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特種兵穿越之大宋親王

龍騰世紀 55李彥仙與假高龐 文 / 小城山人

    更新時間:2013-02-12

    靖康元年,金兵進犯汴京,李彥仙散盡家財,招募兵馬勤王,被授予承節郎,率3000壯士增援東京。當時李綱奉旨宣撫兩河,李彥仙上書彈劾李綱不知用兵之術,結果得罪了當時與李綱交情頗深的秦檜。秦檜當時雖然還不是後世的奸臣,但依然是個心胸狹窄的人。

    頓時,身為小小承節郎的李彥仙遭到有司追捕,不得不易名逃匿。這年,金兵佔領了河東,李彥仙為報效國家,再度從軍。

    河東失陷後,李彥仙前往陝州拜見守將李彌大。李彌大請教西北防務,他中肯建議,詳盡回答,被留為裨將,駐守觳澠之間。

    此時,金兵又犯汴京,永興軍帥范致虛統帥六路大軍增援。開拔前,李彥仙建議道:「觳澠是險要關隘,難以駐軍,前進後退都容易導致軍隊潰散。應分道並進,尋找時機出關。還應當以一半軍兵扼守陝西,才可進一步採取行動。」

    但是范致虛剛愎自用,不聽李彥仙勸告。反而責怪李彥仙貪生怕死,沮喪軍心,將李彥仙革職調離。范致虛進兵到千秋鎮,果然被金兵打得措手不及,全線潰敗,士卒逃散。

    建炎元年四月,金兵進犯陝州,經制使王燮抵擋不住,率部逃跑。這時,李彥仙以石壕尉身份堅守三嘴山,父老鄉親紛紛投靠,他妥善安置老弱病殘,選拔丁壯補充士卒。

    不久,金兵主力進攻李彥仙部。有一凶悍金將站在山寨前高聲罵陣,李彥仙抖擻神,單槍匹馬衝下山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生擒活捉,挾回山上,兩軍看得目瞪口呆。李彥仙巧施計謀,先派部分精兵埋伏,後同金兵正面廝殺,雙方拚鬥正酣時,伏兵突從金兵背後掩殺過來,金兵猝不及防,大亂潰逃。

    李彥仙率部乘勝追殺萬餘人,奪取戰馬300匹,一戰成名。消息傳出,開封、洛陽一帶群眾爭相投靠,隊伍迅速擴大。李彥仙接著兵分四路,接連攻下金人50餘座營壘。

    金兵進佔陝州城時,讓降順頃者和未逃散的士卒駐守,李彥仙暗派兵士混入其中,並約定時日,內應外合攻打陝州城。建炎二年三月,李彥仙率兵攻打陝州南門,城中弟兄放起大火,金兵慌忙退到南城抵抗。這時,李彥仙預伏的水軍從城東北潛入,與城外軍隊呼應夾擊,金兵棄城逃散,陝州城光復。

    隨後,李彥仙乘勝渡過黃河,在中條山安營紮寨,附近的百姓紛紛前來歸附。李彥仙為了配合信王趙榛的行動,隨即派邵隆、邵雲等率軍攻打安邑、虞鄉、芮城、正平和解州接連告捷。

    得知李彥仙的戰績,當時還不知道李彥仙已經與信王趙榛聯絡配合的皇帝趙構,對輔臣說:「知李彥仙與金人戰,再三獲捷,朕喜而不寐。」隨後授李彥仙陝州知州兼安撫使,升武節郎、閣門宣贊舍人,並賜他袍帶、槍劍。

    李彥仙加緊修築城牆,深挖護城河,擴充軍備,大力屯田。並將全家搬到陝州,表示要「以家殉國、與城俱存亡。」神稷山義軍首領邵興率眾來歸,李彥仙命令他屯守山門,後邵興拚死抗金,收復虢州。

    建炎二年夏,李彥仙在陝州城下與西路剿匪大帥完顏昱部下的金軍大戰三天,金兵死傷慘重,愴惶撤離。

    不過,對於擊敗李彥仙部,金軍賊心不死。這次,金軍不在發動光明正大的戰術,而是採取偷襲的方法了。

    此時,李彥仙大營依舊是漆黑一片,靜的可怕。突然,李彥仙軍營西麵點起了繁星一般多的火把,原來都是金兵。很多金兵高舉火把,殺了進來,將火把紛紛投到營帳上,軍營頓時成為一片火海。不過,卻沒有金軍兵將們想像中的宋兵慘叫聲。

