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伐清

正文 第一節 誤會(下) 文 / 灰熊貓

    /manghuangji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明軍沿著嘉陵江認真勘探地形的時候,運輸俘虜的明軍船隻也開始路過重慶,把寶貴的勞動力運回敘州……只要看到這些過路的船隻,就足以進一步證實清軍在忠縣的慘敗,不過,高明瞻和王欣誠任憑風吹浪打,穩坐釣魚台。而王欣誠的軍事動作又進一步加深了鄧名的戒備心理,因為這完全可以視為清軍在重慶周圍有意進行掩護,屏蔽明軍的情報工作,而且數百清軍士兵就敢出城,也可以看成是清軍擁有底牌的證據。

    以前歷次作戰,鄧名都擁有相當大的情報優勢,或是絕對的水面控制,而現在不但要在陌生的土地上前進,側翼的嘉陵江也是兩軍共有,重慶這個要塞的存在給清軍帶來了很大的益處,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了川西水師的優勢,而且還限制著明軍的行動。

    「我們先在這裡紮營,繼續尋找李國英的軍屯。」鄧名覺得自己已經相當深入了,重慶也被拋在了側後,明軍沿著嘉陵江拉成一字長蛇陣,如果繼續強行拉長戰線的話,僅靠鄧名手邊的七千戰兵就很難充分獲取四周的情報,提供足夠的預警時間了:「我們並不知道周圍哪裡可以隱藏伏兵,哪裡有李國英修築的秘密倉庫和要塞。自古驕兵必敗,我們還是要謹慎從事,。」

    雖然鄧名讓忠縣附近的兵馬盡快來增援前線,不過現在任堂還在繼續運輸俘虜,而且還需要保持對王明德等人的威懾,所以接到命令後只能讓三千戰兵趕去重慶,剩下的兩千人依舊要留在手裡,防止俘虜作亂或是王明德做出什麼愚蠢的舉動來。

    這時鄧名和民夫定的協議就表現出其弊端來,鄧名要節省軍費,不肯把民夫投入軍事行動,所以有戰鬥力的兵馬雖然不少,但是能夠使用的軍隊卻很有限。幸好這些民夫留在忠縣威懾王明德和控制俘虜沒問題,不然任堂他們連三千戰兵都抽調不出來……

    中秋節的時候,明軍依舊不停地後送俘虜,現在任堂和穆譚就盼著早日完成俘虜的轉運工作,等忠縣只剩下王明德的戰兵後,清軍沒有足夠的輔助部隊也沒有船隻,那他們的機動力就基本為零,對明軍不再構成絲毫威脅了。

    清軍和明軍相距二十里紮營,這樣彼此都可以有安全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王明德也派出一小隊兵馬靠近明軍的營地駐紮,每日負責向後方報平安——明軍可以在清軍的營地附近停泊戰艦以觀察他們的動靜,清軍卻沒有這樣的預警能力;鄧名為了讓王明德放心,再加上宣傳工作方面的考慮,就告訴王明德他一向公平待人,不但同意這一小隊清軍駐紮,而且允許他們和明軍的前沿崗哨交流。

    這些天,不時有過路的商船停靠,向駐紮在此地的明軍兜售貨物。幾天下來,王明德的士兵和前沿哨所的明軍混熟了,常常看到明軍士兵從身上掏出紙片向商人購買貨物。

    今天停靠的船隻上下來了一個賣煙草的商人,清軍士兵看到明軍又掏出那種印刷精美的紙片,從商人手裡購買了一些煙草。

    煙草一直是重要的軍需,在鄧名前世,二戰的時候,煙草被很多國家列入必要的補給項目。而在明朝時期,士兵同樣很喜歡這種麻醉品。崇禎皇帝曾經認為「吃煙」和「吃燕」諧音,對燕王系的大明皇室來說很不吉利,所以下令在邊軍中禁煙。這道禁令被洪承疇上奏取消,洪承疇說禁也禁不住,士兵嗜煙如命,只是便宜了走私商人。

    「我們提督也想禁煙,你知道的,他們家聽不得『吃煙』這兩個字。」這個明軍是湖廣人,認定鄧名乃是福王之後。在禁煙的問題上,那些認為鄧名是三太子的明軍士兵也持類似看法,那就是鄧名是因為迷信的關係才企圖阻止大家吸煙:「提督說吃煙不好,會損害全身,會落下很多種病,還會減壽……」

    明軍士兵一邊說,一邊把剛買的煙草遞給了他的新朋友一點,清軍士兵千恩萬謝地接過去,他早就看出這是很稀少的貨品;在王明德軍中,別說這麼好的煙草,就是普通貨色小兵也很少能夠得到。

    「這是從湖廣運來的煙,提督雖然多次說吃煙不好,但並沒有明令禁絕,只是拚命抽稅罷了。」明軍士兵點燃了煙斗,深深地吸了一口,把煙吐出去的時候發出了一聲滿足的歎息聲,然後接著發牢騷:「這麼一小袋煙,居然要十元,太貴了。」

