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大唐風流行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五十六章 勝利在望 文 / 鍾離昧

    魏思溫和李少章全都帶來了很好的消息,契丹人和黑水靺鞨人全都同意撤退,尤其是黑水靺鞨人已經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回家了,武則天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頓時便歡呼雀躍了起來,急忙派人出去四處聯絡請各位大臣吃飯,以示慶祝,搞得季驚風頭大如斗。

    此外武則天還計劃讓季驚風追殺黑水靺鞨人。

    季驚風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表示拒絕,「啟稟皇上,這一次胡人四路進攻。目的就是毀我中華,雖然最後他們沒有能夠達成目的,但是我中華大地多處烽火連綿殘破不堪百姓苦不堪言,目前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減少戰亂保存實力,讓老百姓們重建家園,大作榮雖然撤退,但是他的實力依然健在,如果我們拚命出擊的話定然會遭到敵人的強烈反擊。到時候又是另外一場兵連禍結,還不如放他們遠去,一方面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收回領土,另外一方面又不會驚動百姓,等到咱們大周朝恢復兩京,整頓生產之後,在向四方出兵,把四個國家逐個擊破,以報今日之仇,這才是上上之策,請皇上三思!」

    李昭德出班奏報:「啟稟皇上,剛才兵馬大元帥季驚風的奏報,入情入理,非常的可靠,老臣也覺得目前不宜追擊敵軍,只要黑水靺鞨人肯退卻,契丹人必定不能**作戰,兩路胡人紛紛敗退,咱們就可以收復兩京,懲治韋什方這個叛徒,這是何樂而不為的事情,假如陛下覺得受了屈辱,那麼就好像季大人說的那樣,有朝一日,兵多將廣糧草充足之後,即刻北伐,消滅他們的部族,已雪今日之恥!」

    王求禮也跟著說道:「皇上,剛才兩位大人說的很對,現在這個時候的確不適合繼續打仗了,希望過了今年冬天明年百姓們能有個好收成,咱們大周朝就可以恢復些往日的榮光了,幸虧這次在季驚風大元帥的努力之下,胡人沒有能夠大規模的肆虐,江南江北江東都沒有兵連禍結,咱們的國力沒有遭到徹底的破壞,想要恢復也並不困難,如果皇上繼續和他們糾纏,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實在是下下之策。」

    「反對!」武攸寧突然舉起手來說道:「我反對,我覺得應該發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對這些窮寇窮追猛打不死不休,如果季驚風的河隴軍害怕了的話,那麼我的軍隊願意執行這個任務,這有什麼呀,不就是打仗嘛,我最在行了。」

    「放屁!」武則天勃然大怒:「你那麼在行的話為什麼屢戰屢敗,而季驚風則屢戰屢勝,分明就是不過國家和民族的匹夫之勇,趕快給我退下去,不然的話我就炒了你的家,滾出去,滾出去。」

    武三思本來還打算補充兩句的,沒想到武攸寧吃了個癟,頓時嚇得他躲在後面不敢說話了。但是武則天也不打算放過他,點名問道:「武三思,我來問你,你覺得季驚風說的對不對?!」

    武三思心想,我要是說對,回去之後沒辦法給武承嗣交代。我要是說不對,肯定被皇上劈頭蓋臉的一頓罵,算了,好漢不吃眼前虧,我當然是說對的了。

    「啟稟皇上,剛才皇上已經認真的分析過了,即便是季驚風不說,微臣也覺得現在不應該追擊了,因為百姓們的確需要休息,而且目前最重要的是恢復兩京,胡人的事情可以往後放一放,反正咱們大周朝精兵良將數不勝數,早晚可以消滅他們。」武三思估計把精兵良將數不勝數這幾個字說的很大聲,以貶低季驚風的作用。

    「豆盧欽望,你說!」

    「老臣也覺得季驚風說的有道理!」

    「姚綬呢?你怎麼說?!」

    「老臣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覺得恢復兩京是當前的當務之急,不過老臣心目當中還有一個疑慮,想要接著今天的機會說給皇上聽,不知道皇上讓不讓老臣開口!」

    「你這個老頭,真是奇怪,你乃是國家宰相,有什麼話是不能說的,什麼時候學會了在朕的面前賣關子了,難道你覺得朕是個糊塗皇帝,是隋煬帝那樣的昏君嘛,真是的,你這個人老糊塗了,說吧。」

