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六百三十章 長平公主 文 / 飽吹餓唱

——    章節內容開始——>

    黑洞洞的鎮守太監府大門,宛如一張血盆大口,要將從這道門進去的人永遠吞噬。在那一刻,朱由檢產生了片刻的猶豫,心想難道這裡面真有重重埋伏,自己進去就出不來了?

    但看到身邊的燕凌和特戰隊員,朱由檢豪氣頓生。他的這些精銳手下,是絕對不會讓自己那麼輕易就死掉的。而且提前進城的解勝和劉全忠從昨夜就在嚴密監控這裡,既然他們沒有新的消息傳來,說明府中的兵力不足以威脅自己。於是他瀟灑地一抖袍子,在扮做僕役的燕凌保護下,大踏步進了鎮守太監府。

    裡面果然是戒備森嚴,說五步一崗十步一哨亦不為過。不過朱由檢一看便知,這些人只是普通的官軍,因為缺乏最基本的訓練,連站都站不直溜,身上也只有佩刀,並無火器。

    朱由檢頓時放下心來,快步走進議事廳,見這裡早有一大票身著官服的官員恭候了。三邊總督洪承疇也赫然在列,不過也只是坐在側座上。主位有兩名官員長身而立,其中一人年近半百,瘦小枯乾,臉上掛著高深莫測的笑容;另一人不過三十歲左右,生得儒雅俊朗,卻是滿身傲氣,對廳中諸官不屑一顧。

    見朱由檢來到,諸官皆起身肅立,那年長官員高聲喝道:「秦王朱由檢接旨!」

    朱由檢也只好雙膝跪倒,對那人手上捧的聖旨行三跪九叩之禮,口中高呼道:「臣朱由檢,恭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年長官員臉上露出了一個不易察覺的笑容,徐徐展開聖旨,朗聲讀道:「奉天承運,皇帝敕曰:五弟,你小子行呀!朕大婚這許多年,雖然也有幾個子女,但不幸都早夭。這兩年後宮再無生養,朕閒時也覺得淒涼。你成婚剛一年,就有了千金,可見你比朕有能耐!不過只有一個女兒還不夠,你還得多多地生,再生上十幾個兒女,朕才高興!朕已給宗人府傳旨,五弟的妃子,俸祿比照宮中皇妃發放;側妃包玉憐特封為德妃,賞銀一萬兩;朱媺娖封為長平公主,賞銀五千兩。」

    朱由檢聽到此處,心裡猛地咯登了一下。當然這道聖旨必是出自天啟皇帝朱由校之口無疑,他一如既往地對自己關愛有加,這些都讓朱由檢十分感動。畢竟骨肉至親,朱由校雖然是個昏君,但在兄弟情份上卻真是沒得說。估計魏忠賢和他的對食客氏沒少在朱由校跟前進讒言,但朱由校到底不為所動,可見自己在他心中的份量!

    但末尾一句「封朱媺娖為長平公主」,卻讓朱由檢的心猛地一縮。看過金庸老先生的《碧血劍》和《鹿鼎記》的都知道,長平公主即是《碧血劍》的「阿九」,也是《鹿鼎記》中的「獨臂神尼」。她自幼體弱多病,占卜的結果是不宜在深宮中養大,因此得以隨意出入宮禁,品嚐人間百味。

    不過在李自成攻陷京師時,崇禎為了不讓後宮受辱,強令包括周皇后在內的妃嬪自盡,又對長平公主慘呼一聲:「汝何故生我家!」便揮劍斬向自己的親生女兒。

    也許是父女天性使然,崇禎難下毒手,這一劍只是斬斷了長平公主的左臂。後來長平公主出家為尼,法號「九難」。為報吳三桂的賣國之仇,她偷了吳三桂與陳圓圓的孩子阿珂(其實是李自成與陳圓圓所生),引出後面一系列曲折離奇的故事來。

    當然後面這些,只是金庸老先生的演繹了。不過崇禎一劍斬斷長平公主左臂,卻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人間慘劇。朱由檢一直在刻意改變歷史,連女兒的名字都是自己起的,沒想到歷史還是有強大的慣性,天啟居然又把「長平公主」這個封號強加給了小媺娖!

    朱由檢深知,歷史上的崇禎也一定是深愛著自己的皇后和女兒的。之所以要迫她們自殺,甚至是親手將她們殺死,只是為了不讓她們遭受更大的屈辱。這是怎樣的哀痛?如果這一幕又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自己該如何抉擇,能否忍心對自己最親愛的人揮出那一劍?

    正神思恍惚之際,又聽那年長官員徐徐念道:「五弟的奏折朕看了。這些年雖然朕也賜給你不少東西,但還沒有一樣是五弟主動要的。既然五弟求朕一次,朕當然要詔准。著秦王朱由檢奉旨與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同知戚顯宗之女戚美鳳成婚,封戚美鳳為令妃,賜白銀一萬兩,織金二匹,妝緞二匹,閃緞二匹,雲緞二匹,紗八匹,綾八匹,貂皮二十張,由戚顯宗親自護送至秦王府完婚。五弟還有什麼心願,也儘管奏來,朕一概詔准。欽此!」

    朱由檢這次是真真正正地感動了。有了天啟的聖旨,戚美鳳嫁入王府終於不存在任何障礙了,他們這對有情人馬上就可以團聚在一起,今後永不分離,朱由檢怎能不欣喜若狂?因此他結結實實地衝著聖旨猛磕了一頓響頭,聲音哽咽地高呼道:「臣朱由檢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宣旨已畢,朱由檢起身恭恭敬敬地接過聖旨。這時雙方的身份馬上就顛倒了,議事廳內的所有官員,包括傳旨的年長者和那位年輕氣盛的陌生官員,都給朱由檢跪下行禮道:「秦王殿下千歲,千千歲!」

    朱由檢心中真有些好笑,暗想這傳旨本來只是皇帝下達諭令,領旨者遵旨照辦也就是了,何必整出這一套繁文縟節,看著跟演戲似的。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義,與前世接到個紅頭文件,立刻組織深夜學習一樣,其實都是表面文章而已。

    見禮已畢,眾人分賓主落座。朱由檢自然坐了主位,旁邊是鎮守太監李欽,下垂首才是三邊總督洪承疇。

    這時洪承疇才有機會說話道:「殿下,臣來為你介紹。這位傳旨的大人,乃是禮部右侍郎溫體仁溫大人;這位大人更是名滿天下,乃是萬曆四十一年的殿試狀元、周延儒周大人。他原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此行是奉旨出任延綏巡撫,接替孫傳庭孫大人的缺的。」

    「王爺明鑒,」李欽皮笑肉不笑地插話道,「二位大人此來一為傳旨,二也是另有公幹。因為與王爺稍微有些關係,還是提前說明了好。」

    「哦?」朱由檢一邊心念電轉,一邊笑著應付道,「本王只是藩王,二位大人公幹,與本王何干?」

    李欽獰笑一聲道:「溫大人是奉了聖旨,專門來徹查秦兵謊報戰功、以他人假冒賊酋高迎祥,並殺良冒功之大罪的!」——

    章節內容結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