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霸蜀

正文 第931章 陰風苦雨 文 / 莊不周

    洛陽。

    曹睿躺在病榻上,雙目緊閉,臉上的淚痕尚未拭去,神情中已經隱含憤怒。

    兩封先後到達的奏疏就擺在一旁的案上。一封是夏侯霸的,一封是司馬懿的。夏侯霸報告了彭城戰事的經過,把張郃的計劃原原本本的寫在上面,最後指責司馬懿父子未能及時跟進,以至於錯失良機。司馬懿則平靜得多,他沒有說張郃的事,只是請罪,說自己不知道張郃的計劃,等他知道彭城大戰的消息,率軍趕去支援的時候,已經遲了,以至於張郃戰死,損失慘重。

    兩個人說的是同一件事,甚至於內容都沒什麼大的區別,只不過敘述的角度不同而已。

    可是曹睿已經從中聞出了不祥的味道。

    夏侯霸說得沒錯,這的確是司馬懿的責任。如果司馬懿父子及時跟進,這次有很大機會斬殺魏霸,徹底解決心頭之患。可是夏侯霸忘了一點,張郃的確沒有把計劃抄報給司馬懿,所以他不僅不能怪司馬懿救援不及,本身就有擅權之嫌。真要追究起來,張郃過大於功,甚至是自取其咎。

    雖然曹睿知道他這麼做也是無可奈何——司馬懿不可能主動配合他的行動,他報告給司馬懿,司馬懿也不會答應,反而會進行阻撓;另一方面,他不告訴司馬懿,司馬懿也能知道——可是這無法否認他越權的事實,在朝堂上爭執起來,司馬懿不會有責任,英勇戰死的張郃反而有重大責任。

    從這一點來看,夏侯霸行軍作戰頗有章法,可是朝爭卻很白癡。否則就不會寫出這樣的奏疏。

    而司馬懿的主動請罪,則充滿了有恃無恐。

    張郃戰死,東南戰區,甚至整個魏國已經沒有人能和司馬懿抗衡。司馬懿就算有罪,朝廷恐怕也不能輕易的指責他。所以他可以大大方方的請罪,就算你現在降他的軍職,過段時間,你還得把他請回來。

    因為一時半會的沒人可以代替他。

    原本夏侯霸可以,可是夏侯霸這封奏疏暴露了他在政治上的短視,足以證明他還不夠格。司馬懿沒能如張郃希望的那樣及時跟進。喪失了一個大好機會。夏侯霸也沒能如張郃希望的那樣,繼曹真、曹休、張郃之後,成為與司馬懿抗衡的中流砥柱。

    曹睿因此非常生氣。

    他先後徵詢了幾個大臣,不是討論張郃和司馬懿的功過,而是討論彭城之戰後的形勢。不管怎麼說,仗打完了。雙方損失都很慘重,魏國折了張郃這員良將,蜀漢也折了魏延,更重要的是魏霸損失慘重,短時間內大概不能再給魏國施加壓力。魏國迎來了一個難得的喘息機會,是利用這個機會反攻,還是見好就收。與蜀漢談判,爭取一個不錯的條件?

    群臣摸不清曹睿的想法,也不怎麼相信曹睿真的願意像孫權一樣稱臣,只好大義凜然的說應該趁機收復彭城,反攻江淮。曹睿聽了,不置可否,心裡卻是越來越惱火。他越是惱火,群臣越是不安,出的主意更是五花八門,眾說紛紜。

    奏疏連連被留中。群臣都慌了,魯王曹宇也非常不安。無奈之下,他只得找來了桓范。

    桓范聽完了曹宇的話,冷笑一聲:「反攻彭城?誰來攻?大將軍麼?」

    曹宇一聽,頓時明白了:「那陛下的意思是要談判。稱臣?」

    「談是要談的,卻不一定要稱臣。」桓范搖搖頭,捻著須尖說道:「陛下派夏侯霸、秦朗去睢陽,原本就是想以打促和,為談判爭取一個好的條件。這個條件能好到什麼程度,就要看這仗打到什麼程度。現在張郃雖然陣亡了,可是他卻達成了陛下的願望:魏霸主力受損,不能再戰,他當然也希望談判。要說意外,只能說張郃太不知自重,為將者當持重,怎麼能以身赴險呢?現在好了,他戰死了,誰來對付大將軍?這不是給陛下出難題麼。」

    曹爽有些不舒服。桓范這麼說,他們豈不是成了廢物?沒有張郃,就沒有能和司馬懿對抗了?

    「陛下的意思,恐怕還是想談,拖一拖時間。可是……」桓范遲疑了一下,又道:「他恐怕還有另外的擔心。」

    「什麼擔心?」

    「他耗不過司馬懿。」

    曹宇和曹爽互相看了看,都有些哭笑不得。桓范這張破嘴,果然說得難聽。可是你又不得不承認,他說的這些可能就是曹睿的真實想法。按道理說,司馬懿今年已經五十六歲,曹睿不過才三十出頭,應該他有優勢才對。可是事實情況卻不然,曹睿的身體一直不好,現在又臥床不起,連子嗣都沒有,而司馬懿的身體卻壯實得像頭牛,這幾年接二連三的生了幾個兒子。再拖幾年,曹睿搶在司馬懿前面死的可能性更大。

