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

正文 15.序戰(十) 文 / 千年帝國海軍上校

    春天的呂德斯總是洋溢著戀愛的氛圍。яя

    儘管查理曼人總是被別國人貼上「放蕩」、「一年到頭都在發情」的標籤,但誰也不能否認,這座花都的春天特別容易讓青年男女們墜入愛河,就連外國人都難以例外。塞納河畔、拱廊街、公園中、市郊森領中,隨處可見親暱的男女,荷爾蒙的味道在整個王都發酵。

    不過,這個定律似乎並未對羅蘭產生效力。

    舉起,揮落。

    舉起,揮落。

    每一次揮劍沒有任何拖泥帶水,乾淨利落的讓人想到平靜的水面。

    「可惡……」

    嘴角溢出煩躁,清淨的氛圍隨之消散,羅蘭抓起毛巾胡亂擦了一下,就這麼把濕毛巾搭在頭上,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言不發。

    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這個疑問已經困擾他近一周時間了。

    在阿爾比昂時,他就知道發生了很不得了的事情,促使亞爾夫海姆改變一直以來的穩健政策。他做了很多假設,但怎麼也想不到,居然是公國和阿爾比昂的武裝衝突。

    這實在太過戲劇化了。

    就像一齣劇情走進死胡同的沉悶歌劇,突然降下一位持有特殊道具的機械降神,讓劇情重新掀起波瀾。

    這種突兀的戲劇化讓羅蘭第一時間想到了自己的養父,懷疑是不是李林暗中搞鬼,一手挑起這場衝突,但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李林在戰略層面絕不會去搞心血來潮那一套。他不是賭徒,就算眼下他同樣在賭亞爾夫海姆的國運,但那也是基於對局勢的分析,充分活用自身資源的行動。像眼下這種令整個戰略規劃陷入崩盤危險的事情,他不大會去做。

    所以儘管尚存疑點,但羅蘭偏向於相信這是一起各種因素交錯下導致的意外事件。也不再過多的糾結這個問題,這個意外引發的激變才真的叫他頭疼。

    世界上每天都有意外,但在特定條件下。會誘發相當可怕的結果。比如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青年在薩拉熱窩射出的那顆子彈。直接導致了一場死傷人數達3000多萬的世界大戰,並為下一場更殘酷的世界大戰做好了鋪墊。儘管那並不是直接的原因,但誰還在乎那些呢?

    眼下的人們也已經把沉沒的阿爾比昂巡洋艦和公國英雄高爾察克拋諸腦後,幾乎每個人類國家的首都都洋溢著一種輕鬆愉快的氣氛,彷彿即將爆發的戰爭不過是「富裕與進步的光榮時代」中的一個小插曲,幾乎所有人都沉浸在羅蘭看來不可思議的愛國熱情之中。

    在倫迪紐姆,伊麗莎白女王告訴即將出發的遠征軍士兵們。「在樹葉飄落之前」,他們將返回家園。大小酒店、咖啡館裡充滿幸福的面孔,聽到演奏軍樂時,人們都起立碰杯。

    在聖彼得堡。尼古拉皇儲出現在冬宮的陽台上,熱情洋溢的臣民們歡呼喝彩,接著他們一起跪在未來的沙皇面前唱起了國歌。一貫小氣的長老們大筆一揮,上千萬金幣的軍事預算順利過關。

    在拉普蘭,人們湧到赫爾辛基廣場。在一片「羅斯必須滅亡」的高呼聲和「你等著,你等著,獸人雜種」之類愛國歌曲中,一隊隊年輕的士兵開赴前線。

    而在呂德斯,氣氛熱烈的叫人不寒而慄。

    幾乎是一夜之間。街頭上出現不計其數的演講台,每個講台上都有一個唾星四濺的傢伙聲嘶力竭的咆哮。

    「長毛雜種見鬼去!」

    「聖戰的時候到了,全體人類要求我們行動!燒了那些毛熊!」

    「羅斯聯合公國沒有足夠數量的黃金補償人類陣營遭受的侮辱,或者償還那些死於卑鄙偷襲的寶貴生命。」

    ——真是瘋了。

    羅蘭的頭又疼了起來。

    瘋了。這是他唯一的感覺。查理曼人憎惡羅斯聯合公國,同樣也憎恨著阿爾比昂王國。照理說,他們本應對阿爾比昂海賊和毛熊山賊的對決表示喜聞樂見,開心的欣賞兩個混蛋在泥坑裡廝殺的模樣。但現在卻和阿爾比昂一樣歇斯底里,一副迫不及待想要跳進去的架勢,彷彿遭受攻擊的不是阿爾比昂,而是查理曼。

    為什麼會這樣?

