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凰謀——誘妃入帳

第一卷 第一百三十九章 庭質 文 / 墨傾長風

    第一百三十九章庭質

    「陛下,這鐵弓,並非我東陵送給陛下的賀禮。舒榒駑襻」墨離卻未作回應,而是將比他還要高的鐵弓提在手裡,朝地上的孫磊一指,唇弧一揚,「而是此人——太子殿下的司衛衛長孫磊所有。」什麼意思?殿內的人皆一頭霧水,越發不明白。

    天祈帝見此事若不在此說清,只怕無法收拾,而墨離畢竟是東陵的來使,即使興致遭到三十,也多少得賣他幾分面子,遂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安王就直說吧。」

    「陛下,此事便由我來說吧。」寧天歌微笑上前,眸光淡淡落在趙匡身上,「或者,由太子殿下來說也未不可。」

    「我根本就不知道你們的意思,你讓我說什麼?」趙匡截口說道,語氣沉冷。

    「太子殿下既然不知,那就讓我來告訴殿下。」寧天歌驀然斂去唇邊笑意,負手轉身面對群臣與眾使,清冷雙眸如霜似雪,令所有人心下一凜。

    「就在月前,我家殿下奉皇命率我等隨行官員侍從出使天祈,為陛下賀壽,然而途經邊境瀾州甘遙鎮時,遭遇了意欲置殿下於死地的伏擊。」殿內響起一片抽氣之聲,她稍作停頓,沉聲道,「因我隨行在殿下身邊,受到殿下拚力保護,所以僥倖保得一命,然而其他官員與侍從都葬身於甘遙。」

    「身陷險境,殿下只得將隨帶物品棄於甘遙,包括東陵送給陛下的壽禮,帶著我避入北邙山。」說到此處,她回身向天祈帝一揖到底,「陛下,壽禮遺落,為能敬獻於陛下,實非我家殿下所願,還望陛下海涵。」

    天祈帝臉色稍緩,點頭道:「自然不能怪安王,只是到底是誰想要害安王,你們可有查到線索?」

    「有。」寧天歌果斷回答,「在殿下帶我進入北邙山之後,我們多次遭到追殺,殿下一人力薄,又要保護我這個文弱之人,多次受傷,幾有性命之虞,所幸天祐殿下,使我們逃過追殺順利到達甬關。」

    「之後呢?」郁瑾風緊握著拳頭,眼中全是憤懣之色。

    寥寥數語,此時說來風輕雲淡,但在當時,定是腥風血雨,不知經歷了何等險惡。

    墨跡兩眼通紅,為這事,他不知痛恨過自己多少遍,若是墨離有何意外,他絕不苟活於世。

    其他人的不滿與憤怒也因寧天歌的話而不知不覺中退去,懸起了心靜等她的下文。

    「進入甬關,我們以為到達天祈境內就應該安全得多,那幫人再猖狂也不敢在天祈胡作非為,未想……」她冷然一笑,「我們再次遭到了連番追殺,且前後夾擊,若非殿下的侍衛趕到接應,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這等事!」天祈帝憤然一拍龍座,若之前所說的甘遙他還能置身事外,在天祈境內發生這樣的事,他這個皇帝的責任則不可推卸。

    「那與我們太子殿下又有何關係?」安定侯郁定年沉沉說道。

    「這個問題問得好。」寧天歌高聲擊掌,緩步走到孫磊面前,當日甘遙沼澤上的那一幕猶在眼前,若非墨離拼盡全力那一擊,她便要喪命於他手下。

    孫磊此時雙目緊閉,不看任何人,額頭滲出密密汗珠,可見內心正承受著巨大壓力。

    「這就要說到這位孫磊孫衛長了。」她冷冷看他一眼,抬手一指墨離手中的鐵弓,「諸位,剛才我家殿下已經說過,這鐵弓為這孫衛長所有,但你們可知,當日我與殿下在甘遙,下令圍攻且險些使我二人喪生的人,是誰?」

    是誰!

