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七百四十八章 英國公 文 / 飽吹餓唱

    當晚黃昏時分,朱由檢就收到了從涇陽來的飛鴿傳書。這只信鴿是鴿群中最強健的一隻,兩千里路程,僅用六個時辰就飛到了,中途幾乎沒有停歇,相當於時速八十公里,比起前世的火車、汽車來也不遑多讓。

    當然傳書的內容也是隱秘的,同樣是一個小匣子,裡面是一塊冰、一枚圍棋子和六個用紙折的小星星。即使信鴿落入他人手中,可能也會認為是一種遊戲而不當回事。但朱由檢卻很快就猜出來,棋子和冰塊是「起兵」的諧音,說明秦兵已經按照自己的指示起兵勤王了。

    至於那六個小星星,大概就是說六天六夜之後即可抵達京師。朱由檢也想不透秦兵怎麼能來得這麼快,不過早來一天,自己就早一天能獲取主動,當然是求之不得。

    但是誠如張皇后所言,如果不能控制京師城內的兵力,僅靠秦兵強攻是絕對不可取的。而若真能將張惟賢爭取過來,進而控制宮中四衛和五城兵馬司,到時裡應外合放秦兵入城,那就省去了極大的麻煩,甚至兵不血刃就能掌控全局。

    於是這一夜朱由檢又是徹夜未眠,伴著幾位宮女**的呻吟聲,他把所有舊奏章全都過了一遍,專挑和張惟賢以及英國公一系有關的細看。

    這一找之下還真有收穫,在一篇禮部官員奏請為諸勳臣加俸的奏折上,朱由檢終於找到了英國公的歷史由來。

    原來張惟賢的先人正是成祖朱棣「靖難」時的大將張玉。張玉陣亡之後,其子張輔襲官,為朱棣登基立下大功。後來張輔奉命四征安南,殺得安南叛軍聞風喪膽,終於被張輔全部剿滅。由於找不到安南國王陳氏的下落,朝廷在其地設交趾布政司,這塊從秦漢時期便屬於中國領土的土地,在唐末藩鎮割據時趁機裂**立後四百多年,終於被正式收復。張輔也因此獲封「英國公」,世襲罔替。可惜土木堡一役玉石俱焚,張輔以七十五歲高齡,亦歿於陣中。

    而現在的英國公張惟賢,便是張輔的七世孫。不過從朱由檢可以查到的奏折來看,張惟賢似乎並不喜歡參與朝政,給皇帝上的奏折屈指可數。前幾年閹黨與東林黨互相攻訐,他一直保持沉默;後來閹黨得勢,張惟賢也並不攀附。

    他時間最近的一道奏折,還是天啟五年夏,全國各地流行為魏忠賢建生祠時,上疏言祠堂專為祭祀先人而建,禮拜活人則大為不妥,等同於咒魏忠賢早死,因此希望停建生祠。

    雖然這道奏章毫無懸念地被魏忠賢留中不發,但魏忠賢居然也沒敢對張惟賢怎麼樣,可見張惟賢地位之高、聲望之隆,猶在帝師孫承宗之上。朱由檢看完這篇奏章,倒覺得張惟賢字裡行間看似維護魏忠賢,實則是冷嘲熱諷,看來他對閹黨肯定也是心懷不滿。

    而張皇后密信中提到的另外三位公爵,則是定國公徐允禎,開國名將徐達之後;成國公朱純臣,靖難名將朱能之後;黔國公沐天波,平定雲南的名將沐英之後。其中徐允禎和朱純臣都在京師,不過在氣節上比張惟賢就才差遠了,對魏忠賢也是唯唯諾諾;沐天波卻遠鎮雲南,根本不在京師。

    看到「沐天波」這個名字,朱由檢登時想起當年蕊兒給自己講武林六大世家,這排行居首的便是雲南沐王府,家主便是黔國公沐天波。這卻讓朱由檢犯了難,因為黔國公不在京師,所謂的「成祖密諭鐵牌」就不可能湊齊了,就算搞定了張惟賢,也無法控制京師的所有兵力。

    不過但凡有一線希望,朱由檢都要努力地去嘗試一下。當夜他一直在思索如何試探張惟賢,到了第二天早朝,他還特別注意了一下,果然見報名入乾清宮覲見的大臣中就有張惟賢,原來是個鬚髮皆白的老者,但面色紅潤,精神健碩,一看便是常年習武之人。

    在這次早朝上,果然有數位閹黨大臣一再請求讓張皇后立即移宮。朱由檢正思忖著要不要依張皇后之言,牽出讓客氏移宮之事,忽聽殿外有人高聲奏道:「臣工部主事陸澄源,奏請奉聖夫人移出大內!」

    原來六部主事只是六品官,是沒有資格上殿面君的,故此人只能在殿外高喊。內閣首輔黃立極登時不悅道:「一個小小主事,又非主管官員,何敢多事?」

    朱由檢卻當然不肯錯過這個讓別人替自己發言的絕好機會,微微一笑道:「朕倒想聽聽這個主事說什麼。」

    皇帝發了話,黃立極等人當然不好駁回,只得讓陸澄源進殿。陸澄源行罷三跪九叩之禮後便朗聲奏道:「奉聖夫人為先帝乳母,本應在先帝大婚後就遷出大內。既蒙先帝厚愛,又多在宮中留了幾年,現在先帝已經駕崩,奉聖夫人實應立即出宮!」

    殿內登時一片騷動,不出朱由檢之所料,閹黨成員對此十分敏感,立即展開了凶狠的反撲。吏部尚書周應秋第一個跳出來道:「乳母猶母也。我朝以孝治天下,先帝剛剛駕崩,就驅逐其母,是何道理?」

    陸澄源立刻反唇相譏道:「那奉聖夫人與太后孰尊?太后尚且移宮,讓奉聖夫人移出大內有何不可?」

    可陸澄源雖然說得在理,無奈寡不敵眾,兵部尚書崔成秀、刑部尚書田吉、右都御史吳淳夫、左副都御史李夔龍、太常寺卿倪文煥等閹黨「五虎」紛紛出言詰責,而敢於幫著陸澄源說話的卻是一個沒有。

    朱由檢見局面不利,只得使出「拖」字訣道:「一個是太后,一個是乳母,都是先帝至親之人,叫朕如何斟酌?此事容後再議。今日朕有些乏了,散朝吧!」

    就在陸澄源與閹黨諸臣怒目而視、氣鼓鼓地各自退朝之時,朱由檢裝作想起什麼似的高叫一聲道:「啊呀,朕忘了還要與英國公商議皇后冊封大禮的事了。既然已經散朝,諸臣且退,英國公留下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