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

正文 24.少年總督(五) 文 / 千年帝國海軍上校

    燭光一陣陣地搖曳。

    八名男女的影子隨著晦暗的光線扭曲、晃動,身穿罩袍的人們一言不發,圍坐在圓桌邊,猶如一群會呼吸的影子,整個空間籠罩在幾近窒息的寂靜中。

    「事態很嚴重。」

    蒼老的男聲打破死寂,自言自語般的發言下,屏息和呼吸加速的聲響混在一起。不理會其他與會者的些許失態,抑揚頓挫的語句繼續著。

    「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吧,那個總督是我們迄今為止遇見過最強、最危險的敵人。」

    「……」

    列席者全都緊皺眉頭,一言不發。

    要承認自己在一介少年手下遭遇挫折,實在是有點為難,可事到如今,繼續死要面子無異於自欺欺人。

    特別是《鐵路用地徵集令》、《荒地開發令》頒布的現下,誰都無法繼續當個把腦袋埋進沙子的鴕鳥了。

    修繕道路、疏浚河道本是地方領主的義務,為了運營道路,勢必需要從過境人員那裡徵收通行稅,以稅收維持道路交通的暢通以及開闢新的道路,千百年來,一直如此。身為特區總督下達類似命令,似乎也無可厚非。

    但總督大人將修築鐵路的財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由地方領主或財團自行其是,修築鐵路的資金、勘測、路線規劃、人員物資的調度……諸多事宜完全是由總督府直轄,基本上沒有地方領主們什麼事了。

    這種事情要擱過去。無疑是嚴重刺激到了貴族們的g點,足以叫領主們集體**一番。但如今,原本為了一小塊土地歸屬權敢於丟手套決鬥的貴族們幾乎無一人出聲反對,大多數領主們都老老實實呆在家裡數金幣作為投資鐵路建設的股東,豐厚的分紅足以抵消一切不快,還能讓他們做夢都笑醒。要讓他們親手掐死會下金蛋的鵝,實在是困難了一點。

    至於老百姓,他們正為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不菲的搬遷補償和越炒越高的「回遷憑證」雀躍不已,沒有任何興趣和給予自己這一切的總督去做對。

    真是見了鬼了。

    上述情形在過去根本無法想像,現在卻是不折不扣的現實。

    「我們太輕敵了。」

    列席的一人發言。幾聲附和的歎息緊隨其後。

    之前他們輕視或蔑視新上任的特區總督。認為不過是個仰仗養父和財團攫取總督之職的富二代,當總督上任伊始貼出告示,宣稱有人把總督府門前的木頭搬走,就獎賞10枚埃居金幣時。這些人更加篤定自己的判斷之餘。幾乎笑到躺在地上打滾除了錢多到燒手的紈褲。還會有什麼人這樣糟蹋錢?

    第一次,他們用嘲弄的眼神看著一個叫胡安的農民從總督手裡接過10個埃居;

    第二次,他們看到幾十個人爭著去搬那根木頭;

    第三次。人數增加到數百人……

    第四次,面對萬人空巷搶著去搬木頭的壯觀景象,誰都笑不出來了。

    400枚埃居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但卻讓原本對總督府充滿牴觸、怨恨的人民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現在所有薩爾巴杜的居民都知道,新總督是個有著奇思妙想、且願意履行承諾之人。雖說他們並不會立即改變對查理曼的敵視態度,但只要是懂一點政治學和帝王學的人都能看出民心的微妙變化,連帶著死氣沉沉的薩爾巴杜城似乎也開始恢復生氣。

    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總督又下令出錢安葬城外穿在木樁上的受難者遺骸,屍體的收斂、下葬地點、儀式安排由佔領區領主及普通市民自行決定,費用由總督府報銷。

