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穿越之超品公爵

龍騰世紀 第二章 初到異域中 文 / 林青雲

    當李塵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卯時,可是氣溫依舊高的可以,大早上便感覺到酷暑的氣息,看看躺在草蓆之上的父親也不知去了哪裡,空蕩蕩的房子,只留了李塵一人在那裡獨自冥想,桌子上還有一杯已經涼卻的茶水,與其說是茶水倒不如說是一碗清水,想必是今天早上父親剩下的,也不知今天父親會去找什麼營生,李塵突然有想到昨日父親說的加入行會的話,心臟不由得噗噗的跳了起來,李塵對清代社團的印象還僅僅停留在天地會,白蓮教這個造反的層次上,殊不知清朝的社團大部分還是未參加過造反這類瘋狂事件的,而且一些社團還加深了民戶之間的聯繫,一個社團只見大家互相幫助,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清朝人們的生活負擔。李塵想著前世的記憶心裡便不由得希望父親可以早點回來,以免卻那些殺頭之罪。就在李塵瞎想的時候門『彭』的一聲被推開了。

    李志推開門,拭去自己頭上汗水急切的問道;「江流,餓嗎?」

    「不是很餓,只是不知爹爹出去了這麼久可是遇到什麼麻煩?」李塵見得自己父親回來,那份擔心也隨之而去。

    「沒曾遇到什麼麻煩,只是家中用度告急,我去城外河邊抓了幾條條魚,來維持生活,是以回來的晚了,江流稍等,待爹爹早飯做好了,再來陪你。」說著便拿了魚去廚房開腸破肚了。李塵看到急切的樣子也不知說些什麼只是呆呆的望著這殘破的房屋,心裡酸酸的,不知不覺間半個時辰過去了,廚房方向漸漸的傳來一股攝魂的味道。在病床上的幾日李塵的味覺已經漸漸的消失,如今失而復得的味道怎能不讓李塵感到興奮?片刻間李塵才開始回味到世間竟還有如此美味,自己前世竟不知曉。殊不知這是近日幾天飯吃的少了,所以對飯菜的味道有獨特的感覺。

    李志還沒把魚肉送到李塵床邊時,李塵已經從床上坐了起來,看著一碗香噴噴魚湯,李志不由的流下些許口水,李志看到李塵這個樣子知道他餓的急了,也不多話,走近前來。用勺子舀了一勺待吹過之後緩慢的送入李塵的口中。

    李塵待一勺魚湯入嘴,『噗』的一聲又吐了出來。

    「可是湯熱了?」李志看到兒子的表情盯著手裡的湯碗什麼也沒說;疑惑的自己又舀了一碗慢慢的放入嘴中,片刻間臉上邊露出痛苦的表情,看著兒子,嘴了說道:「感情,『鹽』王爺被人請走了,你稍等一下,我這就焚香拜祭再把他請回來。」也不待李塵答應一溜煙的端著湯跑了。

    錢塘縣也算是一個歷史名縣,可是如今的錢塘像這樣的事情不間斷不定時的在整個縣城的各個角落上演,如今鳥兒沒有了以前的歡快,柳樹也漸漸的彎下了腰,烈日悄悄的探出腦袋,大清王朝的末日也從這時慢慢的拉開了帷幕。

    當鏡頭再次轉到這間破舊的房屋裡的時候,李志已經開始不停把魚肉放進李塵的口中,自己只是一味的喝湯。李塵看著這些,心裡難受極了,他不是在為自己的前途擔憂,也不是為了自己在這裡只能吃糠喝稀的連日常生活都保證不了,他心中始終相信自己只要能恢復健康命運就在自己手中,不管身處何處,他一定行。他難受的主要原因說起來真要笑掉一些人的大牙,他在為自己再次可以擁有這樣一個關愛自己的父親的而激動不已。也許是記憶的融合,也許是心底的渴望,前世的經歷告訴他一個深刻的道理,努力奮鬥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但卻換不回來一個深愛自己的父親,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在』隨著前世父親的離去,這種感覺也變得更濃了,如果剛開始李塵還是想把李志當做前世的父親來孝順得話,現在的李塵已經完完全全的承認了他這個父親,所以李塵決定放開心懷去真正的接納著個父親來享受這份來之不易的真情。