    金軍將軍猛地意識到不好,大聲叫道:「快撤,有埋伏!」

    這時,兩邊山上忽然出現數千支火把,只見李彥仙站在最高處,滿臉笑容的看著下面驚恐的金兵,喊道:「放箭!」

    頓時箭雨紛紛,瞬時射向山下的金兵,中箭的金兵慘叫落馬。一陣喊殺聲從山谷外響起,早已埋伏在外的一千騎兵,高舉李家旗幟,一個個舉起斬馬刀,殺向在箭雨下亂成一團的金兵,李彥仙等人也率領步兵從山上殺將下來,山谷中的金兵慘叫一片。

    此時,策馬前進的一員小將舞動開自己的鋼槍,如同風輪一般掃飛了無數的金軍。

    騎在馬上奮力廝殺的金軍將軍連斬多人,煞是威風。就在這時,猛聽得一聲大喝,就見金將的戰馬摔倒在地。金將也從馬上摔了下來。原來是那員小將看到金將連斬幾名宋軍將士,甚是勇猛。就衝了過去,槍法迅速,一槍刺在戰馬的脖子上,將戰馬刺倒在地。

    金將頭暈腦漲的從地上站了起了,但是此時卻又被宋軍小將用槍頭迅速的挑斷了對方的雙臂筋腱。用槍頭挑斷人的雙臂筋腱,一般人根本做不到。但是在這員小將的神術一般的槍法下,就挑斷了。這時一群宋軍士兵紛紛趕來,將慘叫哀嚎的金將打倒,金將一個撲趔,趴在地上。

    在那名小將帶著一千騎兵勇猛的戰鬥下,只用了盞茶的功夫,來偷營的兩千金兵就死傷殆盡。

    看到那名金將,李彥仙笑著說道:「本將不殺敗軍之將,今天就饒你一條性命。你且回去對你家主子說,我大宋信王殿下已經聚齊百萬雄師,我大宋皇帝陛下已經在南面整裝待發,不日就要率軍北上。勸他還是早早撤兵回去,莫要多造殺戮。不然大軍一到,就是爾等滅亡之日。給他一匹馬,放他回去。」

    一名軍士牽過一匹馬來,把韁繩扔給金將。金將咬著牙接過韁繩,強忍著斷筋之痛,被兩名宋軍軍士扶著爬上了馬背。他狠狠地瞪了一眼那名挑斷自己手臂筋腱的小將,對方還得自己將來永遠是個廢人了,自然很憎恨對方。但是卻又被對方的威猛震撼的眼神嚇了一跳。

    「他不是普通的大宋將領!」感覺到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殘廢金將心中想著,這才打馬而去。

    李彥仙看著金將漸行漸遠,轉過頭對那員小將笑道:「將軍果然槍法果然厲害,是信王殿下的哪位將領,身手如此了得。卻是不成聽聞!」

    這支軍隊和帶隊的將領,是從信王軍佔領區來的。隱姓埋名打著自己的旗號,就是為了掩人耳目。不讓金軍知道是信王軍的人馬,以免讓信王軍與金軍交惡。導致金軍改變主攻方向。那樣的話,信王佔領區的糧食牲畜將會損失很大,佔領區的千萬百姓將生靈塗炭。

    那名從信王軍來的小將正要答話,不知何時從山上下來的小將地偏將搶先答道:「回稟大人,我家將軍是我家信王殿下的猛將高龐,號稱天下第一槍王。」

    「噢,是高將軍啊,不曾想到高將軍竟有如此高手。實在是難得!」李彥仙一臉驚訝道,接著又對對面的「高龐」道:「高將軍,久仰久仰。這次能夠擊敗金軍,全仗高將軍的驚人武技,擊敗了金將。來來來,到我軍帳,我們一起商議如何擴展領土,驅逐金兵。」

    在李彥仙的帳內,李彥仙看著報上來的傷亡情況,歎了口氣對「高龐」說道:「高將軍,真沒想到,這批金兵戰力如此之強,怪不得敢以二千人馬就來偷我大營。中了埋伏,還能殺我一千多將士。這抗金之事,看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了。」

    「高龐」笑道:「李將軍不必如此擔心,想這二千金兵很多都是女真人,也是他們的精銳了。我大宋民眾達到萬萬之眾,就算金兵勢大,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就能擊敗金狗。」

