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六百五十八章 雪中送炭 文 / 飽吹餓唱

    秦王朱由檢奉旨成婚,迎娶名將戚繼光之後戚美鳳為側妃,這無疑是繼長平公主降生之後,秦王莊又一件值得全城百姓共同慶祝的大喜事。成親的日子定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也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那一天,寄托了美好的寓意。為此全城再次放假三天,工人得以帶薪休假,城中又出現了一次消費的小*。

    不過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在成親之前,男女雙方是禁止見面的。因此朱由檢與戚美鳳雖然有千言萬語要向對方傾訴,也不得不暫時忍耐,讓戚美鳳暫時住進城中的別館。

    經眾人的推舉,襙辦婚事的重任落到了涇陽知縣楊嗣昌的身上。秦王府在涇陽治下,楊嗣昌又是名動天下的才子,在朝野均有良好的人脈,也確實是個再好不過的人選。

    為此楊嗣昌這幾天暫時離開涇陽縣城,專門住在秦王府內,負責散發喜帖,以及接待外界前來賀喜的賓客。

    其實不用他發請帖,秦王奉旨成婚,這可是轟動一時的大事,全國上下沒有不知道的。陝西尤其是西安的大小官員,無不排著隊前來賀喜,誰不願意借這個機會結交當今萬歲的親兄弟,以及名將之後、實權派人物戚顯宗?

    當然既來賀喜,沒一個空著手來的。這次送的禮比上次為長平公主慶生更重,因為這是奉旨成婚,份量自然重得多。甚至就連遠在京師的魏忠賢,也假惺惺地派人送上了一份厚禮。朱由檢也不客氣,來者不拒,並一一登記在冊。簡單清點一下,連現銀帶那些貴重的禮品,價值至少也在十萬兩以上。秦王府現在資金正在緊張,這筆銀子恰好解了燃眉之急。

    但是最讓朱由檢心動和感激的,還是老丈人戚顯宗送上的一份大禮。他將前來送親的五百名戚家軍全都留在了秦王莊,這還不算,那幾十輛大車上除了陪嫁之物以外,還藏著四十八門佛朗機炮!

    這下朱由檢可大喜過望了。要知道秦王莊的兵工廠現在雖然已經晝夜生產,但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鳥銃及燧發魯密銃的生產上。至於火炮,因為魏震提出的「鐵模鑄炮」的方法還在試驗當中,現在還無法大規模鑄炮。因此秦兵中火炮的數量少得可憐,多是從流賊手中繳獲的,並且基本都用在了守城上。雖然各團現在都有了炮兵營,每個營都有炮兵排,但還只是徒有虛名,裝備都沒跟上。

    而戚家軍連人帶裝備的加入,無異於雪中送炭。在李定國的復套作戰計劃中,車兵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有了車陣的保護,承擔誘敵重任的少量秦兵才不會被蒙古騎兵快速衝垮。戚家軍深諳車陣作戰之道,如果將他們調到車兵營,秦兵車戰的水平馬上能上一個新台階。而四十八門輕型佛朗機炮,就更增加了幾分勝算。

    因此朱由檢先設宴款待戚顯宗,並一再向老丈人致謝。戚顯宗卻笑道:「這些都是美鳳的主意,她說殿下會用得著,至於其他嫁妝,要不要都無所謂。最後還得我這個老頭子親自為她列清單準備。」

    朱由檢聽了,對戚美鳳更加敬愛。心想美鳳不愧是自己的紅顏知己,知道自己眼下最需要的是什麼!

    翁婿二人在席上無話不談,話題慢慢轉到了登萊地區現在的形勢上。戚顯宗歎了口氣道:「毛文龍奇襲金州,斬殺老奴,本是特大的功勳。可惜朝中奸黨只顧內鬥,因為袁公不屑與閹黨為伍,竟遭群起彈劾,說戰功無憑無據,又言劉興祚是詐降。袁公無奈辭官避禍,現在的登萊巡撫是孫元化。孫巡撫雖然也頗重海防,但學究氣畢竟濃了些,整日擺弄槍械火炮,對毛文龍的一些小伎倆,並不能識破。末將怕萬一局勢有變,毛文龍拒不接受節制,孫巡撫可要為此擔責啊!」

    朱由檢倒沒想到孫元化升得這麼快。寧遠之戰時,他曾與孫元化並肩作戰,那時孫元化還只是個小小的兵部六品主事。才剛過了一年,他居然升到登萊巡撫,做為側翼承擔抗虜重任。一方面,這說明孫元化確實有才能;而另一方面,則說明朝廷人才凋敝,文武官員畏敵如虎,也實在挑不出更合適的人選,只能讓孫元化這個技術型人才趕鴨子上架了。

    但是正如戚顯宗所言,孫元化雖然對火炮技術等自然科學情有獨鍾,但在為官之道上,可比老練的袁可立差多了。袁可立能駕馭毛文龍,孫元化就夠嗆了。

    朱由檢依稀想起,在原來的歷史上,正是皮島上的毛文龍舊部尚可喜、耿仲明等人叛亂,使詐攻陷登州,才害得孫元化被朝廷問責斬首。這麼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這麼死實在太冤太可惜了,朱由檢心想無論如何也得想個辦法,救他一救才好。

    接著話題又轉到東亞局勢,戚顯宗更是慨歎道:「朝鮮國王李倧到底還是廢除與我朝的藩屬關係,徹底倒向建虜了。建虜方面,老奴死後幾個貝勒明爭暗鬥了一番,最後還是皇太極棋高一籌,拉一派打一派,不用一兵一卒就獲得了汗位。

    「阿敏本來盤踞朝鮮,似乎有自立的傾向;孰料他親弟弟濟爾哈朗突然率正白旗撤兵,代善的正紅旗明哲保身,阿敏勢單力孤,也只好撤回瀋陽。為了籠絡諸貝勒,皇太極與代善、阿敏、莽古而泰三大貝勒一起南面而坐,共議國政,很快平息了女真人的內鬥。依末將看來,韃子不日必有大動作,不可不防啊!」

    朱由檢聽罷暗暗心驚,心想努爾哈赤雖然掛了,可他的繼任者皇太極也不是個省油燈,在陰險狡詐的程度上似乎還更勝努爾哈赤。就憑袁崇煥和祖大壽,以及朝中那些只知道勾心鬥角的官員,遼東還能禁得住折騰麼?

    這時戚顯宗又恨恨地道:「屋漏偏逢連夜雨,最近倭寇也越來越猖獗了!」

    ps:今天特別睏倦,只有二更,大大們不用熬夜等了,容後補上,多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