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火箭登場 文 / 飽吹餓唱

    在短短幾分鐘之內,數千百姓即死傷殆盡,清兵用百姓掩護自己攻城的計劃徹底破產,也完全暴露在了明軍的火力之下。

    衝在最前的漢軍旗士兵,是要掩護後面的楯車的,所以殺光了百姓之後,他們還是得硬著頭皮往城牆下衝。這時城頭的鳥銃和弓箭力度稍減,大量盾牌手已經站在最前排,因為明軍的作戰方案,始終是把保全自己、減少自身傷亡放在第一位。

    可是城頭上火力減弱,並不意味著這些漢奸就能逃過上天的懲罰。城牆外的地下工事內,集合了陸續從其他三面城牆趕來增援的上千名鳥銃手,此時一齊開火,形成與城頭火力交替齊射的局面。

    工事中的鳥銃手比起城頭的明軍有一個明顯的優勢,那就是不用擔心自身的安全。因為工事與外界只有一個個小小的射擊孔相通,而且這射擊孔非常貼近地面。清兵就是箭法再准,也不可能把箭射進來。

    有些清兵在無奈之下,便跑向那些提前在城下挖出的土洞,拚命將裡面的死屍拖出,然後自己跳進去躲避槍彈。但是把一百多斤重的死人從深達五六尺的洞中拽上來,可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最起碼也要完成停下、哈腰、運勁、拖出、自己跳進去這一系列動作。

    可是他們忙活這些動作的時候,反而成了鳥銃手極好的瞄準目標。隨著「砰砰」不停的槍響,一個又一個清兵倒在了土洞外面。這些土洞不但沒能保護他們,反而要了他們的狗命。

    而且漢軍旗的漢奸將領也不允許他們的手下停下,如果都鑽地洞,誰來吸引火力,誰來掩護後面的楯車?因此他們還是嚴令士卒向城牆衝鋒,有幾個士卒被明軍的槍林彈雨嚇得不由自主地往後跑,皆被他們毫不留情地當場斬首。

    在這種拿人往上墊的戰術下,清兵的傷亡情況可想而知。明軍的鳥銃手軍紀嚴明,對超過八十步以外的目標絕不射擊,只有清兵闖入八十步之內才開火。然而就是這短短的八十步,卻成為漢軍正白旗和鑲白旗士卒的夢魘,不到頓飯功夫,就有五六百人被鉛彈擊中。

    而凡是被鉛彈擊中,可不像被弓箭射中一樣,還能保持一定戰鬥力。這種在前世被國際公約明令禁止使用的子彈,對人體組織破壞極大。胸腹等要害部位就不用說了,即使是四肢中彈,照樣會把彈孔附近的肌肉和骨骼盡數打爛,大量的血液在瞬間就會噴湧而出,用血霧形容真是一點都不過分。清軍現在連城牆的邊都沒摸著,卻已是傷亡慘重,再加上百姓的屍體,真是屍橫遍野!

    而倖存的清兵眼見明軍鳥銃的恐怖殺傷力,就是漢軍旗的將領再怎麼嚇唬,也不肯白白衝上前去送死了。正好在距城牆六十步處,有大量屍體堆疊在一起,這些人便拚命用屍體堆成一道屍牆,縮在牆後面打死也不肯露頭了。由於鉛彈的貫穿性很差,這道屍牆還真的讓這些清兵得到了苟延殘喘的機會。

    「賊你媽!狗日的想裝死,沒那麼便宜!」負責直接指揮戰鬥的孟拱雖然已經冷靜下來,但還是難掩胸中怒火,大吼一聲道:「給我對準屍堆,發射火箭!」

    一聲令下,立即有弓兵把一支大木桶搬上城頭。桶內用木片間隔成一個個小方格,每個小方格內都裝著一支奇怪的箭。

    這種箭的箭頭與普通鐵箭無異,在箭桿上卻裹有一個竹筒,竹筒內填滿易燃的油脂。在這個竹筒後面,則是一小截火藥筒,筒中裝的就是黑火藥,並有導火線連到筒外,最後面仍是箭羽。

    工兵把木桶在垛口上固定好,大喝一聲:「閃開了!」

    周圍的明軍趕緊躲避,只見那工兵用點燃的火把在桶的後面一揮,把所有箭支的導火索全都引燃了。火苗迅速順著導火索爬入火藥筒,突然一陣比鳥銃擊發密集得多的爆炸聲一連串響起,聲勢極為駭人!

    而隨著這些爆炸聲,數十支利箭立即飛出木桶,直奔六十步外的屍堆而去。清兵哪見過這種後部冒火的利箭,均嚇得紛紛縮脖,被直接射中的倒是幾乎沒有。

    但大部分箭支還是釘在摞得一層一層的屍牆上。頃刻之間,烈火熊熊而起,轉眼間屍牆即變成了火牆!火牆後面哪還能藏得住人,清兵連燒帶嗆,紛紛屁滾尿流地往後逃竄,而城頭的鳥銃則再次適時響起,又一批清兵倒在血泊之中。

    「射得好!」孟拱一拍大腿蹦了起來,放肆地仰天長笑,城頭明軍也是歡聲雷動!

    這時朱由檢與袁可立在城樓裡可再也憋不住了,還是三步並作兩步出來觀戰。袁可立望著那隻大木桶愕然道:「陛下,這東西臣在一本書中見過,好像叫『火箭』!」

    「沒錯!」朱由檢也極度興奮地道,「誰說我大明科技落後?我們有的是能人,只是朝廷不用,把這些人才都埋沒了!尚書大人,這種武器確實是軍工廠從一本書上發現,並且試製成功的,這本書就是《武備志》!可惜找不到這本書的作者,可惜!」

    袁可立聽罷也興奮地道:「《武備志》這本書很多人都看過,臣亦看過,其書洋洋二百餘萬字,圖文並茂,除了兵訣、戰略、陣列、占度等內容外,篇幅最多的就是各種軍資軍械,尤其是他自己設計的軍械,其中便有這種『火箭』。此書作者臣亦知之,他名叫茅元儀,算起來還很年輕,今年也不過三十出頭。此書完成時,他才二十多歲。」

    「此人現在何處?朝廷為何不用?」朱由檢激動地問道。

    袁可立卻歎了口氣道:「茅元儀曾任遼東經略楊鎬的幕僚。薩爾滸一戰,楊鎬喪師辱國,下獄論死,至今仍關押在刑部大牢;茅元儀受楊鎬牽連,也一度被抓起來問成死罪。還是孫尚書覺得他是個人才,多方斡旋,才留下他一條性命,不過到底落了個遣戍漳浦的結果,已經多年沒有消息。一名罪犯所著之書,朝廷當然不會重視。」

    「快把此人給朕找來!」朱由檢激動得聲音都有點變調了,「他搞出來的可是火箭!火箭呀!」

    書友群321669195,歡迎加入互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