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反轉人生

正文 1413. 後果很嚴重 文 / 落寞的螞蟻

    給新書求月票和訂閱!

    *************

    為什麼不敢公佈名單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那些華裔科學家,雖然是答應了國內的千人計劃,可是其實卻大多只是掛名而已,並沒多少人真正的回到國內來搞科研。

    因為這些人本來有很多就是從國內出去的,所以他們都知道,國內的科研就是個笑話,很多科研單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研單位,很多時候哪裡更像是一個政治單位。

    一個搞科研的單位,帶頭的不是科研專家而是當的書記,領導的一群專家,有很多都是論資排輩上來的,搞項目的時候,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搞過科研的人都知道,如果要搞科研,那就必須要一言九鼎,因為一個科研方向的確立,那是不容有其他想法的,可是那些來幫忙的專家,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性,經常會在你的科研計劃裡挑刺,來顯示他們的存在感,這樣會很耗費精力。

    而且科研單位掛帥的可是書記,他本身就是個正是人物,作為單位的一把手,他雖然不搞科研,但是卻掌握這科研經費的分配權,這樣一來,到時候這科研經費該給誰,不該給誰都是他說了算。

    於是一幫狗屁不通,但是只會專營,蠅營狗苟之輩往往能夠搞到不少經費,而真正做科研的卻沒有足夠的經費,這樣還搞個屁的科研?

    所以很多人明白你這道道之後,人家就不跟你玩了。你邀請我回來可以。我給你掛個名。但是你想要我真正的回來給你搞科研,除非你給我獨立的權利,那才可以。

    可是在國內,給你充分獨立的權利,那怎麼可能?

    要知道國內是從上到下的權威官僚體系,從什麼方面最能體現官威的權利,那就是管理,我管不到你。還要給你錢?那怎麼可能?

    於是這也就造成了我國多年以來的科技發展停滯不前,只能夠靠山寨,模仿,逆向研究來跟在人家歐美發達國家的後面。

    長此以往,就造成了我國科研無比羸弱的局面,而且一弱就是幾十年,也無從改變。

    這樣的情況,要直到十幾年之後的那一任領導班子上台之後,才有所好轉,畢竟問題其實大傢伙都知道。但是說到改革,可沒多少人願意去趟雷。

    後來的領導班子上台之後。也是被國內的情況倒逼,最後沒辦法不得不面對這樣的情況,硬著頭皮開始搞學校去行政化,科研單位去行政化的。

    因為當時國內的經濟情況,已經惡劣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房地產已經綁架了國民經濟,國內的產業格局,迫切的需要升級。

    可是沒有科技人才,沒有在科技上的突破,你談什麼產業升級?

    為了能夠把那些在國外的專家給引進回來,他們不得不硬著頭皮,對當時現有的體制進行改革,尤其是科研單位。

    可是最後的成果如何,李逸帆還沒等到看到,就已經重生了。

    這話題扯得有些遠了,這次胡月巖來找自己,和他談起,讓他收手,說實話李逸帆有點意外,不過再一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首先對上面的人來說,大眾現在他們得罪不得,因為得罪了大眾,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到中德之間的關係,和這幫歐洲人,說什麼傳統友誼,說什麼一衣帶水,那都是扯淡。

    其實就是綠油油的票子最實際,你想要人家在國際上對你支持,那麼你就必須得拿出真金白銀的東西來給人家。

    現在咱們國內還處於國際低端產業鏈的底部,一方面從經濟因素上來講,咱們很需要德國人的技術,還有機械,另外一方面從政治因素上來講,咱們有時候也很需要德國人在國際上的支持。

    所以現在還真就不敢把德國人給往死裡得罪。

    而李逸帆現在敲打了德國人一下,之前還有大褲衩台那麼配合,估計也是之前,歐洲那邊又有人說了咱們的壞話,所以國內有些人想要給德國人一個警告,所以才放任到給大眾來了一個好看。

    而朝廷台那邊也是順水推舟,給他們上了一期特輯,但是後面,自己拿出了殺手鑭,可不光是把德國人給整的夠嗆,連帶著把上面的某些人也給嚇了一跳。

    他們雖然想敲打敲打德國人,可是還沒想一棍子把他們給敲死,所以這才有了胡月巖今天來找自己的這麼一說。

    「嗯,我知道了,胡哥,你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李逸帆對胡月巖說道,胡月巖看了李逸帆一眼,看他的神情有點凝重,再一想這小子平時就是個鬼精靈,什麼事情都是一點就透的那種,看樣子自己是無需和他苦口婆心的。

    他知道該怎麼做就好,要知道他這次鬧出來的動靜可是不小,大眾這邊慌了神,而德國那邊也是對這次的事情高度重視的。

    畢竟大眾如果在華出現銷售下滑,這可是會影響到很多德國人就業,而且也會影響到他們國內的稅收的。

    一家企業建立起來不容易,可是如果要是垮下去,那可是快的很。

    德國人畢竟不是美國人,沒有美國那麼強大的實力,人家就算企業出了紕漏,人家可以推得一乾二淨,給你賴賬,你能把他怎麼樣?

