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中華第四帝國

龍騰世紀 第三百三十七章 俄國人的小動作小 文 / 流淚的魚wyj

    (感謝書友fuy66666255的月票!)

    十二月的北方,一片冰天雪地。大漠以北的外蒙古地區,更是早已經因為冰雪而道路受阻。即便是新開通的北京到庫倫的鐵路,也不得不暫時停運了。正在修建從庫倫到買賣城的鐵路,也因為風雪而停止了施工,得等到明年春天,冰雪溶化之後再開工了。

    外蒙古地區的蒙古族,主要有四個部落,分別是土謝圖汗部,車臣汗部,扎克圖汗部和賽音諾顏部。由於滿清的壓制,整個外蒙古四大部落,總人口也僅僅只有不到四十萬而已。而土地面積,卻有兩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真正的地廣人稀。這也使得,北方的沙俄,不斷的侵蝕,企圖竊取中國北方的領土。

    滿清被推翻之後,為了保持蒙古地區的穩定。王毓澤保持了在蒙古地區的制度,外蒙古四大部落和內蒙古三大部落,依舊延續滿清時期的統治方式。只不過,蒙古貴族們的權力小了很多。特別是內蒙古三大部落,隨著改革的開展,蒙古貴族們雖然地位很高,但是卻不能再隨意的剝削牧民了。整個蒙古地區的司法權和行政權全部被中央政府收繳。蒙古貴族們無法再向以前那樣隨意的處置他們旗下的牧民了。加上王毓澤取消了對蒙古人的很多限制,比如不比強制去當喇嘛等等,這使得最下層的蒙古人,幾乎都支持帝國政府。蒙古貴族們,已經失去了統治基礎。

    大漠以南的內蒙古地區,緊挨著帝國腹地,蒙古貴族們雖然有些不甘,但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只能認了。如果膽敢反抗的話,帝國的軍隊輕易的就能夠把他們給滅掉。但是,大漠以北的外蒙古地區,有大漠的阻隔,加上又太遠了,帝國很難掌控。不過,隨著北京到庫倫的鐵路開通,大量的帝國軍隊可以進駐到蒙古地區,這使得外蒙古各部的貴族們,心裡越來越不安了。在他們的眼中,普通的蒙古人就是他們的奴隸,他們的財產。而現在,帝國政府卻要剝奪他們的權力,這讓他們無論如何也是不能接受的。加上,俄國人又不斷的侵蝕拉攏蒙古,使得蒙古人對於帝國越來越不滿了。

    外蒙古地區是清朝的北部邊疆,也是鄰近俄國的中國領土。沙俄侵略者很久以來就想把這個地區攫為己有。1727年9月1日,中俄兩國簽訂《布連斯奇界約》,劃定了中俄兩國中段邊界。同年11月2日,雙方通過簽訂《恰克圖界約》,中、俄兩國進一步劃定中俄中段邊界外,沙俄還取得了在恰克圖和外蒙古地區通商貿易的特權。但是,沙俄並沒有放棄侵佔外蒙古的野心。尤其在19世紀中葉後,它把吞併外蒙古當作對外侵略政策的主要內容之一。1854年,駐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在其「遵照最高政府對於中華帝國的意圖行事」中指出:「中國一旦發生政變,也不應容許中國新政府把權力擴張到蒙古,在這種情況下,蒙古應受到我國保護」。後來在英法聯軍進攻中國沿海之際,沙俄在中俄邊境上已陳兵數萬人,準備派出兩支部隊:「一路攻取庫倫,另一路攻取璦琿」。穆拉維約夫還公開叫囂:「假如我們能立足滿洲、蒙古,從而使滿蒙脫離中國,成為受俄國庇護的兩個公國,即使暫時不移民也於事無損。」很明顯,沙俄政府妄圖把外蒙古從中國分裂出去,變為沙俄的保護國,只是等待時機而已。

    沙俄為侵佔外蒙古地區,還從外交方面迫使清廷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如1858年的《天津條約》、1860年的《北京條約》、1862年的《陸路通商章程》、1869年的《改訂陸路通商章程》和1881年的《中俄改訂條約》及其通商章程附件和《俄商前往中國貿易過界卡倫單》等。這些條約中都立有侵佔蒙古地區有關政治和經濟的規定。

    沙俄政府除派商隊以外,還利用文化從事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等方面的鼓動宣傳,使蒙古封建上層信賴俄國,籠絡蒙古人心。沙俄在庫倫開辦蒙語翻譯學校,在彼得堡大學和喀山宗教大學設置蒙古語言研究專業,培養研究有關蒙古問題的專業人才。沙俄為吞併外蒙古,還以駐庫倫領事館和「巴德瑪耶夫商務公司庫倫辦事處」,作為他們的「暴動政治中心」。這個「中心」以經商為名往來於恰克圖、烏里雅蘇臺及各主要商路、驛道,從事陰謀活動。它們的主要活動,「都是把精力用在利用蒙古人上的」。同時,沙俄駐庫倫領事館在恰克圖-庫倫-張家口,庫倫-科布多-烏里雅蘇臺,這兩條驛道的每個台站,都派有一個名為「學習蒙語」的坐探,經常與清朝官員和蒙古王公接觸,借此刺探情報。

