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六百八十三章 獲勝的原因 文 / 飽吹餓唱

——    章節內容開始——>

    在經歷了幾天噩夢般的陣地戰後,蒙古人終於在自己最擅長的騎戰上一敗塗地,出現了戰場上最可怕的崩潰局面。

    其實蒙古騎兵兵力大大超出秦兵,即使作戰不利、折損數千,最起碼還可以選擇撤退。可一旦全軍崩潰,人人都喪失了戰鬥的勇氣,成了到處亂跑的無頭蒼蠅,那就不再是戰鬥了,而是單邊的屠殺。當年也先在土木堡之戰中以數萬騎兵大破明英宗的二十餘萬大軍,和今天是一樣的道理。倉惶逃命的蒙古人心中不禁哀歎,看來老天報應不爽,一百多年以後,自己和漢人的命運居然完全掉了個。

    此時李定國和解勝的步兵也從後方包抄了上來,憑藉著盾牌手和長槍手的掩護,再次以嫻熟的鳥銃三段擊阻擊蒙古人,截斷了敵人的退路。而郝永忠和李定國各率一支輕騎兵從側翼包抄,重騎兵則在一片混亂的戰場中來回穿插,殺得蒙古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這場一邊倒的戰鬥又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蒙古人傷亡過半,無論如何狼奔豕突也衝不破秦兵的阻擊,包圍圈卻在漸漸收縮合攏。終於,在被壓縮到一個方圓不足百丈的小圈子裡,秦兵的重甲騎兵馬上就要再次以排山倒海之勢衝擊過來之時,殘存的幾千蒙古人終於徹底絕望,紛紛拋掉兵器下馬請降。

    「秦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在秦兵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聲中,朱由檢緩轡策馬進入包圍圈。望著數千名雙手抱頭、蹲在地上瑟瑟發抖的蒙古降卒,他的心情與所有的戰士一樣激動。為了這一天,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又吃盡了多少苦頭!

    自從親身經歷過寧遠之戰,朱由檢就清醒地認識到,明軍之所以總是被動挨打,就是因為無法與女真人、蒙古人進行野戰。而無法野戰的原因,就是沒有能與敵人抗衡的騎兵。這個差距實在太巨大了,無論是從單兵素質、戰鬥勇氣、戰馬的數量和質量,還是對騎戰的熟練程度,明軍都難以望敵軍之項背。

    明軍當然也知道自己的弱點,自從薩爾滸之戰慘敗後,就放棄了與後金野戰,轉為堅守城池。雖然有了一個所謂「寧遠大捷」,但做為親歷者,朱由檢很清楚,那不過是僥倖而已。道理也很簡單,城池戰的主動權全在攻方,人家想攻就攻,想撤就撤,完全可以把傷亡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而守方則沒有任何選擇,敵人進攻就只能硬頂,敵人不進攻就只能傻等著。

    而守城的最大弱點就是難以持久。後金完全可以採取「圍城打援」的戰術,對孤城圍而不打,只是斷絕明軍與外界的一切聯繫,如有敢於來增援的明軍,就在野戰中加以殲滅。寧遠孤懸關外數百里,彈丸之地能貯存多少物資?糧草罄盡之時,人都餓死了,還守個屁?歷史上祖大壽的投降就是明證。所以朱由檢越琢磨就越覺得孫承宗的「關寧錦防線」是作繭自縛,無異於給明軍做了幾口大大的活棺材!

    既然以這種思路抗虜是必然要失敗的,朱由檢就不得不另闢蹊徑,思考其他的抗虜方略。既然女真人強就強在野戰、騎戰上,朱由檢就從如何克制騎戰入手破局。

    他知道在歷史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騎兵才被徹底淘汰出戰場,因為機槍,尤其是重機槍的出現,以其極快的射速徹底摧毀了騎兵機動靈活、衝擊力強的優勢。在此之前,即使是步槍生產技術一直在發展,仍然無法遏制騎兵,因為射速慢的弱點始終無法克服。

    很顯然,憑借現有的技術,朱由檢是無論如何也鼓搗不出機關鎗的。那麼他只能放棄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用其他方法對付女真騎兵。那就只剩下惟一的選擇:以騎對騎。

    但是如果只是簡單地模仿女真人,肯定也是不行的。馬不如人家快,箭術不如人家精,士兵不如人家彪悍…處處都差一塊,這些因素合在一起就是巨大的、不可逾越的差距,在戰場上非慘敗不可。即使是明軍中最精銳的關寧鐵騎,也只能與女真精騎堪堪打個平手。而且關寧鐵騎數量太少,又是李崇瑤一手調教出來的;崇瑤不在後,還能不能訓練出這樣的精銳部隊,朱由檢心裡實在沒底。

    在經過幾個月的苦苦思索後,朱由檢終於想到了一個有可能克制遊牧民族騎射戰術的方法,那就是以重騎兵對抗輕騎兵。女真人和蒙古人的騎戰特點,並非是歐洲騎兵的「騎馬與砍殺」,而是將重點放在射箭上,這也把騎兵機動靈活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遙想當年蒙古人大舉西征,把比他們更加身強力壯的歐洲騎兵殺得潰不成軍,就是用了這種近乎無恥的「放風箏」戰術。我能射到你,你砍不到我,那我豈非立於不敗之地。而歐洲騎兵則是一味傻追,最後連個照面都打不上,就全被射死,這才成就了蒙古人「上帝之鞭」的惡名。

    朱由檢卻由此想到,既然不能阻止女真人、蒙古人射箭,那麼能不能讓他們的箭失去威力?方法說來也很簡單,那就是己方騎兵和戰馬都身披重甲,成為重甲騎兵!弓箭是用人力射出的,速度和貫穿力都無法與火器相提並論。如果你的弓箭射不死我,那我還有什麼怕你的?

    但是說來簡單,打造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重騎兵卻是難上加難。首先戰馬就得好,否則增加了這麼多鎧甲的重量,馬匹連跑都跑不動,還打哪門子的仗。

    其次鎧甲必須實現騎兵和戰馬的全覆蓋,而且要有足夠的強度。因為女真人和蒙古人的箭術太精湛了,尤其是善於射馬。寧遠之戰中,也屢屢出現鎧甲被弓箭射穿的情況,這種不靠譜的防護還不如沒有。

    再者重騎兵也要有趁手的兵器,可以保證在近戰時完爆對手。否則人家弓箭傷不了你,但是可以用馬刀把你砍死,這樣的重騎兵也是沒有意義的。

    雖然面臨這麼多困難,但重騎兵是惟一的可行之路了。既然選定了這條路,朱由檢也不再猶豫,他的辦法也很簡單,就兩個字:砸錢!——

    章節內容結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