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超品公爵

龍騰世紀 第290章 一切皆在聖裁(中) 文 / 林青雲

    無論大大小小的聚會,按照理論來說都有颱風論,而那個颱風的最中心,往往是最細人注意的地方,這些個因為牽扯到每一個商人利益的英使來訪,震撼了所有的人,而這英使來訪目的今天將整個的展現在眾人的面前。

    然而每一個人的好奇心都是一樣的,這次和英使全權接觸的李塵就成了此次早朝的颱風中心。面對眾人好奇的心,李塵只是似而非是的回答這個問題,從李塵的字裡行間我們只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切皆在聖裁』、一切都好像一場已經預訂好的電影一樣,序幕正在緩緩拉開。

    熱河宮門打開。四位內閣大學士,親王額駙、六部尚書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政司使大理寺卿等二十餘位紅袍高官魚貫而入,分左右兩排站,一齊面對北邊仍然空著的那把龍椅跪了下來。三拜以後,眾大臣都在御座兩側。將目光望向大殿西側靠裡的紗幔。接著所有人的目光都慢慢望向那紗幔。便聽裡面傳來了一清脆的玉聲。就像是聽到了信號,所有的太監都行步如貓般輕從兩側的小門退了出去,然後將殿門緩緩關上,也將稀罕人的風隔在外面,大殿裡登時變悶熱起來,這其實是乾隆帝故意的。就是想這些養尊處優的傢伙受不了,趕緊議完了不要再拖拉,因為今天乾隆皇帝真的是太累了。那紗幔後面又是一聲響,宋世傑那尖銳的聲音道:「今日早朝,有事僅奏,無事退朝。」

    ……

    和珅率先出來道;「啟稟皇上,今年可謂是多事,東北哈族不穩,東南海邊屢屢受挫,西南的苗亂,甘肅的亂民,黃河也開始氾濫,數省都有水災,說實話,這半不知道是怎麼過來的。

    和珅目光掃過眾位大人道:「皇上如天之德,宵衣旰食也不跟咱們計較但咱們這些大臣。要是再束手無策,恐怕都請罪辭職。」「回稟和中堂。」劉墉拱手道:「和中堂?問出在一個「錢」字上,沒有錢,邊軍缺餉,抵抗不了哈族;沒有錢,救災遲遲不見起色;沒有錢,被震壞了河堤沒法修復。所以才釀成水災。」

    「鐺……」一聲悅的聲響起,慶桂彷彿受到鼓勵,聲音微微提高道:「朝廷為什麼突然沒錢了?因為占國庫歲入八成的東南數省,今天的銀子確實甚少,尤其是兩淮鹽政,比起去年更是九不及其一,以致朝廷收入銳一趕多事之秋便捉見肘,所以當務之急,便是恨抓鹽政,補充國庫。」頓一頓,劉墉看看眾臣工,緩緩道:「鹽政、漕運、河務關乎國家命脈,眾大人相比心知肚明,可是如今兩淮鹽政呢?每年的稅收都在下降,朝廷如何?所以下官提醒眾位,在其他的地反撈銀子若是朝廷不知,倒也罷了,鹽政、漕運、河務之上撈銀子,那就是在斷我大清命脈啊?」又是一聲急促的玉響,劉墉輕聲道:「今天,兩淮鹽政的人選,必須定下來,兩淮鹽政再不能空缺了。請皇上明鑒。」

    「劉墉說的不錯,你們有什麼人選都說說吧?」乾隆低聲道。吏部尚書福康安便很乾脆道:「吏部推戶部郎中鑲紅旗人阿林?眾位有什麼意見?」工部尚書蘇凌阿立刻站出來道;「我推翰林院編修洪亮吉!」福康安沉聲道:「阿林是乾隆四十六年進士。為戶部郎中時,便定回民兵變,馬到成功。兵部記功在冊;後巡甘肅,練兵馬,增城堡,戍邊衛,政績顯赫,受白金文綺之賜!至今為官十餘年,乃是國之干城!」說著冷笑一聲道:「據我所知。洪亮吉是乾隆五十五年進士,幾年來一直在翰林院,進過一段都察院也和你蘇大人不無關係吧?」

    幔後的蒲團上,坐著乾隆皇帝,這裡一樣沒有一風,但他仍然穿著厚厚的龍袍。也不怕捂出痱子來。乾隆皇帝看了一眼福康安道;「阿林雖說少有才學,但是掄起行軍打仗來,更為合適,我留著有重用,我看就讓洪亮吉去吧?雖說這洪亮吉入官時間不長,但是在都察院期間工作尚算勤勉,為人剛直不阿,兩淮鹽政正需要他這樣的人。」乾隆皇帝悠悠道。

    「吾皇明鑒。」見乾隆皇上已經下定了決心,眾人也不在說什麼,這兩淮鹽政雖說是個肥缺,看的眾王爺眼疼,但是卻沒有人出來制止,因為自乾隆十三年那場事件之後,已經連續這幾十年沒有王公敢出來搶這個兩淮鹽政的位置了,而且他們今天也不是為了兩淮鹽政來的,他們今天到此有更為重要的目的。

    這個時候房間之中眾人明顯的都感覺到熱了,熱的不得了,可是此時眾大臣確實無比的安靜,因為接下來的事情他們這些人或多或少的都受了銀子,有人打過招呼了,什麼事情該說,什麼事情不該說,他們也都知道了,所以接下來的事情雖說他們參與其中,可是他們都知道真正能解決這件事情的卻不是他們。

    「李塵?」乾隆一聲吆喝,打斷了眾人的思考。李塵穩步踏出道;「微臣在。」

    「怎麼你今天沒有穿你那六品官府呢?」乾隆一聲問話,眾人都虛了一聲,原本還以為乾隆要問及英使的事情呢?誰知竟然是這麼不同不癢的事情。

    「回皇上,若是皇上不喜歡,李塵回去換了便是。」

    「呵呵,朕喜歡的緊,朕也覺得,朕的六首額駙只有身穿額駙服才最顯的合適,六品的官服有點低了呢?」乾隆皇帝笑笑接著道。

    「剛剛劉愛卿說,我大清國庫卻銀子,關鍵在於抓好兩淮鹽政,你怎麼看啊?」乾隆問道。

    李塵聽乾隆問話,好不吃驚,而且也不顯得慌亂,因為這個問題李塵也是不止一次的想過,也不止一次的幻想過在金殿之上,面對君臣奏對的時候該怎麼說,可是早已經想好了的事情,到了真的用的時候李塵心裡卻開始慌亂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