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伐清

正文 第五十六節 宣戰(下) 文 / 灰熊貓

    /

    「將軍放心吧,那個魔鬼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萊昂納多艦長信心十足地答道。

    幾年來,中國一直嘗試從荷蘭和西班牙人手中購買戰艦,據說有很多被英國海盜劫走的商船也被公爵鄧買走了,這當然引起了馬尼拉的警惕。雖然公爵屢次宣稱友好,並反覆聲明他購買戰艦完全是為了和清廷爭奪中國近海的制海權,但馬尼拉倒沒有被這些煙霧所迷惑。清廷的水師連一般的商船都打不過,西班牙人不信對付清廷必須要用到戰列艦。估計公爵買走那些商船以後,稍微武裝一下也就夠了,所以不管公爵開什麼價,馬尼拉一艘戰艦也不肯賣給他。

    巴達維亞那邊或許是因為距離遠,所以出售了兩艘二十炮的戰艦給公爵,根據馬尼拉的情報,這應該就是公爵手中最大的遠洋戰艦。除此以外,他大概還能有一百艘武裝商船。至於仿造的戰艦,馬尼拉也不太放在心上,因為短短幾年裡,公爵根本造不出合格的大型遠洋戰艦。

    而馬尼拉的艦隊中有三十條戰艦,最小的也和公爵最大的二十炮戰艦相當,更有十條裝炮超過四十門的戰艦,至於馬裡奧將軍的旗艦則是一艘六十炮戰艦。放在歐洲,這條船還未必能編入戰列艦編隊,不過在東亞則是毫無疑問的巨艦,它的對手是巴達維亞的同級戰艦而不是公爵的那些可憐的小船和武裝商船。

    海戰有一條規則,那就是船堅炮利者勝。馬裡奧的旗艦無論遇到公爵手中的任何一條船,都可以在它們的射程之外把它們撕成碎片;公爵的小型戰艦和武裝商船既沒有足以匹敵的裝甲,也沒有口徑能與西班牙人相提並論的艦炮,中**隊就算想衝近西班牙艦隊做殊死一搏,或是展開登舷戰,也沒有足夠的航速。

    雖然對戰爭造成的後果感到憂慮,但對海戰的勝利馬尼拉方面則無人懷疑,只要遇到中國艦隊,那就會出現一面倒的屠殺。馬尼拉總督府的命令就是把中國人殲滅在海上,盡可能地殺傷他們的陸軍士兵,除了公爵的旗艦外,不要放過任何一艘中國船隻。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西班牙總督在拒絕了公爵的最後通牒後,就派出小型快船悄悄尾隨中國人的使者坐艦。而龐大的西班牙艦隊則跟在這艘快船後面,讓中國的使者把全部的西班牙艦隊帶到公爵的面前。為了避免被狡猾的中國人發現,不但偽裝成商船的西班牙偵查快船距離帶路的中國使者坐艦很遠,就連主力艦隊距離他們的快船也是在極限距離上,現在只有在桅桿頂端的瞭望兵才能看到那艘快船的桅桿。現在西班牙艦隊都只掛著半帆前行,只有當偵查快船發出旗號,說看到密密麻麻的中國艦隊桅桿之林後,它們才會全速發起進攻。

    看到馬裡奧將軍依舊一動不動地盯著空無一物的大海,萊昂納多艦長再次勸說道:「將軍,去休息一會兒吧,我們兩天內應該不會遇到中國艦隊。」

    「一定要生擒那個魔鬼。」馬裡奧狠狠地攥了一下拳頭,他恨不得把公爵關在籠子裡送去馬德里展覽,但他很清楚這個心願是無法實現的。

    西班牙王國已經很虛弱了,不可能從南美或本土抽調軍隊來亞洲,因此戰爭必須依靠馬尼拉自己的力量,而公爵就是唯一能結束這場戰爭的人——英國已經對荷蘭宣戰,借口是荷蘭的一幅油畫侮辱了英國,因此必須要滅亡荷蘭來為英國的尊嚴討還公道——這幫流氓和公爵一樣的厚顏無恥,這場戰爭已經把法國、西班牙、丹麥等國都牽扯進去了。馬尼拉在短期內肯定要集中力量保證本土的安全,威懾周圍虎視眈眈的惡鄰們;在中國議會的最後通牒中,他們稱英國是中國的盟邦,今天荷蘭能用油畫侮辱中國的盟國,明天就能用油畫侮辱中國,所以也必須對荷蘭宣戰來先發制人——幾年前中國還對英國宣而不戰,什麼時候和英國流氓又結成盟邦了?不過他們確實應該是盟邦,這樣兩群厚顏無恥的流氓,簡直就是一個模子裡倒出來的。

    「放心吧,將軍,我們肯定能找到中國人。」

    雖然中國使者可能發現那艘偽裝成商船的偵查艦,但使者不可能為了一艘無法確定身份的船隻就不去向公爵覆命。對此全體西班牙軍官都深信不疑。他們的信念就是,絕不能讓中國的艦隊行駛到馬尼拉周圍,一定要把強敵殲滅在海上,這是西班牙人戰勝強敵的唯一機會。

    ……

    與此同時,被西班牙人稱為魔鬼的人正和他的將領們閒聊。

    在向馬尼拉派去最後通牒使者時,中國遠征艦隊就已經停泊在菲律賓的北部,不過在這裡登陸是不可行的,因為從這裡前往馬尼拉的路程太遠。陸路上崎嶇的雨林小道會讓遠征軍損失大量的官兵,喪失大部分戰鬥力。對鄧名來說,最好的策略莫過於直接把五萬名遠征軍送到馬尼拉城下登陸。