    「那怎麼辦?」曹宇向桓范問計。

    「外延以談判,慢慢談,內抓緊時間立嗣。有了嗣君,再輔以賢臣,培植根基,事尚可為。」

    曹宇和曹爽交換了一個眼神,不約同而的點了點頭。

    ……

    李嚴哂然而笑:「魏子玉果然是個可人兒,太聰明了,太聰明了。」

    李豐不解其意:「是殺王平,還是調霍弋、趙廣前往廣陵?」

    「兩者都是。」李嚴瞟了李豐一眼,笑意盈盈:「王平,是我送給他殺的。現在他實力受損,有求於我,就算知道我要借他的刀殺人,他也不得不借給我。既然如此,就痛痛快快的找個理由殺了,這就是他的聰明之處。至於調霍弋、趙廣前往他的麾下,更說明了他的聰明。他知道我想奪霍弋的軍權,所以主動要求調霍弋前去。他知道我不喜歡趙廣在隴山,所以他要趙廣去。趙廣去了,他就可以重建騎兵,盡快恢復。又給把隴山讓給了我,我能不高興嗎?」

    李豐也笑了起來,一本正經的深深一揖:「賀喜大將軍。」

    李嚴哈哈大笑。他沉吟了片刻,又惋惜的搖了搖頭:「可惜,若不是要對付丞相。這倒是一個收拾魏霸的好機會。這次讓他逃過去,下次哪來這麼好的機會啊。張郃這樣的人終究只有一個,魏國大概不會再有第二個。」

    「那又如何,魏霸沒有戰馬牧場,終究還要仰仗父親。父親不給他戰馬,用不了幾年。他就算是精騎百萬,也會慢慢的羸弱下去,不堪一擊。」

    李嚴得意的笑了兩聲,連連點頭:「不管怎麼說,丞相死之前,我還要借他的力。不能看著他被丞相制住。只是我幫他續命,他也得給我點好處。這馬鎧的價錢也太高了,我得跟他談談。」

    李豐也禁不住笑了起來。父子倆相視而笑,心情舒暢。

    ……

    成都,丞相府。

    楊儀站在諸葛亮的面前,白晰的面皮脹得通紅,他看著諸葛亮。急不可耐的說道:「丞相,魏霸枉殺大將,罪不可赦啊。不趁此機會處置他,豈不是助長他的氣焰?」

    諸葛亮以手撫額,眉頭輕皺:「威公,我有些累了,此事稍後再議,容我思量思量。」

    楊儀無奈,只好躬身請退。他離開之後,諸葛亮輕歎一聲。對還坐在一旁的蔣琬說道:「公琰,威公年紀也不小了,怎麼還是那麼急躁?費文偉現在忙著談判的準備事宜,沒空顧及他,你有時間多勸勸他。」

    蔣琬點了點頭。也起身去了。

    屋裡只剩下諸葛亮和諸葛恪叔侄二人。諸葛恪整理了一下衣擺,嘴角挑起一抹淺笑:「叔叔,你擔心魏霸狗急跳牆?」

    「魏延戰死,魏霸損失慘重,一時亂了心神,也是有的。殺了王平,的確有些不當,可是處置魏霸,王平就能復生嗎?魏霸雖然頑劣,野心也不小,可正因為如此,狗急跳牆不太可能,可是他若再受挫,以至於心不自安,舉措失當,我擔心東南不穩啊。」

    諸葛恪的笑意越來越濃:「那叔父的意思,是要安撫魏霸一番了?」

    諸葛亮瞥了諸葛恪一眼,反問道:「若依你的意思呢?」

    諸葛恪高深莫測的笑了笑:「依我的意思麼,就算不處罰魏霸,讓他回家丁憂三年,也總是可以吧。」

    「誰來負責東線戰場?」

    「難道除了魏霸,就沒有其他人可以負責東線戰場?」

    「有。」諸葛亮不假思索的說道:「可是我找不出一個人能壓制得住陸遜。」

    諸葛恪臉上的笑容頓時一黯,半天沒有說話。過了半晌,他抬起頭,默默的看著諸葛亮:「叔父,這麼說來,你還怎麼對付魏霸?」

    「對付魏霸不是一件小事,牽一髮而動全身。」諸葛亮淡淡的說道,眉宇間露出一絲掩飾不住的疲憊:「元遜,我把姜維安排在涼州,是讓他積攢力量,等李嚴犯錯。我原本打算找個機會把你安排到江東去,在魏霸犯錯的時候——比如像現在這種情況——由你來接替魏霸。可是,現在這個機會來得太突然了,我們一點準備也沒有,現在把你派過去,你能控制得住局面嗎?」

    諸葛恪啞口無言,他明白諸葛亮的意思了。這個機會是好,可是這個時機不成熟。

    諸葛亮輕聲歎息:「我看,陸遜大概是指望不上了,要把他和魏霸分開才行。元遜,我打算讓你去江陵,負責這次和魏國談判的事情。」

    諸葛恪詫異的看著諸葛亮,談判的事不是由魏霸和費禕負責嗎,怎麼突然要他去江陵。他看了諸葛亮一眼,諸葛亮笑笑:「魏霸要丁憂,不太適合負責這件事,你就代表丞相府去吧。畢竟,這件事原本就應該由丞相府安排的。」

    諸葛恪恍然大悟……(。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