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六百零二章 奏請指婚 文 / 飽吹餓唱

——    章節內容開始——>

    「上什麼奏章?」

    朱由檢聽楊嗣昌說還要上奏章,不禁詫異地問道。

    「殿下喜得郡主,當然要表奏朝廷。」楊嗣昌笑道,「萬歲對娘娘和郡主必有封賞呢。」

    朱由檢這才意識到這個問題。可不是嘛,如蕊兒所說,就連小媺娖這個名字,也要皇帝批准方可生效。

    於是他就與楊嗣昌和李來亨返回王府。因為賀喜宴要晚上才開,中午府中只有些簡單的飯菜。朱由檢匆匆吃罷,就忙著給天啟寫奏章。

    楊嗣昌在一旁歪頭看著,臉上面帶笑容。朱由檢知道自己這兩筆字難入他的法眼,只得尷尬地笑道:「讓楊大人見笑了,其實本王用硬筆寫字還看得過去。」

    突然他心中一動,問楊嗣昌道:「我這奏章裡還想求皇帝一件事,卻不知能不能寫?」

    「是什麼事?」

    「我想奏請聖上恩准,娶美鳳為側妃。」朱由檢沉吟著道,「但美鳳之父為登州指揮使,屬於邊將;按祖制,藩王結交邊將可是重罪…」

    「這個不妨。」楊嗣昌笑呵呵地道,「祖制雖然不能更改,卻有變通之法。如太祖規定閣臣官階最高者為大學士,也不過正五品,原意是為防止像胡惟庸那樣的小人竊據高位,禍亂朝政。但以五品微末小官參贊軍國大事,未免多有不便。您想地方大員及六部臣屬儘是一品、二品,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以五品御一品,事可成乎?」

    「那後來是怎麼變通的?」朱由檢好奇地問道。

    楊嗣昌拈鬚微笑道:「到了宣宗朝時,這個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程度。但祖制又不可輕改,於是宣宗就想出個變通的辦法:閣臣大學士的五品品級不變,但凡出任內閣大學士者,可以同時兼任六部尚書。雖然只是掛個虛銜,但品級就從正五品變成了正二品。位次靠前的閣臣還可兼任少傅、少保、太子太傅等從一品官,這樣批起奏章來就名正言順了,而且也不違祖制。」

    朱由檢聽了不覺感慨,心想這「祖制」二字可真是害人不淺。早在一千多年以前,韓非子就說過「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說白了就是要與時俱進。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祖制」這頂大帽子卻如同一座大山一樣,壓在後來者的身上,讓人處處顧慮,什麼出格的事也不敢幹,難怪中國會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可是現在還不是挑戰「祖制」的時候,朱由檢只得請教楊嗣昌:「那依大人之見,這件事能否變通?」

    「當然可以。」楊嗣昌胸有成竹地道,「戚顯宗為邊將不假,但朝廷前日剛剛以抗倭有功,封他為五軍都督府左都督同知。都督同知是從一品,與戚顯宗現任的正二品都指揮使相比,雖然是個虛銜,而且官階相差不大,卻屬於中央官員,地位較地方將領為高。

    「所以這樣一來,戚顯宗就成了廷臣,藩王雖然不可結交邊將和地方官員,卻沒有結交廷臣的禁令。況且殿下代天子出征之時,戚將軍扈衛在側,萬歲豈不知之?只要殿下奏請,萬歲是必然恩准的。」

    朱由檢聽罷大喜,當即在奏章上加上懇請迎娶戚美鳳的內容。本來戚美鳳與鄭芝豹的婚事已經被自己攪和了,如果天啟再頒下聖旨允婚,那鄭芝龍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敢說個不字。

    一想到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將戚美鳳迎娶入府,朱由檢就喜上眉梢。他趕緊又修書一封,讓人快馬送去登州。想必戚美鳳得到他平安無事和皇帝賜婚的雙重喜訊,也會和他一樣興奮不已吧。

    可是戚美鳳的問題解決了,李貞妍又該怎麼辦?朱由檢也不隱瞞,將李貞妍的真實身份告訴了楊嗣昌,只隱去二人同赴朝鮮這一段經歷。

    楊嗣昌聽罷卻是緊鎖雙眉道:「殿下,這個卻難。朝鮮現已投降建虜,與我朝廢除封貢關係,相當於是亂臣賊子。翁主雖與其兄政見不同,但畢竟是王室成員,依《大明律》,該是與李倧同罪。如貿然上奏朝廷,不但婚事難成,搞不好還會引來殺身大禍。以嗣昌愚見,翁主今後萬不可暴露身份,只好靜待時局之變,殿下須是急不得。」

    朱由檢頓覺自己有厚此薄彼之嫌,寫完奏章之後,面帶羞愧地來找李貞妍,將經過對她說了。末了還斬釘截鐵地道:「貞妍你放心,我絕不會辜負你。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若還不能堂堂正正地娶你,我這王爺也不做了!」

    李貞妍卻微笑著勸他道:「王爺勿憂,貞妍根本不在乎那些名分。就讓我做一個王府裡的小丫鬟,只要能和王爺在一起,我也歡喜得緊。不過…」

    「不過什麼?」朱由檢趕緊問道。

    「不過郡主今天情緒有些不太對。」李貞妍似笑非笑地望著朱由檢道,「王爺若有時間,要好好挽留她才行。」

    「怎麼,存棋要走?」朱由檢驚訝地道,「我這才剛回來…」

    「郡主說正是因為王爺回來了,她才要走。」李貞妍輕聲道。

    「不行,存棋不能走!」朱由檢脫口而出。

    望著李貞妍略帶些促狹的眼神,朱由檢只得尷尬地解釋道:「你看咱們離開了這麼多日子,商幫都是存棋主持的。她要是突然一走,很多事情就亂了…」

    「只有這個原因麼?」李貞妍追問道,「如果只是這個原因的話,我倒原意讓郡主趕緊休息,她一定累壞了!」

    「那什麼,還有那個啥…」朱由檢支支吾吾地說不上來。

    李貞妍見他如此狼狽,掩口笑道:「王爺不必和我解釋,待閒時去和郡主說吧!如果能說動郡主,她自然不會走了。」

    朱由檢滿頭是汗地出來,卻又有人稟報:以三邊總督洪承疇為首的西安大小官員同來秦王莊賀喜。

    朱由檢正要出迎,李來亨突然飛一般地跑進來,興奮地大聲嚷道:「殿下,孫巡撫還有解勇、李定國、郝永忠他們全趕到啦!」——

    章節內容結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