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霸蜀

正文 第644章 趙雲來了 文 / 莊不周

    /

    「既然驃騎將軍有意出征,為我減輕壓力,那當然再好不過。」諸葛亮將一封親手書寫的回信推到狐忠面前,深深的看了狐忠一眼:「不過,能不能說服鎮南將軍,那就要看他有沒有合適的理由了。我已經收到鎮南將軍的方略,他似乎並沒有參戰的計劃。」

    狐忠接過書信,小心的收好,躬身拜了拜:「那我就告辭了。丞相的意思,我一定如實轉告給驃騎將軍。丞相保重,努力加餐。」

    「多謝你的關心,也多謝驃騎將軍的關心。」諸葛亮揮揮手,起身將狐忠送出大帳,拱手告別。狐忠出了營,翻身上馬,在幾個衛士的簇擁下,飛奔而去。

    一直站在帳外的楊儀跟了進來,腳剛跨進大帳,他就按捺不住的說道:「丞相,怎麼能同意李嚴的這個計劃呢?」

    「為什麼不能同意?」諸葛亮笑笑,坐回案前,攤開筆墨。「他們出兵襄陽,配合孫權出兵江淮,曹魏必然不能再用兵關中,正好給我們機會,何樂而不為?」

    「可是……」

    「你擔心襄陽兵力不足?」諸葛亮瞥了楊儀一眼:「放心,如果魏霸願意助陣,兵力雖然不佔優勢,卻也不差,還是有取勝機會的。」

    「丞相……」楊儀真的急了,跺跺腳,大聲說道:「我擔心是不是他會敗,我正是擔心他會勝。」

    諸葛亮目光一閃,沉默了片刻:「勝了不好嗎?如果能收復荊襄,對興復漢室大有裨益,有何不好?」

    楊儀還待再勸,諸葛亮搖了搖頭:「威公,馬上就要出兵蕭關。你要準備的事還很多,不要再糾纏這件事了。我還要給魏霸寫信,你去忙吧。」

    楊儀沮喪的長歎一聲,轉身出了帳。他覺得丞相這個決定非常失誤。李嚴出襄陽,有魏霸助陣,就算不能大勝,至少也有機會打平,而關中卻遭此重創,到時候李嚴肯定會壓丞相一頭。對丞相眼前的形勢顯然不利,可是丞相居然還同意了,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難道是因為馬謖和姜維的連接失利,讓丞相信心不足,抑或是他有其他的想法?

    楊儀搖著頭。唉聲歎氣,百思不得其解。

    ……

    狐忠趕回成都,將諸葛亮的意見匯報給李嚴,李嚴大喜,卻並不安心。他知道,如果出征,勝負的關鍵就在於魏霸肯不肯幫忙。肯幫多少忙。在仔細權衡之後,李嚴同意了關鳳等人離開成都,並派狐忠帶領數十名衛士保護她們趕往臨沅,順便和魏霸敲定協同出兵的事。

    狐忠馬不停蹄。又來到了臨沅。

    臨沅很熱鬧,魏霸做出了巨大的讓步,孫權終於同意了他的要求,孫魯班出嫁的程序按部就班的開始操作。使者在臨沅和武昌之間穿梭不停,臨沅城內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費禕是最忙碌的人。他不僅要在雙方之間協調,又是媒人、司儀一肩挑,還要不斷把事態的進展報告給關中的丞相,簡直是腳打後腦勺,沒有一刻消停的。

    相比之下,魏霸是最清閒的,他除了每天按慣例出城巡視,操練自己的親衛營之外,就是和趙統商議出兵的事。因為夏侯徽成功的說服了孫魯班,她因此也成了潘子瑜的閨密,兩人形影不離,這也讓趙統有更多的時間陪著魏霸。

    此刻,兩人站在一架沙盤前,沉吟不語。

    他們對出兵襄陽的形勢很不樂觀。

    根據手頭不太完整的數據分析,魏軍在秋收之後,能夠徵集到五萬人馬,其中駐紮在新野的司馬懿統領的荊州軍團就有近兩萬人,駐紮在宛城的曹睿禁衛軍兩萬餘人,還在駐紮在許昌一帶,由陳群統領的一萬餘機動兵力。如果孫權虛應故事,不肯出力,那駐紮在壽春,由滿寵率領的揚州軍團兩萬餘人隨時有可能加入戰團,魏軍的總兵力將達到七萬人以上。

    而蜀漢軍能調動的兵力最多不會超過五萬,這幾乎是蜀漢目前除了關中兵團之外能抽調的所有機動兵力。這五萬人也不能全部參戰,至少要留出一萬到兩萬人來監視孫權,以免他趁火打劫。不管是魏霸還是趙統,對孫權都不太放心。

    「你這便宜阿舅可真是讓人頭疼,以退為進,既賣了個人情,還給自己創造了機會。」魏霸揉著眉心,抱怨道:「我看他用心不良,不能不防啊。」

    趙統將手裡的小旗插好,瞥了魏霸一眼。對魏霸的這種說話方式,他已經習慣了。

    「他有心用計,還要看你是不是願意上當才行。」趙統淡淡的說道:「就從目前的態勢來看,我不贊成你參戰。你如果不同意參戰,李嚴未必敢有那麼大的底氣,他也許不一定會出兵。」

