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霸蜀

正文 第728章 知進易,知退難 文 / 莊不周

    /

    孫權這一夜睡得很不好,幾次從夢中驚醒。

    入睡前,他就知道了司馬懿棄城而走的消息,也正是因為這個消息,他才久久不能入眠。

    李嚴只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就攻克了宛城。比起這個成績,曾經讓他非常震驚的襄陽之戰實在算不什麼了。他和胡綜、張溫分析了很久,意識到一場攻城戰術的變革就發生在他們眼前,而這將為以後的戰爭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霹靂車雖然是一個古老的戰具,卻曾經在歷史中消失了很久,近期重新出現在戰場上是官渡之戰,曹操用它來對付袁紹,因為聲如霹靂,故名霹靂車。能夠在官渡和袁紹對峙那麼久,霹靂車居功至偉。

    但是霹靂車並沒有因此這一戰而成為戰場的主角。原因很簡單,霹靂車需要大量的人力來操作,而且射擊速度慢,準頭差,移動又不方便。

    霹靂車真正大放異彩,成為城池攻守戰的主角,是隨著魏霸的橫空出世而出現的。他們父子奇兵奔取關中,解決了一系列的技術問題,利用霹靂車拿下了長安,又用霹靂車守住了潼關,充分展示了霹靂車的威力,這才促使魏吳兩國也跟著重視霹靂車技術。

    魏國有馬鈞,霹靂車的技術改進也非常快,吳國慢一點,但是從魏霸手中直接得到了霹靂車的圖紙之後,他們後來居上,反超了魏國。

    可是,當他以為吳國的霹靂車技術已經和蜀漢軍相當時。他發現魏霸還留了一手:石彈的製作技術。沒有充足的石彈供應,霹靂車的威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所以他一心想從魏霸手中得到石彈的製作技術,解決這最後一個難題。

    然而,魏霸再一次打破了他的樂觀。魏霸用千餘架霹靂車一起發射,將攻城戰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與這個戰術相比,那近乎神奇的陶罐彈其實並不是主角,這種大規模攻勢才是最大的創新。

    就目前來看,也只有魏霸才能完成這樣的創新。不論是霹靂車還是大量的石彈供應,抑或者新式陶彈。這都是建立在魏霸的技術上的。沒有魏霸的技術。想模仿這樣的戰術不太可能。

    技術,一下子成了孫權最大的軟肋。魏國還有馬鈞,吳國卻只有張奮,而張奮的技術和魏霸相比差得不是一點兩點。可想而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吳國很難反超蜀漢。

    孫權信奉強者原則。誰強大,他就依附誰。但是他也有他自己的原則,那就是不能放棄自己的既有利益。否則不管你是誰,都要抗爭到底,就像當初面對曹操的大軍。

    然而,他實在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和魏霸為敵,因為他看不到一點勝利的希望。

    眼前的形勢似乎比建安十三年還要緊張幾分。

    孫權靠在枕頭上,暗自歎息,愁眉不展。

    「父王——」孫魯班像風一樣的衝了進來,撲到榻邊,拉著孫權的手,未語先笑。

    「怎麼了?」孫權詫異的看著女兒。孫魯班穿著戰甲,頭髮也紮成男子的發鬐,恍惚間,彷彿孫慮重新站在他的面前。

    「父王,我生擒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孫魯班咯咯的笑著,神采飛揚,眼睛發亮。

    「是嗎?」孫權坐了起來,摸著孫魯班的臉:「閨女,果然有點虎氣啊。嗯,我孫家的大虎不比關家的虎女差,哈哈哈……」

    孫魯班興奮得滿臉通紅,眼睛瞇成了月牙兒。

    「這麼說,你們大勝了?」

    「大勝。」孫魯班揮著手臂,眉飛色舞:「我們追了一夜,抓了好多俘虜,剛剛清點出來,超過五千多人,再算上其他人抓的,我估計至少過萬,軍資器械更是多得數不勝數。父王,你知道吧,牙城裡還有好多糧食,司馬懿為了逃得隱蔽一點,都沒敢放火燒糧。」

    孫權笑笑,嘴裡有些發苦。司馬懿居然狼狽到了這個地步,真是讓人難以想像。當然了,想不到的不會是司馬懿一個,在此之前,恐怕誰也不會想到這一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可惜,勝利者不是自己。可幸,失敗者也不是自已。

    「哦,對了,李嚴要和父王會面,請我來和父王商議一下地點流程。父王,他們打贏了,可以幫你打昆陽啦。只要魏霸把那些霹靂車一起拉過去,不管是昆陽還是洛陽,一頓亂轟,全部拿下。」

    孫權忍不住笑了一聲,心道哪有這麼容易。昆陽也許還有可能,洛陽卻是想都別想,這麼多霹靂車運到洛陽去,那得花多少人力物力。不管是蜀漢還是吳國,眼下都支撐不起這場戰事。

