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

正文 1.變革的狼煙(五) 文 / 千年帝國海軍上校

    歷史發展有其必然性,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引發戰爭的,絕大多數是由於平衡均勢被打破。這次似乎也不例外。阿爾比昂牽頭的反查理曼同盟已基本浮出水面,教會拒絕進行調解,諸國開始管控對查理曼的物資出口,道勝銀行的成立和銀價持續下跌……不久之前還張牙舞爪、不可一世的查理曼,如今已經陷入了黔驢技窮、難以招架的窘境,除非採取某種「斷然措施」,吐出之前吞下去的戰果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種種博弈、對抗正將世界越來越推向全面戰爭的深淵,一切似乎都是必然的定數。不過,要是讓身為始作俑者的李林來評價,他會明確指出:在查理曼這樣一個政治生態極其特殊,政策連貫性不足的國家。偶然事件的連帶效應完全有可能超越必然性,達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查理曼的冒進政策固然是出於自我膨脹和長久以來擴張規劃的必然性。但在最後時刻決定對阿爾比昂動手時,很大程度上卻是帶有偶然性的。

    長期深陷卡斯蒂利亞泥潭令查理曼國庫日漸空虛,高昂的戰爭開支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就消耗掉了黃金儲備的87%,在白銀過剩、銀價大幅下跌的大背景下,查理曼已經無力開展國際貿易。恰在此時,阿爾比昂帶頭宣佈以黃金代替白銀作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並將以本國黃金儲備為基礎,發行名為「銀行券」的信用貨幣代替金幣、銀幣在市面流通。為此與其他國家合資成立道勝銀行,協調各國進行金匯兌本位制的轉型及匯率調整。

    這個消息對堅持銀本位制的查理曼不啻一記晴空霹靂,從各國開始限制對查理曼出口物資開始,金本位制已經是可以打出的最後一張牌,金本位制的啟動幾乎就意味著戰爭。如今查理曼已經被推到了一個或戰或和的十字路口:要麼放棄侵略卡斯蒂利亞和其他地區的野心,但這將導致部分王族成員和軍隊勢力的暴動;要麼與同盟決一死戰,八紘一宇,天下布武。最不濟也要建成足以自給自足的「共榮圈」,與同盟形成對峙態勢。此外,與阿爾比昂繼續無休止的談判下去也是毫無意義的。這只會讓查理曼的軍事和經濟力量繼續衰弱下去。而難以承受阿爾比昂方面的壓力。

    卡斯蒂利亞戰場的僵局、查理曼上層和軍隊的能力及思維方式,再加上某些勢力的暗中操縱,都決定了和平已經遠去的命運。

    一片亂糟糟的氣氛中,一直保持低調的查理曼海軍開始興風作浪了。

    由於地緣環境的態勢以及首相的刻意壓制。海軍在國家戰略方面長期處於從屬地位。但這並不意味著海軍不想做些什麼。去年強制奧斯托利亞的馬克西米連大公前往中南殖民地就是這方面的嘗試。差不多就是從那時候起,海軍強硬派開始籌建自己的政策研究機關以實現「異動」。截至年底,海軍成立了「國防政策委員會」。下設第一(國防政策)、第二(軍備)、第三(國民指導)、第四(情報)各委員會,目的是迅速決定政策為海軍服務的國家政策。然後,委員會的成員都是什麼人呢?保羅.霍斯特中校、普洛斯帕.昂方坦少校、斐迪南.德.萊塞普斯少校……整個一個強硬派校官俱樂部。

    不到一個月時間,這個委員會就迅速出台了一份題為《當前形勢下王家海軍因採取之態度》的意見書遞交給內閣審閱,其中明確提出:「對阿爾比昂即便現在有戰勝的把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把握會越來越小,由於白銀下跌產生的衝擊,軍工生產和造船勢必會受到嚴重影響。明年下半年就已經很難挺住……既然衝突不可避免,時間越晚越不利。」

    這段話乍一看還有那麼點道理,可行筆至此,報告筆鋒一轉,寫到:「即使要和諸國為敵,奪取卡斯蒂利亞佔據的海外殖民地,到明年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當前我軍艦隊與阿爾比昂海軍艦隊規模相當,但假如我軍投入少量兵力襲擾海上交通線和海外殖民地,阿爾比昂不得不分兵護衛海外利益,到明年芽月中旬,雙方聚集本土艦隊的實力對比大致為7:10,要對阿爾比昂作戰一定是這個時候,到了年底,要大修的艦艇增多,作戰會困難起來」。

