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八百二十八章 接敵三式 文 / 飽吹餓唱

    漫天箭雨!

    當明軍和後金軍的先頭部隊相距百步左右時,雙方同時開弓放箭。百度:本名+

    對於女真人和蒙古人來說,騎馬射箭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本領。後金軍之所以能在野戰中屢勝明軍,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們騎術和射術都十分精湛。騎術精湛,則可靈活地在戰場上移動,避免被敵人瞄準,同時在最短的時間內選取最有利的射擊位置;箭術精湛,則突出體現在射得快、射準准和射得狠上。

    一個優秀的女真騎兵,若論快,可以在二馬錯蹬的電光火石之間開弓如滿月連射兩箭;若論准,可以在二三十步的範圍內準確地射中敵人沒有盔甲防護的部位,甚至是釘在人或戰馬的眼睛上;若論狠,他們可以射穿皮甲,甚至連膘肥體壯的戰馬,利箭也能透體而過!

    而在百步左右的距離上,後金軍則會採用拋射的方式,形成一片鋪天蓋地的箭雨,將敵軍完全罩進去,令對方防不勝防。

    此時戰場上萬箭穿空,當然飛向明軍的要明顯比飛向後金軍的多上數倍。這一方面是因為後金軍兵力較多,另一方面也是他們能連續拋射,明軍射一支箭,女真人往往已經射了兩三支了。()

    頃刻之間,第一輪箭雨已劃過夜空,帶著死亡的利嘯聲壓了下來。明軍兩翼衝在最前的騎兵,登時成片地中箭墜馬,毫無防護的戰馬也中箭慘嘶著頹然倒地,登時引起明軍陣形的混亂。

    而明軍射出的箭支,卻因為力道不足,大多數墜在女真騎兵的前方數丈,幾乎沒對後金軍造成任何傷亡。

    緊接著後金軍的第二輪和第三輪箭雨又已射至。雙方以騎兵結陣對沖之時,完全是以強大的動能去衝擊對方,因此絕不可減速或是躲避,那樣就會引起自身的陣腳大亂。所以明軍兩翼的騎兵也只能是迎著箭雨義無反顧地往前猛衝,甚至連撥打箭支的時間也沒有。至於是否中箭,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頃刻之間,明軍兩翼的傷亡已經將近千人,尤其是祖大壽的左翼,已經有近七百騎兵永遠地倒在了遼東堅硬而遼闊的大地上。何可綱的右翼情況稍好,因為何可綱本人就是一等一的神射手,他麾下的親軍也都有百步穿楊的本領。因此右翼並未被女真人的箭雨完全壓制,也給對方造成了一定的傷亡。

    不過這三輪箭雨還只是大戰的序幕,雙方轉瞬之間已經對衝至相距四五十步的範圍之內。這時就不能用拋射了,兩軍都張弓搭箭向正前方平射。這是最後的一輪密集箭雨,也是力道最大、殺傷力最強的一波,在這種距離之下,女真人射術上的優勢被縮小了,雙方都不斷地有人中箭墜馬。此輪箭雨過後,雙方騎兵都將弓箭收起,改用近身武器,準備迎接最為慘烈的大混戰!

    可是讓位於中路最前方的蒙古八旗騎兵感到詫異的是,自始至終,他們正對面的對手都未發一箭。不但不放箭,他們也不撥打箭支,完全就是冒著箭雨衝鋒。可是與明軍兩翼不同的是,這支部隊卻幾乎無人墜馬!

    待衝到僅剩三十步的距離時,蒙古騎兵終於看清了:他們的對手全是重甲騎兵!每個人連人帶馬,都被厚厚的鎧甲所覆蓋,只露出黑洞洞的眼睛,難怪箭不能傷。

    三十步的距離,對於對沖的戰馬來說,就是短短一瞬。就在蒙古騎兵剛剛收起弓箭、擎起雪亮的馬刀之時,明軍的鐵騎已經如同一道銅牆鐵壁一般,排山倒海地衝了過來。在接敵的一瞬間,他們或掄起長柄鐵錘,或揮舞著近丈長的狼牙棒,從胸膛中發出雄獅般的怒吼,雙臂運力下砸,斜揮,再橫掃!

    這就是關寧鐵騎每日刻苦訓練的「接敵三式」!

    不同於大刀和長矛以其鋒利傷人,關寧鐵騎的兵器全是鐵錘和狼牙棒這樣的鈍器,為的就是將重騎兵的衝擊力發揮到極致。這接敵三式的第一式非常簡單,就是所謂的「力劈華山」。別看簡單,卻非常實用,因為鐵錘和狼牙棒都有長桿,比八旗騎兵常用的單手馬刀要長出不少。在這一瞬間,敵人的馬刀因為距離不夠,還攻擊不到明軍,只能用兵器擋格或是稍稍撥馬避開。

    而凡是企圖用馬刀擋格鐵錘或是狼牙棒的敵人,都無一例外地遭到迎頭痛擊。本來雙方對沖的力道已經非同小可,關寧鐵騎又是雙手揮舞的重兵器,單手馬刀豈能阻擋?別說封出去了,絕大多數敵人的馬刀直接就脫了手,然後被鐵錘或是狼牙棒狠狠地砸在腦袋上,腦漿迸裂地墜下馬去。

    而那些比較聰明的蒙古騎兵,看出對方來勢兇猛,急忙錯開馬頭,企圖在二馬錯蹬時用馬刀劈刺。可是明軍一招砸完,順勢向斜上一挑,第二式又疾速拍到。揮舞的方向,正好就是敵人前進的必經之處,因此不少敵人恰似是直接撞到了鐵錘或是狼牙棒上,又是一片慘嚎著被從馬上兜飛出去。

    這時雙方已經互相插入對方陣中,即將形成慘烈的混戰。不論是明軍還是後金軍,前、左、右三面都是敵人,只有後面是己方的騎兵。這時關寧鐵騎的第三式「橫掃」又發揮出巨大的威力,因為在這種局面之下,無論是刺是劈,殺傷範圍都很有限,惟有橫掃能最大面積地殺傷敵人,保護自己。

    別看關寧鐵騎這三式招數都十分簡單,也沒什麼後續變化,卻是李成梁及李如松從幾十年的戰鬥生涯中總結出來,終於在李崇瑤這一代發揚光大。因為身披重甲,無法使出複雜精妙的招數,這三式簡單實用,易於掌握,反倒成為關寧鐵騎的殺敵絕技!

    三式過後,關寧鐵騎與蒙古八旗已經攪殺在一起。這時一直隱藏在蒙古八旗陣後的鰲拜見機不可失,大吼一聲道:「衝!」

    一聲令下,數百騎最精銳的女真白甲兵迅速繞過關寧鐵騎與蒙古八旗混戰之處,硬生生插入明軍前鋒與中軍之間的空隙。鰲拜一眼就望見了前方不遠處的黃羅傘蓋,興奮地如野狼般嘶吼道:「你們是滿洲最強的勇士,去撕碎他們,奪下黃羅傘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