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退入遷安 文 / 飽吹餓唱

    關寧鐵騎的鼎鼎大名,即使是桀驁不馴的賊酋阿敏,也不禁心中惴惴。

    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這支部隊的成員全部是武林六大世家之一的遼東李家子弟,在李成梁時期已略具雛形,並在第三任家主李崇瑤的統領下正式成軍,並被當時還是信王的朱由檢正式賜名為「關寧鐵騎」。

    關寧鐵騎的兵力並不多,只有一千左右。而且因為在遼東戰場上,明軍一直處於守勢,盡量避免與清軍野戰,所以關寧鐵騎也很少參戰。

    但是在屈指可數的兩次戰役中,關寧鐵騎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先是在寧遠之戰中與清軍白甲兵正面對撼,繼而在大凌河突圍之戰中擔任中堅力量。

    自認為騎射天下無敵的清軍,在這兩次戰鬥中卻沒從關寧鐵騎身上佔到任何便宜。因為關寧鐵騎是重甲騎兵,射箭對他們基本無效,因而在短兵相接的戰場上,關寧鐵騎可以說是以騎射為主要作戰方式的遊牧民族輕騎兵的剋星。對這樣一支強悍的部隊,滿清貴族是既恨又饞,很想納為己用,此前派李永芳誘降李氏第二任家主李成用,目的即在於此。

    但是李崇瑤遇難後,祖大壽繼任家主,大肆任用親信,關寧鐵騎也未能倖免,被他的族侄祖寬劃走一半,又被調到洪承疇帳下對付流賊,如今只剩下五百騎。然而就是這五百騎,就在眨眼之間徹底擊垮了漢軍旗的三千輕騎,阿敏焉能不驚!

    尤其要命的是,現在戰場上的局勢對鑲白旗極為不利。如果是在遼東戰場上與關寧鐵騎野戰,即使沒有白甲兵,阿敏也不害怕。因為重裝騎兵的優勢在於近戰,而劣勢則是長途奔襲。只要把戰場擴大一些,實行遠程機動,關寧鐵騎是追不上清軍的。而明軍騎兵本來就少,關寧鐵騎兵力更少,在方圓數十里乃至上百里的戰場上完全展開以後,清軍總能找到明軍的薄弱之處予以毀滅性的打擊,單憑幾百關寧鐵騎也於事無補。

    可是現在不同,清軍是想盡快奪回遷安城,打通出關的道路,再向別處迂迴根本沒有意義;而關寧鐵騎的任務則很簡單,只要像一堵牆一樣擋在清軍前面就行了。如果鑲白旗硬攻關寧鐵騎,那就等於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雖然憑藉著兵力的絕對優勢,也未必不能殲滅對方,但必然會付出慘重代價。

    但是阿敏權衡再三,還是下定決心,即使把老本虧了,也非得把關寧鐵騎吃掉不可。

    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因為遷安城突然被佔,以及關寧鐵騎的出現,說明明軍已從東西兩路包抄過來。本來阿敏是希望這種局面出現的,那樣他就可以趁明軍攻城時,在側翼發動野戰。實在不行,還可以從遷安以北的白羊峪撤回關外。

    可是讓阿敏始料未及的是,仗還沒打,灤州城的「高尚義」就自己反了。囤積了大量糧草軍需的遷安城,更是不到半個時辰就被明軍攻佔。本來遷安、永平、灤州三城呈鼎足之形,現在三條腿已經斷了兩條,野戰根本打不成了,要打就只能打攻城戰。

    所以阿敏無論如何也要趕在明軍大部隊到來之前,把遷安城奪回來,重新掌握主動。他當即揚起馬刀厲聲吼道:「給本王全軍突擊,包圍這支明軍,一個也不能留!臨陣退縮者,殺無赦!」

    滿清鑲白旗可不同於漢軍旗,在下五旗中戰鬥力首屈一指,比起上三旗亦不遑多讓,真到了拚命的時候,那是絕對不含糊的。隨著阿敏一聲令下,全軍一萬五千騎兵立即分為左中右三路,左路由大將尼雅哈率領,右路由大將喀珠率領,最精銳的中路則由阿敏親自統率,如同一大波烏黑色的海浪般,洶湧地向關寧鐵騎撲來。

    遇到倉惶敗退下來的漢軍旗士卒,滿清騎兵二話不說抬手就射,頃刻間就射死了幾十人,硬生生止住了漢軍旗的潰敗之勢。這些狗腿子一見這陣仗,知道再往回跑必是死路一條,也只得硬著頭皮撥馬翻回,向關寧鐵騎發起衝鋒。

    阿敏的戰術非常明確,那就是把關寧鐵騎團團包圍,強行吃掉。這種打法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明軍的火炮必然投鼠忌器不敢擊發。等吃掉關寧鐵騎後,他再順勢攻城,哪怕是硬撞也要把城門撞開。

    但是明軍也不是傻子,當然不會輕易讓清軍得逞。郝永忠在城頭看得真切,立即命中軍敲起大號的銅鑼。在古代戰爭中,聞鼓而進、聞金而退是常識,關寧鐵騎聽到後立即重整隊形,迅速向遷安南城門飛奔過來。

    清軍見關寧鐵騎想退入城中,當然不肯,個個打馬如飛拚命追趕。可是正當他們追得起勁的時候,突然驚天動地兩聲炮響,遷安城頭的兩門元戎炮幾乎同時擊發。僅僅過了幾秒鐘,兩發重達十幾斤的鐵炮彈就狠狠地砸落在漢軍旗陣中。雖然並沒砸死幾個人,但一下子就把敵軍的陣形轟得大亂。這幫漢奸還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但沒追上關寧鐵騎,反而阻擋了後面的滿清騎兵。

    關寧鐵騎就趁著這個機會迅速退入遷安城中,那兩員將官親自斷後,卻不急著入城,而是撥馬回身,橫著鑌鐵長矛冷冷地盯著壓上來的大批清軍,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英雄氣概。

    阿敏見沒能圍住關寧鐵騎,也只好悻悻地命令全軍停止衝鋒,向後稍稍撤退。他倒不是怕那兩員將領,而是實在害怕明軍的火炮。剛才朱昌祚為了逃避責任,胡說明軍有紅夷大炮上百門,阿敏雖然沒有完全相信,但總覺得明軍的火力一定非常兇猛,否則也不可能在短短半個時辰之內攻下遷安。

    既然清軍退出了射程,明軍也就停止了炮擊,雙方暫時陷入僵持狀態。郝永忠和孟拱忙下城迎接關寧鐵騎的將領,只見這兩員大將均是身高九尺,體態剽悍,就連長相都有六七分相似,只是一位年長些,另一位還十分年輕罷了。

    郝永忠忙抱拳拱手大笑道:「這必是曹文詔曹將軍,還有變蛟賢侄吧!」

    二將忙甩鐙下馬回禮道:「正是!不知將軍尊姓大名,何以知曉我叔侄的名姓?」

    郝永忠則羨慕地笑道:「嘿嘿,關寧鐵騎名揚天下,誰人不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