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清軍班師 文 / 飽吹餓唱

    通州火光一起,皇太極的正黃旗大營就望見了。清軍急忙派五千騎兵前來增援,可是畢竟兩地相距四十里,等趕到的時候,通州衛署已經被燒成了白地,二十多萬石糧食也就此化為烏有。

    而此次冒充清軍賺開城門的,正是定南將軍李來亨。自從與李定國在保定分手後,李來亨奉旨率兵悄悄北上。為了確保此次行動的隱密性,他白天不敢行軍,專找老百姓已經逃空的村子駐紮,同時向四面八方派出探馬。

    一旦清軍接近,只要是三十人以上的隊伍,李來亨都不得不率部移營,以防清軍發現後返回報信。只有那種膽大包天、十幾騎甚至七八騎就敢出來搶掠的,他才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予以全殲。

    只有到了晚上,李來亨才會率領麾下李守俊、李守義、黑有功、緱明顯等四部人馬,悄無聲息地向東北方向轉移。

    一連七八天,李來亨部就在容城縣、雄州府、霸州府、固安縣一帶轉來轉去。霸州府和固安縣已被清軍佔領,可是守軍硬是不知道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竟潛伏著一支多達四千騎的明軍。

    直到摸到固安縣東北的一片密林中,不再有暴露之虞,李來亨才向朱由檢飛鴿傳書,通報了自己的位置。從此再向北數十里,就是清軍正藍旗的大營,如果被清軍發現,李來亨部其實非常危險。

    而他之所以甘冒風險來到離京師這麼近的地方,目的只有一個:遵照朱由檢的聖旨,尋機突襲通州,把通州的存糧全部燒光!

    這步棋難就難在時機的選擇。太早了不行,比如清軍還沒有分出偏師的時候就來這一手,清軍就會高度警惕,不會再分兵去打別處;太晚了也不行,如果讓皇太極得知偏師失敗的消息,他很可能會立即班師,班師自然要把通州的糧食全部運走,那就沒有機會下手了。

    當清軍屢挫於城下、兩路偏師也相繼遭到重創,尤其是接到郝永忠剛剛發來的告捷密信後,朱由檢覺得時機終於成熟了。他立即飛鴿傳書給李來亨,李來亨則讓專門學過滿語的黑有功把頭髮剃了,打扮成清軍的模樣,再穿上殲敵時得到的清軍號衣,打頭陣騙開通州城。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李來亨選擇的進軍路線也是險到了極點,他就是從正黃旗大營和通州之間的狹小縫隙中穿過去的。一旦不幸被清軍識破,李來亨也就只有迅速向北遁入燕山之中了。

    幸好皇太極把注意力全放在京師守軍,以及山海關、宣府、保定三地的官軍上,根本就沒想到明軍居然敢摸到他眼皮子底下來。當手下把通州城糧倉被焚、孫得功被擄走的消息稟報給皇太極時,本來他還在為無法對付京師守軍的騷擾性攻擊而上火,這下更是勃然大怒,連連跺腳道:「朕真是看錯了孫得功這個沒用的廢物!一夜之間,他把大軍入關的一半戰果都葬送了!」

    正捶胸頓足之時,豪格領著鑲藍旗的敗軍也逃回來了。在易縣被明軍用水攻殺得大敗後,豪格心膽俱喪,在路上一刻也沒敢停留,直接逃回京師城下。因為害怕明軍追上,豪格命令拋棄一切能拋棄的東西。數天之前開拔時,鑲藍旗是一萬五千騎兵,兵強馬壯,傲氣沖天;如今卻只剩下一萬疲卒、七千匹戰馬,真是吃一碗拉一盆,本都不夠!

    緊接著代善和岳托又派快馬回來報信,稟告了戰事不利的詳情。這時別說是皇太極,就連多爾袞等人都感覺大事不妙。這時候他們可沒心情內鬥了,下一步如何行動才是最為關鍵的。

    於是皇太極立即召開御前會議,多爾袞首先發言道:「皇上,我低估了明軍的能力,兩路偏師都遭敗績。若不是我堅持引誘明軍,恐怕我大清八旗鐵騎也不會受到這麼大的損失。罪責在我,請皇上重重責罰!」

    眾人都沒想到多爾袞會主動攬責,其實他雖然是主要建言者,但拍板的還是皇太極,領兵出征的也另有其人,怎麼也輪不到他多爾袞來承擔責任。

    但他這個表態,實則是為所有人開脫,登時得到了所有滿清貴族的好感。就連他的死對頭豪格,都覺得這次多爾袞沒有落井下石,反而幫他說話,不禁對這個曾經給他戴綠帽子的小叔叔投去感激的一瞥。

    皇太極也很賞識多爾袞此舉,因為這種局面下最容易互相推卸責任,現在多爾袞一番話,不但避免了這種情況,而是促使著大家勁往一處使,實在相當高明。

    因此他只沉聲應道:「老十四不必自責,決定是在御前會議上做出的,人人有份,現在也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依你之見,我軍現在該怎麼辦?」

    現在像濟爾哈朗、德格類、豪格等人,已經嚇得沒了主意;而阿濟格和多鐸,本來就是惟多爾袞馬首是瞻。因此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多爾袞身上,多爾袞便侃侃而言道:「皇上,為今之計,應當立刻班師。不管怎麼說,此次皇上御駕親征,攻破明朝數十府縣,繳獲的糧食雖有損失,還剩下二十萬石,金銀財帛等物無算,還是一個大大的勝利。雖然也折損了些人馬,但各旗主力仍在,比起征討林丹汗,我們的傷亡並不算多。

    「所以我們應該趁明軍各路人馬還沒包抄過來的時候,立即翻過燕山,仍借道草原返回遼東。明朝此役同樣是元氣大傷,待來年我軍充分休整之後,仍要捲土重來。如是者反覆幾次,何愁明朝不亡,我大清不興?」

    眾人也紛紛附和,把皇太極心裡也說得很舒坦:這不叫被打跑了,這叫引得勝之兵班師嘛。

    這時濟爾哈朗問道:「那咱們應該走哪條路出關?」

    多爾袞胸有成竹地道:「仍從喜峰口原路返回。一則那裡的關隘已經全部被我們破壞,二則也可接應阿敏的東路軍。」

    「好!」皇太極當即做出決斷,「就這麼定了,曉諭各旗,立即拔營起寨!」

    書友群321669195,歡迎加入互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