    「但願如此吧。」李彥仙放下手中的上報傷亡的單子,抬頭吩咐道:「傳令全營,抓緊時間休息,天亮之前離開這個山谷。如果所料不錯的話,這個完顏昱肯定賊心不死,金兵主力在天一亮就會殺來這裡。」

    李彥仙看了看明明年齡很小,大約不足十八歲樣子,卻滿臉絡腮鬍子,將自己的容貌遮蓋了個嚴嚴實實的「高龐」。

    看著對方的相貌,李彥仙心中想道:「這個高龐年紀不大,鬍子倒是一大把,看來非常之人自然有非常之貌啊。他隨即笑道:「高將軍,你小小年紀功夫就如此了得,不知你師父是那位高人?」「高龐」心想:我哪裡知道高龐的師傅是些什麼人啊!只聽他說有好幾個師傅,都是些誰都記不得了。

    這個假冒的「高龐」腦子一轉,立刻答道:「回李將軍的話,再下沒有師父,這一身拳腳功夫都是自己瞎練的。比起將軍的功夫還差得遠呢。」

    李彥仙呵呵一笑,說道:「不可妄自菲薄,想那金軍將軍一身功夫也甚是了得,就是本將想拿下他,也得數十回合之外。你卻一招就將他的戰馬刺死,瞬間挑斷對方兩臂筋腱,這等高強的功夫卻是難得的很啊。」

    「將軍過譽了,我那些功夫頂多算得上是莊稼把式,打敗金狗純屬運氣。」假冒的「高龐」微微一笑,回答道。

    「呵呵,高將軍能夠如此謙虛,實在難得。好了,天色已晚,高將軍你恐怕也累了,快先下去歇息一會兒。明天一大早我們就必須出發了。」李彥仙笑著說道。

    「那好,我先下去了,李將軍也早些休息吧!」假冒的「高龐」答道。

    帳篷大部分都在金兵來襲時燒燬,剩下的幾頂也早已擠滿了人。假冒的「高龐」手下的一千騎兵都擁擠在一起,抓緊時間餵馬休息。而假冒的「高龐」一回來,他的偏將立刻跑來見禮道:「殿下您回來了,情況如何?」

    原來這個假冒的「高龐」,正式喬裝改扮的信王趙榛。暗中調兵會合李彥仙,並且開拓佔領地與金軍作戰。是現在信王軍主要的策略。

    由於要留下大量的牲畜和優秀種子養殖和種植,讓本來就糧食不足的信王義軍更加的缺少糧食了。所以現在信王軍糧草緊缺,無法發動大規模戰爭。而且,為了避免與金軍撕破臉直接開戰,導致金軍再次發動大規模圍剿而造成義軍佔領地田地裡的莊稼和牲口全都毀壞或被搶奪走。

    所以,信王趙榛親自率領軍隊長途跋涉暗中來到李彥仙這裡協同作戰。當然,他打著的旗號是李彥仙的大旗,而趙榛也因為各方面的原因而扮作高龐。此時,真正的高龐正在加緊訓練禁衛軍所屬銅龍軍的新兵呢。

    「金軍主力很快就會來,我們與李彥仙的軍隊必須在凌晨撤退。告訴大家,快點休息,等休息好後,立刻出發。」

    副將詢問道:「殿下,您沒有告訴李將軍您的身份麼?」趙榛搖搖頭說道:「他接受了趙構的封賞,算是對趙構很忠心的了。為了我們的大業,我的身份不可洩露給他。

    剛過了四更,早早起來的李彥仙和就帶領著將士們出,向與主力會合的地點——陝川城趕去。因為繳獲了金兵的一部分馬匹,在李彥仙的部隊裡,好多步兵也統統都換成戰馬。當然,李彥仙也算不錯,連趙榛的部下也分到了百匹左右。

    到了陝川城外,只見漫山遍野都是一頂頂雪白的帳篷,這正是李彥仙和信王義軍暗度過來的軍隊。

    騎在馬上的李彥仙感慨道:「想我大宋軍士百萬,武器精良,卻被金人如此欺辱,致使二位聖上蒙羞,我李彥仙今生今世,一定要驅逐金狗,一雪我大宋之恥,奪回我們的家園。」他身後的趙榛聽聞此言,心裡歎道:「你有驅逐金兵之志,趙構卻無恢復大宋河山之心,如何能夠驅逐金狗還我河山?更別說迎回二聖了。不過只要你能投靠我,我是一定會實現你的願望的。」