    「在南洋作戰和在長江兩岸又不同,這裡制海權就是一切。」鄧名再次向首次踏出國門遠征的帝國將領們強調,控制長江的水面,能夠給明軍帶來機動優勢,但在菲律賓這個優勢被放大了十倍以上:「如果海戰失利,我們龐大的軍隊就算能安全登陸,也不過是一群為生存而掙扎的野人;而如果西班牙人失去了他們的艦隊,那他們就被分散為互不同屬的孤軍,只能看著我們一個個拿下他們的據點。我們甚至不需要包圍他們的堡壘,他們就會因為糧草斷絕,不得不向我們投降。」

    帝國海軍的劣勢是很明顯的,這幾年任憑鄧名好話說盡,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也不肯把大型戰艦出售給他;除了這些裝備上的不足,人員的訓練也很成問題,帝國海軍在中國近海根本沒有敵手,但是就算裝備相同,排開隊列與西班牙人在大海上交戰,艦隊恐怕也不是對手。不過如果不是有這麼大的實力差距,西班牙人恐怕也不會容忍中國墾殖團在菲律賓偏僻地區的開墾——如果馬尼拉認為中國艦隊能夠威脅到他們,那麼光靠貿易利潤和提供糧食是麻痺不了他們的。

    「而奪取制海權的唯一辦法就是艦隊決戰,在海戰中摧毀西班牙人的艦隊,讓我軍成為這片海域的主人。」鄧名這次帶來了四百多條船隻,其中兩百二十條商船都經過了改造(其中既有購買的也有仿製的,對於商船的出售西班牙和荷蘭倒也沒有禁絕的意思),平均每條船安裝十門大炮。還有大批航速更慢的船隻,連裝備都沒有,只是單純的運輸船。

    按說現在並不是發起對西班牙、荷蘭戰爭的好時機,起碼在崇明船廠能夠生產對抗西班牙、荷蘭巨艦的戰艦前,中國看起來還無法動搖敵人的制海權。但鄧名已經等不起了,目前英荷戰爭把歐洲主要強國的注意力都吸引在她們的本土,再說鄧名已經和英國達成密約,如果想重新劃分亞洲的勢力範圍並在其中切下一大塊蛋糕的話,鄧名不僅對敵人,也需要對盟友顯示出強大的實力。再說,隨著中國海上實力的快速崛起,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在崇明、舟山的情報刺探也越來越多。鄧名為了麻痺他們,還允許他們隨意參觀中國的造船廠,表示中國對朋友們沒有什麼需要隱瞞的。如果西班牙和荷蘭人感覺中國擁有了能和他們較量的力量,多半就會改變對中國墾殖團的態度。

    正因為沒有人相信鄧名敢於挑戰歐洲人在亞洲的制海權,所以現在才是發動戰爭的好時機,也能幫助墾殖團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武裝農民已經很多了,不能容忍海域和城市繼續控制在西班牙人的手中。

    鄧名也有自己的殺手鑭,所有中國的炮彈上都裝上了最新的延遲引信。這種煉丹學引信採用了酸腐蝕原理,炮彈上的引信會在被觸發後的三十秒到六十秒區間內引爆炮彈,這種引信技術將給中**隊的炮彈以更大的殺傷力。只是受限於炮的口徑,中國戰艦依舊要靠近到非常短的距離上,才有可能把炮彈準確地打到西班牙人的船上;如果想指望給西班牙人的巨艦構成巨大的殺傷,就需要衝到百米內向著對方的火炮舷窗射擊,不然以中國的小炮是無法擊穿西班牙巨艦的船體裝甲的。

    「電報!」

    一聲報告從門外傳來。

    鄧名接過看了起來。原始的無限電報效率奇差無比,通訊所需時間極長不說,對天氣也有很高的要求。

    在電報的最後,使者報告發現有可疑的船隻在尾隨它,看到這裡鄧名冷笑了一聲。如果沒有無線電,那使者就必須要在完不成任務和保證主力安全之間掙扎,不過現在使者的坐艦完全沒有這個壓力了,它可以牽著西班牙人的主力艦隊繼續在海上繞圈,然後把它們帶向明軍的預設戰場。

    「西班牙人已經拒絕了帝國議會的最後通牒!」鄧名對眾人宣佈道,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最後通牒中,帝國議會借口要對荷蘭作戰,要求馬尼拉放開水域通行權;還抗議西班牙對華人司法不公,要求馬尼拉給予中國領事裁判權;除了這兩大項還有許多要求,馬尼拉要是能同意才是怪事。

    全體在場的將領都起立,肅然看著鄧名。

    「根據院會命令,皇明已經與西班牙王國處在戰爭狀態。」一個士兵送上早就準備好的公文,鄧名高舉起來大聲說道:「院會命令:西班牙攻擊盟邦、屠戮我國僑民、敵視帝國政府,理應討伐。」

    「遵命!」將領們齊聲回答道。

    「從即刻起,自由攻擊西班牙軍隊,西班牙王國以及他支持者的財產被視為敵產予以沒收。」鄧名接著以統帥的身份下達了進一步命令:「抗拒者格殺,降順者免死。」

    「得令,」將領們再次齊聲答道:「丞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