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七百八十九章 秋後算賬 文 / 飽吹餓唱

——    章節內容開始——>

    朱由檢與黃道周的寫字比賽,當然是以朱由檢的勝出而告終。速度上就不用說了,毛筆和硬筆的書寫速度根本就沒有可比性。這還是鵝毛筆,寫幾筆就得蘸一下墨水;如果是鉛筆或是鋼筆,那速度就差得更多了。

    而從書法的角度上來看,大臣們也驚異地發現,其實皇帝的字還不壞,算得上是流暢的行書,可比聖旨上那狗爬的字強多了。其實這也沒什麼可奇怪的,朱由檢在前世畢竟是上過大學的人,寫字不可能太爛,只是毛筆確實不行而已。

    黃道周卻還不服氣地道:「陛下,書法不能只求速度,從字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修養…」

    朱由檢卻語重心長地打斷他,眨著通紅的雙眼苦笑道:「黃大人,朕寫字是為了處理朝政,而不是一筆一畫地寫書法作品。不瞞你說,朕已經幾夜沒有休息好,其中很多時間都用在和毛筆較勁上了。每天幾百篇奏章,要像你這樣寫法,朕就是不眠不休也批不完啊!所以還望你能理解。還有,剛才既然你比賽輸了,那就得願賭服輸,以後寫奏章改用硬筆。」

    黃道周這次卻不再爭辯了,鼻子一酸跪倒重重叩頭道:「臣愚鈍,不能理解陛下勤政的良苦用心!請陛下放心,自今日始,臣即改用硬筆寫奏章!」

    見這個最頑固的守舊派都改變了立場,朱由檢也順勢宣佈:今後批閱奏章一律用硬筆。官員們的奏章也鼓勵改用硬筆,一時不能適應的仍可用毛筆,但最多限期一年。一年之後,就要統一用硬筆書寫了。

    這件事了之後,孫承宗等人立即懇請朱由檢重新考慮議和之事。朱由檢卻顧左右而言他,打了個呵欠道:「現在是日講,並非談論朝政之所。朕今日乏了,回宮好好睡一覺,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吧。」

    孫承宗見朱由檢滿眼佈滿血絲,臉色蒼白、呵欠連天,也確實是乏累到了極點,心想還是龍體更為重要,也只得率眾告辭,準備第二天早場時再行諫言。

    但到了第二天,朱由檢仍是稱病不朝,反對議和的大臣也只能徒歎奈何。

    這一來二去,已經過去了好多天,朝廷同意議和的密旨早已遞至遼東前線。袁崇煥接旨不敢怠慢,立即通過隱秘渠道向皇太極傳遞了消息,並且強調後金必須派遣使臣至京師面聖,否則一切免談。

    後金方面反應倒也迅速,很快便派出以漢臣寧完我為首的使團,從廣寧趕至錦州,又被祖大壽從錦州護送至寧遠。袁崇煥接見過之後,為謹慎起見,先用六百里加急飛報京師,三天之後才讓使團啟程,為的是讓朝廷有個準備的時間。如果這時候反悔,還可將使團中途攔下。

    從寧遠到京師約有千里,即使是六百里加急,急奏也在兩天之後才抵達京師。兵部接函不敢怠慢,立即遞入宮中。朱由檢一看使臣是漢人,還是與自己在朝鮮有過一面之緣的漢奸寧完我,不禁微微歎了口氣道:「唉,級別太低了!」

    其實這也很正常,自從努爾哈赤起兵反叛,兩邊就斷絕了往來,這還是第一次派遣使臣。女真人總是自吹如何勇敢,其實也怕萬一議和不成,使臣被扣在京師或者乾脆被殺,於是就派出個忠心的奴才。反正寧完我是漢人,死了也不可惜。

    雖然有點小鬱悶,朱由檢還是降詔讓使臣進京。依著禮部的意思,既然有外臣來京覲見,理應盛排威儀,讓其心生敬畏,不敢再覬覦大明。不過朱由檢卻特意強調,不許做任何多餘的準備,就像平常上朝一樣,使臣來了讓他進宮覲見也就是了。

    按理說明金議和,這是當前壓倒一切的大事,可是朱由檢的表現卻又讓群臣看不懂了。他似乎對這件事一點也不上心,反把精力投入到其他方面。

    這個其他方面,主要就是指前段時間「出宮榮養」的宦官。紫禁城中原有數千名太監,大部分是在最底層干雜活的小太監,對這些人朱由檢確實是「榮養」了,一次性付了他們二十年的薪俸。然後願意回原籍就回原籍,不願意離開的,這些銀子也足夠他們在京師買一座小四合院了,然後安度餘生了。

    不過那些大大小小的太監頭目,尤其是司禮監、御馬監等掌握實權的部門,以及放到全國各地的鎮守太監,可就沒那麼好的運氣了。朱由檢把他們全都安排住進原來魏忠賢的府第,派重兵把守,美其名曰保護,其實是把這些太監軟禁起來了。

    然後在新任錦衣衛千戶嚴振綱的主持下,一場對太監「秋後算賬」的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始了。嚴振綱外號「活閻王」,那審訊的手段是何等「高超」,別說太監,就是鐵打的漢子也受不了。

    那些曾經趾高氣揚不可一世,連王侯將相都不放在眼裡的大太監,如今卻是落難的鳳凰不如雞,在嚴振綱的審訊下,沒幾天就徹底交待了自當太監以來犯下的種種罪行。甚至就連當小太監時,從尚膳監裡偷過雞蛋這種事都交待出來了。

    嚴振綱按照朱由檢的吩咐,將審訊重點放在貪污受賄,以及偷竊、挪用、轉移內帑銀上。時間不長便查明,宮中太監監守自盜,從內庫中轉移至宮外的內帑銀不下三千萬兩!朱由檢也大為震驚,立即讓嚴振綱按圖索驥,將這些內帑銀追回紫禁城,交財務處妥善保管。

    除此以外,像在宮廷採購中受賄、以及做鎮守太監時收受好處,甚至直接將礦稅、鹽稅等中飽私囊的犯罪行為,簡直數不勝數。朱由檢立即命錦衣衛挨個抄家,把這些太監在京師以及外地的家產全部充公。僅據粗略統計,折銀就不下千萬兩,相當於又一個魏忠賢。

    朱由檢下令嚴振綱繼續嚴審,同時將這些太監的罪行昭告天下。一時間大快人心,全國百姓奔走相告,都覺得崇禎皇帝以雷霆手段肅貪,將這些國之巨蠹揪了出來,以後老百姓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不過朝臣們的大部分注意力還是放在議和上面,他們覺得貪腐這種事不過是癬疥之疾,皇帝只顧追查太監,未免有貪財酷索之嫌。

    在這種氣氛之下,後金使團終於抵達京師了——

    章節內容結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