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遠東1866

龍騰世紀 第十九章 旅途的消遣 文 / 大鵬金翅明王

。墨西哥皇后、比利時公主卡洛塔是極聰慧的女子,從小學棋,師從名師。國際象棋的水平20歲之前就聞名於歐洲皇室和貴族圈子。這也是如今的皇后陛下不多的愛好和消遣之一。    而儒米亞克子爵閣下,國際象棋的水平是整個阿米林號上能下棋又面前夠格坐在皇后陛下對面對弈的人裡頭最高的。皇后陛下的貼身侍衛官葛羅上尉雖然也會下國際象棋,這幾乎是歐洲貴族子弟在宮廷舞、騎馬、打獵和劍術之外必備的技能之一,但葛羅上尉的國際象棋水平比卡洛塔皇后差的太遠。

    只有子爵閣下的水平勉強可以跟年輕的皇后旗鼓相當。太平洋上遠航的旅途是如此的寂寞,寡言少語的子爵閣下和卡洛塔皇后之間每晚的對弈幾乎成為了慣例。但每晚也就下一個半小時的棋。下不完第二天繼續。最長的一盤棋倆人下了三個晚上。最短的一盤棋半小時就分出了勝負。

    「子爵閣下,我還以為今晚您不會光臨我這小小的艙室繼續我們昨晚那盤沒下完的棋呢。剛才雷米爵士說在你的堅持下,阿米林號的燈火通明還提升了警戒級別。是什麼讓您的今晚那種預感如此的強烈。難道真有什麼海盜敢駕駛著幾十上百噸的快船來招惹法蘭西海軍這艘最新型的巡洋艦?」

    卡洛塔皇后看著子爵閣下的眼神既高興又疑惑。剛才艦長雷米男爵來過後她以為子爵閣下必然會在駕駛室當值今晚的第一個班次,沒想到身為大副的子爵儒米亞克居然像往常一樣如約來到了自己這邊,要繼續那盤沒有下完的棋。

    儒米亞克子爵性格相當孤傲,但他也深知自己肩膀上肩負著黎塞留和儒米亞克兩個家族的希望,即使不是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爵閣下一個人身上,但由於在兩個家族繼承的順位靠前不算,儒米亞克30歲的年齡算得上風華正茂,比起其他4、50歲的繼承人來說,子爵閣下是年輕一輩中最被看好的菁英。重點培養的對象。而遠東就是家族和儒米亞克自己選定的風水寶地。

    「陛下。作為巡洋艦的大副,我只需承擔自己的責任,扮演好船長的助手這個角色,桅桿上有瞭望手,甲板上有站崗和巡邏的水兵,您的艙室這一層我看見葛羅上尉和他的部下像勤勞的蜜蜂一樣在所有出口和樓梯處都布上了崗哨。炮手們被命令不得脫衣服睡覺,子彈已經去全部上膛,刺刀也裝在了步槍之上。這種情況下,多我一個人在駕駛室值班毫無意義,二副沙威上尉有足夠的勇氣和上進心扮演好他的角色。」

    子爵閣下一邊解釋並從嘴角擠出一個優雅的笑容,一邊在棋盤上走了一步,「陛下,我的主教瞄準了您的騎士。該您走了。」

    卡洛塔皇后和儒米亞克子爵的國際象棋水平基本相當,不過這一路來皇后陛下的勝率略高一點,原因是子爵閣下的心思並不全用在下棋上。他的棋風屬於棉裡藏刀後發制人,而卡洛塔下棋的風格則相當凶悍霸道。勇往直前。在19世紀中期,國際象棋的規則已經基本確定了下來,事實上,擺在兩人面前的這幅精緻的胡桃木象棋,就是中國製造並通過廣州十三行出口到歐洲的精緻工藝品。

