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超品公爵

龍騰世紀 第344章 招商(中) 文 / 林青雲

    至於瓷器,其實是比絲綢更吸引西方人商品,其最初在西方是一種神秘的物品,因為與貝殼非常相似,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是一種含有貝殼原料是製品。??高速手打文字??據李塵以前從西洋商人處瞭解,中國的瓷器在西方不單是一種器皿,還是一種藝術品之所以說中國,是因為從唐朝起,歷經宋元至今七八百年間,瓷器就是歐洲上層社會的最愛,普通民眾中也以此成為時髦。因為瓷器一方面代表了一種淡泊雅致情調,另一方面,上面精美的器面繪畫,有中國的山川屋舍。人物服飾乃至於神話傳說,這一切都使得西方人對東方文化無限的嚮往,為本就價值不菲的瓷器,更增添了名為『文化』的附加價值。以那些歐羅巴的王室貴族,都把擁有中國的精品瓷器作為誇耀豪富的手段。除了瓷器本身的價值外,在中國的三樣支柱外貿商品『絲綢。茶葉和瓷器』當中,它又是遠洋帆船最好的壓艙貨物,裝在底艙,還可以防止茶葉和絲綢受潮,一舉兩得,簡直是黃金搭檔!所以精美的瓷器,甚至比絲綢更討西洋商人的喜歡,這次的展示會,可以說是很成功。等到送走了來賓,李塵親自回來給樂班發紅包,表揚她們今天的表現真不錯,至於馮雪,當然要包個最大的了哪個在台上蒙著面紗的彈琴女子便是她,乃是廣州城第一藝女,李塵幾日特地請她來表演節目。之所以蒙面,不是因為她怕羞,而是李塵說:「你不能讓他們看見臉,不然誰還看我的絲綢啊。」也許是他無心一說,馮雪卻感覺吃了蜜一般,到現在還十分開心,難得的發問道:「大人,您說這些西洋人,也該是做生意的老手了吧。怎麼那麼沒見過世面呢?」「這有什麼稀奇的。」李塵笑道:「大清禁海以後,走私成為那些外商唯一的進貨渠道,而控制出貨的閩浙海商,實在是不當人子,起先是以次充好,到後來,則是乾脆把粗劣的貨物高價賣給他們,讓他們吃盡了苦頭。」說著笑笑道:「西洋人也不是傻子,他們高價買的是我大明的精美商品,對於粗劣的玩意兒,也是不買帳的,所以銷路已經有些萎縮。」「可閩浙海商要做這種殺雞取卵的事兒呢?」馮雪好奇問道:「人家上當吃虧只一回,多了誰還買帳?」「他們也是無奈啊。」李塵笑道:「呵呵這要問廣東十三行了。」這也是李塵急著開海禁的原因。「原來還是那些人搗得鬼」馮雪扭擺了,緊咬銀牙道:「他們真該下地獄!」李塵看額頭起汗,不由關切道:「又開始了麼?」馮雪點點頭,捂著心口小聲道:「大人,民女告退」「哎,你遭罪了,」李塵面色凝重的揮揮手道:「把馮大家扶去隔壁休息」有句名言說得好,沒有一樣的兩國人,沒有不一樣的兩商人。商人這種人,中國的外國的,黃種的白種的,都沒有任何區別。雖然那些外國商人當日都叫的很響,這個要買十萬匹,哪個要買八萬匹,好像你不收我錢,我就跟你急一樣,但當真正坐下來談時,想讓他們掏錢,就像要彈他們**一樣,全都把口袋捂得緊緊的,惟恐被摸到一般。當然不是貨本身的問題,無論絲綢還是瓷器,都讓那些西洋商人深感震撼,才知道閩浙海商賣給他們的,分明都是殘次劣等貨。有道是還價才是買貨人,或者說,真到了要買貨的時候,才會開始想著還價。李塵給出的價格分了三等。上等品五百兩一匹,中等品三百兩一匹。三等品二百兩一匹瓷器因為大小品相不同,所以價格五花八門,但總之要比閩浙海商的出售價便宜三成,且品相上高出不止三成。這個價格是在他調研之後定下的,給了對方很大的獲利空間,任誰說都是很厚道的。這也就是第一次為了打開銷路,以後價格怎樣,還不好說呢。可就是這樣,那些老外都在叫苦不迭了,說這些年賠錢太厲害,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沒法付全款,請求先付一部分定金,等銷了貨再支付全款。李塵當然不會當這個冤大頭,他深知自己的貨物價值連城,對於見錢眼開的商人來說,只要誘惑力足夠大,就沒有他們不敢幹的事兒。所以要是賒帳給他們,就得接受對方一去不復返的打擊。因此他堅決不答應,必須貨款兩清。那些西洋商人和波斯商人的態度也很強硬,談判陷入了僵局,但李塵的點子比較多,他將之前一直排除在外的日本。琉球。朝鮮商人放進了談判所,這些人雖然購買的數額相對較小,但好處是不還價因為大明朝的官方,給這些番邦的印象。歷來都是強勢且慷慨的,所以一時還不敢。或者說還沒想到,要討價還價這碼事兒。接連的成交終於刺激到了那些西方商人,他們決定妥協了但方法各不相同,以查馬士為首的西洋商人,苦苦哀求李塵,將那些三等蘇繡降價賣給他們,在他們承受的範圍內,願意出全款購買。