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章 節目錄 第五百九十章 圍棋與治國 文 / 飽吹餓唱

    圍棋有句俗諺叫「金角銀邊草肚皮」,意思是在開局階段,當雙方子力都很少時,以佔據角地效率為最高,其次為邊,再次為中腹。因為角地天然就有兩條邊,易守難攻;而中腹四面不挨,最難圍空。所以即使是佈局種類非常豐富的現代圍棋,只要有空角,肯定是要先占空角的。

    但這位中年文士卻放著兩個空角不佔,搶先低掛朱由檢的小目,這是一種極其罕見的開局。此時朱由檢若守角,則對方可能會返回身去占空角,這就是所謂的「行棋調子」。

    但朱由檢本身棋力不強,無非是沾了些穿越的光,又怎肯順著對方的步調行棋。既然對方不佔角,朱由檢就不應對方的掛角,下一手再以小目占角。

    此時棋盤上只剩一個空角了,那中年文士卻視而不見,再次小飛低掛朱由檢剛占的角。朱由檢毫不猶豫,把最後一個空角也佔了,那文士則繼續掛角。如此就形成了白棋佔了一個星位角,卻在其他三角飛掛黑棋的奇特局面。

    這下輪到朱由檢長考了,別看在前世沒少在網上下棋,但這樣的開局他還是第一次走出來。按理說他的三子是「小目」位置,對方的三子是「目外」位置,又輪到黑棋走,朱由檢應該是略佔些主動的。但這個時代的圍棋沒有貼目,先行的白棋又天然佔有優勢。所以局面還可算做兩分,關鍵看後面怎麼走。

    至此朱由檢不禁加上了小心,暗道此人思路不落窠臼,想必棋力也不會低。剛才既然是以大雪崩定式取勝,這次朱由檢再次選擇托,引誘對方走大雪崩。而那中年文士也似是在鬥氣一般,毫不猶豫地往上一頂,這個角上登時爆發了一場激戰。

    前面數手,因為熟記定式,朱由檢是見招拆招。角上的白棋和黑棋很快分為四塊扭殺在一起,眼見是魚死網破之局。剛才黃先生就是在這裡犯了錯誤,想當然地不肯被吃,結果被朱由檢所乘。

    這位中年文士卻在長考之後,下出了一招「內拐」。朱由檢當即大驚,心想這步招法可是號稱「活著的棋聖」的吳清源率先弈出的,大雪崩定式至此開始新的發展。可此人居然第一次下這個形狀,也能走出這步「內拐」,難道竟與數百年之後的吳清源思路暗合?

    此時朱由檢已經有些緊張,選擇了讓白棋取角地、自己取外勢的下法,試圖憑借厚勢在中央圍起大空。

    而對手也頗為配合,又連掏朱由檢兩個角。至此四個角已經全部為白棋所佔據,而黑棋築起幾道高牆,對中腹的三塊白棋孤棋形成包圍之勢。

    可接下來的棋局發展,很快就讓朱由檢認識到了自己棋力的不足。三塊白棋看似凶險無比,但不論朱由檢怎麼追殺,始終阻擋不住對方靈活的轉身。最後三塊白棋竟連在一起,在棋盤上蜿蜒一尺有餘。

    朱由檢知道「棋長一尺,無眼自活」,但自己實地遠遠落後,如果殺不掉白棋,那可就大敗虧輸了,因此只得硬著頭皮強行破眼。但黑棋自身也有不少毛病,皆被中年文士一一利用。只見他這裡一碰,那裡一斷,很快就把朱由檢的黑陣攪得四處起火,八下冒煙。最後不但沒吃住白棋,黑棋反被吃了一塊。朱由檢見無力回天,便爽快地一推棋枰道:「我輸啦!」

    觀棋的茶客登時歡聲雷動,他們今天可算是大開眼界,不但見了許多新奇的招法,還欣賞了一局精彩的殺棋。

    那中年文士卻冷笑一聲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圍棋是必須要有座子的。閣下不放座子,自以為標新立異便可取勝,在下只是略施手段,挫一挫你的邪氣而已。我觀閣下之棋藝,似乎比剛才這位黃先生還要差一些。望閣下今後好自為之,否則必受其咎。」

    這番話說得頗不客氣,朱由檢不禁好笑道:「我棋藝不如你,這我承認。但你說我『必受其咎』,這就有點危言聳聽了罷。難道我不下座子,還要遭雷劈不成?」

    眾人聽了皆是一陣哄笑,那中年文士卻正色道:「圍棋不僅僅是一種遊戲,其變化無窮卻又暗合陰陽之道,與修身、治國同出一理。棋下得堂堂正正,其人也必是正人君子,治國也必用聖人之道;若盡走些歪路數,一旦忝居高位,其為禍也大,不可不慎!」

    朱由檢聽了啞然失笑道:「這位仁兄實在言重了。圍棋與治國雖然都需要動腦子,但對像不同,豈可簡單類比?」

    「怎麼不能比?」中年文士不以為然地道,「唐太宗、宋太祖,以及我朝太祖高皇帝,皆為此中高手,他們難道不是明君麼?」

    「仁兄未免以偏概全,」朱由檢嘿嘿一笑道,「據說南唐李後主也好圍棋,不也落得個亡國之君麼?」

    「他只是好棋,卻不擅棋。」中年文士兀自強辯道,「擅棋者必擅謀。真正的高手皆是思維縝密、環環相扣,從第一手即開始籌謀,不出三十手即可奠定勝局。治國亦是如此,昔諸葛亮未出茅廬先知三分天下,此亦擅謀者也。」

    朱由檢卻不想與他爭辯了,心想哥是從前世穿越來的,那個時代的中國棋聖聶衛平可算得上是「真正的高手」了吧?可別說治國了,老聶一心鑽研棋道,連自己的生活和家庭都安排不好。可見圍棋和治國根本就是兩碼事,沒聽說老人家圍棋水平有多高,不也照樣帶領人民搬走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了麼!

    不過莫名被人奚落一頓,朱由檢還是感到有些不爽。因此便向李貞妍要過那一萬兩銀票,往回一遞道:「仁兄花這一萬兩銀子,不會就為教訓我一番吧?您的高論不敢苟同,這銀票也請一併收回!」

    那文士卻長身而起,詭異地一笑道:「閣下遠道辛苦,些須川資不成敬意,倒和這盤棋沒什麼關係。」

    朱由檢頓生警兆,剛想詢問時,那人已經飄然出門,且行且吟道:「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朱由檢忙對李貞妍使個眼色,李貞妍會意,立即衝到街上,卻哪還有那人的蹤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