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反轉人生

正文 990. 最基礎的 文 / 落寞的螞蟻

    「啊?招啊!?當然招!」

    錢德志的問題,讓李逸帆在感覺到驚訝的同時,更多的感覺到的是驚喜訪問下載txt小說

    說實話以前在看電影的時候,曾經有過那麼一句經典的台詞,讓很多觀眾哄堂大笑,並且還流傳甚廣,那就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人才!

    當時很多人聽了這句台詞之後,也就是一笑而過,並沒有什麼太深刻的體會,包括李逸帆,也不過就是把句話當做是一句應景的台詞而已,並沒放在心上。

    可是當這輩子,他親手催生了這麼一個家族企業,並且眼看著這個家族企業,一步步越做越大之後,他在回想起那句話的時候,就不再把那句話當做是一個笑話來看了,而是對這句話的理解,也變得異常的深刻,甚至可以說是感觸頗深。

    華國的經濟形勢,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開始逐步的雨國際接軌,國營企業不算,他們有自己的一套經營理念。

    可是對於私營或者說,那些從家族產業起步的企業來說,人才確實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

    在今後的十年時間裡,如果你要是希望你的企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那麼你就必須要尊重人才,遵守目前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因為如果你不按照這個遊戲的規則來做事,那麼最後你的企業,甭管這泡泡吹的有多大,最後都有可能會面臨轟然倒地的危險。

    尤其是他打算進入的這個行當,屬於高科技的範疇。而這個行當對於人才的需求,可以說絕對稱得上是求賢若渴。

    看看這個行業的領軍人物。就比如那個蘋果的喬幫主,就憑自己的一己之力,就可以把一家虧損多年,瀕臨破產的企業,帶成後來世界級的巨無霸。

    另外一個互聯網的傳奇,谷歌,兩個創業的大學生,就可以完成一個小小的網站。到後來價值數千億的門戶網站的逆襲。

    在看國內,一個懂技術,懂管理,但是在銷售方面卻完全靠忽悠的雷將軍,就可以把一個六個月以後才能推出的手機,買成全國最受歡迎的國產手機。

    這說明什麼?這就說明了掌管一家高科技產業的領導的重要性。

    掌管這樣的企業,他必須要在懂技術的同時。還要懂管理,最關鍵的是,他還能夠看得清楚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就算他不能夠創造引領潮流,但是最關鍵的是,他也要能夠順流而上。而不是冷眼旁觀,自己打算另闢蹊徑。

    看看諾基亞,在傳統手機時代,這家企業絕對是業界的大哥大吧?什麼三星,什麼愛信。什麼摩托羅拉,在他的壓制下。還不是毫無喘息之地?

    只能靠吃他們的殘羹冷炙來過活?

    結果當喬布斯,說要開發智能手機的時候,他們在幹什麼?他們在冷眼旁觀,在看笑話,在手機業界,摩托羅拉,和愛信也是如此,只有三星選擇了默默的低頭跟上。

    結果呢?幾年之後,諾基亞只能苟延殘喘,摩托羅拉破產被收購,愛信分拆,而蘋果和三星,則成了手機行業裡的兩個巨無霸。

    最可悲的是,智能手機最早開發出來的,還是諾基亞自己。

    還有同樣的例子,就是柯達,數碼相機是他們最早開發出來的吧,結果和諾基亞一樣,因為在膠片領域利潤大,所以他們對數碼相機不重視。

    結果呢,最後也正是他們最早開發出來的數碼相機,成了他們這個帝國的掘墓人,他們倒在了自己開發出來的產品之下。

    還有夏普和松下,他們是最早進軍液晶電視領域的,可以說是這個領域裡的領軍人物,可是正是因為對未來產品流行趨勢判斷的失誤,結果導致了三星的崛起,而他們則是被打的丟城失地,最後不能不靠著賣掉自己的總部大樓,來苟延殘喘。

    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在電子高科技領域,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每天蹦出來的新發明都層出不窮,而你如果想要在這個行業裡屹立不倒。

    那麼在追趕最新創新發明的同時,你還要隨時關注市場趨勢,從那每天蹦出來的幾百種最新發明當中,挑選出未來會流行的元素,然後著重發展。

    就算你判斷失誤,也要能夠及時的調整戰略發展方向,而不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和潮流對抗,那你就是和消費者對抗,結局就是你會死的很慘。