    聽聞主帥歸來,大將邵隆、邵雲二人親自迎出大營。二人一看李彥仙已經站在大營門口了,他們急忙上前幾步跪拜道:「末將邵隆、邵雲,參見知州大人。」

    李彥仙滿臉微笑道:「快快請起,二位將軍辛苦了。」說著,就把邵隆、邵雲二人扶了起來。

    「托大人洪福,末將幸不辱命。」邵隆、邵雲二人謙虛道。

    「呵呵,好,有功卻能不自傲,實是難得啊。不過,你們的功績我都會記得的,朝廷都會記得的,百姓也都會記得的。」說著,李彥仙對他們介紹信王趙榛道:「這位就是信王軍派來支援我們作戰的高龐將軍,一手槍法出神入化,無人可敵。」

    趙榛笑著說道:「在下高龐,見過二位將軍。」「早聞高將軍天下第一槍,果然名不虛傳。」邵隆、邵雲二人與趙榛說著,李彥仙作出一個請趙榛進入軍帳的手勢,趙榛忙道:「不敢,大人先請。」李彥仙微微點頭,笑著走在前面。趙榛在他的側面微笑著緊隨其右。

    遠在千里之遙的臨安揚州,一座甚是華麗的宮殿裡,美酒佳餚擺在兩側。宮殿裡的文官武將們推杯換盞,喝的是不亦樂乎。在下屬們接二連三的馬屁聲中,因為救駕有功而被趙構委以重任的呂頤浩和張浚二人高興地都快找不著北了。

    韓世忠看著這副情景,雖說滿桌美味佳餚,卻是食不知味,起身問道:「大人,不知我大軍幾時出發北上抗金?」

    正喝著高興的呂頤浩聽到他的話,擺手道:「此事不急,我等還需等皇帝陛下的聖旨。想那金軍聽聞我大軍到此,必是望風而逃。再說健康城城牆高大,豈是區區蠻人能夠攻破。」韓世忠急道:「大人,依屬下觀之,金軍戰力極強,若不早作打算,怕是事情有變啊,到時,若是出了事情……」

    韓世忠還沒說完,一人就站起來喝道:「大膽韓世忠,你一個小小武將,也敢在此妄言國家大事。不要以為你立了區區功勞,就可以在大人面前放肆!」此人不是別人,真是張浚。韓世忠急忙沖臉色有些難堪的呂頤浩說道:「末將不敢,末將只是……」

    「好了,你就不要再說了,此事本官自有計較,你先下去休息吧!」呂頤浩打斷韓世忠的話,直接說道。

    呂頤浩歎了口氣,說了聲告退,意興闌珊的出了宮殿。站在門外等候的僕從一看韓世忠臉色難看,急忙走上前去,問道:「將軍,你那裡不舒服嗎?」韓世忠勉強露出一個笑臉,道:「沒事,可能是酒吃的有些多了,去牽馬來,和我去吹吹風吧。」

    一路狂奔,出了揚州城外。此時的韓世忠站在一個小山丘上,回身望著城外綿延數里的各軍大營,韓世忠歎道:「十萬大軍在此停滯不前,每日所耗錢糧甚多。前線危在旦夕,陛下和眾位大臣卻毫不擔心,只知飲酒作樂。可惜我人微言輕,對此無能為力。」在屬下的規勸下,他才緩緩回營。

    這時,正當韓世忠剛回到軍營後,突然大營門外一片喧鬧。太監立刻來宣旨,原來是高宗皇帝沒事幹,親自來看看解救自己地軍隊的軍營來了。

    碼書很辛苦,大家有心的話來正版網/book/麻煩大家請到來申請個用戶名給我多多收藏和捧場,我的書已經簽約了。這都是你們的支持,是你們的力量,非常感謝大家。感謝每一位始終支持著山人,陪伴著山人一路走來的兄弟姐妹們。碼字很辛苦,每天五千字山人沒有斷過一天,沒有休息過一天。但是因為有你們,讓我真的很感動。只要有你們的支持,我就有動力繼續下去。簽約後,請大家一如既往的繼續支持小城山人,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後面的章節將會更精彩。求大家給山人多一點點擊,來縱橫網站收藏小城山人的書,謝謝大家的支持和厚愛了。為了報答大家的厚愛,我這個月將爆發,每天一萬字,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請大家來支持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