顯然來自歐羅巴的朋友,還是比較實誠的。而那些勃斯商人,因為掌握直接通往歐洲的海陸兩條商道的奧斯曼人。阿拉伯人關係良好,不需要繞行非洲大陸,這種競爭優勢,使他們的運輸成本與風險都大大降低;而且在這個年代,他們與阿拉伯人一道,擁有著世界領先的航海與造船技術,所以比那些西洋商人要富有的多。但他們更加難纏,為首的一個叫巴拉維的,是個頭髮亂糟糟的波斯胖子,但一雙小眼閃閃發亮,顯然是個難纏的傢伙。他提出,要用自己的貨物頂一半的帳,其餘的付獻銀。李塵問他有什麼貨物。巴拉維自信道:「香料、寶石和地毯,都是大明貴人們的最愛。」他說的一點沒錯,就像歐洲貴族癡迷中國的瓷器與絲綢;中國的達官貴人們,也對波斯的奢侈品毫不吝嗇,揮灑千金!其中最暢銷的,是波斯地毯,一塊花色材質上佳的大幅廳堂用,可以賣到白銀兩千兩,絲毫不比大明朝的商品遜色。所以李塵覺著,這個要求合情合理,便答應巴拉維,吃進他的貨物,以抵消一部分貨款。而對於那些可憐巴巴的西洋商人,李塵將售價打了八折,一百八十兩一匹出售不過全是三等品,至於上面兩等,對不起,概不講價。這就逼著那些西洋人,下次非得豁出去挨宰,不然中高端市場全讓波斯商人佔了去,還有什麼前途可言?招商局的這一批貨物,共有絲綢三十萬匹,瓷器三十萬件,茶葉八萬斤其中絲綢是蘇州製造局的,後兩樣是揚州兩個的茶馬司的,他們倆管著生產。李塵管著給他們外銷。三天後,巴拉維的貨到了,足足裝了三十條小船。見到李塵後,他便開始抱怨道:「河道水位太低了,我們的海船根本開不進來,非得又花錢雇小船」說著眨著小眼睛道:「這塊成本事先沒有考慮到,大人您看是不是再減免點貨款哈的」他是個中國通,已經在東亞待了十多年,漢話很好。李塵看他一眼道:「你早說啊。我去香港買你的貨物。」「下次,下次一定。」巴拉維喜出望外道。「不過你要買我的貨,還得來這兒。」李塵充滿惡趣味道。巴拉維的臉一下子垮下來道:「原來大人耍我啊。」李塵淡淡笑道:「只能說半斤八兩吧。」廢話完了,開始驗貨。李塵畢竟不是內行人,為了避免被坑,特意請了城內的幾個珠寶商,地毯商和香料商。命他們仔細驗貨,以免出岔子。經過整整兩天的檢驗,『專家』門給出了意見:「三十船貨沒有發現什麼大毛病,完全可以接受。」李塵這兩天也沒閒著,一直跟著虛心請教,不過人家專業人士都說沒問題了,他這個『半吊子』自然也看不出問題。然後又是一番談判,最終敲定對消五成三,其餘四成七,由巴拉維一方用現銀立即支付其實原先說好是五比五的,只是李塵再厚黑,他骨子裡也是文人,於講價之道。還是遠遠比不了巴拉維之流的。而且談判了這麼長時間,他也有些煩了,所以又一次妥協。妥協之後,李塵心說:「這次總不會再出爻蛾子了吧?」誰知那巴拉維還真的龜毛竟又有問題提出李塵也知道人家那是認真,可他就是覺著龜毛只聽巴拉維道:「瓷器有萬般好,只有一樣不好,那就是易碎,長途跋涉。海上顛簸,難免破損嚴重」「這個你放心。」李塵道:「我大清出口的瓷器,都是用稻草紮緊。用竹簍裝好,不怕顛簸的。」「那太好了!」巴拉維順著他的話道:「但是按照慣例,咱們還得簽個備忘錄,如果到了目的地還是破碎嚴重,導致交貨數量不足,貴方是要補償的。」李塵問了周圍人,原先確實有這個慣例,便點頭道:「可以,但我方要派出人員跟隨,而且只在下次你來的時候,補給你差額。」「讚美安拉。」巴拉維終於在文契上簽了字。所有人都鬆口氣,心說可算完事兒了。誰知那巴拉維眨眨小眼睛,笑道:「大人,我還想跟您買點東西。」「什麼東西?」李塵有點怕他了,這傢伙太能墨嘰了,讓人談成了生意都沒成就感。「彈琴的女人多少錢?您開個價。」巴拉維笑瞇瞇道:「當然,如果您願意,我可以用十名絕色胡姬跟您換她一人。」李塵登時變了臉色,冷冷的盯著那巴拉維,讓他一下子就哆嗦起來這才猛然想起,大明朝的官員善荏,不能因為對方隨和,就以為他好欺負,趕緊訕訕道:「大人您別誤會,我就是隨便說說,不賣就算了」「你給我記住,」李塵冷聲道:「我大清朝地大物博,絲綢、茶葉、瓷器,你要多少有多少。」說著伸出一根手指道:「但有一樣東西,我們不賣那就是自己的同胞!」巴拉維的胖臉抽搐幾下,竟然一臉的敬重,起身向李塵施禮道:「對不起大人,我無意冒犯高貴的大人和偉大的大清,請您寬恕我這個什麼都不懂的笨蛋吧。」李塵也不知他是真知道錯了,還是怕自己懲罰他,搶先認錯,不過看在他貢獻給大明那麼多真金白銀的份上,還是要揭過這一頁的。便聽李塵淡淡道:「不知者不為罪,所以這次給你權且記下,若是再犯,加倍懲處。」「謝大人。」巴拉維深施一禮,起身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