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魔法與科學的最終兵器

正文 5.巨人的初啼(十) 文 / 千年帝國海軍上校

    ps:待會兒還有一更

    最開始,呂德斯市民普遍認為那是一個笑話。但隨著種種跡象顯示那條信息的真實性之後,人們漸漸不安起來。

    如果是其它傳言,到了這個階段早就被接受,可這次不一樣。

    王國政府將成立一支**部隊,專門用於防範、打擊恐怖活動——看似簡單無聊,嗅覺靈敏的呂德斯市民卻能從裡面聞到危險的味道。

    字面上來講,這不過是一支小部隊。但在構築街壘對抗政府情有獨鍾的呂德斯人眼裡,所謂「反恐」其實就是用來給革命群眾清熱敗火,同時添加一個納稅名目。

    有學識、受過教養的人不會如此臆想。在他們眼中,一支**軍隊背後蘊藏了太多讓他們無法等閒視之的東西。

    **治安部隊。

    從字面上的「**」一詞即可看出,這支新設立的部隊有相當大的自主權。極有可能不接受陸軍部約束,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其是。那麼誰或者說哪方勢力牽住這頭猛獸的韁繩就格外重要,假如是國王或者王太子,那倒還不打緊。可提出這諫言,迫不及待期望付諸實施的,是富凱。

    第二王子的首席謀士,和公司過從甚密的富凱。

    事情正在朝極為危險的方向發展,之前靠著軍隊的支持,王太子在王位競爭中佔據領先優勢。現在第二王子搞出個軍中之軍,在公司的財力支援下即便不能和正規軍分庭抗禮,也不會差太遠。

    軍隊一分為二,國家也可能因為王位爭奪而產生分裂,最終將會變成一場噩夢般的內戰——如此恐怖的推演讓智者們想起來就不寒而慄。

    好在這個極為危險的提案還停留在口頭。人們還有機會處理掉這個不知何時爆炸的炸彈……

    ——才怪。

    「有人發表評論,說你打算推動軍隊分裂,從競爭中謀求更多的武器訂單,以及對國政的發言權。」

    尼德霍格端正的面孔用哭笑不得的語氣說道:

    「那個天才推論居然還被不少人接受了。」

    「陰謀論總是不乏市場,因為大眾總是需要新鮮素材來調劑日常生活。只是。這次的流言至少有一點說對了。軍隊分裂確實是我們的階段性目標,內戰也是。」

    李林將打印紙揉成一團,紙團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掉進廢紙簍裡。

    「很可惜,後一項還早著吶,這個國家還有很多利用價值沒被搾出來。不可以讓他們現在就陷入內亂。」

    漫步到窗前,下方的樂隊正在演奏歌曲,穿過玻璃進入學院休息室的,是不屬於這個世界的音樂。

    《軍艦進行曲》。

    那個曾囂張一時,軍刀橫掃半個太平洋的島**歌。

    無數腦袋發熱的島國皇民在「七生報國」、「尊皇攘夷」、「天下布武」的口號旗幟下,在《軍艦進行曲》的伴奏中踏上奔赴戰場的不歸路。最終葬身異國他鄉。最終那個以太陽為自己命名的瘋狂帝國也被自己一手引燃的戰火焚燒炙烤,由廣島、長崎上空升起的蘑菇雲為那個帝國劃下永遠的句號。

    現在,猶如時空錯亂一般。慷慨激昂、催人赴死的旋律在國立魔法學院中奏響,始作俑者當然是李林。

    這是為了「重現」歷史的一個小花招。

    打造一個全新的……軍國主義的查理曼。

    這聽上去,有些怪異。

    一個精靈陣營的最高長官,想要將一個人類國家、大陸第一強國轉型為軍國主義國家。

    這不是異想天開,就是神經錯亂。急需一名心理醫生或腦科醫生檢查。

    李林無論生理心理都處於正常運作狀態,在這個看似奇葩的決斷背後的,是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單以技術層面來說,不論是技術領先程度,還是工業生產能力決定的技術裝備補充速度,亞爾夫海姆方面都是壓倒性的領先。在豹式戰車投產後,這種優勢變的更為明顯。

    可精靈陣營根深蒂固的痼疾——兵源問題卻始終未能得到徹底解決。

    長期以來一直推行鼓勵生育政策,再加上當前處於和平環境,公共衛生和醫學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可就算如此,戰時進行全面總動員後。包括預備役在內可用的總兵力也只有23萬左右,加上部分人類/獸人志願兵促成的二線部隊,滿打滿算也就28萬。

    這個數字看上去還算過的去,可在相當於查理曼那相當於整個法國+三分之二德國的廣袤領土上根本不值一提,簡直就像是朝麥地裡撒胡椒面。即便精靈戰士個個以一當十。宛如斯巴達小褲衩們再世,人形高達般能戰。最多也就只能佔領查理曼,稍後就會被四面八方湧過來的人類聯軍的海洋吞沒。

    為了避免事態發展成那個樣子,最好的辦法是有一個國家代替亞爾夫海姆扮演遭受圍攻的角色。這個國家實力要足夠強大,擁有咄咄逼人的擴張主義傾向,還要處於在亞爾夫海姆控制之下。

    符合要求的,是一個軍國主義的查理曼。

    人類諸國中,除了永久中立的塞雷斯之外。各國都存有擴大版圖的想法,其中又尤以查理曼的衝動最為強烈。由於公司的經營,這個原本的農業國正慢慢顯露出一些工業化、現代化的端倪,經濟狀況顯著好於周邊鄰國。為了滿足經濟持續增長的需要,對資源的需求量也日趨加大,這種需求正逐漸轉化為擴張的動力。同時,自身實力的加強,反過來讓民族主義激情膨脹,越來越多的查理曼人開始關注收回布列塔尼地區,向卡斯蒂利亞方向擴張,開闢海外殖民地等等事項。而要想完成這些事,不來一場大戰就難以做到。

    理所當然,一個有動機、有實力去改變當前國界劃分的查理曼。這足以引起阿爾比昂和卡斯蒂利亞的戰略焦慮,日漸激化矛盾,最後一口氣擴大成衝突。這正是亞爾夫海姆希望看到的。

    持續的衝突和戰爭不但會損耗諸國的實力,同時還為亞爾夫海姆贏得大量軍售訂單,以及最最重要的戰略機遇——通過人類陣營的分裂、內耗,扭轉雙方的實力對比,收穫到高於自身實力標準的戰果。

    這個計劃堪稱高明,其用意在於將各國的國力轉化為精靈陣營的戰略紅利,客觀上改變戰略環境。但同時也存在一些難以預料的因素——即如何控制衝突的範圍和時間跨度,使之僅限於中等強度的有限戰爭。使之符合亞爾夫海姆方面制定的時間表等等。而首要問題是,如何建立一個軍國主義查理曼?

    軍國主義不光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制度。其特徵是以軍事組織的力量作政權的重心,一切政治勢力依附於軍事實力之下。要想將散漫的、熱愛自由的、稍稍有點缺乏節操的查理曼人進行軍國化改造,為亞爾夫海姆的利益服務,恐怕不會像設想的那麼容易。

    現在,答案即將揭曉。趕在軍隊開始演奏《拔刀隊》之前,李林與尼德霍格退出了休息室。(。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