    孫權立刻起身,讓人招來了張溫,派他去和李嚴商量相關的事務。

    ……

    李嚴心情很不錯,孟達等人也是喜笑顏開,圍著李嚴談笑風生。只用了兩晝夜就攻克了宛城,打得司馬懿落荒而逃,抓了上萬的俘虜,又繳獲了不少糧食,暫時解決了軍糧的問題。

    這是一個酣暢淋漓的大勝。

    北伐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李嚴在第一時間給成都的天子寫了捷報,爭取趕在新年之時,給天子獻上一份大禮。在座的人人有功,加官進爵毋須待言。新年將至,有了這個大捷,每個人的心頭都是美滋滋的,笑逐顏開,就連鄧芝、馬謖都笑容滿面。看得出來,他們對這個戰果也非常滿意。

    李嚴打量著眾人的臉色,心中暗自得意。大功已立,接下來該回成都去了。幫助吳國攻取昆陽不是他的主要任務,他也不可能親自上陣,堂堂的驃騎將軍怎麼能為吳王打前鋒?派一個副將去就足夠了。

    關鍵是派誰去。

    孟達立了大功,卻猶不知足,昨天就提前和他打招呼,希望他能把這個任務安排給他。李嚴知道,孟達是想和吳人打好交道,將來鎮守宛城也方便一些。很久之前,他就和吳人來來往,司馬懿攻房陵的時候,他就向陸遜求援過。現在漢吳聯盟,他當然更是如魚得水。

    不過,李嚴不打算把這個任務給孟達。不是他不信任孟達——他相信孟達會聽他的話,正因為如此,他才不希望孟達立這一功。孟達已經有了足夠的功勞,這次陞官是意料中的事,已經能幫得上他的忙了,不差昆陽這一功。再說了,他和吳人走得太近,也未必就是好事。

    馬謖和鄧芝也想要這個任務,目的當然很簡單,誰不想再立一功?

    可是李嚴也不打算給他們,他要把這個任務給魏霸。理由很充足,這裡除了他和孟達之外,魏霸的軍職最高,他的威望更是無人能及,由他來指揮作戰,沒有人會有怨言。

    除了官面上的理由之外,李嚴還有別的用心。他很清楚魏霸幫他立功的目的,同樣,他也不願意讓魏霸躲在背後,讓他一個人面對諸葛亮的反擊,拉著魏霸一起,總比獨自作戰好,和諸葛亮斗了這麼多年,李嚴對諸葛亮的手段非常清楚。

    所以,面對孟達和馬謖等人熱烈的目光,李嚴一直沒有鬆口。

    可是,魏霸一直沒有來,張溫都快到了,也沒看到魏霸的影子。

    李嚴有些不高興了,對魏風說道:「子柔,子玉在忙什麼,我們還等著他議事呢,讓他把手頭的事先放一放吧,說完正事再忙不遲。」

    魏風聽出了李嚴的話外音,連忙應了一聲,正要出帳,費禕陪著張溫走了進來,他攔住魏風。

    「子柔,你不用去了。」

    魏風茫然的看著他,李嚴也有些詫異,沉下了臉:「文偉,魏子玉為何不來議事?」

    費禕苦笑一聲:「將軍,你就不要等他了。他不會來了。」

    「為何?」李嚴惱了,這不是不給我面子嘛。

    費禕走到李嚴面前,低聲解釋了一下,說道:「將軍,鎮南將軍的自劾表早上剛剛送出去,這裡的事,他就不參與了。他說,他準備帶著親衛營和魏家武卒回臨沅去,在陛下降詔切責之前,和家人好好的聚一下,還請將軍寬容一二。」

    李嚴愕然,隨即明白過來。他看看費禕,眼角抽了抽,故意笑罵道:「這小豎子,還真是會弄巧啊,玩花樣玩到丞相頭上了?我倒要看他這次怎麼過關。」

    費禕無奈的苦笑。他知道李嚴現在肯定很失望,他想把魏霸拖下水的希望落空了。從費禕的角度來說,他肯定也不希望魏霸和李嚴走得太近,魏霸要留開,和李嚴保持距離,他當然是舉雙手贊成的。

    李嚴沒有再說什麼,招呼張溫入座,含糊其辭的說魏霸臨時有事,不能參與會議了。孟達等人聽了,有些詫異,卻也沒有多問。

    魏霸躲起來不出面,李嚴只好重新選將,經過簡單的磋商,他做出了決定。護軍陳到為主將,馬謖、鄧芝為副,率領魏風、張威等將及三萬大軍、大量的軍械支援吳軍攻擊昆陽。孟達領一萬大軍駐守宛城,宗預為副,他自己率領禁軍返回成都,向天子獻俘。

    ……

    梅溪,魏霸走上了戰船,魏武耷拉著腦袋,跟在後面。

    「怎麼,不想跟我走?」

    「阿兄,這裡的仗還沒打完,我們就走,是不是……」

    「接下來的仗不是用刀就能解決的。」魏霸抬手攬著魏武的肩膀:「子烈,別急,以後有你打仗打得生厭的時候。」

    「那不可能。」魏武咧著大嘴一樂:「阿兄,要不我們去征南蠻?」

    (第二卷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