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遠來,是你

相知 久違的新年 文 / 汀竹

    大年三十,大城市裡已經禁了煙花爆竹,但是像雲隱鎮這樣的小地方,並沒有太大的改變。舒榒駑襻爆竹的種類並不多,但這並不妨礙雲隱鎮小孩子過年開心的心情,哪家放了長鞭之後,便會蜂湧出來一群的孩子開始撿裡邊剩餘的沒有炸開的爆竹,之後再拿著手裡的香點燃,然後往沒人的地方扔的遠遠地。

    對於自己家鄉的小鎮,小依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在裡邊。看什麼都好,就像看著這群小孩子玩,小依想著,這群孩子真懂事,連扔炮竹都往沒人的地方扔。

    雲峰和小依已經長大了,所以杜家每年放鞭只在午夜的時候放一掛長鞭,小的時候是杜爸爸帶著雲峰放,小依和媽媽在門裡看,如今,換成了雲峰一個人在外面放,小依和爸媽在門裡看。

    小依看著眼前「辟啪」炸響的長鞭,心裡默默地念叨著「炸走一切污穢,來年順順利利。炸走一切疾病,來年健健康康。」多少年沒有看到這樣熱鬧的場景了,想起自己在美國的日子裡,有多懷念此情此景啊。

    放了鞭進屋,小依幫媽媽下好了餃子,一家人重新坐在桌前吃年夜餃子,除了傳統的白菜陷,小依還自己包了在國外和同學學的玉米豬肉陷餃子,竟得到家裡人一致的好評。電視裡播放著春節晚會,聲音放得不大,因為即使開到最大,也依然改不過來外面的鞭聲。

    小依還記得在美國的時候,過春節沒事情可做,還會和室友一起看看春節晚會,通過電腦接上電視,然後一天就在那裡循環的播放著。

    一點多鐘,小依和媽媽都有些堅持不住了,爸爸便讓兩人進去睡覺,自己和雲峰在外面守夜。

    小依點頭,和爸爸媽媽還有哥哥道了晚安,上樓進了自己的房間。

    小依的房間裡有陽台,雖然並不高,但足可以看清雲隱鎮的一片小地方,陽台上爸爸掛了兩個大紅燈籠,在風中搖來擺去。

    放眼望去,家家戶戶的陽台上都掛著樣式不一的燈籠,有些人家門口也會掛上一對,紅紅火火,凌晨一點多,熱鬧夠了的雲隱鎮漸漸安靜下來,老鄰居們都很講究,放鞭的時間一般都會在午夜之前,這樣也不會影響了其他人的休息。再加上大多是老人家,所以歡鬧的氣氛並不會持續的太久。

    躺在雕花的實木床上,開了床頭燈,聽著外面隱約不時傳來的歡笑聲,小依拿過手機看剛剛的各種來電和短信。

    知道小依回來的人並不多,所以原想著估計只有幾個人會發個短信問候一下,不曾想,把手機放在樓上,回來一看,各種短信竟有四五十條,有班裡的同學,也有系裡的同學,更有一些不知名的人發來的拜年短信,看樣子像是因為上次元旦晚會而不知怎麼查到自己號碼的同學。

    並不是很重要的人,小依都群發了一下,看看時間,差不多凌晨2點了,要親自編輯的一些短信,還是等明天吧。想著,下床拉上窗簾,關了檯燈。

    躺在床上,一時睡不著,不禁想著,不知道古文昊現在在做什麼。記得一個多月前,自己站在音樂樓的窗前,他來電話,那時候他還說要給自己補過一個大年三十,自己當時不信,是啊,大年三十就算他沒有班,作為長孫也得在家裡和家人一起過年吧。

    想著,歎了口氣,翻身睡覺。

    初一一大早上,小依被一陣電話鈴吵醒,看看時間,不到7點,是雨含的電話,這丫頭平時沒見的起的這麼早啊。

    「過年好啊,雨含。」小依打著哈欠拜了年。

    「過年好,過年好,寶貝依,你還沒起呢?」

    「是啊,你大小姐今天起得倒是早。」

    「靠,我壓根昨晚就沒睡,陪他們打了一晚上的麻將,這剛下桌呢。」果不其然,小依聽著雨含那邊依舊吵鬧,只是聲音會不會太大了些?他們家得有多少人啊。

    「那你今天不用補覺啊?」

    「補什麼啊,這吃點餃子,一會兒就得出去拜年了,靠,我說這一過年我都得連軸轉,我唯一的動力就是去收壓歲錢了。」

    「出息。」小依笑著回她一句,這幾句話說下來,小依也慢慢清醒過來了。只聽那邊喊著:「大小姐,來吃餃子了。」「大小姐,再不吃可都沒了。」

    「靠,你們敢,給我留著。」雨含毫不客氣的吼了回去。

    「寶貝依,我得去吃餃子了,那群餓狼,我要是去晚了,連餃子湯都不剩了。」

    「好了,快去吧。好好吃你的餃子。」

    放下電話,小依挑挑眉,好奇怪,雨含被人喊做大小姐不奇怪,奇怪的是雨含和那群人的關係不像是主人和傭人,倒像是哥們一般,還會一起搶東西吃。

    小依笑笑,反正已經醒了,不如趁早把拜年的短信發了。

    包括學校的教授,高寒,甚至林宥晟都發了一圈,最後只剩下古文昊一人了,編輯了幾次都覺得很奇怪,最後,索性只簡單的寫了三個字:過年好!他那樣忙,知道自己的心意就好了。

    坐起身,換上媽媽親手做的棉袍,是鵝黃色的碎花緞錦面料,裡邊蓄了厚厚的棉花,穿上很暖和。杜媽媽的手很巧,小時候小依和雲峰的衣服幾乎都是媽媽一手做的,後來長大了,只有過年的時候,媽媽才會給一家四口人做一套新衣服,卻都是極傳統的旗袍和長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