    這道命令明顯是用來緩和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間的關係的,一旦實施,特區的對立將相對緩和。與會之人對此心知肚明,竭力想要破壞總督的努力,但苦於沒有正當理由。唯有寄希望提坦斯駐軍的反對,以及在葬禮儀式製造恐怖事件,利用流血衝突煽動對立,結果慘遭失敗。

    提坦斯倒是無需鼓動,一聽到總督命令,一大幫雞血上腦、高燒四十度的武夫立馬衝進總督辦公室,強烈抗議這個「怯懦的、不名譽的、向被征服者屈膝投降的可恥決定」,要求總督收回命令。其言辭之激烈、態度之堅決,大有總督不接受他們的金玉良言,大家唯有集體上吊以死明志的架勢。

    溫爾的總督大人對此做出了通情達理的回應:大家的意見會聽取,為了更加公正客觀的收集意見,所有人到現場開會吧。

    緊接著,開會用的桌椅茶水就搬到了木樁林立的主幹道上,頂著令人作嘔的屍臭和成群蚊蠅,總督慢條斯理的要求每一位軍人「盡可能詳細」、「不遺漏任何微小細節」的按順序發言,並且和軍人們愉快的享用了午餐、晚餐、夜宵。

    第二天,提坦斯駐軍召開動員大會,全體軍人在會議上表示將遵守軍人誓言,緊密團結在以總督閣下為核心的特區政府周圍,堅決擁護對道路的清理整頓工作……

    還沒等大家撿起掉在地上的下巴,準備在葬禮儀式上大顯神通的活動家們房門被敲響了,各路查水表、送快遞的專業人員上門服務。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大家都在為守城勇士的葬禮奔忙,誰會知道或有時間關心監獄裡一幫沒有姓名、沒有檔案、只有編號的囚犯?

    直到此時,包括他們在內的破壞份子才意識到自己對羅蘭.達爾克這位有史以來最年輕總督產生了多大的認知偏差,但一切為時已晚。到了此時,哪怕再怎麼不喜歡羅蘭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他幹得非常漂亮,沒有犯下任何錯誤。

    如果他像提坦斯那樣,放縱士兵殺人放火,用高壓恐

    恐怖政策治理薩爾巴杜特區,短期內會獲得一個看起來很平穩的特區,但破壞份子們會為得到無盡的兵源、各種支援而笑到發瘋,他們必將看到查理曼侵略軍淹死在反抗者學海裡的那一幕。如果他太過怯懦,那麼反抗勢力的發展將不會得到遏制,他們將可以更從容得去踢查理曼佬的屁股。可羅蘭兩條路線都沒有選,他巧妙地運用懷柔手段和最低限度的武力。緩和了雙方的對立情緒。

    不會觸及多數人的利益。大多只是一些表面功夫和姿態,但效果卻好得出奇。趁著這股勢頭,羅蘭有打出了一張新的牌拆遷整改。

    這張牌打得太突然,把所有人都弄暈了。然後一部分大笑。一部分人搖頭。

    那位總督畢竟太過年輕。成功了一兩次,立即得意忘形了這是大人物們的想法。老百姓們沒有想那麼多,他們只是默默回家準備砍刀、草叉、弓箭。等著拆遷隊上門時給他們一個「驚喜」。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什麼都沒學到某人曾經如此評價,薩爾巴杜特區發生的事情一再證明了這種觀點的正確性。

    拆遷隊準時上門,「迎接」他們的民團也準時出現,然後……還是沒有然後,準備誓死捍衛家園的民兵們歡呼著衝回家裡,以最快的速度收拾細軟,把能帶走的所有一切全部打包帶走。然後無比真誠熱切的邀請拆遷隊上門拆遷。

    不是拆遷隊配備了操作系魔法師,把原本勇敢堅強的勞動人民變成了喜歡別人虐待蹂躪自己的抖m,人們是發自內心的歡迎拆遷隊為了高達100里佛爾銀幣的拆遷補償和一張不斷升值的「回遷憑證」。

