說,他與晏勾辰也算是朋友,對於晏勾辰的這個弟弟,他自然會盡到應有的禮數,不會怠慢了對方,更何況晏狄童現在看起來倒不像小時候那樣驕橫,反而十分謙恭有禮,既然如此,師映川並不介意好好招待一下對方。

    師映川既然開口,晏狄童也就不曾扭捏,便坐下了,有侍女奉上了茶,師映川微微點頭,道:「九皇子來我這裡,不知道是有何要事?」一面說,一面伸手示意晏狄童喝茶,不必拘束,晏狄童微微欠身:「皇兄說了,久已不見君上,甚是想念,只不過終日裡忙於政事,實在抽不出時間與君上一晤,因而此次便讓我前來登門拜訪。」

    說著,自袖中取出一張燙金禮單,微笑道:「區區薄禮,不成敬意,還請君上笑納。」

    一名侍女過去自晏狄童手中接了禮單,轉而送到師映川面前,師映川打開一看,眉毛卻是微微上揚,這哪裡是什麼『區區薄禮』,分明是一份重禮,這上面記載的並非是金銀珠玉古董一類的俗物,而是對武者大有用處的藥物以及打造上等兵器的材料等等,很多都是有價無市的,師映川看了這份禮物,心念一轉,已微笑道:「容王真是太客氣了。」

    師映川的容貌很年輕,但看上去卻已經不再稚嫩,眼裡有著淡淡的威嚴,不過此時神情卻是溫和的樣子,十分自然,整個人隱隱散發出與當年有些不同的氣質,令人油然生出一股成熟穩重之感,晏狄童見此,心底的那一絲微妙情緒翻湧上來,有些不可控制——同樣是人,但是在幾年後的今天,對方卻似乎將自己甩得越來越遠……不過晏狄童很快就控制住了這種莫可名狀的心情,這時師映川卻道:「也快到中午了,九皇子一路跋涉,想必也勞累了,不如先用過飯,有話再談不遲。」晏狄童起身拱手道:「如此,小王恭敬不如從命。」

    一時侍女擺上午膳,菜品不多,但勝在十分精緻,期間晏狄童完全沒有提起北燕流亡國主蘇懷盈一行人的事情,大家互相之間都是心知肚明,師映川既然收下了蘇懷盈,給予庇護,那麼大周便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也不會自動挑明這件事,不然難道還要向師映川要人不成?大周上至周帝下至臣子,沒有誰會做這種蠢事。

    等到酒足飯飽,師映川命人撤了席,兩人回到暖閣,分賓主坐了,師映川又叫人送上香茶,這才問道:「容王近來可好?」晏狄童見他問起,便也不多繞圈子,正色說道:「皇兄近來……想必君上也已經聽說了陛下正準備立太子之事。」

    師映川聽到這裡,忽然就擺了擺手,周圍的侍女便靜悄悄地退了下去,只留他二人在室中,一時師映川淡淡笑道:「這個麼……雖然我一向很少打聽宗門外的事情,不過這件事自然還是知道的。」他的話確實沒錯,如果是哪個末流小國的話,別說是立太子的傳聞,就算是改朝換代這樣的事情,師映川也未必會知道,但大周這樣的強國則是不然,對於朝廷當中一些重要的動向,師映川自然還是會聽說的,當下只見晏狄童離座站直了身子,向師映川拱一拱手,肅容道:「不瞞君上,我皇兄在眾兄弟之中實乃出類拔萃之人,是有名的賢王,但只恨卻並非皇后所出,不佔『嫡』也不佔『長』這二字,因此……」

    師映川不待晏狄童說完,就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此時他雖然還聽著對方緩緩而談,但心中卻已經生出了一種有些微妙的情緒,他忽然覺得自己有些不同,甚至與師父連江樓也不同,站在一個非常奇妙的位置上,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著世上所有人,所有事,師映川心中驀地升起了一絲明悟,他看著世間人與事的眼光完全不同——帝王將相又如何,改朝換代又如何,終究到頭來不過一掊黃土,而我,卻也許會一直都存在於這世間,看花開花落,滄海桑田……一時師映川出神片刻,不過他的心性已是堅若磐石,很快就又回過神來,其實到了他現在這等境界,若是看在其他人眼裡,大概只會覺得既然他很有可能日後達到不死不滅的目的,那麼就不應該再去理會俗世紛爭,就好比一個皇帝,難道會去關心一群普通人之間的爭鬥?但事實上卻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無論如何師映川都還是一個人,總不可能脫離人所組成的社會,他的衣食住行,包括修行所需要的資源等等,這一切的一切全都靠無數人供奉著,打理著,不然難道還要他自己去操心這些不成?『人多力量大』這句話絕對不是假的,好比一位大宗師再如何武力超群,但也不可能事事親為,一令之下就有萬萬人受到驅使,就像是今日晏狄童送上的這張禮單上的東西,其中有整整一百斤的紫目珠,此珠是由一種名為紫目魚的魚類腹中孕育出來,用這種珠子串起來編織成蓆子睡在上面或者打坐,對武者來說有著很不錯的功效,而這種紫目魚雖然珍貴,但並非十分罕見,大周境內一些地方專門就盛產此魚,只不過紫目魚並非群居魚類,不可能一下捕捉許多,因此想要收集到大量的紫目魚剖腹取珠,就必須動用大量的人力才可以辦到,此次容王晏勾辰只為了湊足這一百斤的紫目珠,硬是馭使了近三萬民夫捕捉紫目魚,才勉強搜羅到了足夠的數目,若是換作一位形單影隻的大宗師,需要紫目珠助自己修行,那麼此人僅靠自己的一雙手,只怕這一輩子也捉不到這麼多的紫目魚,由此可見,很多事情並不是只倚仗個人的高超武力就可以辦到的,不然大家都去找個深山老林埋頭苦修就是,還做什麼開宗立派的事?固然這其中有著對於權力地位等等的考慮,但資源也同樣是武者非常看重的一個方面,沒有足夠的修行資源,你還練什麼功?

