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

正文 12.會議,舞會(一) 文 / 千年帝國海軍上校

    呂德斯在跳舞。

    這是外交界最近流行起來的刻薄話,意指最近呂德斯杜伊勒裡宮、凡爾賽宮一系列的舞會。原本應該在談判桌互打嘴炮,扔杯子、砸凳子、演全武行的外交官們整天流連舞池,海軍裁軍會議完全變成了看不到盡頭的舞會,故而有這種貶損廣為流傳。

    會變成這樣的局面,是由於查理曼、阿爾比昂之間關於海軍艦艇總噸位的上限、比例,主力艦噸位比例,戰艦性能等一系列問題針鋒相對、寸步不讓造成的。查理曼希望和阿爾比昂平起平坐,阿爾比昂冀望通過條約遏制查理曼海軍,與會的拉普蘭和卡斯蒂利亞屬於打醬油的路人角色,唯一鎮得住場面的伊密爾涉外局利奧波德樞機主教既不懂海軍,又缺乏能讓兩國接受的可行方案,以及運籌帷幄的手腕。相持不下,又不能撕破臉皮,於是外交官和海軍將領們就用接連不斷的舞會、宴會來打發時間。

    上流社會是如此,基層民眾的表現總體來說也差不多。

    鎮壓叛亂,塞爆路口的屍體對有暴亂天賦和熱情的呂德斯人不是什麼陌生的事情,不少人端著咖啡躲在窗戶後面欣賞完鎮暴,然後該幹嘛幹嘛。比起單調無趣的排隊槍斃,那一天上演的《約翰騎士的婚禮》更多的被討論,首日公演大成功之後,有名的劇團接受了新版劇本,演員陣容也是一流,但再也沒能見到傳聞中被黃金蝴蝶包圍的魔女出現在舞台上。多少令觀眾們有些失望。

    天下太平,一切照舊——

    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廉價的事情。壓碎幾隻不自量的螳螂後,局勢沿著預先鋪設好的軌道繼續前進,其結果還要再過幾年才會顯現出來。眼下比起飄渺不定的未來,大多數人更關註明確的現在。

    特別是成功游離於陸軍動亂風暴之外,獨善其身的傢伙。

    「除了主力艦之外,問題最大的還是巡洋艦部分。」

    海軍上校安娜?伊拉裡翁?德?科唐?圖爾維爾伯爵擰著眉頭,一臉不快的說到。

    在談判中,主力戰艦還能討價還價一番。但一涉及到巡洋艦,阿爾比昂佬立刻就齜牙咧嘴,擺出一副「你敢動我試試」的嘴臉。

    驕傲的查理曼公雞很難理解,為什麼在一款「次等戰艦」上,阿爾比昂雄牛們會表現的如此激動。身為陸權國家的查理曼不明白,對阿爾比昂這種絕對海權主義國家而言,巡洋艦在非戰時期。乃是是超越主力艦的存在,其擔負遠洋巡邏、殖民地聯絡、控制權宣示、突發危機處置等任務,直接代表了一個國家對海洋的控制。說龐大的巡洋艦群一手撐起阿爾比昂的海權基石也不為過。

    查理曼最理想的目標是艦隊規模達到與阿爾比昂相同,由兩國確定一個「共同認可的最高限額」,在此噸位內,兩國可以自由得裝備海軍。

    這種要求顯然是阿爾比昂和卡斯蒂利亞不能接受的。查理曼對此也有所自覺,因此在堅持此要求的基礎上,還準備了第二、第三套方案。

    所謂第二套方案,是在第一方案沒有可能達成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通過在主力艦噸位上做出部分讓步。同意主力艦規模小於阿爾比昂。作為交換,阿爾比昂應當在巡洋艦、護衛艦等輔助艦艇的噸位上作出「補償」。即兩國主力艦噸位比例為10:6,輔助艦艇噸位比例則為7:10。在此基礎上雙方就海外勢力劃分,停止擴建海外軍事基地,殖民地「門戶開放」等問題達成一攬子協議。

    方案表面上對阿爾比昂做出了讓步,彰顯了查理曼宣誓和平的誠意,實際上包藏禍心。乍一看查理曼海軍作戰力量甘居阿爾比昂之下,實際上查理曼在和平時期對海上通道的控制力反而更強了,在戰時,這支規模龐大的巡洋艦可以成為執行「巡洋戰爭」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單艦遊獵,襲殺敵國落單的商船,也可以組成打擊集群,攻擊商船團,攻克兵力不足的敵國殖民島嶼。處處設防,防不勝防的阿爾比昂海軍唯有被動應敵,這樣拖上一兩年疲於奔命的阿爾比昂將會不戰而潰。

    對這種坑爹提案,阿爾比昂自然是抵死不從,馬爾伯勒公爵明確提出阿爾比昂海軍至少需要保有80艘巡洋艦,查理曼的巡洋艦應保持在33艘至40艘左右,公爵對此給出的理由是「查理曼沒那麼多殖民地和海外利益需要保護,20艘巡洋艦也已經夠多了,如果你們堅持要建造比阿爾比昂更多的巡洋艦,我們只能認為查理曼在準備和阿爾比昂的戰爭,沒有通過談判維持和平的誠意。如果因此導致和談失敗,查理曼要對此承擔全部責任。」

    這是一個指責,也是一個威脅。卡斯蒂利亞這次沒打醬油,旗幟鮮明的跳出來贊同阿爾比昂的提法,顯然他們也有類似的擔心。沒有殖民地,也不是海軍強國的拉普蘭繼續打醬油,談判桌上一時間變成了2:1的形式。

    儘管雙方都談不上有和談的誠意,暗地裡都在謀劃坑對手、坑談判,但出於老謀深算,誰都沒主動跳出來說「老子不談了,你們玩蛋去吧」。主動扮演坑掉談判的「壞傢伙」,將道德制高點攻受讓人。各種因素一系列相互作用下,和談就成了無盡的華爾茲。

    代表們在呂德斯大小宮殿裡的舞池跟包廂裡忙活,造船廠的工人也沒閒著,反而比戰前更忙。因為假如和談失敗,雙方將會發生一場大戰,對戰艦數量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萬一和談成功,也可以用「戰艦已經建成服役」這樣的既成事實來多佔便宜。

    在舞池悠揚的圓舞曲和船廠鏗鏘作響的喧囂中,誰也不曾知曉,查理曼正在檯面下緩慢推進第三方案,與前兩個咄咄逼人的方案相比,第三方案要「軟」不少,連巡洋艦噸位的補償也放棄了,似乎是一個查理曼全面服軟的提案。可唯有仔細研究其中的細節,人們才會發現,這個帶有某公司式精細的方案之中,究竟打著什麼樣的算盤。(。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ps:抱歉,白天忙工作,忘了更了,晚上還有雙更。敬請期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