    學拆遷哪家強?查理曼呂德斯找v.e……

    這不過是一句笑話,卻也從側面反應出v.e公司在拆遷行業的國際領頭羊地位。從早年的斷水決堤,到後來的野戰炮拆遷,他們總是走在時代的前列,以持之以恆的精神不斷更新拆遷技術。而「回遷憑證」正是最新的忽悠……不,交涉技術和地產開發經營模式。

    其中的細節操作和貓膩是老百姓們不知道也不關心的,但只有在節日才能見到肉食的貧苦人民們知道有人在高價收購回遷憑證,只用了一天,一張能獲得相當於三間房屋大小土地的回遷憑證在黑市的價格翻了一番200里佛爾,並且大有繼續上漲的趨勢,所有人的眼睛都紅了,大家都明白該怎麼做了……

    卡斯蒂利亞農民是否愛他們的祖國,是的,就像愛母神一樣熱愛著。那他們是否願意為保衛自己的家園和耕種這片土地的權力獻出生命?毫無疑問,他們願意。但在羅蘭猛烈的銀彈攻勢和貧苦的生活之間,愛國主義之類的高尚情操只能往邊上靠靠。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修建公共浴室、澡堂、花園廣場、商店街、高級住宅區地價上漲、住戶增多總督府收取高額租金,回收投資周圍區域的市民請願進行拆遷再次拆遷、開發地價再次上漲……

    房地產帶動商業興旺,進而促進了各種需求,同時又吸收了社會青壯年勞動力,沒有人閒著生事,社會治安趨於好轉,反過來又增加了商業活動的動力。整個薩爾巴杜特區正朝著一個正循環邁進。

    查理曼本土很高興,總督很高興,投資者們很高興,普通商戶和老百姓也很高興。只有最堅定的愛國者和破壞份子對特區欣欣向榮的景象投以憎惡和憂傷的視線。

    一個殘暴貪婪的總督固然令人憎恨,但卻是他們的事業所必須的,正因為有了「非打到不可的對象」,人們才能團結一致,捨身忘死地投身戰鬥。可一個溫和且能力出色的總督,卻是他們的噩夢。

    羅蘭表現得非常好,通過一系列動作的引導,他成功淡化和掩飾了自己的侵略者身份,用真金白銀和實際成果使絕大多數人從他的治理下獲得好處。在他的嚴格命令下,提坦斯駐軍整頓了軍紀。除非遭到攻擊需要自衛,否則不得隨意使用武力。就算是執行任務需要也只能使用有限度的武力,必須盡可能避免造成無辜平民的傷亡。

    到目前為止,沒有搶劫、沒有殺人、沒有強姦、沒有軍票……過去那些惡行彷彿一夜之間都從地表上消失了,只是查理曼老爺們還帶著一貫的優越感,而且對卡斯蒂利亞人的習俗缺乏足夠尊重。不過在卡斯蒂利亞人看來,這已經比過去好很多了。作為對溫和佔領政策的回報,市民們對總督府的各項政令予以配合,怠工、罷工等社會**驟降至零。

    現在誰都能看得出來,在薩爾巴杜特區。佔領軍和市民之間的關係正在慢慢的緩和融洽之中。雖然基礎比較薄弱,但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隨著開發的不斷深入,這裡將成為「模範佔領區」,經驗將會推廣到其它佔領區。查理曼將徹底消化卡斯蒂利亞北部佔領區。

    絕不能讓事態演變成那樣。

    與會者的想法一致。但面對羅蘭堂堂正正的治理之道。他們赫然發現自己居然缺乏應對之道。

    說到底,像他們這般見光死的人物,又能有什麼上得了檯面的手段呢?