    師映川忽然微微一笑,他起身走到窗前,打開窗戶看向外面,說道:「令兄與我乃是舊交,以他的能力與才智,依我看來,卻是皇儲的不二之選,有人君之相。」

    晏狄童聽了這話,頓時大喜,他哪裡不知道師映川這番話的份量?這就是白虹宮對此事的表態了,晏狄童面上喜色不掩,正欲說點什麼,師映川已轉身說道:「許久不見容王,此次我準備去搖光城一趟,與令兄敘敘舊。」他嘴角流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也許不用多久,就不必再稱呼令兄為『容王』了。」

    且不說晏狄童大喜之下有什麼想法,一時師映川便命人準備一下,又去見了寶相龍樹三人,將自己打算去搖光城的事情說了,又道:「寶相,你若是想和我一起去搖……」寶相龍樹卻打斷了他的話,微笑道:「川兒,我正要和你說呢,我母親的忌日就快到了,我與寶花須得回蓬萊一趟,祭拜母親,所以我就不打算跟你去搖光城了。」一旁寶相寶花默然不語,她雖然不願意離開斷法宗,想要跟在連江樓身邊,但畢竟是母親的忌辰,怎能不回去呢?

    師映川瞭然,道:「哦,是這樣啊,既然如此,我就自己和梳碧去好了。」話剛說完,方梳碧卻道:「映川,我就不隨你去了,我現在要努力在山上修行,你自己去罷。」師映川聽了,有些意外,不過轉念一想就明白了,方梳碧現在對修行之事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情,她這是想多陪在自己身邊一些年,而且只怕同時也是想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為,盡可能配得上他師映川啊……想到這裡,師映川心中感慨的同時,也有些感動,而且他略略一想,覺得按照方梳碧目前的狀況,確實把她留在斷法宗一心一意地練功才是對她的修行最有利的方法,如此一想,師映川便點了點頭,溫言道:「那好,你就用心練功罷,有什麼疑難的地方只管去向白緣師兄請教,他會認真指點你的。」方梳碧微笑起來:「嗯。」

    接下來師映川便去大日宮向連江樓說了一聲,由於兩人雙修之事並不是必須要經常發生的,可以視情況而定,自主調節,因此連江樓也不在意,只叫他不要耽擱太久,而且在出發之前,連江樓又讓師映川助他行功一番,如此一來,等到師映川回去後,全身都還是酸軟的。

    師映川此次出行並沒有帶了多少隨從,只讓左優曇一人跟著,替他打理一些日常瑣事,又帶了一些東西,這便與晏狄童一行人前往搖光城。

    晏狄童來的時候因為要帶著許多給師映川的禮物,因此隨行之人極多,組成了一撥龐大的車隊,浩浩蕩蕩地足有近千人,不過等到晏狄童與師映川返回搖光城的時候就簡單很多了,晏狄童只帶了數十名貼身侍衛,與師映川和左優曇兩人輕裝簡騎便動身了,其他近千隨從只需慢慢返回搖光城就是了,至於自己路上只帶了幾十名侍衛,安全會不會有問題,晏狄童卻是半點也不擔心,反正有師映川這樣的高手一起上路,他又有什麼可擔心的?

    如此輕裝簡騎上路,自然速度很快,沒多長時日就距離搖光城不遠了,這一日師映川一行人騎馬踏著厚厚的積雪,迎著微微的寒風向前走去,四下一片銀白,樹木都被積雪覆蓋成了白色,不時有野兔一類的小獸在附近躥過,師映川看著遠處不少的車馬行人,忽然間心有所感,他抬起一隻手,五指微張,從他的這個角度來看,似乎一合五指就可以把這些人與物一併抓入掌中,新奇而微妙,就好像展現在掌中的是另一個世界,師映川見此,心中不禁感歎這些人似乎就如螻蟻一般,同時也有了一種彷彿神靈俯瞰世間眾生的錯覺,說不出地逍遙自在,於是不知不覺之中,他的思緒就漂游發散起來——普通人看螻蟻,與自己看普通人,又何嘗不是一樣的感覺?