    最後兩字擲地有聲,高聲喝問,寧天歌面容冷肅,眸光沉凝,在一眾人等掃過,所到之處無人不感到週遭氣息倏然冰結。

    「是誰?」沉聲一問,卻是出自天祈帝之口。

    寧天歌緩緩抬頭,略顯蒼白的臉孔鎮定沉然,她掠起一抹冷笑,指著地上的孫磊,一字一頓道:「正是他,太子殿下的司衛衛長,孫磊。」

    此言一出,滿場失色。

    「你胡說!」趙匡霍然立起,用力之猛掀翻了重新佈置的酒盞,他額頭青筋暴跳,怒指著她,「我的人怎麼可能去殺安王。」

    怒聲質問迴盪於大殿,太子一派的人首先回神,頓時紛紛站了出來。

    「對,一定是你們弄錯了!」

    「太子殿下有何理由要殺安王,你們可有何證據!」

    「拿出證據來……」

    殿內一片喧嘩,寧天歌立於墨離身邊,只是冷笑著看著這些急於為趙匡辯護的朝臣。

    「如此吵鬧,成何體統!」天祈帝一拍龍椅扶手,臉色青。

    底下立刻噤聲,聲音漸小,直到死一般的寂靜。

    天祈帝緩了口氣,朝寧天歌說道:「你繼續說。」

    寧天歌躬身謝過,轉身面對最為激昂的那撥人,冷然道:「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若太子殿下果真清白,諸位又何必如此激動?」

    那些人動了動嘴皮子,想要反駁,卻又發覺她的話句句在理,無法可駁,只得悻悻然不再作聲。

    「我家殿下既然在今日提出此事,自然是有證據在手,否則豈不是自打嘴巴,落個信口雌黃之名?」寧天歌眸光一掠,在叫嚷聲最響的那幾人身上重重一頓,聲音又沉了幾分,「還是說,諸位就是如此看待我家殿下的?」

    幾人被她看得氣勢盡洩,面露尷尬,乾巴巴地回道:「當,當然不是。」

    寧天歌不屑地轉開眸光,挺直脊背坦然面對眾人,緩慢而清晰地說道:「這把鐵弓,高逾一人,弦為鐵製,非一人之力可開,當時這位孫衛長在四周佈滿了弓箭手之外,還命人拉開此弓,意圖將殿下與我一箭擊斃,殿下雖帶著我避開這致命鐵箭,卻也因此被流矢所傷,且內力受損。」

    「他奶奶的,你真該死!」墨跡抬腿便是一腳,正中孫磊心口,孫磊當即一口鮮血噴出。

    當場響起幾聲驚呼,趙匡按著桌面,手背青筋畢現,看著寧天歌幾度欲言又止,眼睛裡似乎要噴出火來。

    寧天歌淡然與他對視,她當然知道他想說什麼。

    她剛才一直在強調一路上都是墨離在保護她,而趙匡顯然已從消息中得知她不但會武,而且身手非常不錯的事實,卻偏偏有口難言,一旦他將她戳穿,就意味著他承認了暗殺的事實。

    「即便這鐵弓是孫磊所有,但也不能證明安王殿下遇伏為孫磊所為。」郁定年立於客觀的立場,提出關鍵所在。

    寧天歌不急不忙地笑了笑,從長匣中取出兩支鐵箭,轉向天祈帝,雙手呈過頭頂,「這兩支鐵箭,請陛下過目。」

    御前太監急步上前接過,轉呈給天祈帝。

    天祈帝拿在手中,略略一看,問道:「這箭有何不妥麼?」

    「敢問陛下,這兩支箭是否相同?」她平靜地問。

    天祈帝就著燈光,仔細地辨別了一番,點頭道:「是同一種箭。」

    「陛下,您手中這兩支箭,一支取自箭囊,尚未射出,另一支則經鐵弓射出,已屬廢箭。」

    「那又如何?」

    「陛下,那支廢箭,便是這位墨侍衛特意趕回甘遙尋回,上面還沾有沼澤爛泥,箭簇上還有利器劃過的痕跡,那是被我家殿下的劍打偏所致。」她淡淡一笑,「既然陛下都已判定這兩支箭相同,那麼,事實如何,還需要我再多說麼?」

