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世家子弟

正文 第1039章 只能靠自己 文 / 九悟

    又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這次現代汽車的臨時股東大會真是一波三折,都快讓人神經麻木。

    毫無疑問,三星獲得增發6億新股的方案獲得通過。

    陸景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滿臉漠然之色的鄭夢久,很明顯李健熙肯定和鄭夢久談過。心裡禁不住苦笑一聲。這就是他作為新人的弱勢了。李健熙幾乎和現代汽車所有的股東都談過。而和華卻限於人脈,只能和鄭夢奎、三星談談。這就是差距。

    這時,鄭夢久正好看向陸景。兩人的視線在空中相對很快就挪開。鄭夢久宣佈道:「三星的方案通過。我們討論下一家股東。」

    會場裡緊張的氣氛略微鬆了一些。鄭夢久有可能也是在像李健熙一樣在演戲,但也有可能李健熙和鄭夢久只是暫時合作。

    下一家股東是持有9.1%股份的高遠基金。毫無意外,鄭夢久認為應該給高遠基金增發0股。三星則是對高遠基金剛才的表態以牙還牙,爭鋒相對的表示同意。陸景跟進表態同意。

    高遠基金就像是lol中被集火的英雄,一秒不到就被秒殺。高俊遠無所謂的搖搖頭。他有戴姆勒承諾的好處就足以,只是面子上有點難看。

    到現在,現場的氣氛火藥味已經十足。

    像一開始鄭夢允那樣心平氣和的討論情況已經不復。所有人都有點感覺了:要麼像三井、高遠基金這樣拿0股,什麼都撈不到;要麼像三星拿6億股,一口咬下去。富得流油。

    生與死一線之隔。

    下一家被討論的增發份額的是同樣持有9.1%股份的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

    鄭夢久毫不猶豫的冷聲道:「我認為戴姆勒公司的股份已經夠多了。不需要增發新股。」他態度十分堅決。廢話。戴姆勒擺明了要奪他的家產,他態度能好才有鬼。

    見到鄭夢久這時的表情。鄭夢奎就爽了,刺了一句。「二哥,有話好好說。我認為戴姆勒公司可以拿9億新股。」

    鄭夢奎不認為陸景敢針對戴姆勒公司。高遠基金和三井那都是算戴姆勒公司的外圍。直接針對的意義那就不一樣了。下一個就輪到他被表決了。按比例分配的話,他只需要1.9億股。他現在也是在向戴姆勒示好。

    安德魯托蘭向鄭夢奎微微點頭。鄭夢奎骨頭都輕了二兩。高遠基金、三井都順勢表態。

    會議室裡眾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陸景身上,想要看看他到底還敢不敢攪局?剛才戴姆勒的盟友可是一直針對和華。要是和華反對,戴姆勒的方案就無法通過。

    丁靈右手緊張的握成拳頭,身子不自覺的前傾。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是全球第二大汽車生產商。擁有德國、美國的血統。這家企業背後的資本力量可想而知。不知道有多少德國、美國的財團在其中有利益。

    陳超這時也忘了發短信,等待陸景的答案。

    「我同意。」

    丁靈和陳超都鬆了口氣,同時心裡有些失望。和華這次收購有可能要失敗。總計發行19億新股,戴姆勒9億。三星6億,鄭夢允0.4億。待會還有鄭夢奎,他所需的新股大概在2億左右,那和華還剩多少?1.6億新股。這離預期的4.6億新股可差遠了。和華現在只能準備新股發行之後的計劃了。

    會議室裡氣氛一鬆。很多人心裡道:我就說嗎,和華那有膽子得罪戴姆勒?

    等等,怎麼聲音不對?很多人順著聲音的來源看去。說話的是三星的李健熙。

    很多人有點傻眼。原來不是和華的表態。三星這又是什麼節奏?不和鄭夢久聯手了?

    …

    …

    「看樣子三星要暫避戴姆勒的風頭啊。」漢城,費城俱樂部裡,韓國幾大商業銀行的負責人聚在一起關注現代汽車的臨時股東大會。他們也在關注這件大事。

    很明顯,這個會議一結束之後。各大商業銀行的生意就要上門了。

    會場內的消息剛剛傳來。此時,正在說話的是韓國第六大商業銀行韓國匯兌銀行的會長元世石。

    「這下子壓力可就全部集中到和華身上了。哈哈,李會長大概對和華信心十足啊。」第四大商業銀行新韓銀行的董事長樸志夕調侃道。

    他們這些銀行家是不持立場的。誰收購現代汽車都得找他們貸款。當然,三星那樣的拍賣更受他們的喜歡。

    「也不一定是這樣。反正三星已經拿到足夠的新股。是否繼續針對戴姆勒意義不大。不管怎麼樣。三星都是贏家。扣除發行價20美元的成本,稅前利潤有90億美元。」韓亞銀行的董事、副行長孫東沅笑著說道,「我們等消息吧!其實。我看和華不太可能硬頂戴姆勒。大概會見好就收。」

    韓國的商業銀行大部分都有美國財團在持股。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能量有多大,他們心裡有數。

    …

    …

    「我日。你就這麼有信心我會拒絕戴姆勒?」陸景心裡暗罵李健熙老狐狸。

    要是李健熙和鄭夢久有協議的話。那麼對戴姆勒增發多少新股肯定是談過這個話題的。三星邏輯上應該是支持鄭夢久的決定:給戴姆勒增發0股。結果李健熙似乎篤定他會拒絕,搶先表態。

    陸景看向一臉木訥。毫無表情的李健熙。已經坐回座位的李怡馨喜氣洋洋,笑兮兮的對陸景比了一個「v」字手勢晃了晃,然後又單手握拳做了一個加油的手勢。她在回應陸景剛才對三星的支持。