    國際象棋起源於印度的四方棋,當時分像、車、馬、兵四個兵種,大約在10世紀以後,經中亞和阿拉伯傳到歐洲的各個地區,先傳到意大利,然後是西班牙和法國。11世紀末葉,遍及歐洲各國。在當時的文獻中,國際象棋被列為騎士教育的「七藝」之一。「七藝」是騎術、游泳、射箭、擊劍、狩獵、賦詩和下棋。

    法蘭西的英雄史詩《羅蘭之歌》中,也談及這一點。15、16世紀,國際象棋終於定型成今日的樣式和棋制。現存最早的國際象棋譜,出版在1497年,進入19世紀中葉,出身於1818年的普魯士的阿道夫-安德森在1850年的倫敦國際象棋錦標賽上一鳴驚人,從此一直稱霸國際象棋20年之久,而在那屆錦標賽上和阿道夫-安德森一起下出「不朽名局」的,就是法國棋手萊昂內爾-基耶塞裡茨基。

    雖然是16年前卡洛塔還只是10歲大的比利時公主,但這位公主陛下6歲時就成為了跟萊昂內爾-基耶塞裡茨基的女弟子。名師出高徒,卡洛塔在歐洲皇室和貴族上流圈子裡名聲顯赫,除了她的年輕美麗富有魅力之外,她驚人的國際象棋造詣在女性棋手裡首屈一指也是個重要的原因。

    不過卡洛塔皇后在棋盤上要贏綿裡藏針的子爵閣下也不容易,子爵閣下的國際象棋的記名師父不是別人,正是普魯士的阿道夫-安德森,這位國際象棋史上第一位非正式的世界冠軍。只是子爵閣下浪費了作為阿道夫-安德森記名弟子的求學機會,他的心思更多的放在了政治和軍事經濟領域。在國際象棋上投入的精力有限。即使這樣,以儒米亞克子爵的驚人天賦和算度,依然能成為卡洛塔旗鼓相當的對手。

    皇后陛下和子爵對弈的時候,旁人是絕對不敢輕易打攪的。這也是對弈放在晚上的原因,白天大副指揮阿米林號的事務繁多,而每天晚上從9點道10點半這個時段,則是子爵閣下和卡洛塔的對弈時刻,互不相讓各要在棋坪上逞強,這可不是發揚淑女和騎士風度的場所。

    在所有棋盤遊戲中,國際象棋是一種把戰略戰術和純技術融為一體的理想遊戲,融藝術、科學、知識和靈感為一爐,分析對局時是一種邏輯的實驗使用,而在攻王的戰鬥中和戰略問題運籌的時候,就需要有一種創造性的靈感,國際象棋的競爭使雙方投入一場不流血的戰鬥,是雙方思想和意志的一場激烈尖銳的戰鬥以及體力上的堅韌不拔的較量。

    喜歡下國際象棋的棋手骨子裡都好勝心強有一種不服輸的執著,今晚在整個阿米林號都如臨大敵的狀態下,大副儒米亞克子爵在棋盤前依然彬彬有禮加沉默寡言,不過子爵每一步棋走的速度顯然比平時要快上了那麼幾分。半個小時不到,卡洛塔皇后微蹙著眉頭應對了幾步之後,無奈的一推棋坪道,

    「這盤棋我輸了。子爵閣下。您的主教神通廣大,我的騎士今晚不在狀態。希望明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您和您的主教依然精神奕奕,我希望您今晚的好心情能一直陪伴和保佑著您和您的部下。」

    卡洛塔皇后這麼快認輸顯然出乎儒米亞克子爵的預料,這傢伙蒼白的臉色上浮起一層紅暈,一閃而過,很快恢復了正常,輕輕的把眼前棋盤上的棋子一個一個歸位,一邊點點頭道,「好吧。算我欠陛下一個人情,這盤棋的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有個好心情。陛下請放心,我會把您的仁慈放在心裡。只要有我在,沒人能傷害到您和您的人。您早點休息。」