    隨著她語音落地,大殿內寂然無聲,只不知誰的喘息粗重而壓抑。

    郁瑾風緊盯著趙匡,雙唇抿成一線,眸中火苗跳動。

    群臣各自臉色不同,蒼白黯然有之,幸災樂禍有之,冷眼觀望更有之。

    「就算兩支箭相同,這又能說明什麼!」趙匡竭力壓下心中震動,冷笑道,「誰知道這是不是你們故意做的手腳。」

    「你他奶奶的混蛋!」墨跡大怒,揮著拳頭就要衝上去。

    「不許衝動!」墨離面無波瀾,伸手將他攔下,看著趙匡的眸子裡甚至還著淡薄笑意。

    「敢問太子殿下,我們為何要做這種手腳,若是做了手腳,又為何要針對你?」寧天歌甚為好笑,「我倒是想問問太子殿下,我家殿下又哪裡得罪了你,要令你置他於死地?若非有你的命令,他一介下屬,怎敢犯下這天大的罪行!」

    一連串的反問令趙匡還算英俊的臉一陣紅一陣白,他沉默了片刻,突然繞過桌案大步走向孫磊,大聲喝問:「說,這箭到底是怎麼回事!說不出個究竟,我現在殺了你!」

    孫磊慢慢睜開眼睛,一臉慘淡地笑了笑,「殿下,是屬下對不起你。」

    說罷,便雙頜用力一張,便要咬下。

    事出突然,誰也料不到他會咬舌自盡,只覺得連驚呼都發不出。

    卻見白影一閃,孫磊用力咬下的牙齒沒有咬到舌頭,甚至連聲音都發不出了。

    緊要關頭,竟是寧天歌眼疾手快地拾起地上布團,堵住了他的嘴。

    「想咬舌自盡?就不怕你家主子更說不清麼?」她撣了撣手,側著臉看著趙匡,「太子殿下,你說對麼?」

    趙匡的神色又變了變,吐了口氣這才對孫磊道:「將事情說清楚,若再敢尋死,讓你老母給你陪葬。」

    孫磊臉色灰白,垂下眼瞼,點了點頭。

    趙匡暗中握了握拳,拔去他口中布團,兩眼死死地盯著他,神情緊繃。

    孫磊的喉結上下滾動,眼中儘是掙扎之色,趙匡在袖中緊握著拳頭,比他更為煎熬。

    「屬下……有負殿下重托。」許久,孫磊艱難地說道。

    趙匡臉色大變。

    群臣大驚,真是太子下令刺殺?

    天祈帝更是臉色鐵青,緊抓著龍首的雙手骨節高突,節節發白。

    孫磊卻又接著說道:「殿下曾囑咐屬下將鐵弓安放妥當,切不可讓他人得去,屬下一時疏忽,在半月前被人偷了去……只恐被殿下責罰,屬下一直隱瞞不報,以至……讓他人得逞,利用此弓暗殺安王殿下,如今又嫁禍給殿下。」

    被偷?嫁禍?

    趙煥皺了下眉頭,端起酒杯喝了口酒。

    這顯然是那孫磊臨時所編的謊言,不過他並不擔心,一方面,這孫磊的話不無漏洞,經不起推敲,若細加分析便可斷定他撒謊,另一方面,安王手中持有他提供的證據,只要將那證據拿出,趙匡便再無法辯解。

    「這麼大的事,你竟然敢欺瞞不報?」趙匡的心情可謂大起大落,強行穩定住心神後,他啪地扇了孫磊一記耳光,用力之猛,頓時將孫磊打得嘴角流血。

    「屬下有罪。」孫磊只是低頭認罪。

    趙匡依舊氣憤難平,揚手又要一掌。

    寧天歌抬手將他擋下,淡淡道:「太子殿下,若要懲罰,等宴散之後也不遲,現在是不是應該先把事情弄清楚?」

    趙匡重重甩了下衣袖,道:「好,看在寧使節的面子上,暫時先不罰他。」

    寧天歌將手負在身後,瞥了眼孫磊,踱開兩步。

    「安王,我與你素無怨仇,根本沒有害你的理由,方纔我那屬下的話你也聽見了,是有人故意將這鐵弓偷走暗害於你,暗殺不成又嫁禍於我,此事確實與我無關。」趙匡苦笑了一下,不無歉疚地拱手,「只是屬下辦事不力,令安王慘失部下,自己也身處險境,確係我之過,我當向安王賠罪。」

