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七百四十三章 鴿子皇帝 文 / 飽吹餓唱

    大明天啟七年正月某日夜,京師紫禁城,文華殿庭院內。

    「梆—梆,梆,梆…四更天了!天干木燥,小心火燭∼∼∼」

    悠長中透著蒼涼的報更聲從高大的宮牆外傳來,又逐漸遠去,消失在寒氣迫人的深夜裡。而庭院之中,十餘名太監正在院中不停地搓手跺腳,叫苦不迭;只有一位年紀稍長、身著絳紅色內宦服飾的太監負手而立,不時用餘光瞥一眼燭火閃動的文華殿後殿,面露焦慮之色。

    正在此時,又一陣令人心旌神搖的女子呻吟聲透過窗欞,飄入這些太監耳朵裡。

    太監也是男人,雖然去了勢,身體已經殘缺,但心理上還是對男女之事頗有嚮往。尤其是幾個年輕的小太監,聽到如此**蝕骨的聲音,都有些把持不住,甚至有個別膽大的還躡手躡腳地摸到窗戶根底下,想聽得更清楚一些。

    紅衣太監一眼瞧見,當即小碎步走上前去,一把揪住那小太監的耳朵,不由分說地扯將回來。小太監疼得齜牙咧嘴,眼淚吧嗒吧嗒直掉,卻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直到返回前院,紅衣太監才壓低聲音獰笑道:「小兔崽子,活膩歪了是吧?」

    「乾爹,奴才…奴才並無他意,只是怕萬歲爺有事呼喚,奴才好進去服侍!」小太監嚇得體如篩糠,連連告饒道。

    「放你娘的屁!」紅衣太監陰惻惻地道,「萬歲爺正讓宮女們服侍,用得著你獻慇勤?若是驚了聖駕,導致龍鳳不諧,連你帶你的爹娘兄弟,一個也別想活命!」

    「乾爹饒命,奴才再不敢了!」小太監魂飛魄散地道。

    這位紅衣太監即是新任司禮監秉筆太監、文華殿總管王承恩。他也懶得跟小太監多廢話,將他一腳踢開,只顧低頭沉吟:萬歲爺自打登基,荒政嬉戲的程度比先帝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入夜以後,必要選一兩名有姿色的宮女侍寢。

    如果單是這樣倒還罷了,可這位爺是只進不出,但凡踏進文華殿寢宮的宮女,就再也沒走出來過,數天之內已進去六七名宮女。剛一入夜,這位爺就大打車輪戰,六七名女子輪番「承恩」;呻吟聲從一更就開始,直到快五更才罷。第二天一早,萬歲爺的雙眼都掛著黑圈,顯然是極度疲乏所致。

    王承恩不由得想起數年之前,神宗皇帝駕崩之後,當今萬歲之父、光宗皇帝也是如此縱慾,甚至「連幸八人,聖容頓減」,結果才當了一個月皇帝就一命嗚呼。難道當今聖上要重蹈光宗的覆轍?乾爹王體乾過去總說萬歲爺的好話,這兩天也垂頭喪氣不吭聲了,看來當今聖上真是令人大失所望!

    就在他略微走神之際,一名很不起眼的小太監已經悄悄離開文華殿宮門,逕向東直趨東華門。此時東華門早已落鎖,他卻舉起東廠頒發的特製腰牌,守門的太監和侍衛見了皆誠惶誠恐,連問都不敢問就乖乖地開門放行。

    此人就這樣輕鬆出了紫禁城和皇城,在京師狹窄黑暗的街巷中七拐八拐,最後來到一座氣勢恢宏、燈火通明的豪華宅第門前。門人忙將他領入內宅議事廳,此處已有十餘人坐在黑暗之中,猶如寺廟中陰森可怖的塑像,讓人不寒而慄。

    這小太監忙雙膝跪倒,對坐在正中的一人拜道:「小六子叩見祖爺爺九千歲!」

    「起來說話。」那人裝作漫不經心,可神情中總有一種掩飾不住的緊張。如今正是數九寒天,可他吃得油亮的大腦門上竟然微微見汗,此時邊擦汗邊問道,「今兒個情形如何?」

    小六子趕緊據實答道:「回祖爺爺的話,今晚與前幾天一樣,萬歲爺又多寵幸了兩名宮女。奴才出來的時候,事還沒了。」

    「哈哈哈哈!」座中人突如貓頭鷹般長笑起來,嚇得小六子渾身一激靈。

    「我的乖孫,做得好!」座中人笑罷滿意地道,「就像這樣給咱家盯住了,咱家重重有賞!」

    小六子千恩萬謝而去,座中人此時也徹底輕鬆下來,急命掌燈。議事廳中登時大放光明,原來這夥人正是東廠太監魏忠賢,以及他手下那些心腹閹黨成員。

    許顯純首先討好地道:「父親大人神機妙算,料定朱由檢與先帝一樣,禁不住女色嬉戲誘惑,如今看來果然不假。照此下去,他比先帝更短命,也未可知。」

    魏忠賢最近正看許顯純不順眼,但這個馬屁還是讓他十分受用,從鼻孔中哼了一聲道:「咱家不怕他喜歡得怪,就怕他什麼也不喜歡!他不是喜歡女人麼?你們明天知會宮中各監,讓他們把漂亮的宮女都送到文華殿去,讓萬歲爺盡情挑選。另外,咱家聽說萬歲還喜歡鴿子?」

    「一點沒錯,」魏忠賢的死黨、新任御馬監掌印太監李朝欽嗤笑著接口道,「萬歲入宮之後別的不要,就要鴿子。尚膳監已經從宮外買了一千多隻,把市面上能見到的鴿子都買進宮中了,萬歲還嫌不足。如今文華殿內外到處是鴿子屎,臭不可聞,王承恩一天到晚沒別的事,就是清洗地面,哈哈!」

    兵部尚書崔呈秀也輕蔑地笑道:「朝臣稱先帝為『木匠皇帝』,當今聖上卻是個『鴿子皇帝』,真是有其兄必有其弟。看來我們迎他登基、沒有猝然發動是賭對了,似此無用之輩,就讓他繼續做皇帝又有何妨。反正軍政大權盡在九千歲手中,這幾日我們上了一些折子試探,他不也一概詔准了麼。」

    魏忠賢卻奸笑道:「咱家就是看他不順眼。尚膳監已經在御膳中做了手腳,是些慢性藥物,即使用太監宮女試吃,也根本試不出來。幾年以後,嘿嘿!」

    「雖然如此,我們也不可馬虎。」崔呈秀道,「《三朝要典》要抓緊頒行,防止東林餘孽借新君登基死灰復燃,蠱惑天下百姓。各地鎮守太監也要牢牢把住兵權,非九千歲有令,不得擅調一兵一卒。如此則京師高枕無憂,九千歲想怎麼做,盡可徐徐而行。」

    眾人聽罷均點頭稱是,魏忠賢也是沾沾自喜,認為新君已經被自己牢牢地捏在了手心裡。

    可他們哪裡知道,此時的文華殿內,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