    可是德國在國際上可沒有美國人那麼大的能量,美國人可以賴賬,可是德國人可不敢。

    所以他們可不能看著大眾出事,要知道大眾別看在品牌知名度上好像是不如奔馳和寶馬,但是這可是一個平民品牌,在德國銷量最好的品牌。

    如果這個企業出了事,德國會有很多人失業,那到時候是誰的麻煩,還不是德國政府的麻煩?

    所以德國政府那邊雖然沒說話,但是對這次的事件,卻一直很關注,連帶著前兩天,他們在歐盟的會議上,已經改變了口風,開始對華國這邊傳達了一定的善意。

    而華國這邊當然是樂不得的順水推舟,把這件事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畢竟大眾如果倒了霉,對國內的那兩家國有車企也不是好事,那兩家車企可養活著不少人,雖然納稅不算多,但是如果他們倒閉或者銷售不暢的話,最後那些工人咋辦?

    也一樣是國家的負擔,所以國內很多人也不希望看到大眾出事。

    「你小子啊,辦事就是魯莽,你知不知道,最近你這網站報道了大眾的負面消息之後,有多少人恨你恨得咬牙切齒不?」

    胡月巖笑呵呵的看著李逸帆說道,而李逸帆依舊是一副滿臉不在乎的樣子。

    「切,難道我還怕他們怎地?本來就是自己不爭氣,還不讓別人說嗎?以為全國的老百姓都是傻子啊?德國人可以糊弄咱們自己人,可是他們跟著德國人一起糊弄咱們自己人,折算什麼事?他們還有點良心沒有?現在連說都不讓說啦?」

    「哎!你呀你,真是不知道該說你什麼好,有時候你小子挺精明的,可是有時候,你小子怎麼就這麼軸呢?你說的那些,咱們也不是不知道,那兩家企業確實是不爭氣,現在都變成大眾的組裝車間了,可是畢竟他們也養活著不少人,也是咱們的納稅大戶不是?」

    胡月巖苦笑著對李逸帆說道。

    「切,養活多少人?還不主要養活的都是一些二代子弟?那裡面當領導的,拎出來看看,那個沒背景,可是他們幹的那一件是人事兒?就他們這麼個搞法,咱們國內永遠別想用市場換來人家的技術。」

    說起那兩家合資工廠,李逸帆就是一肚子的火,這兩個真是太不爭氣。

    「哎!他們的狀況,大家都知道,可是知道又能怎麼樣?現在是能改變現狀,還是我能?」

    胡月巖的話讓李逸帆也是有點無言,確實他們出了私下裡發發牢騷之外,誰也不能改變現在這樣的狀況。

    「你知不知道,因為你之前的舉動,不光是惹火了大眾,就連那兩家也被你搞得火了,你要是再不收手,他們就要聯手給工信部施壓,想要讓工信部那邊給你們晨華汽車的生產許可停掉了你知道嗎?」

    胡月巖又給李逸帆報了個猛料,李逸帆一聽也是一愣,旋即後背冒出了一身冷汗,怎麼把這一茬給忘了。

    要知道這兩家雖然在市場上是狗屁不是,全靠外資車企的產品在混日子,但是他們在工信部可是根深蒂固。

    工信部裡很多領導,都是從這兩家企業裡走上去的,和他們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的。

    當年奇瑞和吉利,為什麼就死活從工信部那邊拿不到生產許可,還不是這兩家聯手給他們下的絆子?

    而另外一家byd,則是有高人指點,直接走了高層路線,這才繞過了他們的封鎖,至於後來的國產車霸主長城,則是乾脆拿出了自己的干股送給了一個有影響力的高層的子弟,才能拿到生產許可的。

    至於自己也是通過楊玉河,走的高層路線,才拿到的許可,不過如果他們這要給自己使壞的話,到時候還真不好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