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七百五十九章 傳旨三千營 文 / 飽吹餓唱

    就在啟明初現的同時,京西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悄無聲息地出現了一支上萬人的騎兵隊伍,沿著山間小路緩緩行進。()俗話說人上一萬沒邊沒岸,但這麼多的人馬,卻連一個敢大聲咳嗽的都沒有,兵器也都緊攥手中鋒刃向前,避免與鐵甲或他人磕碰而發出聲音。只有戰馬在如刀的寒風中偶爾大聲呼氣,噴出一團白霧,證明這並非幻象,而是一支真實存在的神秘大軍!

    走在隊伍最前方的是四匹神駿昂揚的汗血寶馬,上面各端坐一員大將。其中一個兩鬢略有些斑白的將領突然勒馬道:「停止前進!再往前方五里,就是三千營的駐地了。」

    另一位看起來十分年輕、甚至還有些稚氣未脫的小將則笑嘻嘻地對聲旁身著玄色重甲、只從頭盔中露出閃閃放光的雙眼的將領道:「多虧郝大哥一路辛苦扮流賊,嚇得各地官軍都龜縮城中不敢出來,我們行軍才能如此順利,僅用五天時間就突進了二千里。剩下的活兒,就不勞煩郝大哥了,你只在此壓陣,看小弟如何賺敵!」

    「放你娘的屁!」重甲將領笑罵道,「一路跑腿耍猴的差事都讓我干,現在該立功了,你小字就蹦出來,我說你咋那麼滑頭呢?」

    「喂喂喂郝大哥,你咋這麼不文明呢?」小將嬉皮笑臉地道,「從秦王莊開拔之時,令妃娘娘可是交待過,讓定國哥執掌臨機指揮權。這可不是我要搶功,是定國哥的安排,你難道還不服氣麼,嘿嘿。」

    另一位面白如玉、俊朗儒雅的年輕將領聽了微微一笑道:「二位勿要玩笑了。之所以要來亨去,是因為他還比較年輕,扮相更像一些。若是郝大哥去,滿身陽剛之氣,一見面就露餡了。好了,時間已經不早,來亨,行動吧。得手之後在中軍帳前豎起大纛旗;若不順利,立即鳴槍為號,我們馬上接應。」

    那小將聞言不敢怠慢,立即與手下數十名騎兵在鐵甲外面套上了一身奇怪的衣服。重甲大將見了捧腹大笑道:「哈哈哈哈,別說,還真像!你小子以為這活兒哥哥還願意跟你搶啊,我看你以後也別帶兵了,就穿著這身衣服服侍聖上,挺好!趕緊滾犢子吧!」

    大約半刻之後,京師三大營之一的三千營轅門外,突然來了數十騎輕騎。為首者頭戴黑色官帽,上綴一顆晶瑩剔透的玉石,身穿大紅色團龍官服,外披玄色大氅,腰繫玉帶,下巴高揚,一副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模樣。

    而他身後的數十名隨從,則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對轅門齊聲大喝道:「九千歲鈞旨到!速開營門,營將跪接!」

    守門的官軍不敢怠慢,急至中軍大帳報主將崔呈雋。這崔呈雋是兵部尚書崔呈秀的族兄,本是個游手好閒的無賴;自從崔呈秀攀附了魏忠賢一路高昇,崔氏滿族也雞犬升天,崔呈雋不過會兩招三腳貓的功夫,竟輕鬆通過武舉,一升再升,不過兩三年時間,已經做到三千營總兵官。

    這三千營是三大營中最有戰鬥力的一支,因為全是騎兵。當年成祖「靖難」之時,以三千蒙古降兵為前驅,屢戰屢勝,故此得名。當然現在三千營的兵力可不止三千,足編將近六萬,實際也有三萬左右,其中還包括不少蒙古族騎兵。魏忠賢對三千營也極為重視,除了監軍太監王朝奉以外,還特意安排了崔呈雋這個心腹走狗執掌兵權。

    此時崔呈雋正摟著一名青樓相好呼呼大睡,忽聽魏忠賢派人來傳令,趕緊踢開那女子匆匆披掛,慌裡慌張迎出帳外,心想監軍太監王朝奉昨天不是已經調五軍營入了京師,難道九千歲又有新佈置?

    到營門處往外一看,見數十騎錦衣衛簇擁著一名年輕的太監,崔呈雋更不懷疑,急命打開營門,步行迎至傳令太監馬前。藉著晨曦定睛一看,卻是一張陌生的臉,不覺一怔,賠笑道:「末將三千營總兵官崔呈雋,參見公公!不知公公大名,可否見賜?」

    「咱家姓李。」那年輕太監卻揚著臉用鼻子哼了一聲道,「崔總兵,這大冷天的,讓咱家在營門外等這麼久,你可真懂待客之道啊!」

    崔呈雋嚇得一哆嗦,心想別看這太監年紀輕輕,卻如此頤指氣使,一定來頭不小。而且他還姓李,九千歲入宮之前本名「李進忠」,難不成他是九千歲的族人?

    想到此處,崔呈雋更不敢怠慢,一邊賠不是一邊親手為李公公牽馬,直至中軍大帳。李公公下馬進帳,大大咧咧地往帥位上一坐,好整以暇地道:「崔將軍,擂鼓聚將,咱家要宣讀九千歲鈞旨!」

    崔呈雋更覺惴惴不安,但也不敢說個不字,只得讓中軍擂起聚將鼓。不多時,全營二十餘名千戶以上將領係數趕到。大帳門口卻被錦衣衛接管,進帳者皆要解下兵器方可入內。

    「人都來齊了?」李公公漫不經心地道。

    「都來齊了。」崔呈雋趕緊第一個跪了下去,其他將領自然也跪倒一片,等著李公公宣旨。

    李公公笑容可掬地展開「鈞旨」,尖著嗓子念道:「著三千營主將崔…崔那個…」

    崔呈雋還道是李公公不大識字,也不敢笑,只得小聲提醒道:「崔呈雋!」

    「啊,對對,崔呈雋。」李公公哂笑道,「崔總兵統軍有方,功勞不小,特調回京師,另有任用。令其將兵符印信暫交李公公保管,諸將各安其位,不得有誤。」

    念罷即合上「鈞旨」,對崔呈雋笑道,「崔將軍,請將兵符印信交出來吧!」

    崔呈雋本來聽到要陞官,還滿心歡喜;可見李公公要兵符印信,卻陡然生疑,賠笑道:「兵符印信乃至重之物,須得有五軍都督府的行文方可移交。不知公公帶來沒有?」

    「九千歲發話不就行了麼?」李公公不屑一顧地笑道,「五軍都督府不也得聽九千歲的,弄那麼麻煩幹什麼,難道你還信不過咱家麼?」

    崔呈雋趕緊道:「末將豈敢,只是這程序還是要走的,否則一旦出了岔子,末將沒法交待…」

    可是話音未落,李公公突然抽出寶劍,冷冰冰地抵上了他的咽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