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第一卷 第八百九十一章 報紙的意義 文 / 飽吹餓唱

    李標與朱由檢爭論了半日,不但無法說服皇帝,自己反而理屈詞窮。最後朱由檢用兩句話打發了他:「《大明律》不是沒有規定不許平民辦報紙麼?法無禁止即可為,再說一份小小的報紙,哪裡值得李大人這樣大動肝火。就這樣吧,朕還有不少奏章要批紅呢!」

    被轟出來以後,李標急忙返回內閣,將與皇帝交涉的結果告訴眾閣臣。

    內閣成員對這件事看法也不盡相同,像孫承宗、王在晉、袁可立等人,都和朱由檢一個腔調,認為不必對民間的一份報紙太過在意。

    而像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吳偉業等比較年輕的中書舍人,則對報紙的出現抱支持態度。

    而東林系大臣的內部意見也不太統一。除了李標這樣的堅決反對派以外,有不少人對報紙本身並不贊成,但因為主編是陳圓圓,不由自主地就心有所向。

    散朝之後,東林黨人又在首輔韓爌府中聚會討論此事,最後還是錢龍錫的一番見解得到眾人的贊同。

    錢龍錫認為,想將報紙取締,一則於法無據,二則很明顯陳圓圓得到了皇帝的支持,所以根本無法取締。

    至於皇帝支持陳圓圓辦報紙的原因,恐怕並非是憐香惜玉那麼簡單,而是打算利用報紙影響民間輿論,再用民間輿論影響朝政。比如李來亨收復重慶這件事,如果滿大街上都是一片讚譽之聲,閣臣還以二將不等監軍擅自行動為由予以責難,皇帝就可以把民意搬出來壓大臣。

    因此,必須對民間輿論加以控制。既然無法取締陳圓圓的報紙,那麼東林黨人完全可以自己也辦報紙,用數量壓倒陳圓圓。那時民間輿論也被東林黨所掌握,皇帝就不好一意孤行了。

    眾人均認為錢龍錫的計策妙極,心想這就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東林黨人個個都是筆桿子,寫文章罵人那是拿手好戲,只要報紙付印,還不得把那個「亭林」用唾沫淹死。

    就在東林黨人緊鑼密鼓地籌備自己的報紙,準備與陳圓圓唱對台戲的同時,朱由檢再次趕到信王府,為陳圓圓打氣。

    陳圓圓的京華時報,當然是在朱由檢的大力協助之下才得以發行的。錢龍錫的猜測對了一部分,朱由檢辦報紙,確有控制民間輿論的意圖。但報紙的功用並不僅限於此,除了是一種宣傳工具以外,還可以傳播知識和文化,逐漸開啟民智,打破精英階層對國家政治事務的壟斷。另外,信息傳播與廣告也是很實用的功能,對經濟的發展大有好處。

    朱由檢做為一個穿越之人,現代科技他懂得並不多,但是像報紙這樣並不需要太高技術含量的東西,他當然是要搬過來盡快實現的。

    為了避免思想守舊的大臣干擾,他決定不以朝廷的名義辦「官方媒體」,而是採用民間發行的辦法。這樣就可以繞過內閣,讓報紙盡快發行。否則,單是說服東林黨人就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

    正好陳圓圓現在無事可做,她名氣既大,又有很高的文學修養,是個再合適不過的主編人選了。「京華時報」這個名字,就是陳圓圓自己取的。

    當然,在這個時代,辦報紙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辦報就得印刷,若像邸抄那樣用人力手抄,根本無法滿足發行量的需要。

    而印刷工匠在這個時代還很稀缺,整個京師也不過只有幾十名而已。其中一多半還隸屬於國子監等官府,為了避嫌也不能用。朱由檢便讓陳圓圓高價從民間僱用工匠,好不容易雇了十名。

    在具體的印刷方式上,陳圓圓選擇了活字印刷。其實活字印刷術雖然在北宋年間就已發明,但因為印刷質量不如雕版印刷,一直沒有大規模普及。

    但是朱由檢要求報紙每天發行,用雕版印刷就根本來不及了。活字印刷雖然質量稍差,但朱由檢現在要求沒那麼高,只要先把發行量弄上去就行。

    京華時報的第一期只發行了五百份,給報童的價格是半個銅板一份,報童賣一個銅板,可以賺取一倍的利潤。價格如此之低,報紙肯定是虧錢的,但朱由檢告訴陳圓圓現階段不必考慮成本,因為報紙的價格必須得低,否則老百姓捨不得買,印了給誰看?等影響慢慢擴大以後,則可通過廣告實現收支平衡。

    朱由檢進府之時,陳圓圓正忙著校對京華時報第二期的內容。朱由檢沒有驚動她,而是在旁邊默默觀察了一會兒。只見她雖然忙得連口水也顧不上喝,但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變化,原來那種淡淡的哀愁已經一掃而空。

    朱由檢知道,這就是勞動的喜悅!從現在開始,她可以不用再依附任何人而活,也給千千萬萬像她這樣的不幸女子做了一個傑出的榜樣。這時的陳圓圓更具一種別樣的美,朱由檢不禁看得入神了。

    「皇帝陛下,您看得連眼睛都不眨一下,是不是覺得圓圓小姐太美了?」秋琳娜的一句玩笑,將朱由檢和陳圓圓同時驚醒,兩人也都立刻臊了個大紅臉。

    朱由檢趕緊用話掩飾道:「是,啊不,不是…那什麼,我是來看看陳姑娘辦報紙還有什麼困難,嘿嘿嘿。」

    陳圓圓也趕緊低下頭去,略有些猶豫地道:「萬歲,圓圓聽說朝中大臣對這份報紙意見很大…」

    「不用管他們,只要老百姓歡迎就行。」朱由檢笑道,「估計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報紙出現,他們才是你的競爭對手。現在京華時報的發行量才五百份,實在太小了,要盡快達到五千份,並且建立穩定的銷售渠道。昨天給了你顧炎武的文章,今天用王夫之的這一篇,記住一定要用筆名,可不要讓他們的身份暴露了。以後還要公開接受投稿,這樣你就不用為排版發愁了。至於怎樣讓報紙的內容更受老百姓歡迎,我想以陳姑娘的冰雪聰明,肯定有更多的好點子,我就不過多干預了,呵呵。」

    看著朱由檢與陳圓圓二人談笑風生,秋琳娜頗有些嫉妒地道:「皇帝陛下,你對圓圓小姐的承諾已經實現了,那對我的承諾呢?」

    「快了快了!」朱由檢滿頭黑線道,「最多還有三五天,葡萄牙人就會進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