    子爵顯然意識到了卡洛塔只所以那麼早放棄這盤棋,一方面看出來自己失去了以往的冷靜和淡定,下棋的步調有點亂,另一方面,卡洛塔皇后顯然不希望在整個阿米林號氣氛緊張如臨大敵的時刻,讓子爵閣下遭遇棋盤上的一場失利和慘敗,這樣可不是好兆頭。而儒米亞克子爵那種掩飾的很好的故作淡定其實卻心不在焉的神情,這在卡洛塔明察秋毫洞若觀火的湛藍色眼睛中其實一覽無餘。

    卡洛塔皇后見子爵閣下明白自己主動認輸的良苦用心,臉上不由得燦然一笑,那迷倒眾生的眼神甚至讓桌上燈火通明的燭台都為之一暗,子爵很快優雅的行了個禮,帶著自己的心事退出了卡洛塔的會客室。

    「卡洛塔。子爵好像今天有點心不在焉呢。您怎麼能認輸呢。他的主教這麼亂撞一氣。換了我跟他下,早把他那不安分的主教給吃了。了。」說話的是替皇后陛下收拾棋盤棋子的貼身女官曼特儂-瑪麗-德維亞爾,德維亞爾是比利時貴族家庭庶出的子女,從小就被選入比利時皇宮作為公主卡洛塔的玩伴,今年也不過是28歲而已,卻已經和公主一起相伴超過了15年,是卡洛塔最信賴的人之一。

    德維亞爾的棋藝不如卡洛塔,但這只是由於天賦,從小作為公主的玩伴一起長大一起陪伴著公主學期,耳濡目染下宮廷女官德維亞爾的棋藝比葛羅上尉那個三腳貓的水平可是要強的多。這會兒房間裡沒有別的人,德維亞爾一邊把棋子放回棋盒,一邊忍不住埋怨道。

    「曼儂。你呀。那個子爵閣下都知道我在讓他,你跟了我這麼多年怎麼沒看出來我是故意讓他,騎士們今晚如臨大敵,我可不想給他們心頭增添一絲不祥的兆頭,這棋真要下至少還要一個小時才能分出勝負,我既不想贏子爵,看他那個坐立不安屁股上塞了個椰子的樣子,何苦拉著他在咱們這裡空耗。讓他去做自己的事情不好麼?不過是一盤棋而已,這一路上他輸的還少麼?」

    卡洛塔微微笑著解釋,曼特儂-瑪麗-德維亞爾是公主最親密的閨蜜和玩伴,倆人私下相處時不過是一對小姐妹而已,卡洛塔幾乎不擺皇后和公主的架子,而曼特儂這位和法國路易十四的心肝情婦庶人之妻有著同樣名字的女官也經常沒有為下者的覺悟,倆人有時甚至各持己見拌嘴也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

    相比之下,作為女官年長2歲的曼特儂-瑪麗比起卡洛塔的風情萬種起來卻還帶著保守和傳統的少女的餘韻,這位公主貼身女官的追求者其實也數不勝數,但所有情書和表白都被她毫無例外的擋了回去。曼特儂-瑪麗-德維亞爾的性取向由此很有點成疑的架勢,只是她自己毫不在意坊間的流言罷了。

    「卡洛塔。你說葛羅上尉是被那個讓-佛艾伍灌了什麼迷湯了。不但為了這個來歷不明的傢伙跟沙威上尉拔槍相向,甚至還用葛羅家的榮譽和他的身家性命擔保這個獲救上船時身無片縷的傢伙。說是法國籍的華裔。身上啥都沒有。保不齊是在哪個海盜窩裡學的法語來這裡胡混冒充大尾巴狼呢。您就是太容易相信人。咱們可不能當小紅帽被騙了。」

    曼特儂-瑪麗和卡洛塔都是從小讀著《格林童話》長大的宮廷女子,對小紅帽的故事耳熟能詳,《格林童話》的全名叫做兒童與家庭童話集》(德語:kinder-undhausm?0?1rchen,khm),俗稱《格林童話》,是德國格林兄弟出版的一部著名童話集,首版出版於1812年。全書共收錄童話200餘則。

