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九百一十四章 開源節流 文 / 飽吹餓唱

    相對於公開處置蜀王朱至澍,朱由檢對西南戰事的軍事部署就要隱秘得多了。李來亨和李定國的飛鴿傳書有兩套系統,一套針對朝廷,主要是匯報戰果;而另一套採用完全不同的密碼,紅娘子接到以後會直接密送朱由檢。

    像這次成都大捷之後,李定國與秦良玉合兵一處趕往重慶,在途中就向朱由檢請示了下一步的作戰方案。

    按照常理,秦兵輾轉數千里,連打兩個大勝仗,重新將成都和重慶這兩個川中最重要的城池掌握在手中,已是基本穩定住了西南局面。因為奢崇明的叛軍元氣大傷,已經不可能組織起像樣的進攻,接下來只要步步為營,將其趕回永寧老巢,不讓他到處流竄,最後合圍永寧將其殲滅,這是正常的思路。

    所以秦良玉提出,官軍還是應該在成都附近先休整一段時間,畢竟秦兵和白桿兵都太疲勞了。至於奢崇明,他雖然率殘兵逃入西山,但那裡可不是他的地盤,而是「嘉絨十八土司」的勢力範圍。

    所謂「嘉絨十八土司」,其實就是川西各土司的統稱。名為十八土司,其實大大小小足有一百多個,其中最大的有四個,分別為明正、裡塘、巴塘、德格四大家,每個都與永寧土司實力不相上下。

    雖然都是土司,但川西各土司都是藏族,奢崇明卻是彝族,往日關係就不怎麼融洽。奢崇明圍攻成都時,也曾寫信讓川西各土司出兵相助,卻沒有一個土司順從。現在奢崇明已經成了喪家犬,川西各土司也絕對不會對他客氣,肯定還會把他趕出來。所以官軍也不用追趕,只在成都附近以逸待勞即可。

    但李定國卻不這麼看。他認為皇帝對西南一戰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要速戰速決。秦良玉的策略雖然穩妥,但肯定要拖延時日,恐怕數年都不一定能完全平定永寧土司,更何況還有個毫髮未傷的水西土司。

    所以李定國認為應趁奢崇明還沒有逃出西山,先與李來亨合圍永寧,把奢崇明的老巢端了再說。至於成都已無須再守,因為奢崇明三萬大軍都打不下成都,如今只剩數千殘兵,別說攻打,他連從附近過都不一定敢過了。

    而拿下永寧之後,秦兵和白桿兵的兵力合計約有一萬五千人,就可以猛攻水西土司了。平定水西土司之後,秦兵還得趕緊往回趕,因為李定國始終覺得盤踞在湖北山區的流賊是個巨大的威脅。

    朱由檢綜合比較了兩個方案之後,還是選定了李定國的方案。其實他都沒敢告訴李定國,他之所以要求西南必須速戰速決,是因為他很清楚,按照歷史上的進程,後金大軍可能很快就會越過長城,兵臨京師了!如果李定國和李來亨長時間陷在西南,京師的局勢就會更加危險。

    當然朱由檢也採納了秦良玉的一部分意見,讓她以石砫土司的身份,給川西各土司頭領一一去信,請他們各自嚴守邊境,勿要接納叛軍。朱由檢也沒指望這些土司會助官軍剿滅奢崇明,他真正的目的是要穩住各土司,至少讓他們不再打成都的主意。否則前門驅虎後門進狼,剛打跑奢崇明,又引來其他土司,朝廷可真沒有兵力再去應付了。

    其實這段時間朱由檢比李定國還忙。他現在正在籌劃著一件更為重要的大事,那就是興辦商業。

    其實這件事也是局勢給迫出來的。說起來也很簡單,朱由檢近期一連串的大手筆,無不是花錢如流水,而戶部國庫一直是空空如也,所有款項只能從內帑中撥付。

    在扳倒魏忠賢之後,朱由檢本來是一口吃了各胖子,連追查帶罰沒,在內庫積攢了五千萬兩白銀。而戶部通過正常的田賦,一年只能徵收三百多萬兩銀子,即使加上「三餉」,也到不了一千萬兩。按此推算,內庫足可應付大明帝國五年的開銷。

    可這種富餘並沒有保持多長時間,因為需要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山海關修築重城、擴建海港、安置內遷邊民,合計大約需要三百多萬兩銀子;擴建京師和疏浚通惠河工程更大,朱由檢預計至少也得花費七八百萬兩。

    而從葡萄牙人那裡進口火器和戰艦,以及在天津興建造船廠,打造北海艦隊,也都極為重要,朱由檢預留了一千萬兩白銀。把這三大項扣掉,內帑銀已經基本上消耗一半了。後面需要用銀子的地方還很多,田賦根本指望不上,長此以往,豈不是要坐吃山空、難以為繼?

    要解決財政問題,無非是「開源」和「節流」兩個方向。如今「節流」是不可能了,後面花錢只會更多,所以重點只能放在「開源」,也就是增收上。

    過去朝廷想要增收,基本上只有一招:加賦,更確切地說是加田賦,加派三餉即是如此。如果還按照這個思路繼續增加田賦水平,一來老百姓根本承受不了,二來短時間內也增加不了多少賦稅。

    所以朱由檢只能把目光投向商業。在這個時代,大明帝國的gdp佔整個世界的三分之一,商業極其發達,又是連年順差,導致世界各地的白銀大量湧入大明,因此民間有的是財富,只不過沒掌握在朝廷手中而已。現在朱由檢要做的事,說起來也很簡單,那就是自己經商,搶現有商人的生意,把民間的大量財富掌握到朝廷手中!

    但是明朝還有一項重要的國策就是「藏富於民」。《皇明祖訓》明確提出,朝廷和官員不能與民爭利,因此嚴格限制官辦工商業,禁止官員經商。朱由檢若想辦大明的「國有企業」,首先大臣們那一關就難過。等把他們說服,那真是黃花菜都涼了。

    幸好朱由檢還有一個殺手鑭,那就是黃海商幫。自從兩年前成立以來,黃海商幫在李貞妍和朱存棋的打理下蒸蒸日上,不但賺了不少銀子,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大批精通商業的人才。

    所以朱由檢決定先不搞官辦企業,而是以黃海商幫的名義,用私營的方式佈局商業。在他與朱存棋的反覆籌劃計議下,一條體量超大的商業大鱷即將誕生!

    移動閱讀請訪問:wap-精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