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超品公爵

龍騰世紀 第九十四章 元宵節上 文 / 林青雲

    第九十四章元宵節《上》

    有了這個小小的插曲,伍國瑩和宿慶祥的交談才開始進入正題,原來這個伍國瑩早在青幫各地之中施行的改革之中發現了商機,伍國瑩來此的目的並不是單單的為了來參與此次拍賣會的,他來行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入青幫用自己的財力來支持青幫的變革,同時在青幫幫辦取得與青幫共同發展的機會。

    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十五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漢族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有幾種有趣的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的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相傳早於漢文帝期間,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及至漢武帝創建了「太初歷」,進一步肯定元宵節的重要性。元宵節的節期,隨著歷代的發展而不斷延長,相傳唐代的元宵只持續三日,到了宋朝則延長至五天,及後到了明朝,更增加至十天,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古代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到了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但自從清以後賞燈時間便急劇降到了三天,及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綵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大抵古代元宵燈節時人流如潮,節日活動豐富多姿,而古時男女缺乏交往的機會,所以元宵節很自然就成了古時情人相會之日,如歐陽修亦有詩云:「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因此,元宵節亦稱為「中國情人節」。

    錢塘的正月十五再沒有到達晚上的時候便開始自身所有的小**。

    錢塘縣永昌坊,這裡平日裡邊聚集的人確實不少,那個時候的人們聚集於此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在此地尋求一些快樂,但是現在卻又有不同,整個錢塘縣新到的商人全部在一夜之間聚集於此,為了方便此次拍賣會的進行,青幫要在早上卯時的時候開始登記商人身份,辰時發放牌號的同時,還要交納佣金和領取此次拍賣會的細節守則,尤其是這些細節守則中的違約懲罰措施,有了青幫的強有力後盾,只要你在先前的三人聯保中的身份信息無誤,那麼你如果在此次拍賣過程中有違約行為的話?那麼,好,青幫的各地的老大們絕對有可能找到你,就算你的信息不屬實,那也沒有關係,青幫的小弟們在整個錢塘縣也不是吃醋的。總而言之鑒於青幫的強大後盾,這次拍賣會的正常程序在李塵看來是萬無一失,而且還有縣衙的那些個各個凶神惡煞的衙役坐鎮。拍賣會的安全問題現在絕對不是李塵完全擔心的。

    雖說在卯時和辰時的時間裡還會時不時的有些小插曲的出現,但是來到這裡的人八成都和青幫有所牽代,而且大部分都是浙江商會邀請過來的,無論你人在地方上再牛逼,到了這裡,是虎你也要爬著。

    李塵從昨天晚上到家以後,自己雖然折服於伍國瑩那份對商業的敏銳的嗅覺,但是對於此他卻沒有絲毫的羨慕之處,想一下老天能讓自己回到二百年前的大清朝這對他來說本身即使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而且現在的李塵珍惜於這次挑戰和機遇。

    李塵是巳時到的永昌坊,現在距離拍賣會的開始還有半個時辰的時間,李塵今天來此完全是來看熱鬧的,關於拍賣會的流程及細節,浙江商會和青幫的有關人員早就已經協商好了,李塵在其中起的作用無非就是一個銜接和策劃的作用,事情進展到這一地步,就要完全看著此次拍賣會的進行的如何了?與他自己的關係可以說是已經不大了。

    「王老闆?你們可見過如此有趣的拍賣會?也不知道這青幫到底在搞什麼名堂?以前怎麼聞所未聞?」拍賣會未開始之前大家都想要對拍賣會的細節瞭解的更加清楚一些,這固然有好奇心的趨勢,恐怕更多的還是自己內心利益的趨勢吧?李塵聽到此處便不想在聽,但是接下來這位大哥的話,心思便再也轉移不開了。只聽一人道;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聽說這次什麼『拍賣會』的是青幫的一個年僅十歲的小孩子想出來的,當初沈煉沈老爺本是打算舉辦一場茶友會來的,誰知後來這場茶友會被浙江商會知道了便趁此來擴大一下商人的名頭,於是各家一商量便想要趁機來推廣一下自己的商品,你也知道這江浙地區別的不說,但是棉紡織與私鹽便佔據了江浙地區一大半的財政收入,江浙地區的商人更是不計其數,自家都人認為自己的貨比他家的好,於是你看這不是想要趁此機會來個大比拚嗎?」

    『切,今年那那孩子已經十一歲了,』李塵聽到這裡,也不再駐足,繼續向前走到。自從李塵上次隨著沈建來仔細檢查了一下這裡的場地佈置之後,李塵此次倒是顯得輕車熟路。

    「李塵,你怎麼在這裡?父親在這邊等你好久了,你怎麼一個人就過來了?」

    聽聞聲音之後李塵已經知道來者便是現今的沈府二少爺沈建了。

    「哦?沈老爺找我?」李塵問道,現在的他還是真的不敢相信這個錢塘縣高高在上的,視人命為草芥的沈府大老爺竟然還會請他?

    「嗯,李塵,你從禪源寺回來這麼久了,我怎麼還沒有你去過沈府呢?」

    「這段時間太忙了。所以沒有空閒去。」

    「可是,自從你回來之後,先生現在也辭去了沈府的工作,也已經好久不沒有去過我們府中。你是不是和我父親產生什麼矛盾了?」

    「那有什麼矛盾?你自己不要想多了,我們這就去見沈老爺吧?」

    李塵現在並不想和沈建糾結與這些個問題,在李塵的心中沈建是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現在的李塵並不姓因為自己和沈煉的關係影響到兩人之間正常的關係。

    隨著沈建小走兩步便到了沈煉所在的包間,剛一進門請安問好自然不必提,李塵隨著沈建坐在沈煉的下手。房間裡除了沈煉在以外還有一個年紀大約在四十餘歲的長者,面色潔淨,身材中等,面露微笑的看著李塵。

    「李塵,這位是我們浙江商會的魏會長,你過來見禮。」沈煉一邊看著那個長者,一邊說道。

    這個中年正是浙江商會的會長,原名魏國恩,一直做得都是絲綢生意,並在整個江南都有極大的銷售網絡,乾隆三十六年接管浙江商會,可謂是浙江商會的一代傳奇性人物。

    「小子李塵見過魏會長。」聽了沈建說話,李塵雖然不見得喜歡見著些高高在上的老爺,但是既然見了必要的禮數李塵還是不敢有所絲毫的懈怠。

    「哈哈,好,李塵李公子果然名不虛傳,年紀雖小確實眉目之間另有一份果斷,神態之間不乏一股成熟睿智,確實令人眼前一亮。」魏會長看著李塵緩緩的從座位起身,而且看著自己的樣子眼神之中還保持著清明,與其他這個年紀孩子的神態截然不同,忍不住誇獎道。

    「李塵謝魏會長跨誇。」

    「謙虛之中還不顯浮誇,好好好。」

    「呵呵,魏會長可是輕易不誇獎人的哦?能的魏會長誇,可是天大的機緣啊?」見到魏國恩連說兩個三個好字,沈煉已經感覺到以外了,而且魏國恩在短短的片刻之間便能從李塵的言談舉止之中觀察李塵觀察的這麼詳細,沈煉也是甘拜下風,要知道沈煉對於李塵可是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的觀察,才在自己心中形成了一個印象。想到此處沈煉就不得不想起沈格那個小子,也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就沒有組織呢?這才造成現在和李塵關係疏遠的尷尬局面……

    「李塵再次些會長誇了。」

    「好了,不必這麼外套了,浙江人在此都不是外人,李塵,坐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