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逆轉之戰 文 / 飽吹餓唱

    若干年後,在總結明軍的抗虜戰史時,規模算不上最大的遷安之戰卻被列為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戰,甚至是明清雙方攻守逆轉的*。

    txt全文下載80txtt-

    因為從這一戰開始,清軍徹底意識到了:只要是明軍想要堅守的城池,他們就是付出多大傷亡也不可能拿下,原因就在於明軍的手榴彈。

    這種因為朱由檢的穿越而提前出現在這個時空的新型火器,具有三個最重要的特點:

    第一,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使用靈活。隨便一名步軍,身上攜帶二十來支手榴彈一點問題也沒有,投擲可近可遠,尤其可以用拋物線投擲到障礙物後面。這些特點是火炮和火銃都不具備的。

    第二,『射』速快,威力大。明軍新研製成功的拉弦式手榴彈,拉動引信後,幾秒鐘內就會爆炸,一名士兵只要經過訓練,一分鐘扔個五六枚就跟玩一樣。相比之下,火炮和火銃的『射』速就太慢了。而在威力方面,手榴彈與開花炮的炮彈一樣,是利用爆炸產生的破片殺傷敵人,殺傷範圍大,這也是實心炮彈和火銃的槍彈無法比擬的。

    第三,製造相對容易。手榴彈結構簡單、零部件很少,在解決了引信問題後,造起來可比鳥銃快多了。

    txt下載75txt

    一條十幾名工匠組成的生產線,每天就可製出數十枚。在京師保衛戰中,軍工廠突擊製造了一大批手榴彈,至少有幾萬枚,這次孟拱來遷安,一架雪橇上就裝十幾箱,每箱二十枚,十幾架雪橇就是三千枚。

    在如同疾風驟雨般的手榴彈狂炸之下,清軍聲勢浩大的攻勢轉眼間就徹底崩潰。不是他們貪生怕死,而是手榴彈根本就沒給他們怕的機會,「轟轟轟轟」連綿不絕的爆炸聲過後,城牆之下伏屍遍野,到處是斷臂殘肢,到處是被破片扎得如同血葫蘆般的屍體。前後不過半分鐘時間,貼近城牆的千餘名清軍,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滿清騎兵,竟然全部報銷!

    而孟拱兀自不肯善罷甘休,命令士兵們繼續向遠處投擲手榴彈。因為出發之時朱由檢對他面授機宜,告訴他一旦爆發大規模戰鬥,一定要向敵人最猛烈地開火,要一戰就把敵人打殘、打怕,打到敵人再也不敢攻城為止。只有這樣,才可以牢牢地守住遷安城,為全殲鑲白旗爭取寶貴的時間。

    因此所有投彈手皆奮力把手榴彈投向遠處,炸得三四十步外的清軍騎兵一片人仰馬翻。這時郝永忠和曹文詔的部下都不用『射』箭了,因為清軍已經徹底被這一頓手榴彈雨給炸懵了,別說攻城,就是逃跑都不知道往哪逃跑。

    免費小說下載txt電子書75txt

    眾將士見這些投彈手投得不亦樂乎,把敵人炸得抱頭鼠竄,沒有一個不眼饞的。就連曹文詔都按捺不住,對孟拱不好意思地笑道:「孟老弟,你們打得太過癮了,老哥哥也想試試!」

    孟拱先是一怔,隨即會心地笑起來,忙遞給曹文詔一支手榴彈,自己也拿了一支,為曹文詔講解了投擲要點後,自己先示範投擲了一顆。

    曹文詔雖是騎將,但各種火器也都精通,手榴彈這種襙作簡易的東西更是一學就會。他見戰場上有一處清軍較為密集,但距離城牆較遠,至少有六十步(約合公制九十米),掂量著自己的臂力可以投到,便猛拉引信,氣運丹田,暴喝一聲,奮力將手榴彈扔出去。

    關寧鐵騎的作戰特點就是以蠻力衝擊為主,所以上至主將下至騎兵,人人力大無窮。曹文詔又是李氏弟子中武功僅次於李崇瑤的悍將,這一投當真非同小可。只見這枚手榴彈以極快的速度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拋物線,翻滾著向那堆清軍落去。大約落到離敵人頭頂不到五尺的高度,手榴彈內的導火索終於燃盡,只聽「轟」的一聲,聚集成堆的十幾個敵人全被掀下馬來!

    城頭明軍自然是喝彩如雷,因為即使是最出色的投彈手,最遠也只能投到四十步左右,曹文詔這一投顯然是鶴立雞群。曹文詔自己也頗為得意,剛想再投一枚,他的侄子曹變蛟過來吭吭哧哧地道:「叔父,讓我也投一枚吧…」

    可是清軍已經不再給曹變蛟發揮的機會了。因為曹文詔這一投不偏不倚,恰好投到了正在指揮作戰的鑲白旗旗主阿敏的頭上,簇擁在他周圍的十幾名騎兵全是他的親衛,也是八旗騎兵中最優秀的戰士。

    但是再猛的人,也不可能比炸藥還猛。這枚手榴彈在他們頭頂炸響,有五六名親衛當場就被破片透體而過,死於非命。還算是阿敏命大,他的位置離爆點最遠,僥倖沒有被破片擊中,只是被爆炸的氣浪掀下馬去。眾人趕緊把阿敏從地上架起來,只見這位在半個時辰之前還不可一世的旗主,如今卻兩腿癱軟、面如死灰,嘴唇一個勁地哆嗦,卻連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還是大將喀珠反應比較快,帶著哭腔苦勸阿敏道:「主子,漢人的火器太過厲害,不能再繼續攻城了,否則我們把所有的勇士全搭進去也不夠啊!」

    阿敏半晌才緩過這口氣來,竟是潸然淚下,哽咽著道:「我終於明白老八為什麼打不下京師了,這些漢人…他們怎麼突然變得如此厲害?」

    「主子,若論弓馬武藝,十個漢人也及不上我們一個滿人。」喀珠繼續苦口婆心地勸道,「只是漢人仗著火器欺負我們,我們沒必要硬攻下去。只要退出關外,遼東和草原仍可任我們的勇士馳騁,漢人的火器就沒有用了。」

    阿敏如何聽不出喀珠實際上就是在勸他接受失敗的結果,放棄攻打遷安,趕緊撤出關外。做為一名身經百戰的滿清貴族,阿敏心裡也很清楚,遷安城已經根本不可能攻下來了,但還是垂淚搖頭道:「可是軍中糧草不多,就算撤走,也難以回到遼東。即使回去,還有何顏面見老八?」

    「主子,咱們不是還有一座永平城麼?」喀珠趕緊建議道,「只要驅趕著永平城的老百姓,把城中的錢糧運回遼東,我們仍有收穫,總比其他七旗兩手空空回去要強。」

    阿敏沉吟片刻,咬牙切齒地道:「也只好如此了。本王暫且收兵,你趕快去永平辦這件事,把那些漢人都給本王帶上!回程路上如果軍糧不夠,就把他們當軍糧吃了!」

    書友群321669195,歡迎加入互動~——

    49285+dsuaahhh+25887182——>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