    待兩人吃了早飯,李塵竟發現自己的病情也大好轉了,李志看著恢復往日神色的兒子,突然大跳了起來,跌跌爬爬的向門外跑去,邊跑還便大聲喊叫,「天見可憐,佛祖城隍爺保佑,老天終於把兒子還給我了……」

    李塵掙扎這從床上坐起想要走下床來,可是身體的重負使得這一動作十分艱難,剛起了半身,便一下子又跌了下去,著下讓李塵也再也不敢嘗試了,直呆呆的看著父親在哪裡高興,笑而不語。李志看看兒子有看看自己,再看看自身卻是有點失禮了,但此刻他也顧不得著許多,只是使勁的抱住自己的兒子,一邊哭還一邊笑,弄得大病初癒的江流兒也被他弄得渾身難受,但卻一味的忍著,任由李志發洩自己的感情。

    過一會,當李志從癲狂的狀態清醒過來的時候,便擦著紅紅的眼睛道;「都是爹爹不好,往日裡沉浸科場,偌大的家業敗個精光,更是苦了你母親,如今她也含笑西去了,她前腳剛走,又差點失去了你,若我自己還沉浸與科場,萬一你在出個好歹,我又怎麼對的起你去世的母親,我李志也算枉讀了聖賢書,上讀不起父母,中對不起髮妻,若是再不好好找個營生過活了你,我還有什麼臉面能立於世啊?」

    李塵看著自己的父親反思自己,也不好驚擾,但想著若是父親可以再反思中有所的,這也算是破後而立,要是就此沉淪,那可有些不妙,他本想給他講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有笨死的熊,沒有憋死的人的人生哲理,無奈這個做兒子的想要在這個三從四德的年代教訓老子,真的有難度,便一時無話,只是默默的陪著李志,小手握著大手想要在無形之中給他一些力量。

    過了好一響,李志的情緒才慢慢的穩定下來,擦乾眼角的淚水,自嘲的笑笑;「讀了半輩子的書,方才知道,世上無用是書生。從今天起我就去找一份營生,好好的養活我們父子。」

    聽得李志如此說,李塵也放心了不少,但又想起昨日的父親所說的加入社團什麼的,又怕李志惹下什麼滔天大禍,這有為難起來,雖說在大學期間所讀的歷史書籍不多,但在高中時期還是有所涉及,大致的知道什麼事情在清朝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想加入社團的這一類,便是萬萬不能做的。在清朝加入社團,有社團成員之間的相互幫助,生活上雖說不用如何擔憂了,但社團往往是一些一些宗教吸納成員的一種常見手段,搞不好陷入其中,變成了亂臣賊子被官府抓了,到時候百口莫辯,生死便不由的自己了。李塵只好道;「爹爹不用擔心,待兒子身體好了,兒子自有打算,爹爹也不用過於擔心了,況且堅持了幾十年的東西,放棄了不是挺讓人遺憾的,說不定你下次就時來運轉,高中了。」

    李志仔細打量著自己的兒子雖說昨日已經感覺到兒子與以前又所不同,但今天聽到這些,他彷彿不認識這個孩子一般,讓人大吃一驚。但仔細看下真的是與以前沒有其他的不同,李志是讀過書的人,想像否極泰來的道理,也不是沒有可能。寵溺的摸著李塵的腦袋,開心的道;「天可憐見,江流這次因禍得福,長大懂事了。」看著這個先前木訥的兒子如今這個樣子,高興地也是難以自已,起身來在房中高興地轉了幾圈;興奮的說道:「看來祖宗顯靈,使我兒靈竅早開,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李塵雖不敢苟同,但也無法辯解,只是抿著嘴,笑而不言。