    沙俄在策劃外蒙古「**」所採取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利用各種機會拉攏和收買蒙古王公,以及惡意挑撥蒙古王公上層同清廷的關係,極力煽動民族分裂情緒,培植親俄勢力,使其信賴俄國。如庫倫活佛哲布尊丹巴,是外蒙古政教最高首領。他四歲成為第八世活佛,於1882年由西蒙到庫倫,到十二歲,就開始受到沙俄侵略勢力的影響。當時,沙俄駐庫倫領事施什瑪勒夫利用活佛年幼的機會,「贈送」歐式玩具、繪畫和幾十種稀有動物。活佛長大後,沙俄又「以狐媚手段,行其狼吞之心」,即以「女弟子(活佛婦)既生小佛爺,俄人亦獻一女子,事於活佛,諱之曰乳母,以為聯絡活佛之手段」。1900年,俄國駐庫倫領事施什瑪勒夫又代表沙俄政府向哲布尊丹巴贈送了金椅、大象等珍物。同年,俄國人柯樂德由於攫取庫倫附近的金礦開採權,引起土謝圖汗部蒙古王公的反對。施什瑪勒夫為調節蒙古王公的不滿情緒,又以「賠償」為名,當場拿出10萬盧布賄賂蒙古王公。並在蒙古王公會議上,公然散佈漢族要在「經濟上、政治上滅亡蒙古」,俄國是「希望把蒙古王公從這種難堪的狀態中挽救出來」。只有「通過俄蒙貿易和金礦開採」,才能「增進蒙古的國王、人民和王公的繁榮」。並暗中拉攏和收買土謝圖汗部盟長察克都爾扎布、杭達多爾濟親王和札薩克頭等台吉那木薩賴等人,使其靠近俄國。

    買賣城是蒙古最北面的一座城市,這座城市的興起,主要是因為中國和俄國的貿易。而買賣城以北,就是俄國城市恰克圖了。在蒙古歸順帝國之後,中**隊的一個騎兵營,駐紮在了這裡,既守衛國土,又維護這裡的商業貿易。整個買賣城,共有上萬人,在蒙古地區算得上除了庫倫、烏里雅蘇臺、和科布多城外有數的大城了。

    雖然,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使得這裡的貿易地位下降了很多,但最主要的茶業貿易,還是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這裡的商業,依舊非常的興旺,在這裡經商的人,除了俄國人之外,也還有蒙古人以及關內的漢人,可謂是魚龍混雜。

    在買賣城的一個客棧內,一個俄國人和一個包裹著僧袍的年輕喇嘛正相對而坐。在他們的房間外,有著幾個人高馬大的俄國人和蒙古人守衛著,整個樓層,除了他們之外,再沒有其他的客人了。

    「大喇嘛閣下,隨著庫倫到北京的鐵路開通,越來越多的中國士兵,坐著火車進入了蒙古地區。他們顛覆了蒙古族的傳統,對於喇嘛和貴族們的統治,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啊!」中年俄國男子說道,他有著毛茸茸的俄羅斯式的大鬍子,顯得非常的粗獷。他正是活躍在蒙古地區的俄國商人柯樂德。明面上,他是從事中俄之間貿易和蒙古境內礦產開發的商人,但實際上,他確實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得到特使,所從事的,正是策劃將蒙古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

    柯樂德對面的喇嘛,名叫車林齊密特,在蒙古的政教中,是僅次於哲布尊丹巴第八世活佛的重要人物,特別是在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縱情享樂以及和活佛婦們亂搞的時候,整個蒙古政教的事務,都是由大喇嘛車林齊密特以及其他大喇嘛和蒙古王公負責的。實際上,哲布尊丹巴第八世活佛已經成為了傀儡,正在掌權的,則是他們這些隱藏在暗中的人。

    「有什麼辦法呢?漢人的軍隊,已經進入草原了。他們武器精良,人數眾多,還獲得了那些卑賤的牧民的支持。我們怎麼能夠和他們對抗呢?」車林齊密特苦著臉說道。

    「大喇嘛閣下,現在還不是最危及的時候。我聽說,中國人在明年準備派遣大軍進入蒙古,徹底的結束你們的統治。到時候,那才是最麻煩的事!」柯樂德說道。

    果然,聽了柯樂德的話之後,車林齊密特眼中閃過一絲驚恐。

    ps:第三更到!鬱悶,小魚病了,扁桃體化膿,這章是打完點滴後回來寫的,引用了一些資料,望大家諒解。明天四更,凌晨有更新!最後,求訂閱,求月票!(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