    師映川此刻出神之際,一旁的晏狄童也察覺到了他的異樣,只覺得師映川不知道為什麼,忽然就給了自己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雖然自己離對方很近,但卻又好像遙不可及似的,晏狄童並不喜歡這種感覺,便笑道:「君上這是在做什麼?」

    師映川百感交集之間聽見晏狄童的詢問,便微微定神,一時放下了手,道:「沒什麼。」正說著,卻瞥見前方不遠處有一片巨大的冰面,看起來應該是一處大湖,只不過在嚴冬之際天氣太冷,湖面就結了冰而已,此時晏狄童也注意到師映川在看前方的湖,就笑著解說道:「這是一處鹽水湖,裡面有一種特殊的魚類,叫『臨海龍』有點像海豚,是這裡的特產,肉質非常鮮美,遠近聞名,價格也非常昂貴,一般只供應王公貴族,而且這種魚只在冬天才有,而且無法醃製或者冰凍保存,只能吃新鮮的,否則肉裡很快就會分泌出一種毒素,所以平時是肯定吃不到的。」師映川聽了,有點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難怪我雖然來過搖光城,卻從未吃過什麼臨海龍。」

    說著,一行人已經靠近了此湖,需要越過冰面到對岸去,這樣能少走許多路,反正冰面凍得很厚實,湖面平整光滑,就好像一面巨大的鏡子一樣,完全可以供人通過,這時師映川發現冰面上有不少人在忙碌著什麼,似乎是在捕魚,這些人身穿厚厚的棉襖,其中有一個人穿著黑色的魚皮水靠,正瑟瑟發抖,旁邊有一個被鑿出來的冰口,很大,直徑大約有兩丈多的樣子,幾個穿棉衣的男子正在用棍子不斷地攪動著水面,防止水面再次結冰,師映川看見這一幕,有點奇怪,便問道:「這是要捕魚罷,我也見過冬天鑿冰捕魚,但這些人看起來倒不像是普通的捕魚模樣,連一張魚網也沒有,這是要做什麼?」

    晏狄童卻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笑著解釋道:「看這樣子,應該就是在捕捉我剛才說的臨海龍了,此物習性比較特殊,平時以魚蝦之類的東西為生,但最喜歡的卻是食人,若要捕捉的話,必須用活人潛入水中去引誘,那個穿魚皮水靠的人應該就是誘餌了,此人在來這裡之前就會服下一種藥物,只要一旦被臨海龍吞下,藥性就會發作,把臨海龍全身麻醉。」師映川微微一愣:「那麼這人……」晏狄童不以為意地道:「這是死囚,過後會給他的家人一筆銀子,衝著這一點,不少死囚都願意來做誘餌。」

    正說著,那穿著黑色魚皮水靠的男子已喝下一些烈酒,使得下水之後身體不至於被迅速凍僵,接著有人在他腰間繫上一根長長的繩子,看不出是什麼材質,但看樣子就知道一定很結實,然後用刀子在男子胳膊上劃了一刀,晏狄童見狀,不失時機地解說著:「臨海龍對人血的味道非常敏感,只要感覺到血腥味,馬上就會趕來。」

    這時只見那死囚深深吸了一口氣,臉上露出恐懼絕望等等複雜之色,最後一咬牙,『撲通』一聲便從打開的冰口處跳了下去,大概過了不到十分之一刻的時間,忽然就見冰上的那群人呼喝起來,眾人死死抓住那根栓在死囚身上的繩子,用力向後拉動,不一會兒,一條與海豚有些相似,但體型要大很多的東西邊從水下被拖出,來到了冰面上,一動也不動,顯然是已經被麻醉了,從這東西嘴裡連著一根繩子,和釣魚沒有什麼兩樣,明顯那作為魚餌的死囚已經被吞進了肚子裡。

    一群人歡呼雀躍,大家合力把臨海龍拖近,人人都是興高采烈的樣子,晏狄童亦笑,道:「這麼大的一條臨海龍,怕是不下於五千兩銀子,難怪這些人如此興奮。」師映川眼見這一幕,心裡說不出是什麼感覺,這就是真實的人間,在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是有食物鏈存在的,動物界是這樣,人類社會當中更是這樣,普通人都只不過是上位者的工具而已,只不過為了滿足大人物們的口腹之慾,就要以活人為餌。但師映川馬上就自嘲地一笑,他捫心自問,自己也不過是一個冷漠的上位者而已,何必有這種偽善的感慨?想到這裡,師映川唇邊露出一絲無比清晰的嘲弄笑容,他對身旁的左優曇吩咐道:「你去問問那些人,叫他們把這條臨海龍賣給我……我倒是還從來沒有試過這種魚是什麼滋味。」

    左優曇領命欲去,晏狄童忙道:「君上太見外了,這等小事莫非還要君上開口不成?」說著,便命侍衛立刻去買下那條臨海龍,師映川見了,倒也沒有堅持。

    一行人繼續趕路,在中午到來之前就來到了搖光城,一時前往容王府,晏狄童命人進去通報,大概半盞茶的時間之後,正中的大門忽然開啟,一位俊美儒雅的青年男子在眾多隨從的簇擁下出現在門口,拱手含笑道:「……久已不見,君上安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