    「……非常時期。只能採用非常手段。」

    「您是說……暗殺嗎?」

    回答顯得有些遲疑,一點也不像專幹濕活之人應有的口吻。

    他們不是沒想過暗殺,但這個念頭被他們自己給否定掉了。不說別的,光是羅蘭在諸多事件中的表現,還有財團毒辣的報復手段就足夠讓他們放棄暗殺的選項。

    「不是我們自己動手。」

    主位上的影子抬起頭,搖曳的火光下露出半張佈滿皺紋的臉孔,龜裂的嘴唇一字一句地做出結論。

    「把總督的行程洩露出去,就讓『狐狸替我們來掃尾吧。」

    #########

    溫熱的茶水劃過咽喉,芬芳從舌尖擴散開來,但即便是上等大吉嶺紅茶也無法將熱量傳遞到心裡,更無法沖淡焦慮和失望。

    翻閱著剛入手的國內信息簡報,羅蘭突然產生了一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查理曼政府中的有些人或許是真不知道或不想知道世界大勢。在入侵卡斯蒂利亞之前,查理曼在大陸上實際處於局勢不明、政策混亂、頭腦不清的時期。好不容易從北方戰線、聖伊斯特萬王冠領的戰爭泥潭中脫身,結果又因為個別人和組織的一己之私,一腳踏進了卡斯蒂利亞。結果眼下不願也不能和阿爾比昂或公國實現和解,又被塞雷斯和伊密爾所猜疑,更不能對幕後支持卡斯蒂利亞的諸國開戰,最終只能在進退失距的困局中,選擇「瓜達拉哈拉戰役」這個不是機會的機會孤注一擲,試圖擺脫困局。

    在此背景下,隸屬黎塞留首相直轄的經濟情報機構經濟調查部遞交了5篇10冊的《卡斯蒂利亞抗戰力調查》,一直被查理曼政府列為「極密」級資料,只印刷了30份,其內容大致如下:

    1,到牧月為止,提坦斯所佔領的卡斯蒂利亞北部都是工業重鎮所在,但卡斯蒂利亞的經濟結構還是以農業為主的農耕經濟結構。因此,佔領北方也不會削弱卡斯蒂利亞的抗戰力量。因此,針對此一特點,拉攏卡斯蒂利亞農民實為上策;

    2,由於接連的失利,卡斯蒂利亞國內正在形成一直對外抗戰的氛圍,但同時為了彌補戰爭前期的損失以及擴充軍備的負擔,稅率正在大幅上揚,青壯年勞動力被大量徵召至前線。卡斯蒂利亞社會底層對驟然加重的負擔多有不滿情緒,整個國家正處於非常微妙的狀態下。

    3,戰爭需要的武器當然不能來自農村,但這對卡斯蒂利亞的抵抗來說是次要問題。現在他們正從阿爾比昂和公國補充武器。

    4,根據以上理由,兩國間的戰爭已經不能用軍事手段解決,只能以政治方式加以解決。

    以上就是《卡斯蒂利亞抗戰力調查》的中心內容,當該報告提出時,提坦斯駐屯軍司令部表示了「值得一聽」的贊同意見,在會議後又指出「只有我們這些一線軍人聽到這個報告是不夠的。應該讓軍部和內閣也聽一聽」。於是經濟調查部馬不停蹄地趕回國內,開始巡迴報告。

    那麼,軍方和高層的態度又如何呢?在經濟調查部的報告員在提坦斯總部竭力主張「政治解決」,講得唇焦舌敝之際,一個青年參謀舉手提問:「總之,需要攻略卡斯蒂利亞那些地區好呢?請指出要害地區。」

    「這個國家算完蛋了。」

    向來樂觀的羅蘭將報告丟在桌上,仰天長歎。

    但凡稍有理性常識之人,見到此種反應,都不難得出相同的結論吧。

    一將功成萬骨枯。放在那個世界都是顛簸不破的真理。為了軍人、政客、財閥的野心,犧牲總是必須的。不管犧牲的是人命、領土。或者是別的什麼,只要不用犧牲自己的利益、性命、前途,總是可以接受的。為了各自對未來的美好規劃,戰爭是必需的。而「政治解決」不是。所以他們不需要這種「派不上用場」的建議。

