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元戎炮 文 / 飽吹餓唱

    莽古爾泰負氣欲親自攻城,他手下的三員大將屯布祿、愛巴禮與伊勒慎忙上前苦勸道:「王爺何等尊貴,怎可親冒矢石,讓奴才等去攻城就好了。()。更新好快。」

    莽古爾泰又咆哮了一陣,才漸漸平靜下來。他雖然性情暴躁,卻不是傻子,所謂親自攻城也不過就是說說而已。真要去了,也只能是被明軍打成篩子。

    但是他仍然餘怒未消,打算命令漢軍旗和蒙古八旗繼續進攻。屯布祿卻是個狡詐之人,一向是莽古爾泰的智囊,此時眼珠一轉,湊近莽古爾泰的耳朵小聲道:「王爺,如此硬攻,效果確實不佳。雖然死些漢人和蒙古人沒什麼大不了,但這樣白白送死,只能讓守軍士氣高漲。依奴才之見,不如改為智取。」

    莽古爾泰平素很重視屯布祿的意見,便撚鬚沉著臉問道:「你有什麼計策?」

    屯布祿如同綠豆般大小的眼睛閃爍著狡詐的光芒,低聲稟道:「王爺可以讓漢人和蒙古人繼續發動佯攻,只是不要這麼密集,來消耗明軍的體力和彈藥。您瞧,現在天上陰雲密佈,傍晚之前必會下雨。秋天的雨下起來就不會停,我們便在深夜冒雨潛行到城牆附近。剛才大炮不是把城牆轟塌了一大塊麼?我們就從那裡突進去!明軍火器雖然厲害,但是在雨中,他們的槍炮全都會失去作用,我們必可一舉攻破城牆!」

    莽古爾泰認真聽罷,覺得這個方案完全可行,立即大喜道:「好,就這麼辦!來呀,傳令下去,漢軍旗和蒙古八旗給本王一字排開,每旗以一百人為一隊,輪番攻城!」

    其實莽古爾泰完全可以把作戰方案告訴漢軍旗和蒙古八旗的將領,但是他生性殘忍,覺得告訴他們以後,這些人必不肯再認真進攻,那樣就會被明軍看出破綻。因而雖然是佯攻,他還是讓伊勒慎率兵在後面督戰,只要有畏敵不前的,立即執行軍法。

    漢軍旗和蒙古八旗的將領在腹中叫苦不迭,心想剛才那麼大規模的攻擊都沒能接近永定門,楯車和大炮還盡數被毀;現在一百人一百人地上,不更是白白送死麼?而且光讓我們去送死,你莽古爾泰和你的正藍旗怎麼不上?

    可是莽古爾泰手握生殺大權,剛才又怒斬幾十名炮兵,誰敢在這個節骨眼上抗命?眾將只得領命而去,不多時,漢軍旗和蒙古八旗共十六個旗的兵馬,每旗一百人,在二十餘里的寬大正面上同時發動攻擊。

    再說明軍,擊毀清軍的紅夷大炮後,孟拱立即率兵疾退。城頭上的逍遙炮和速『射』炮也來了一輪猛烈的齊『射』,把試圖追擊的清兵轟得抱頭鼠竄,因此城外的兩支明軍都順利退回城內。

    孟拱剛一入城,朱由檢已經率領袁可立與解勝,親自從城頭下來迎接。此時全體將士均歡聲雷動,一方面是因為摧毀了清軍的大炮,解除了敵軍對城牆的最大威脅;另一方面,剛才皇帝親口喊出「大明將士萬歲」,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卻是對所有浴血奮戰的明軍最高的獎賞!因此眾人無不激奮,有人甚至感動得嚎啕大哭。

    朱由檢也感慨萬分,因為這一仗雖然歷時不長,卻是清軍攻擊力度最強的一次。雖然佔據著守城的地利,又有威力強大的火器助陣,可畢竟清軍兵力遠勝明軍,還是給明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

    其中那轟塌城牆的一炮,就造成十五人陣亡,三十多人受傷;跟隨孟拱出城的幾百將士,也有六人中流箭犧牲;兩軍對『射』之時中箭身亡的,合計亦有近二十人。再算上受傷的,這一戰明軍就損失了將近二百人。雖然清軍的傷亡數字要高出十幾倍還不止,可是朱由檢還是心痛不已。因為明軍如果火力全開,完全可以把清軍嚇退,只是為了『誘』敵進攻,才故意放近了才打。

    所以朱由檢立即降旨重恤陣亡將士,每位陣亡將士的家屬都可以得到二百兩銀子的撫恤金。又重賞有功將士,尤其是擊毀清軍紅夷大炮的炮手,每人賞銀五十兩,餘者也皆有賞賜,而且是當場兌現,一次就發放了五萬兩。眾將士雖然不是為了銀子才守城,但得到如此豐厚的賞賜,說明皇帝非常認可他們的英勇,自是士氣大振,山呼萬歲。

    袁可立也笑著提議道:「陛下已為新購得的佛郎機炮取名逍遙炮,剛才立下大功的三門大炮,也宜一併命名。」

    朱由檢一想也是,本來這種炮是戰艦上的主炮,按種類分也屬於加農炮。既然逍遙炮已經命名,這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的大炮更應取個響亮的名字。他沉思片刻便笑道:「朕記得令妃曾祖戚繼光曾有詩云:前驅皆大將,列陣盡元戎。這『大將』和『元戎』,都是當時的大炮名稱。尚書大人,你覺得『元戎炮』這個名字怎麼樣?」

    袁可立立即讚道:「陛下,這個名字好!『元戎』本是諸葛武侯所制連弩之名,據陳壽《三國誌》記載,其弩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可及數百步之外,故名『元戎』,元戎即元帥之意。此炮威力強大,為諸炮之冠,正應元戎之名!」

    朱由檢聽罷大喜,當即把這種大炮正式命名為元戎炮。並命人速去宮中報捷,尤其是要報給尚在休養之中的戚美鳳。因為元戎炮是根據戚繼光的詩句命名的,無形中也等於褒賞了他的後人。朱由檢既然無法回宮照顧戚美鳳,也只好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她的感激和愧疚之情了。

    至於一百餘名傷兵,朱由檢命他們立即撤出戰鬥,又寫了一個條子,命人一併送回宮中。不多時,陳司成便匆匆趕到,見過朱由檢道:「萬歲,德妃娘娘已經看到萬歲的條子。現在令妃娘娘已無大礙,後面只需靜養即可,德妃娘娘便命草民前來,聽候萬歲差遣。」

    朱由檢趕緊問道:「輸血的技法,你後來又練習過沒有?」

    陳司成一聽便胸有成竹地道:「回萬歲,草民已經實際襙作了不下百次,現在已經很有把握了!」

    「好!」朱由檢大喜道,「趕快檢視傷員,如有失血過多的,立即輸血搶救!」

    書友群321669195,歡迎加入互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