    姚綬手持笏板,躬身施禮,說道:「皇上,老臣這幾天於夙夜難眠之際,經常思想這次戰亂的前因後果,最後想出了一個原因來,老臣竊以為,這次我們遭到攻擊失去兩京全都在這個原因上,不知道您想不想聽聽。」

    武則天心想,這老東西到底想通了什麼呢,該不會認為這次失去兩京,責任全都在於『女人做皇帝』吧,難道他想要找死嘛,這個老東西。不過既然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了,總不能半途而廢吧,無論如何也要讓人家說出來啊。不然的話群臣面前沒法交代。

    「當然想聽聽,你居然考慮到了這麼大的問題,自然是國家和百姓的福氣,也是朕的福氣,朕真的好想聽聽你所說的話,如果你說的對了,朕要重重的賞賜你!」

    「多謝皇上讓老臣開口,是這樣的,老臣以為這一次之所以咱們連續的丟失了東京洛陽西京長安,那原因完全都是因為大周朝沒有設立太子——」姚綬雙眼放光的直起了腰。

    「轟!」整個朝堂好像翻了過來,好幾個大臣差點暈倒,姚綬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誰不知道目前困擾皇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太子的問題,難道姚綬真的是活的膩歪了,要把腦袋伸到鍘刀底下去嘛!

    沒想到武則天卻比想像中的要鎮定的多,武則天眼皮往上一撩,冷哼道:「姚大人,我看你真的是有點糊塗了吧,大周朝有沒有太子和打仗有什麼關係,以朕看來,這次胡人之所以如此的囂張,都是因為東西兩京的防務太差的緣故,此事過去之後,朕以為應該大量的增兵,尤其是兵部,一定要大力的訓練士卒,務必讓他們精明強幹,將來一旦有變,才可以應付自如。」

    武則天制止了群臣的喧嘩,接著說道:「而且朕將在邊疆以及內陸大量的設置『節度使』這個職務,讓他們可以實現軍民共管,如果有敵軍到來,頃刻之間就可以迎敵,不再像河東道和河北道一樣,在遭到敵軍攻擊的時候,一盤散沙各自為政,根本沒有人可以抵擋兵鋒,使得賊兵長驅直入直達京城,羞辱了我,也羞辱了列祖列宗,你們都聽清楚沒有,傳旨,淮南道行軍大總管張皋,升任淮南鎮節度使,劍南道行軍大總管武顯升任劍南鎮節度使……武懿宗擔任河北鎮節度使,武攸緒擔任河東朕節度使……武旦遙領江南朕節度使!這些人可以就地指揮所在的折衝府,所有府兵全都可以調動!欽此!」

    「皇上,這樣做不妥當啊,武顯一向都是太子人選之一,如今讓他居於外鎮,本來就是治亂之源,如今又把兵權交付給他,這簡直就是給了壯漢一把劍,他不想造反都不行了,皇上,這件事情萬萬不可。」王求禮激動地說道:「節度使制度時好時壞,微臣目前真的難以說清,但是有一點微臣想的很清楚,太子人選是絕對不能握有兵權的,就算他不謀反,也有人說他謀反,到最後必定會死路一條。」

    姚綬趁機說道:「啟稟皇上,太子人選應該早定,剛才老臣就是想說,如果太子留守東京,皇上親征西京,兩京早就恢復了,之所以胡人敢於如此猖獗,都是因為沒有太子在朝的緣故,如今皇上冊封兩位皇子為節度使,正好宣召他們入京,考察冊封太子的事情,至於王求禮大人擔心的事情也不難解決,武顯,完全可以向武旦一樣,遙領節度使的職務,皇上覺得老臣的話說得如何!」

    宗晉卿突然喊道:「皇上,有沒有誰說,皇位一定要傳送給姓李的,姚綬為什麼一定要把姓李的提出來呢,皇上是姓武的,武三思武承嗣武懿宗這些王爺都有資格繼承皇位,為什麼一定要是姓李的呢?!」

    季驚風笑道:「宗大人真有意思啊,難道你剛才沒聽到兩位皇子現在也姓武了嗎?他們一個叫武顯一個叫武旦,又是皇上的兒子,為什麼不能繼承皇位,我看這是完全可以的,宗大人強詞奪理!」

    這時候群臣也紛紛的議論起來了。

    武則天一般碰到討論太子人選的事情採取的辦法就是惹不起躲得起,給張懷安擺了擺手,拉著長裙逃之夭夭。

    張懷安大聲喊:「退朝,退朝,皇上有旨,退朝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