    墨離淡淡笑起,流光漾漾的眸光並未落在趙匡身上,而是穿越了眾人飄向殿外湛墨的天際,萬盞燭火映在他璀璨的眸子裡,像是落下了滿天星子,明亮卻幽遠,看似近在咫尺,卻又觸手不及。

    明明只有兩步的距離,卻如隔了雲端,遙遠高貴得讓人不敢隨意靠近。

    趙匡維持著賠罪的姿勢,沒有台階可下,很是難堪。

    「三弟,安王不遠千里前來為父皇祝壽,卻在天祈遭此劫難,我們定然要給安王一個說法。」在這沉默的氣氛中,趙煥慢悠悠開口。趙匡抬頭,眼神迅速冷了下來,這個時候趙煥開口說這些,無異於落井下石,他這是存心想火上澆油了。

    「自然是要給安王一個說法。」天祈帝卻極快地接口,深深地看了趙煥一眼,截斷了他下面要說的話,「太子,你管束部下不嚴,令他人有機可趁,此事責任在你。罰去你半年俸銀,並將此事盡快查清,給安王一個交待!」

    「兒臣遵命!」趙匡大鬆了一口氣,連忙答應。

    寧天歌冷眼看著這父子三人各自不同的反應,心中冷笑。

    這種結果對於趙匡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趙煥卻著實不甘,頻頻向墨離望來,只希望他能將證據拿出,將趙匡的罪名落實,偏偏墨離誰也不看,只望著殿外,摸不清他到底在想什麼。

    而天祈帝,則不問來龍去脈,僅憑孫磊一句話便將此事判定,更是草率匆忙之極。

    她不信天祈帝會相孫磊之詞,這樣做無非是想掩下趙匡所作所為,哪怕事後他在背地裡大為責罰趙匡,也不會在他國使節面前讓趙匡的所為丟盡他的臉面。

    更不會真的當著眾國使節的面將此事查個徹底,否則,各國邦交何以為繼?

    有這樣一個不爭氣的兒子,令他顏面何存?

    「既然是誤會,那就罷了。」墨離收回眸光,唇邊分明笑意融融,卻讓人覺得疏離遠淡,他側眸望向趙匡,突然手一振,將那張大弓擲了過去。

    趙匡本能地想閃過,身後卻又是各國使節席位,沒奈何閃到一半又連忙接住,很是手忙腳亂。

    使節席位中有人輕聲哧笑,顯然對他有所看輕,他臉一紅,卻無法發作。

    此時與墨離雍容優雅的氣度相比起來,何嘗不是雲泥之別。

    「太子殿下可要將此弓收好了,免得再讓作歹之人偷了去。」墨離整理著衣袖,悠然說道。

    「這個自然。」趙匡訕訕地應著,又豈會聽不出他話中的譏諷之意,但他能在此時不再強行追究,便是再不好聽的話也得聽著。

    墨離一笑,走到趙匡面前,抬手撫平他的衣襟,湊近了幾分低聲道,「不要以為我的證據只有這一件,更重要的還在我手裡沒有拿出來,太子殿下若想繼續與我為敵,我奉陪到底,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是否值得,殿下可要惦量清楚了。」

    說罷,笑著拍了拍他的胸口,回到自己席位,倒了杯酒慢酌淺飲。

    趙匡只覺得身上寒氣一陣陣往上冒。

    在旁人看來,墨離剛才那含笑低語的模樣甚為親暱,聲音也低得只有兩人能聽見,但他卻知道那些話意味著什麼。

    還有衣襟處多出來的幾張紙,那是墨離在替他整理衣襟之後多出來的,沒有第二人看到,他卻明白,這是墨離給他的警告,也是給他留的退路,若他一意孤行,這條退路隨時可以被他扼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