    一群校官敢在給內閣的重要報告裡寫進去這種話,別說驚著大臣們的小心臟,從來牛皮哄哄的陸軍都給嚇了一跳。這段字的實質就是說海軍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連出師的時機都已經考慮成熟了。

    這是典型的「下克上」,可跟只要有十來個人,七八條槍就能鬧出潑天大事給你看的陸軍不同,不是艦長就指揮不動軍艦,不是司令就指揮不動艦隊的海軍光是一些狂熱校尉軍官還鬧不出事。海軍的性質就決定了要暴走不是一兩個人的事,真要全面開戰,還得艦隊司令和海軍總部點頭才行。海軍大臣是黎大主教的侄子讓.阿爾芒.德.麥勒.佈雷澤海軍元帥,他在海軍裡有相當的威望,收拾個把「暴走」校尉跟捏死一隻螞蟻差不多,這位「少帥」對這種目無法紀的行為十分氣憤,正擼袖子準備抽那幫胡說八道的混賬時。陸軍大臣泰利耶和提坦斯總帥賈米托夫幹了一件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事聯名上書,竭力贊成這個報告很好很強大,言之鑿鑿地宣稱這是「決定王國命運的必須之舉」,誰要反對誰就是非國民,是阿爾比昂派來的奸細,必須死啦死啦。

    這兩冤家對頭能湊一塊已經夠叫人吃驚了,兩支陸軍一道贊成海軍的意見,還撂這麼狠的話挺海軍。這絕對是破天荒頭一遭,叫人不禁琢磨這幫傢伙到底又在憋什麼壞呢?

    其實陸軍和提坦斯的想法很簡單,擺脫困境。

    不是戰場上的僵持和膠著,而是政治鬥爭的不利形勢。由於薩爾巴杜特區的成功,第四王子的聲望正扶搖直上,王太子和第二王子的位置已經岌岌可危,輿論風向對軍隊的武力擴張路線也越來越不友善。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重新把握主導權,唯有勝利純粹的偉大勝利,在決戰中光榮地擊敗所有敵人。換言之。他們支持海軍全面開戰計劃的動機並非出於戰略考量。與軍事原因也無關,其核心目的只是需要一個全面開戰的借口,以便取得一場對王位繼承爭鬥至關重要的勝利。

    &nb

    sp;軍隊和王子們的那些小算盤瞞不過老狐狸黎塞留,首相是堅決反對全面開戰的。逼急了他老人家真敢幹掉幾個王子和將軍給自己墊棺材。反正也是黃土埋脖頸的人了。多活兩天少活兩天區別不大。可絕不能讓這群王八羔子把國家引向深淵。

    豁出命不要的人是很可怕的,可不惜玉碎也要阻止軍隊暴走的黎大主教卻敗下陣來了。原因很簡單,陸軍大臣和提坦斯總帥威脅首相:要是有不肖之徒企圖干犯軍隊統帥權。軍隊將無法繼續履行使命,作為軍隊負責人他們唯有辭職以承擔責任。

    說白了,就是用撂挑子來威脅首相。這事兒我們說了算,您老別想搗亂,要是事情辦不成。對不住,我們沒辦法只能提早退休回家抱孫子玩去。至於陸軍大臣和提坦斯總帥,誰愛干誰去。

    向來老辣的黎大主教一下子就懵了。

    查理曼實行的是「現役武官制」,根據這個體制,出任軍隊主管的必須是現役軍人,這樣只要軍隊對政府不滿,只需要陸軍大臣和提坦斯總帥辭職而且又拒派接任大臣,內閣因為重要大臣位置出現空缺而只能總辭職。新任首相,哪怕是已經獲得國王指名,只要軍隊不買賬,將軍們裝病或裝瘋賣傻就是不幹,就無法組閣。

    這是嚴重威脅王權和中央政府權力的行為,要換個時間,黎塞留一定讓人把這兩混蛋拖出去卡嚓了。可如今一手掌控的海軍正處於暴走的臨界,且素來不和的兩支軍隊如今團結一致,也就代表著他們背後的王族勢力已經結成同盟,決心不惜一切挽回頹勢。如果黎塞留一定要強行阻止的話,他們是不介意搞「天誅國賊」、「清君側」的……

