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遠東1866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三十二章 伉儷情深左季高 文 / 大鵬金翅明王

    如果換了其他幕僚,不會這麼晚了還直闖閩浙總督衙門,可日意格和德克碑這兩個洋大人不同,他們今天去參加墨西哥皇后在英國領事館舉辦的宴會,本身就是去替閩浙總督打探消息的…

    隨著法國海軍阿米林號到來之後,那兩艘原本屬於北遣散的阿思本艦隊的江蘇號和廈門號也不期而至的在下午抵達了馬尾口岸,而且就停泊在距離阿米林號不遠的泊位上…

    「日意格,那個什麼皇后當真說要建立墨西哥遠東艦隊,要找我大清辦交涉?阿思本艦隊今天到港的那兩條船跟這事有關係?」閩浙總督背著手來回在書房走了幾圈,停下來虎著再次追問道。

    德克碑受了冷落臉色略為尷尬,訕訕摸著腦袋坐回了自己的位置,端起一盞茶當起了看客,這傢伙知道左宗棠更看重日意格,不過麼…現在不是戰爭年代,即使自己只做船政學堂的副監督,那也是肥的流油的美差…

    日意格這個還沒上任的正監督月俸而是1000兩白銀,一年下來光薪水就能賺個上萬兩,要知道左大人自己的養廉銀也就20000兩出頭而已…要真用自己的養廉銀貼補船政的話,光日意格和自己的工資就把左總督給吃窮了!

    一個伶俐的丫鬟這時候進來很快收拾了地上的茶盞碎片,搽乾淨了地面,另一個丫鬟則給自己的老爺端來了一盞新茶…德克碑眨巴著嘴,把注意力從閩浙總督和日意格身上轉到了丫鬟身上…

    正值盛夏…即使是夜間涼風徐徐,但兩個丫鬟的額頭還都見著了汗…老爺發脾氣的時候,能不出汗的書房丫鬟可不多見…衣裳很貼身也很緊致…藕一樣的胳膊露在短袖之外,這讓德克碑洋大人心裡暗讚了一個好字。

    這位德克碑此刻也不過35歲而已,全名paul-alexand

    eneveued『aigue

    elle,出生於1831年1月7日,剛到中國時不過是法國海軍少尉,在繼任了常捷軍統領後才大放異彩,如果說31歲的日意格是個留著一部威武的大鬍子腦門微禿的老帥哥的話,35歲的德克碑倒是眉清目秀頗有點小白臉的潛質…

    在左宗棠幕府中謙虛的日意格洋大人和驕傲的德克碑洋大人是幕僚們口中永遠少不了的話題,尤其是聽說爵帥給洋大人們的高薪居然如此離譜之後…

    這個時代總督的幕僚師爺班子少則幾人,多則十幾人,收入少的一年也就幾百兩銀子,多的不過2、3千兩,畢竟總督大人的年俸加上養廉銀加起來也只有22500兩…當然,別說是封疆大吏,即使是個小小的縣官,也有的是法子攏錢…

    年輕卻更老成一點的日意格顯然很受用總督大人對自己的重視,他的漢語水平相當高,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也極強,這也是為什麼德克碑一直在軍中廝混,而日意格早早的就從英國人手裡弄到了寧波海關稅務司的美差…

    當然,這個美差已經是過眼煙雲,現在,在和法國遠東艦隊司令耀來斯因為船廠買賣問題鬧翻之後…日意格的全副身家都撲到了54歲的閩浙總督身上。

    左宗棠如此壞脾氣卻還有那麼多擁護和追隨他的人,甚至包括日意格和德克碑這樣的法國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左宗棠自己持家極為清廉,而對下屬卻又極為豁達、不吝重賞和高薪…

    而且,在左宗棠的治下,民生和經濟都得到了相當的恢復和發展…當然,任用私人是這個時代所有滿清封疆大吏的習慣…左宗棠也不會例外…而對於背叛者的打擊和傾軋也從來不會手軟…

    讓左宗棠心煩的不止是日意格和德克碑帶來的壞消息,他的夫人詒端在他當初入粵之初便染病在床,至今身體還時好時壞不能多走動,而長子孝威因從京師回福建途中感了瘟疫,加之回來後一直料理母親的身體及府中各事,這身子骨也是病病歪歪的。

    次子威寬因要參加鄉試,不敢多問家事亦不能為長兄分憂,三子孝勳只有十四歲,四子孝同亦不過十歲,兩人都在塾館讀書,都在需人照料之列。

    而左宗棠和原配周詒端之間伉儷情深在整個大清朝都是有名的,左夫人周詒端(1812一1870年),字筠心,湖南湘潭人。她精通經史,善工詩文,才貌雙全,善良嫻淑。著有《飾性齋詩集》行世,收古近體詩135首。曾作《詠史》49律,平時,從事女紅、農事,也寫了很多反映田園情趣的詠物諸詩。

    左夫人的詩無論詠史,還是寫物,均意境深遠,構思奇特,造語工致,不愧高手,實為難得之才女,早在左宗棠的青少年時期,家庭連遭變故,債台高築,確為人生之大不幸。

    後來左宗棠入贅隱山周府,受到舉家親睞,周老夫人視婿猶子,特別是有愛妻周夫人(詒端)這樣的一位大才女、賢內助,實在是常人無緣以得的大福分,可見左宗棠又是一個非常的幸運之士。

    閩浙總督當年可是千里姻緣一線牽,道光11年(1831),左宗棠(時19歲)受周詒端的哥哥周詒煜之邀來到周家,次年8月正式入贅為婿。直至道光24年(1844)10月(時32歲),攜妻妾和眾女兒遷回原籍湘陰「柳莊」居住,整整13個年頭。

    在隱山周家桂,左宗棠度過了伉儷情深、高雅浪漫的13年;度過了三試不第、人生坎坷的13年;度過了出山前,夯實基礎、蓄銳待發的13年。是故,隱山周家桂在堂是左宗堂的第二故居,說起來左宗棠一生是坎坷的:早年家境貧寒,入贅隱山;科場失利,三試而落;宦途蹭蹬,四十出山。

    當然,老左一生又是輝煌的:出山後,自建楚軍,獨當一面;輔助王朝,平息義軍;師夷長技,建設海防;收復新疆,開發西北;抗法戰爭,功績恆彰,直至老死疆場。他的一生,是忠於大清王朝的一生;是維護國土完整的一生。

    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強硬的、收復國土最多(收復的國土為8個湖南省面積,六分之一個中國領土面積)的愛國主義大將軍;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提出並實施「開發大西北、建設大西北」宏偉戰略目標的第一人。

    1866年對日後位列晚清三大傑的左宗棠而言,差不多是個分水嶺,在這之前他投身於鎮壓太平天國的運動完成了個人仕途的原始積累,從浙江巡撫而成閩浙總督,執掌一方水土,正經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在這之後,他開始籌備船政學堂,並轉任陝甘總督鎮壓**暴動,更有收復新疆的不世奇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