    恐怕軍人們之中流行的一句口號,最能解釋其中的原因。

    「我們不能誤了這班公車!」

    不能錯過這個大好機會——陸軍、海軍、提坦斯、王太子、第二王子、重臣、平民都是這麼想的。不少人認為,憑借查理曼軍隊在「七日戰爭」中表現出的戰鬥力,打敗公**幾乎不存在懸念。一旦擊敗了人類最強大的對手,查理曼理所當然的能成為人類陣營的盟主,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之爭鋒,距離實現「八紘一宇,制霸天下」理想的那一天也就不遠了。

    在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還有不同政治勢力各自的盤算。

    面對競爭對手們咄咄逼人的態度,王太子和陸軍必須做些什麼來證明自己。而此次與公國的戰爭是個絕好的機會:王太子在北方戰線長期指揮作戰,他和他的幕僚們熟悉當地環境和獸人的作戰方式,陸軍新軍也已經完成換裝整訓,槍炮彈藥都已就位,隨時可以開赴北方。

    如此有利的條件下,他們不會失敗,也不能失敗。

    其他勢力也有著類似的想法——通過與公國的戰爭,表現自己,從中謀取利益,可能的話,盡量找機會打擊對手。

    真是一群膚淺的蠢貨。

    向來不喜歡說髒話的羅蘭在心裡詛咒著,儘管對人心不是沒有瞭解,但看著這樣的人類社會時,強烈的無力感便會從心底裡湧上來。

    他們怎麼能如此輕易的斷言自己能輕易擊敗羅斯聯合公國,他們真的清楚對方的實力嗎?

    其實他同樣不清楚公國詳細的底細,僅憑他那些年潛入公國的遊歷,不可能推測出公國現在的實力水平,對戰爭的勝負不可能做出全面詳細的評估。

    但有一點非常清楚,如果某.人和某.個.陣.營在幕後介入戰爭的話,恐怕戰爭的勝負將會很難預料。

    畢竟,他們有那個動機和實力。

    可以預見,亞爾夫海姆的政策必定是促使戰爭局部化、持久化。也就是說,在沒有第三方介入的情況下,放任強化後的人類聯軍協力作戰,那麼聯軍可能會打敗公國,其結果就是精靈陣營要面對人口、領土、資源陡然增強的人類陣營,「再興吉爾曼尼亞」的計劃將會遭到嚴重阻礙,甚至是徹底慘敗。但亞爾夫海姆也不可能冒著過早捲入全面戰爭的風險,直接出兵援助公國,這不但會導致與人類陣營的全面對決,公國也極有可能忘恩負義,在某個適當時機出賣精靈陣營,謀求與人類的媾和。而如果公國戰勝人類聯軍,要一鼓作氣南下征服能從海外殖民地源源不斷補充資源、且人口眾多的人類諸國,是無法想像的。人類會組成新的聯軍,繼續與公國較量,直到最終分出勝負,或是雙方同時流乾鮮血。因此,只要讓人類和獸人各自掌握一個可以攻入對方腹地的橋頭堡或是重要的戰略樞紐,同時保障他們的武器性能和數量上的某種均勢,那麼戰爭將會被局限於圍繞這些要點展開,雙方既不能和解,也無法戰勝對方,這是有利於亞爾夫海姆的。

    簡單地說,還是李林原先制定的戰略,讓各方勢力雞犬不寧,使他們需要v.e公司超過需要其他勢力的拋球遊戲。削弱對手們的同時,還能獲得巨額軍售訂單。

    恰恰正是這一點,是羅蘭最頭疼的。

    對秉持溫和主義與改良路線的人們來說,沒有比把生命和其他一切美好東西全都當成數字對待,依據結果論採取行動的現實主義者更令他們頭疼的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