    李志又在房中轉了幾圈,才慢慢的平復下來,突然停下身來,但嘴角還是難掩自己的興奮之色,這也難怪,自己的兒子病不但好了,而且變得成熟了,少了孩子的稚嫩,多了成人的心思,這怎麼能讓人不高興呢?但轉眼一想,這也不知是福是禍,古人云:「福,禍之但系。」李志原本高興地臉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想起自己的無能使這個孩子變成這樣,心裡有不有的一酸,眼睜睜的望著李塵,想著往事,竟一時呆了。

    看著父親這喜怒無常的樣子,李塵也不知如何是好,還是擔心父親生計的事情,眼睛也看著父親,等著父親神智歸位。

    過得良久,李志想起李塵的問題,再從冥想中恢復了過來對兒子道:「其實父親也想了良久了,此生一定不再進科場了,若是可以的話爹爹可以去縣中大戶人家教書,實在不行的話,我就去碼頭幫人抗貨,總比科舉敗家的強上很多吧?」

    「那爹爹可曾想過,你可抗動那些貨物,我看看爹爹還是看看哪家缺個教書匠,你老先將就下,待日後,我替家中弄些營生,也不至於現在這樣吧?」李塵見李志斷了去加入社團的念想,心裡也放鬆了不少,乾脆直接推他一把,暫且讓他當個教書匠吧!

    看著自己的身板,活了三十幾歲了就連百十斤的貨物都很少扛自己又怎麼能抗的動那些碼頭的貨呢?

    說著便要起身正式的營生,便對李塵道,「你暫且在家中,等我前去看看有沒有哪家弟子需要教書先生,趁著天色尚早,我這就去試試,你這就在家等待。爹爹去去就回。」

    眼看爹爹就要走了出去,李塵突然計上心來,對李志說道:「爹爹,孩兒可否隨爹爹一起去,兒子這麼大了,還從沒去過什麼大戶人家。」

    李志看看李塵,又看了他病怏怏的身子,又害怕他年紀小,不懂禮數,冒犯了主人家,但轉眼一想現在兒子已經靈竅初開,說不定……

    就在李志猶豫之間,李塵彷彿看懂了李志的心思,一邊拉這李志的手,一邊道;「放心吧,爹爹兒子的病吃了魚湯已經大好,身體也已經有了氣力。前一段父親教導的《弟子規》之類的書籍孩兒現在也還記得少,不會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無所是從的。」

    聽了李塵說道『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李志可是嚇了一跳,紅樓夢他也讀過一些其中的典故還是知道一些的,但他無論如何也不相信李塵也會讀過,而且還知曉其中典故,而且在生活中也能用上,彷彿很順口一般,確實令人吃驚。於是問道:「江流讀過《紅樓夢》嗎?」

    「讀過一些,但其中的微言大義,卻不是我可以理解的了,有時間還要請教爹爹呢?」李塵想到馬上就可以第一次見識到清朝的景象了,心裡著實興奮了一下,這下得意忘形了。但還不自知呢。

    「哦,《紅樓夢》不是你現在看的書籍,等回頭我在叫你一些啟蒙讀物,等讀書了之後,再講四叔五經,等充分理解了經驗奧義,區區一本《紅樓夢》還怕看不懂嗎?」想自己小的時候也時常偷偷的去進到父親的書房調些書來讀上片刻,看看李塵,想他這幾日表現不同尋常與讀了書也可能有莫大的關係,便不再追究。「既然你想去,那邊隨爹爹一道吧,只是到了關鍵時刻可別亂了禮數。」

    聽得李志同意,李塵也費勁的從床上下來,盡力裝出一副輕鬆地樣子,稍微洗涑一番,兩人又互相整理一下辮子,只是李塵扎出的辮子,還沒有李志自己給自己扎的好看,這然李塵十分鬱悶暗暗的下定決心,有時間一定要好好的學習的扎辮子,扎個凌亂的辮子在清朝可算衣衫不整了,又給人以不尊重人的習感覺,平白得罪他人。這樣以後還怎麼出門?難不成一直讓老爹給自己梳理辮子不成?李塵正在想著這些,李志又開始仔細的叮囑了一些李塵到時該注意的細節,李塵聽清沒聽清卻是不知了。待李志交代了一番後父子兩人便攜手上路了。

    求收藏求點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