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六百八十六章 延儒爭功 文 / 飽吹餓唱

    「臣延綏巡撫周延儒十萬火急奏報:七月癸亥,鄂爾多斯大酋帖木爾率萬餘眾,自靖邊以西越長城入寇。()臣以軍情緊急,恐報西安三邊總督府待命而動遷延時日貽誤戰機,乃命榆林守將嚴守邊城,調慶陽郝永忠、隴州李定國、鄜州李來亨諸部精兵八千,星夜馳援。

    「賊一觸即退,欲誘官軍深入河套之地圍殲。然臣以為廷臣久有復套之心,邊軍亦有復套之力;惜乎世宗皇帝受奸臣嚴嵩蒙蔽,廢復套之議,致使俺答坐大。雖隆慶年間朝廷降恩招撫,允其互市,然蒙人反覆無常,豈止以次充好、強買強賣,更復陰為擾邊,行蠶食之實。

    「臣以為自趙武靈王北卻匈奴,河套之地即為中華所有,漢武時更置五原郡,設官駐軍守之。隋、唐一脈相承,太祖北蕩蒙元時,更設東勝衛以鎮北狄。以此觀之,河套固非蒙人所有也。蒙人凶殘狡詐,屢犯我大明,若任其竊據河套之地,則賊可東進宣、大,南犯陝西,西掠甘、涼,實乃腹心之患。此番賊又無故入寇,延綏將士義憤填膺,皆言若不趁機直搗黃龍,收復河套,則恥為官軍,不願食朝廷糧餉矣。

    「臣上以為君父分憂,下以將士用命,遂決意出師河套,尋鄂爾多斯部賊眾決戰。諸將各率所部轉戰千里,於七月甲戌日,在賊所稱『包克圖』之地大破賊軍,殺賊逾七千,生擒賊酋帖木爾,並俘其部眾三萬餘,所獲軍器、戰馬、牛羊無算。

    「臣慮河套之地皆為平原,無險可守,倉促之間又不得築城,勞師遠征,將士疲乏已極,乃暫命諸將班師。臣又以陛下聖德浩蕩,非欲盡殺彼蠻眾,只以服其心、安其行為要,乃收彼部眾,同返延綏,分發諸將處監視。

    「臣知無命興兵,所罪非輕;然此役實乃我朝數十年未有之大勝、完勝,一戰而復套,必使蒙人不敢復南下飲馬,解君父西顧之憂。即以遼東建虜之凶殘,亦早晚必知我大明有此虎賁之師,深撼其心也。於戲!天威振奮,頑賊俯首;聖德昭彰,以武止兵。臣敢奏請聖上重賞有功將士,優恤歿於王事者,其罪責臣願一人承擔。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復套之戰結束將近二十天後,延綏巡撫周延儒的奏折報至京師,登時引發朝野震動。這篇文采洋溢而又振奮人心的奏章全文,也迅速傳遍了京師的大街小巷。上至天啟皇帝,下至販夫走卒,誰也不敢相信,幾十年來大明對外作戰屢戰屢敗,連連失地,西北又流賊大熾,朝廷正在焦頭爛額,卻突然取得了這麼一個意外的大勝,還把丟了將近二百年的河套地區給收復了!

    對周延儒的奏折,廷臣分為截然不同的「賞、懲、觀望」三派,在朝堂上為如何處理此件大事爭得臉紅脖子粗。以中立大臣為主的「賞派」普遍認為此役極其振奮士氣,宜重賞周延儒及所部李定國、李來亨、郝永忠等將領。

    而以閹黨為主的「懲派」則認為此戰必引得蒙古人大舉興兵報復,得不償失,周延儒及其部將擅啟戰端,罪大惡極,應立即逮入京師,從重懲處,至少也得立即斬決。

    至於觀望派,則是誰也不得罪,但也不相信官軍能取得如此大勝,反懷疑周延儒虛報戰功。

    最後,平時從不過問政事的天啟皇帝一錘定音了。八月丙申日,天啟極其罕見地親自降旨,詔書云:「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周延儒打得好,有勇有謀!自朕登基以來,除了朕弟秦王代朕出征寧遠,打退女真人以外,每次官軍打仗都是輸輸輸,就沒有一次能勝的。難道朕不去懲罰敗軍之將,反而懲罰有功之臣?

    「周延儒為朕分憂,收復失地,是我朝第一大功臣,著即授從一品少保、東閣大學士,掛兵部尚書銜。為穩定西北局勢,暫留任延綏巡撫,待正月進京,朕要親自召見,加授要職。李來亨、李定國、郝永忠皆授總兵銜,賞銀一萬兩,以下將士著兵部從優敘議。賊酋帖木爾要盡快解至京師,獻虜闕下,朕還要親赴太廟,告之列祖列宗。諸文臣武將,皆要以周延儒、李來亨、李定國、郝永忠等為榜樣,盡忠護國,朕可以高枕無憂,自然不吝賞賜。如有眼紅別人立功受賞的,有本事自己去和蒙古人、女真人打一仗!欽此!」

    聖旨一出,海內歡騰,閹黨則是如喪考妣,失魂落魄。天啟在聖旨中雖未點名,實則卻是嚴厲批駁了閹黨的顛倒是非,把魏忠賢嚇得一連十幾天稱病不出。更有甚者,那些曾經連番上疏要求懲治周延儒等人的閹黨成員,此時卻是見風使舵,又紛紛請求更加重賞周延儒。他們算看出來了,周延儒憑藉著這場大勝,已經成為天啟的寵臣,現在得罪了他絕對沒有好果子吃,還是趕緊溜鬚拍馬為上。

    復套之戰的影響還在持續發酵。本來朝中還有人擔心,蒙古人遭此重大打擊,會不會更加堅定地與後金勾結在一起,影響遼東戰局。可事實卻是恰恰相反,蒙古各部一盤散沙,鄂爾多斯部完蛋了,大多數蒙古貴族反倒是彈冠相慶,慶幸明朝替自己解決了一個爭搶草原的強勁對手。

    當然也有些蒙古部落感受到了明朝的壓力,但這種壓力並未使他們立即倒向女真人。道理也很簡單,以蒙古人現在的實力,他們是牆頭草順風倒,誰強就偏向誰。過去明朝連戰連敗,蒙古人反倒想著加入後金的陣營,跟在後面喝點湯。

    而現在不同了,明朝展示了自己強大的軍力,這就不能不使蒙古人瞻前顧後,考慮自己萬一站錯了隊的可怕後果。因此本來有幾個部落已經打算投降後金,如今也暫緩執行了,他們都想再觀察觀察,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結果。

    又過了數天,身在鄜州軍中的朱由檢得知了天啟的聖旨和朝野的反應。李來亨不禁忿忿不平地道:「唉!咱們在前線奮力作戰,最後讓周延儒撿個大便宜!殿下,你說這復套之戰有他啥事啊!」

    朱由檢卻微微一笑道:「小鬼,這是政治,你不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