    />

    靠。陸景有些哭笑不得,這事是加油能成的嗎?陸景的手指輕輕的面前薄薄的一疊件上敲著。

    鄭夢先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什麼都沒說。不管怎麼樣。他尊重陸景的選擇。這也是他對陸景的考察。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前期一系列漂亮的舉動到項目的中後期就出昏招的話,這樣的人不值得他追隨。

    夏如龍看得出來陸景有些猶豫。連忙寫了一張紙條給安德魯托蘭。

    安德魯托蘭接過助理手中的紙條看了看,臉上露出疑惑的神色。紙條上寫著:托蘭先生。給和華許諾好處,拿下這9億股,大局就定了。

    安德魯托蘭對夏如龍的建議還是很倚重的,腦子裡飛速的轉了轉,開口大聲道:「陸先生,我支持和華獲取4.6億新股。」

    鄭夢奎一聽就急了,道:「托蘭先生,剩下沒有足夠的股份用來分配。」

    安德魯托蘭這時也不敢逼迫鄭夢奎,鄭夢奎要是拿不到好處。一怒之下和鄭夢久的觀點一致也足夠讓他頭疼。「三星拍賣的股份,戴姆勒拿下後願意以增發新股的價格轉讓給你。」

    這一轉手虧就虧了不少。但是,只要拿下現代汽車的控制權什麼都好說。

    鄭夢奎這才滿意的舒口氣,「那就好。」

    陸景微征。戴姆勒給他開的這個條件有點豐厚啊。有點意外。他一開始的目標就是拿到4.6億新股,保證和華控股在14%左右。但是,他現在想要改變主意了。

    因為,他準備打醬油的時候卻差點被在座的人給坑的渣渣都不剩。放眼看去,他沒有一個可靠的「隊友」。李健熙那老狐狸根本就不能指望。沒看戴姆勒和他簽了合同都被賣。

    他只能靠自己。誰都不能指望。

    現在的局勢其實對他來說有利。他打算博一博。想到這兒,陸景嘴角浮起一絲淡淡的微笑。陸景的念頭轉的快。實際上這時鄭夢奎的話音才剛剛落下。

    「哦,兩位談完了?」陸景的聲音並不大,也沒有帶上多少情緒。但是會議室裡不少人菊花一緊。好吧,正確的形容是:有些人心裡忽而升起一絲不好的預感。不久前陸景拒絕三井的提案時也是這幅表情。

    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落到陸景的身上。

    「我認可鄭會長的意見。給戴姆勒公司增發0股。」陸景不緊不慢的說道。

    陸景的話音剛落,會議室裡響起一陣陣驚呼。

    「瘋了,和華居然敢針對戴姆勒。和華不怕戴姆勒以後的制裁?」

    「尼瑪。真心牛逼不解釋。」

    「這怎麼可能。和華完了。不說以後戴姆勒會對和華怎麼樣,就這場和華就過不了關。局面撲朔迷離啊。」

    「和華拒絕」這四個字手速快的人發短信半分鐘都用不了。沒一會。彷彿有一股無形的風暴從這間豪華的小會議室裡順著電波將這個消息捲向全球各地關注這場會議的人群中。

    「你確定?」安德魯托蘭臉色陰沉著盯著陸景。

    陸景點頭,沉穩的道:「確定!」

    「好。我看你待會能拿多少新股!」安德魯托蘭怒氣沖沖的甩出一句狠話。

    夏如龍目瞪口呆的看著陸景。這尼瑪還講不講規矩了?都承諾給你4.6億新股了。你還要怎麼樣?隨即,夏如龍冷笑。陸景正是狂得沒邊,自己作死。

    「哈哈!哈哈!」鄭夢久面無表情,他的養氣功夫很到位。大笑的是鄭夢久身後列席會議位置上的鄭一玄。陸景與戴姆勒鬧翻,真正的收益人是誰?當然他們父子。

    高賢重輕輕的出了一口氣,但是眉頭依舊緊鎖。下面很關鍵了。還剩下鄭夢奎、和華兩家需要表決了。

    鄭夢久淡淡的道:「繼續討論下一家股東的方案吧。」

    鄭夢奎的心立即提了起來。雖然一上午的時間還沒到,但是經歷這麼幾輪的表態,他算是明白了。他其實與和華的處境很類似,孤立無援。

    簡單點說,就是沒有「盟友」。區別在於和華現在已經得罪了戴姆勒,而他還有一點希望。

    但是,看到如此乾淨利落、甚至是可以用「凶殘」這個詞來描繪今天臨時股東大會的情形,鄭夢奎此刻心裡對他是否能奪取現代汽車董事長的職位有點懷疑了。

    場面有點冷。長井靜香嘴角翹起來,微笑道:「大家都不說話,我不介意第一個說呢。陸景,你的好運到此為止了。我建議給鄭夢奎先生增發8億股,同時增發4.6億股給鄭夢久先生。」

    小樣的,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麼主意,不就是想用增發新股的好處和鄭夢久合作嗎?好,我先提出來。我看你怎麼應對?

    鄭夢久就算拿到4.6億股,總計也不過是獲得9.4億股,低於40%。戴姆勒拿下三星手中的股份後,聯合鄭夢奎,照樣可以把鄭夢久趕下台。(現代汽車董事會章程規定,只有超過60%股東的支持才能更換董事長。)

    會議室內再次震動。

    剩下要增發的股份正好是12.6億股,這是要把和華踢出局的節奏。長井靜香這一手讓和華難受了。這女人美貌與智商成正比啊。不容小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