    這格林童話產生於19世紀初,此時,神聖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德國結構鬆散,無論是在國家還是民族上都缺乏統一性。1806年拿破侖瓦解了神聖羅馬帝國,亦激起德意志民族意識的覺醒,大批知識份子投入民族解放運動之中,但各公國和自由城市之間存在的包括語言、文化等在內的差異成為了形成統一民族精神的障礙。

    為了消除這一文化上的阻礙,一部分知識份子開始宣揚文化民族主義。他們在秉承浪漫主義文化精神的同時,亦將眼光轉向民間文化傳統領域,從搜集研究民間文藝入手,並借助於民歌民謠和童話故事。在這樣的背景下,格林兄弟開始了對廣泛流傳於德國民間、蘊含德意志民族特色的童話和故事的搜集。

    格林兄弟將當時民間的文學資料搜集起來,併合而為一。哥哥雅各布·格林是嚴謹的史家,負責故事的搜集;弟弟威廉·格林擅長寫作,負責對搜集來的故事進行相應的改寫。格林童話的搜集並非都通過沒有受過教育的農民,其中的大部分倒是經由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女性的講述。

    1812年第一版《格林童話》的第一卷出版,收錄了86篇童話故事;第二卷於1814年出版,增加了70個故事。其後第二、三、四、五、六、七版亦分別於1819、1837、1840、1843、1850和1857年出版,收錄的故事不斷增加。

    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的第七版**收錄故事200則,加上宗教傳說多達210則。其中以《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漁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隻小羊》、《勇敢的小裁縫》、《不來梅的城市樂手》、《穿靴子的貓》等最為著名。

    曼特儂和卡洛塔情同姐妹,倆人從小都是讀著格林童話長大的,對書裡的故事記憶猶新,也經常會引用這些故事裡的情節來說事,曼特儂倒不是看那個不亢不卑的讓-佛艾伍不順眼,而是覺得這個人把葛羅上尉迷的團團亂轉有點讓曼特儂吃味,葛羅上尉日後多數能繼承葛羅家的男爵稱號,而一個是宮廷侍衛女官,一個是宮廷侍衛官,說起來。卡洛塔是很想撮合自己身邊的這對男女。

    曼特儂對葛羅上尉的觀感不錯,也很享受從在墨西哥登船一直到今天,葛羅上尉在自己和卡洛塔身邊每天團團圍著恰到好處的獻著慇勤展示著法蘭西騎士風度。不過自從上尉去荒島救了那個讓-佛艾伍上船後。那個黃皮膚的青年居然不知不覺吸引了卡洛塔和葛羅的視線和關注,尤其是上尉這個傢伙,一點沒有皇后護駕侍衛官的謹慎,不但在雷米艦長面前大包大攬擔保那個讓-佛艾伍,之前還跟卡洛塔讓這個讓-佛艾伍當隨身通譯,還要給他配上防身用的手槍。

    更叫曼特儂心裡不痛快的是,卡洛塔居然也五迷三道的對那個中國人青睞有加,葛羅上尉的請求一概照準。難道會說法語就是好人?也不知道葛羅和陛下是中了哪門子邪了。居然如此輕信一個來歷不明的人,還是個黃皮膚的青年。

    曼特儂雖然沒有皇后卡洛塔長的那麼漂亮,但是依然是個美麗的女子,不知道怎麼的,這位公主的玩伴總覺得那個中國人上船後,整個阿米林號的氣氛就不同以往,具體哪裡不對勁呢,曼特儂說不上來,但起碼。葛羅上尉的心思不再全部在皇后和自己身邊,而雷米艦長和子爵閣下則一副如臨大敵的戒備架勢。說不定,這個讓-佛艾伍真能把什麼不長眼的海盜給招惹上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