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伐清

正文 第三十五節 請客(下) 文 / 灰熊貓

    不等別人詢問,這個山西綠營的游擊自己就吐露了出來:「自打末將來了四川,就幾乎沒離開過重慶,整日提心吊膽地怕保國公來打我們。唯一一次出城就是上次去忠縣,命都丟了半條,逃回重慶以後就又有一年的擔驚受怕……重慶周圍什麼都沒有,沒有屯田種糧食,也沒養幾頭豬,連吃肉都是數著絲吃的,就是春節、元宵和中秋給過二兩酒……」這個山西人想起移鎮到重慶的苦日子,真是傷心到了極點。明明靠著長江,可是每天都有明軍的船隻從城邊上過,連捕魚都不敢去——嘉陵江倒是沒有明軍,但又缺少漁船。所有的物資都從保寧運來,所以一切從簡,除了基本的米、豆配給,只能城周圍挖野菜,蘑菇也要優先供應滿洲太君——今天駐防八旗的統領也在場,山西人心裡委屈但不敢把怨言吐露出來。

    山西人的哭訴引發了一陣共鳴,就是滿洲太君,也覺得這頓飯比重慶的飯豐盛多了。

    「那就多吃點。」鄧名一聽心裡也是大石頭落地,他剛才最擔心的就是這人說什麼煞風景的話,導致飯局草草結束讓他沒有推銷石頭的機會。

    翡翠雖然漂亮,但是東南幾省的人都不要——他們倒是願意買點寶石;李定國不要——昆明的明軍除了緬甸的黃金以外只需要物資;馮雙禮也不要——只是禮貌性地拿了幾塊觀賞;鄧名下了決心,一定要讓這些不識貨的人統統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還有些心底話這個山西將領沒有講。他自認為這次算是開了眼界,正如高明瞻說的,鄧名這裡的伙食不錯,如果鄧名確實有信用的話,那以後誰還願意再在危機時刻和他拚命呢。上次山西綠營從忠縣逃跑回來時,羸弱的人途中都填了溝渠,壯漢也丟了一半,倒是王明德這些傢伙一個個紅光滿面地回來了。王明德說他們一直在忠縣堅守到明軍撤退,多半也是交了伙食費了吧?

    「來,喝點成都的飲品。」鄧名拍拍手,馬上就有人端上來幾個木桶,嘗了一口那充滿泡沫的飲料後,王明德有些拿不準地問道:「這是酒嗎?」

    「王帥說得不錯,這是用麥子釀的,我給起名叫啤酒。這種酒最適合我們武人喝了,酒勁不大,喝多了也不會誤事,多喝點,多喝點吧。」

    明軍營地附近有兩口井,明軍把啤酒桶事先在井水裡泡著,剛剛取出來時啤酒冰涼徹骨。清軍將領發現這東西口感不錯,而且確實沒有什麼勁頭,就一邊閒聊一邊大口大口地往肚子裡灌。等清軍將領喝得舌頭都大了,滴酒未沾的鄧名覺得時機差不多了,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鄧名打算趁著他在重慶的時候,把這些西北的地頭蛇發展成川西的貿易下線,昨天和高明瞻談判後鄧名就覺得這件事很有希望。

    就算將來明軍拿下重慶,把這群清兵打回保寧、漢中,甚至打回西安去,只要明軍一天沒有控制全中國,就需要貿易渠道向滿清的控制區銷售貨物。有了前世英帝國主義的所作所為,鄧名完全明白生意往來不會影響到翻臉打架,而很多時候翻臉打架也是為了更好地做生意。

    翡翠的硬度很高,鄧名回來得匆忙,而且也缺少石匠,所以沒法加工出來一些樣品,不過鄧名會畫畫,他身後就放著幾張畫紙,上面畫著彩色的圖案,都是鄧名設計的翡翠筆筒、筆架或是其他桌面上的擺設,還有各種各樣的茶壺、碗碟、首飾等。在鄧名看來,翡翠和玉一樣,本質上是石頭,決定價格的唯一因素就是流行程度,因此他設計了一些翡翠製品的草圖,大部分是是日常用品,鄧名估計硬度高的翡翠在這方面會比較有優勢。

    聽了那位山西人訴苦後,鄧名就趁機下手,稱只要重慶願意付錢,川西可以向他們出售副食和酒類,以及其它各種消耗性奢侈品。鄧名一邊說,一邊就又取來湖廣的煙草請重慶綠營軍官品嚐。

    「延平郡王拿下了台灣,那是很大的一個海島。」鄧名在綠營將領們忙著吸煙的時候,又給他們透露了一個內幕消息:「台灣盛產甘蔗,以後川西會從台灣買回來白糖,那是和沙一樣細,和雲彩一樣白的好糖啊,到時候你們如果需要,我們路過重慶的時候也可以賣給你們一些。」

    聽到這裡,不少綠營將領的眼又直了,雖然他們屬於將官,但在這個物資流動極不發達的年代,前線將領的物資生活很單調。就好比鄧名剛剛掏出來的煙草吧,重慶這個深陷明軍包圍圈裡孤島已經很久都沒有得到類似的補給了,偶爾從西安運來一點,轉眼之間就會被大夥兒搶光。而白糖、醋、醬油這些調料都不屬於必需品,在嘉陵江船隻不足,一半的物資還要靠人工肩挑背扛的情況下,李國英只會多運輸一些糧食和豆類。