    而說一千到一萬,這些因素歸根到底,就還是要歸結於人的身上,尤其是一個企業的領導者,或者管理者,能夠正確的做到上述那些成功企業的領導者的,就是人才。

    所以當李逸帆打算搞這電子高科技領域的時候,他才真正的明白人才的重要性。

    現在的國內,在電子科技領域,軟件方面不必說了,有著很多的人才,但是在硬件方面,他說知道的人才卻並不多。

    畢竟和軟件比起來,硬件可就有著很大的不同了,電子科技方面的硬件科學,很大程度上對材料科學的要求都很高。

    可是材料科學領域卻是國內最弱,也是最短缺的,多年來的不注重,導致我們在這個領域,落後世界已經不是一星半點。

    不注重基礎研究的投入也就算了,就連人才我們也不重視,尤其是制度上的漠視,這就導致我國在基礎科學上的人才,大量的流失到了國外。

    而回過頭來,當李逸帆想要搞電子科技公司的時候,當他四處的在國內收羅人才的時候,他這時候才體會到,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人才,有多麼的艱辛。

    不過今天他算是邁出去了成功的第一步,顯然他今天的表態是打動了這幫從日本回來的考察團,這個團裡有是十三個人,他不指望這十三個人最後全都能留下,但是只要這些人裡能有一半動心,留下,這就算是他的成功。

    而有了這批人才作為基礎,只要他們打響了名頭,那麼將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過來投靠,他們就算是在這個領域站穩了腳跟。

    可是他沒想到的是,這時候這錢德志,居然打算跟自己推薦一個人才,這讓他如何能不驚喜?

    「是這樣的,今天我看到李總,你介紹你這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的時候,提起過,您不光是打算進軍咱們液晶顯示器這個領域,好像還要進軍到電子零部件的生產領域,尤其是微電阻,電容,和續電器之類的產品。」

    「沒錯,這也是我前段時間去日本考察的時候所留意到的,據我觀察,日本電子科技廠商,好像在這方面很厲害,而世界上各種電子產品裡,好像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這種微型零部件,都是從他們這變進口的,我覺得這是個大市場,如果有機會當然想進去試試水。」

    李逸帆微笑著回答錢德志說道,而錢德志則是點了點頭,繼續朝利用上說道。

    「沒想到,李總你還有這樣的眼光,其實今天你介紹了那麼多,也就是這個部分,才最是能夠打動我,並且讓我下定了決心,打算回來投身你的企業的。」

    錢德志這算是和李逸帆表明了心態,而李逸帆一聽也感覺很是意外,他還以為是自己準備的那個關於液晶顯示器領域的公司,打動了他的呢。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數碼電子產品很強大,都以為是什麼松下,索尼,夏普,尼康之類的公司強大。其實他們都錯了,日本的舒曼電子產品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他們有著很大一批,專門製造最基礎的電子零配件的企業的強大。人們都在關注日本輸出世界的數碼相機,電視機,電話,電冰箱,空調之類的,但是他們卻忽略的,其實日本對外輸出最多的,卻正是這些電子零配件。整個世界的電子零配件領域,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電容,電阻,續電器都是來至於日本的,這才是他們的電子科技領域最強大的根本原因。試想一下,當你設計了一款最先進的數碼相機,可是你卻沒有這樣最不起眼的零部件做支撐,你能完成嗎?包括其他的各種大型機械也是如此。」

    錢德志的話,讓李逸帆是深以為然,以前他只是覺得這個電子零配件的市場很大,日本人賺了不少錢,才想著去摻一腳,其他的可真沒想的這麼多。

    這還得是人家這個專業人士,才看的最清楚,確實正是這些最基礎的東西,才奠定了人家今天在電子科技領域的地位。

    想想十年之後,我國的某些馬屁媒體,整天吵嚷著我國的國家復興指數,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六十幾點幾,我們能夠製造很多很多的大國重器。

    可是卻不知道,我們這些大國重器裡面,有很多的微型電子元器件,卻都是要從人家日本進口的。

    就比如那個所謂能夠深潛上萬米的xxx號,潛水艇,整個就是一個拼接貨,無論是從外面的鋼板,還是到裡面的電子監控設備,每每想起這些,李逸帆都會舉得有些尷尬。(。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