    對這麼一群滿腦子瘋狂念頭。既愚蠢又頑固的傢伙,還能指望什麼呢。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查理曼還有一些腦子清醒的人。不至於整個國家一路朝著毀滅的深淵劃過去。

    「首相對特區的政績頗為矚目呢,特別是和解策略,他老人家表示有時間要親自過來看看,然後以薩爾巴杜特區為樣板,將這裡的經驗推廣到所有佔領區。」

    坐在羅蘭肩頭,q版李林歪著脖子打趣。

    「該說如你所願嗎?」

    羅蘭的願望是建立起一套迥異於現存制度的共存體系,這個特區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他的理想試驗田,各項政策在這裡實驗,通過對比結果將制度和思想擴散開,最終實現各種族、國家之間的共存。

    不是提坦斯式的「共榮共存」,不是諸國對南方島國的殖民地,不是亞爾夫海姆式的「次等種族理應接受管理」,一套能真正讓不同種族平等共存的體制。

    聽上去似乎有過於理想化之嫌,但只要細心培養這顆種子,也可能有朝一日成為參天大樹。

    不過,眼下還無法顧及遙遠的未來,急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那些生產設備什麼時候能到?」

    「下周,不能再快了,誰讓你這裡還沒通火車來著?」

    「當初又是誰光顧著詐騙,結果鐵路只修了10公里?」

    毫不留情的揶揄著養父,滿是陰霾疲憊的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意。

    迄今為止,羅蘭都是用基礎建設+地產投資熱潮的方式帶動特區的經濟發展,但他從沒想過要把這些手段當成特區的長期發展方向,充其量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容易來的錢去的也快。羅蘭對此深以為然,像這種靠熱錢投資堆砌出來的繁榮是不可能長久的,光靠溫和的佔領政策和短期的經濟景氣還遠遠不夠。

    就像沙子雕塑成的城堡,海浪一沖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想要真正實現長期繁榮,就必須有穩固的根基。

    這個根基,就是實體產業。

    就像亞爾夫海姆,雖然大多數人對財團雄厚的財力和強大的影響力印象深刻,但精靈陣營真正最大的資本並不是堆積如山的金幣和強大的防衛軍,而是一整套工業體系。倚靠強勁的研發創新和生產能力,精靈陣營在經濟和技術兩個領域都保持著絕對的領先,而後又將之轉化為其它層面的優

    勢利益。

    羅蘭不認為李林會援助他一整套工業體系,卡斯蒂利亞國民的知識和專業技能水準也支撐不起那種高大上的玩意兒,他需要的是軍需產業的相關生產設備。

    軍需品和軍火生產是工業生產中有名的高利潤產業,依照提坦斯目前的彈藥消耗,從國內生產裝備,再運輸到前線的做法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實際需求,且成本也太過高昂。因此以「滿足前線需求」為理由,利用薩爾巴杜優越的地理位置興建一些工廠,既能夠說服上層,也能避免觸及財團利益,招致杯葛阻撓。

    當然,羅蘭不會認為光靠當軍需供應商就能保證長期繁榮,這只是這是啟動產業發展的第一步。軍需產業的發展將會帶動起其他民用生產企業,最終使得薩爾巴杜成為一個製造中心,無論是民用還是軍用產品。都能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

    在另一個世界,這種策略曾經獲得過成功,一度被米國鬼畜炸成一片廢墟的日本,正是靠著朝鮮戰爭的巨大軍需訂單撈到了第一桶金,為日後的經濟奇跡奠定基礎。

    羅蘭能否再現這一案例?就目前來看,他有很大機會。

    不過

    「你可要小心一點吶。」

    「怎麼了?」

    「下周,第四王子殿下將會抵達薩爾巴杜城。」

    李林勾起嘴角,悠悠說到:

    「你不覺得,對心懷不軌者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動手機會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