    問題就是重慶的將領們現在手裡沒錢,庫房裡只有李國英運來的糧秣,這東西在川西肯定賣不上價,只要看看鄧名能不停地給夔東軍物資補給就能明白;而且現在兩軍還在交戰,要是把軍糧賣給敵軍那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嗎?要知道不是人人都是袁崇煥的。

    想到這裡綠營軍官的眼神就黯淡下來了,藉著酒意,他們大聲地抱怨著重慶這可憐巴巴的補給,不少人還脫口而出,說李國英的想法不錯,在重慶呆著也沒意思,還不如回川北或是乾脆回陝西去,起碼吃用富裕一些,還不用整天擔心被明軍打。

    「原來李國英也覺得重慶是雞肋。」鄧名臉上不動聲色,口中已經給這些人出了個最簡單的主意:「靠山吃山,你們難道還想把重慶城搬回保寧去嗎?不如賣些廢品好了。」

    「什麼叫賣廢品?」高明瞻反問道。

    「如果你們保證不搶劫的話,我就回去在成都、敘州張榜,讓川西的客商到江津或是其他什麼地方開個集市。重慶的民房裡總有些木料,或許還有些銅、鐵邊角吧,這都可以當廢銅、廢鐵、廢木料賣給川西的商人,這樣你們不就有錢了嘛。」鄧名說道:「反正你們要退兵了,這些東西也帶不走。不知道李總督是不是會真的退兵,這些東西成都倒是需要,你們賣了,成都也可以先用著。」

    「聽著不錯。」綠營將領們一邊繼續享用著啤酒,一邊就在飯桌前討論起如何劃分城區,然後賣廢品——重慶已經沒有百姓只有軍隊,荒廢的民居都屬於無用之物,鄧名提出這個賣廢品的辦法後,他們就發現這些沒用的東西好像有點利用價值了。

    「有什麼不好的鐵,太脆沒法做兵器,鑄大炮剩下的廢銅,都可以賣廢品嘛。」清軍將領們都保證不會搶劫鄧名保護下的集市。鄧名琢磨著,等時機成熟了,可以讓收廢品的商人直接到浮屠關去擺攤,若是能接觸到普通綠營士兵的話,估計諸位將領的旗桿遲早都得變成廢品被川西商人回收。

    「這麥酒真不錯,」幾大碗酒下肚,山西遊擊的嗓門也震天響了,居然主動向鄧名詢問:「鄧提督,這麥酒還有嗎?」

    「有,管夠喝。」鄧名又讓人從井裡再提起幾桶酒來:「以後等開市了,你們要是喜歡喝,應該能從川西的商人手裡買到。」——鄧名回去後一定要告訴商人,為重慶供應啤酒的生意可以確定為川西的扶植項目,商人可以享受稅收上的優惠。

    「總督大人鑄的的那些大炮也是廢品。」終於有人提起了李國英鑄造的超級大炮,腦子還有點清醒的王明德企圖把話題岔開,但其他人醉醺醺地不服氣:「那個大炮什麼用都沒有,說給鄧提督知曉又怕什麼?」

    得知李國英居然還打這樣的主意後,鄧名笑了一聲:「要是炮轟了我的船,那我只好來攻打重慶了,這和搶劫川西的市集沒有什麼兩樣;不過這種大炮對我來說沒有用,你們沒有船可以讓我們打,要是你們不要了,也只能當廢銅賣。」

    重慶的清軍遠比湖廣和兩江的清軍鬥志旺盛,鄧名和手下軍官討論這個問題時,認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顧忌少,生活質量差;所以鄧名很願意向重慶清軍出售一些奢侈品,以改善他們的生活。

    不過賣廢品肯定是賣不出百萬富翁的,鄧名回收廢品也佔不了多大的便宜,在把這些人對財富的**調動出來後,鄧名推出了他蓄謀已久的珠寶生意,和綠營將領們大談起了翡翠的前途和升值潛力,以及翡翠的保健價值。

    前世在四川旅遊的時候,四川人就和鄧名大談水晶的藥用價值,還舉出《本草綱目》當證據,李時珍在書裡面說水晶味寒,能明目、去濕熱、消除腫瘤。當時鄧名就想當眾反駁:李時珍一個不懂化學的古人也就算了,水晶這種二氧化硅晶體,沙子一樣的東西,就是晶形好看罷了,而且就是李時珍,又在什麼時候說過水晶居然能吸收電腦輻射、主治腰間盤凸出和頸椎增生了?

    「翡翠是南國的產物,味熱,去寒,對風濕有奇效。」前世四川賣水晶的能忽悠學過化學的人,鄧名覺得忽悠這幫不懂化學的傢伙更是不在話下:「這是《黃帝內經》上寫的。」本草綱目有沒有寫鄧名不知道,但他知道在座的這幫肯定都沒看過《黃帝內經》這本書。

    而且鄧名還有一個銷售秘籍,在中國什麼保健品、補品最好賣?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而且這還是一個放之於四海而皆准的規律,看看偉哥的銷售業績就知道了,要是鄧名是四川的賣水晶佬,他肯定不用吸收電腦輻射這麼沒說服力的營銷策略:「常接觸翡翠,能壯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