    「我也不想參戰。」魏霸一手抱在胸前,一手摩挲著鬍鬚:「只要能把曹睿的注意力從關中挪開,給丞相爭取一點時間,我就心滿意足了。目前北伐的條件還不成熟,再等幾年……」

    「北伐的事可以再等幾年,現在有件更重要的事你卻必須去辦。」費禕一頭闖了進來,興沖沖的說道:「伯仁,趕緊收拾一間上房出來,趙老將軍來了。」

    「什麼?」魏霸和趙統同時叫了起來。

    「幹什麼?」費禕眼睛一瞪,笑道:「你們不願意?子玉,是不是怕你師父搶你的風頭?伯仁,你還想再讓趙老將軍在關中喝一次喜酒?」

    「不不不。」魏霸和趙統連連擺手,相互對視一眼:「我們求之不得呢。」

    「這還差不多。」費禕一擺頭,使了個眼色:「那還不出去迎接?」

    「已經到了?」魏趙二人再次吃了一驚,不過隨即又釋然了。趙府甚至整個臨沅縣範圍以內戒備森嚴,可是趙雲是什麼身份,他要長驅直入,還真沒人敢攔他。

    魏霸不敢怠慢,立刻拉著趙統出了府,剛出門,趙雲率領二十騎正好趕到府前,也沒有什麼號令,二十名騎士就齊唰唰的勒住了戰馬,二十匹戰馬站得整整齊齊,彷彿是列好了隊一般。

    魏霸和趙統並肩奔上前去,神情卻截然相反。趙統尷尬的站在馬前,躬身施禮,一臉愧疚的說道:「父親,你來了。」

    魏霸卻是眉開眼笑,一把抓住趙雲的馬韁,一臉喜色的說道:「師父,你可來了,這可太好了。累了吧,快下馬,進府喝兩杯,解解乏。」

    風塵僕僕的趙雲看了一眼熱情的弟子,又看了一眼拘謹的兒子,輕輕哼了一聲,翻身下馬,舉步進府。魏霸緊緊的陪在一旁,嘰嘰呱呱的說個不停,趙統卻低著頭,像是犯了錯的孩子,老老實實的跟在後面。進了府,就看到潘子瑜跪在庭中,低著頭,只露出修長的脖頸。

    「妾身潘氏子瑜,拜見阿舅,迎接來遲,萬望恕罪。」

    趙統停下了腳步,回頭看了趙統一眼,趙統尷尬的看著他,一句話也不敢說。他娶潘子瑜的時候,趙雲還在關中,事先也沒有什麼媒妁之言,都是後來補辦的,更何況還有孫魯班的事扯在裡面,他都不知道怎麼向父親解釋,一看父親這張黑臉,他就知道父親非常不滿意。

    「師父,嫂子是老關將軍都督荊州時的主簿潘承明的女兒,知書達禮,賢惠無雙,和師兄一見鍾情,兩情相悅……」

    「我知道。」趙雲打斷了魏霸滔滔不絕的誇獎,連去世多年的關羽都抬了出來,終於繃不住臉,難得的露出了笑容:「我和潘承明過往雖然不密,卻是知心的好友。我趙家能娶到他的女兒,我心甚慰。孩子,起來吧。」

    趙雲曲身虛扶,潘子瑜連忙站了起來,趙雲上下打量了潘子瑜那張有些羞怯的臉,點了點頭:「嗯,和小時倒是差得不多。」他一邊說著,一邊從懷裡掏出一塊玉璧,攤在手心看了看,遞給潘子瑜:「孩子,這個是該給你的,雖然遲了點,想來你也不會怪我。」

    潘子瑜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卻清楚這件古色古香的玉璧肯定非常重要,否則趙雲不會這麼說。她的目光越過趙雲的肩膀,卻看到趙統臉上一臉的喜色,衝著她連連示意。潘子瑜抿唇一笑,收璧入懷,躬身施禮:「多謝阿舅,請入內堂稍待,待子瑜入廚,為阿舅作羹,補新婦之禮。」

    按照慣例,新人成親第二天早上,新婦要早點起床,給阿舅阿姑作羹煮飯,以示入門,成為這個家庭的一員。趙統和潘子瑜成親至今,也沒見過趙雲的面,當然談不起來,今天趙雲登門,雖然是為了迎娶孫魯班而來,潘子瑜卻要搶在孫魯班面前作羹,以示自己先入門在先。

    潘子瑜轉身去了廚房,趙統按捺不住喜悅,和魏霸一起陪著趙雲進了內堂。趙雲卻沒有坐在堂上,而是徑直進了書房,看著那插滿了小旗的沙盤,趙雲眼神一緊,回過頭,看著魏霸,沉聲道:「子玉,你知道我是來幹什麼的嗎?」

    魏霸笑了起來:「大概能猜個七八不離十吧。」

    趙雲眼皮一抬:「那你還能笑得出來嗎?」

    「師父來了,我為什麼不笑?」魏霸哈哈大笑:「我真的非常開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