    在內戰的風險前,黎塞留退縮了。於是,查理曼就繼續向覆滅的方向加速滑過去,而黎塞留還不得不在這趟死亡之旅中為查理曼引航,事情滑稽到了近乎悲哀的地步。

    陸軍和提坦斯支持海軍的開戰計劃,但他們在具體的戰略目標設定上全然不同。

    海軍設想的是一場短暫的「有限戰爭」,即在談判不利的情況下以武力佔領阿爾比昂的海外殖民地,搜刮黃金和其它急需的資源,並迫使各方承認這一事實。所需兵力和物資無需太多,一旦談判達成或局勢發生變化也可以立即撤銷;而陸軍、提坦斯需要的是一場服務於政治小集團利益的輝煌勝利,是一場舉國動員的全面大戰。雙方的分歧演變成一場莫名其妙的字遊戲,相關政策幾乎是逐字逐句的修改。

    從一開始的「下決心前進」到「不惜為之一戰」,再到「決心一戰」,最後決定「對暴戾之阿爾比昂開戰」,以上種種晦澀的字句替換過程過程其實可以簡化為一段明白的話,那就是,查理曼最初對卡斯蒂利亞的「南進」是建立在「七日戰爭」的經驗和對自身實力的絕對自信的前提之上,目標是解除背後的戰略威脅,將海岸線連貫起來,沒有預料到會遭遇各國明裡暗裡支持下的「國際縱隊」,更沒有預料到阿爾比昂會串聯其他國家採取放棄銀本位、轉為金本位的「過激措施」;在銀價暴跌帶來的劇烈衝擊下,海軍內部的激進份子劫持了海軍,定下了不惜對阿爾比昂開戰、迅速攻佔南方殖民地的決策;陸軍和提坦斯劫持了海軍,將一場目標有限、時間短促的局部戰爭擴大為全面的侵略併吞;互相劫持的三股力量作為一個整體劫持了政府,利用種種手段破壞談判,使得「開戰」成了最後也是唯一的選擇。

    從整個過程來看,儘管不論如何選擇,最終依然難免一戰。但查理曼在沒有建立系統戰略指導的情況下輕率地決定全面開戰,抱著「打打看」的心理就踏上了征程,並不完全符合「必然性」,而是在銀本位衰落這一重大刺激下的「非政策性擴張」。

    事態明瞭後,之後的事情就簡單多了,查理曼一邊繼續談判,一邊偷偷摸摸地準備戰爭,並且發出了「渡過盧比孔河,花月08。」的暗語,其含義為「花月8日午前0時如期開始戰鬥行動。」

    就這樣,查理曼三軍帶著缺失的戰略系統、被劫持的政府、不知己不知彼的莫名奇妙狀態、「戰無不勝的精神原子彈」、「母神的庇佑」和整個國家上了浩瀚大洋的賭桌,看上去氣勢洶洶、信心十足,但距離覆滅已經不遠了。

    「夫廟算多者,勝算多矣;廟算少者,勝算少矣。」

    孫子這番論斷在查理曼軍人眼裡無異於奧義天書,就算解釋給他們聽,恐怕也會大呼冤枉。在他們看來自己「廟算」不可謂不多矣,有何理由「勝算少矣」?

    參「小道」者最大的缺憾在於全不講「大道」。查理曼的軍人不懂戰略,更不懂戰爭,出發點不是國家的長遠戰略目標,而是軍部乃至軍種自身的利益。如果是一支被官統制的軍隊,作戰軍官不懂戰爭並不是一個問題,自有官在把定方向。如今的查理曼是一個軍國主義國家,國家被軍人們給劫持了,而這幫混蛋軍人不懂什麼是戰爭,把戰爭和作戰混為一談,除了徹底失敗沒有第二種命運。李林和精靈陣營要考慮的,僅僅只是選擇最合適的時間出手,謀求利益最大化而已。

    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無左,無右,無悲,無喜。

    live.is.the.void。

    人生不過是虛無的。

    不……對大部分人來說似乎不是這樣。

    人類總是會相信毫無根據的「可能性」,將希望寄托在一些虛無縹緲的事物之上,直到最後在殘酷的現實碰到頭破血流為止,他們都會朝那一絲絲僅僅是「可能」的方向伸手,並且時不時的創造一些難以置信的狀況。

    對於這一點,李林一度曾親身體驗過。

    所以直到最後計劃成功為止,不能有任何的放鬆懈怠,

    算算時間的話,逃亡中的實驗動物抵達薩爾巴杜特區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如今各方視線或多或少聚焦那裡,

    ,在這個要緊當口曝光不見光的東西,可不是什麼好事。為了迴避這種事態,已經集結了堪稱豪華的搜索處理陣容,照理說應該不會發生什麼狀況才是……

    可是。

    如果發生萬一,實驗動物接觸到他的話

    (真要那樣的話,也只能親自去處理了。)

    緊盯地圖的紅瞳中,有著人類卑微感情所無法匹敵的超然。

    la.vie.est.daole。

    人生充滿樂趣。(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