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八百五十六章 外城工地 文 / 飽吹餓唱

    「三月二十六這天,聖上要在新外城接受天下舉子叩拜!」這個消息不脛而走,迅速在京師數十萬名舉子中產生了強烈反響。

    要知道,皇帝那可不是凡人,而是天子,平素居於紫禁九宸之內,尋常百姓當然難睹天顏。過去通過會試後,還會有一個「殿試」,即是皇帝親自主考。殿試第一名稱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其餘皆為「進士」。天下學子何止百萬,也就這幾百幸運兒能有幸見到皇帝的廬山真面目。

    而這次恩科,皇帝居然要在開考前接見全體舉子!這可又是一項莫大的恩典,學子們無不激動萬分,精心準備,誰都希望皇帝在接見時多看自己兩眼,甚至能問自己一句話。只要奏對得當,討得皇帝歡喜,說不定就可一步登天了。

    這一天天還不亮,城中的舉子們就早早地梳洗完畢,衣冠整齊地來到新外城處等候。規定的接見時間是正午,可誰都想佔個好地方,離皇帝近一些,有些人甚至為了爭搶一處絕佳的位置而推搡起來。

    不過熱鬧了一陣以後,舉子們突然意識到:皇帝可不一定從哪個方向來。新外城又這麼大,現在爭搶地盤可謂全無意義。

    閒著也是閒著,舉子們就觀看起京師擴建工程來。

    現在工程還處於準備階段,具體來說就是挖護城河取土,以及建造磚窯,離真正開建還早。儘管如此,圍著京師的東、西、北三面長達數十里的工地上,仍是緊張而又忙碌,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這幾天朱由檢一方面讓德妃包玉憐協理太醫院,另一方面,擴建工程也一天沒有停歇。在工人方面,那些蒙古俘虜還沒有到位,現在以招募來的市民與流民為主,人數約有兩萬。他們在數百名工匠的指導下,分配到不同的工作面同時開工挖土。

    這個時代可沒有挖掘機,取土完全依靠人力。工人們掘土的工具就是兩樣:鋤頭和鐵掀。在來自秦王莊的老工人指導下,每組工人都做了明確的分工:有的用鋤頭刨松地面,有的用鐵掀取土裝車,有的將裝滿土的小車推到指定地點卸下,有的分發管理工具,有的則負責監督工作進度,前後照應。是以雖人數眾多,卻是忙而不亂,繁而有序,與同樣人數但各自單干相比,效率可是高多了。

    每人每天的工作量都有定額,完成則賞,完不成則罰,若超額完成更有額外賞賜。多挖一掀土,就等於多掙一文錢,因此每個工人都幹得十分賣力,與過去服徭役時的出工不出力形成了鮮明對比。

    至於那些流民中的婦女,朱由檢也招募了不少。她們雖然干體力活不如男人,但做飯送水、照顧婦孺,卻比男人做得更好,而且工錢更低一些也能接受。

    而在東南方向,對通惠河的疏浚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其實這條運河經過數百年的使用,多處河床已經淤塞得快與河面平齊了,曾經寬達五丈的河道,如今也變成了幾尺寬的小溪,已經根本無法通航。

    朱由檢在這裡投入的工人,幾乎與擴建新外城的工人相同,為的就是早日與通州的大運河連通,讓物資能通過水路直抵京師。與過去的天然河槽不同,這次全部用條形青石鋪底,雖然工程量因此大了很多,但可有效防止滲漏,今後清淤也方便了很多。

    眾舉子觀看了一陣,有人對工程大加讚賞,認為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顯示了皇帝治國的雄心。有人卻不以為然,要麼認為京師已經夠大,再修新外城勞民傷財,純屬浪費;要麼認為不管修多少城牆,也擋不住女真鐵騎,大凌河和錦州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但是不管如何議論,絕大多數舉子對幹活的工人的態度卻相當一致:不屑一顧。在他們看來,這些工人因為不能讀書識字,所以只能在這賣苦力,當然與飽讀聖賢詩書的自己不能相比。所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些人就是活該挨治的命。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過去,太陽漸漸升得高起來了,舉子們也等得不耐煩起來。三月的太陽雖然還不很毒,可新外城就是原野,全無陰涼遮擋。曬的時間長了,不少舉子都熱得滿頭大汗。但是為了保持讀書人的風度,他們可不願意脫了衣服涼快一下,反而對那些打著赤膊、滿身是汗的工人嗤之以鼻。

    突然,一名十六七歲的年輕舉子脫掉外衣,縱身跳下一處已經挖了一人多深的土坑,接過一個坐在地上休息的工人的鐵掀,幫著那工人剷起土來。那工人忙阻止道:「這位公子,這如何使得?您看您這身衣裳這麼乾淨,可千萬別蹭髒了…」

    「沒關係,反正聖上還沒有來,我看你們幹得既帶勁又辛苦,忍不住也想下來掄幾下鐵掀。」那年輕舉子笑道。

    工人憨笑道:「公子,這挖土可比不得你們吟詩作對,就是個傻力氣活。小人看您生得細皮嫩肉,可幹不了這個…」

    「你還別小瞧我,想當年比這重得多的活我也幹過!」那年輕舉子邊說邊干,果然是揮掀如風,不一會兒便裝滿了一車土,卻也累得大汗淋漓。他索性脫了個光膀子,把衣服往地上隨意一扔,繼續埋頭苦幹,豆大的汗珠子不時從肌肉隆起的背上滑落,砸入帶著腥味的泥土中。

    年輕舉子在下面幹得起勁,上面的其他舉子卻是議論紛紛。便有人搖頭冷笑道:「此人當真可笑!聖上馬上就要來了,他卻自降身份,與這些粗鄙之人為伍,弄得污穢不堪。一會兒被聖上看見,豈不是唐突了聖駕?辱沒斯文,辱沒斯文!」

    那年輕舉子聽見了,卻是抬頭冷笑道:「你們說我辱沒斯文,我倒沒覺得。你們說工人粗鄙,我更不這麼認為。擴建京師,為的是抵禦外侮。身為大明子民,抵禦外侮既是無上光榮之事,亦不分男女老幼,人人有責。學生不才,雖不能上陣殺敵,在這裡出點力幫助工人建城,哪怕是只添了一鐵掀土,心裡都痛快得很。諸位高談闊論倒是很在行,不知可曾為國家添一磚一瓦否?」

    書友群321669195,歡迎加入互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