    「十元?這是多少錢?」清軍士兵對欠條缺乏瞭解,雖然聽明軍士兵說過這東西在成都、敘州可以當銀子使,但對它的價格並沒有概念。

    「相當於一錢銀子。」明軍揮舞了一下手中的小口袋,剛才他整整買了十小袋煙,雖然鄧名竭力提高煙稅,但士兵仍不肯放棄。

    清軍士兵問完問題後就開始吸煙,聽到答案時剛吸了半口,一驚之下就噴了出來,他惋惜地看著那些飄散的煙霧,又是心痛又是驚奇地叫道;「那你剛才豈不是花了一兩銀子買煙?」

    「就算提督說的都對,減壽也好、傷身也好,我們當兵的今日不知明日事,吃兩口煙又怎麼了?」明軍士兵平淡地說道。

    「可是這就要一兩銀子啊!」

    「嗯,不錯。」明軍士兵點點頭,和大部分同伴一樣,明軍士兵在這種麻醉品上特別捨得花錢,買的都是最好的煙草,。

    「一兩銀子幹點什麼不好?」清軍士兵替敵人心疼。

    「軍隊中有吃有喝,軍餉不買煙還能幹什麼?」明軍士兵不以為然地答道。他是一個徵召兵,從應徵入伍那一天起就有專門的撥款,常備軍士兵的薪水津貼比他還要高,更是不在乎這點錢。

    「存著啊,回家給婆娘攢起來。」清軍士兵獻計道。

    「沒有婆娘。」明軍士兵搖搖頭。成都、敘州什麼都好,就是女人太少了,這次出征也是在川內作戰,看來多半不能立刻撈到一個媳婦了。

    「所以要攢錢啊,」清軍士兵大聲說道,語氣裡也帶上了一絲責備:「少抽點煙,早日攢點聘禮出來。」

    「不用攢,若是下次出征湖廣能討婆娘的話,提督會借給我們聘金,五十兩!」

    「借?那不是還要還麼?」話雖如此說,清軍士兵心裡還是羨慕得不行,他辛辛苦苦地攢錢,但距離湊夠聘金還很遠:「五十兩,嘖嘖,大家閨秀都討得起了吧?」

    「到時候讓婆娘去做做工,這債就免了。」明軍士兵想也不想地答道。

    「五十兩都免了嗎?」

    「是啊,而且婆娘還能掙些錢回家。干的都是正經活計,織布、縫衣服什麼的,工房裡都是婆娘,一個男人也沒有,安全得很。」見清軍士兵臉上露出狐疑之色,明軍士兵估計對方想歪了,連忙解釋起來,川軍軍屬做的工,絕對不是明軍傳統中的讓妻女出去賣笑。

    聽明軍士兵解釋清楚後,清軍士兵眼中露出些神往之色。明軍帶著一絲驕傲說道:「看吧,我的軍餉也就是買點煙了。要是能活到討婆娘的時候,不用擔心聘金;要是沒那命,至少咱的軍餉也享受了。」

    「江魚,江蟹,新釀的米醋,還有辣椒和花椒。」遠處又停下一艘船,飄過來商販的叫賣聲。

    雖然軍中有伙食供應,但明軍士兵仍然紛紛掏出紙片,從商人手裡購買了一些時鮮。和往常一樣,王明德的士兵們臉上掛著不好意思的笑容,湊到明軍邊上設法分一點吃。川軍士兵有能力享用調味品,尤其是川軍吃的那種辣椒,幾個陝西綠營士兵嘗了一點也都喜歡上了,味道比他們最愛的茱萸還要好。清軍士兵從明軍士兵口中得知,這也是長江提督帶回來在四川種植的作物,今年剛有第一次本土收穫,因為產量小所以價格偏高,只有軍隊官兵能消費得起。

    麻辣江鮮吃了個滿頭大汗,清軍士兵都感到有點不好意思了,他們又說出銀子的另一個重要用途:「還是得攢錢啊,你們不是不用一輩子當兵麼?將來有個幾十兩的積蓄,買兩畝地種種,那是多好的日子啊。」

    「買地?不用,都府那裡的地隨便種,只要開墾了就是自己的。十畝地一年才交一百元,哦,才交一兩銀子的租子,直接交給官府。」

    「是嗎……」

    八月二十日,任堂還在忙著運輸俘虜,突然有人報告王明德的使者求見。

    怒氣沖沖的使者進了門,雖然他極力克制,但任堂還是能清楚地看出使者異常不滿的神色:「這幾天一直有我方士兵逃來貴軍這裡,若只是零星幾個,我家家主也就裝看不見了,但昨天竟然有一百多人結伙逃了。貴方這樣無所顧忌地煽動我軍士兵叛逃,難道就不怕有損鄧提督的信用嗎?」

    「我們……我方什麼時候煽動過了?」任堂聽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任將軍還要抵賴嗎?未免太有損您的赫赫威名了。」使者手裡有大量的證據,清軍震驚之下嚴刑拷打被抓回去的逃兵,掌握了不少明軍的煽動x言論:「家主要求任將軍歸還逃兵,不要再繼續破壞我們兩軍的議和協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