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雁門關 文 / 飽吹餓唱

    陽春三月,春和景明。在山西北部的崇山峻嶺之中,一對年輕的男女正小心翼翼地駕馭著座下駿馬,艱難地跋涉在山間的羊腸小道上。

    此時已近正午,山中的陽光也顯得有些毒了起來。那少年怕少女被曬,忙為她撐起竹傘,心疼地道:「為夫沒用,害得你還要陪著我爬大山。這風吹日曬的,可別把你的皮膚給曬黑了!」

    那少女卻嗤笑道:「王爺真會說笑,您會怕蕊兒變黑麼?我記得您曾所過,那大玉兒妹妹比蕊兒可黑多了!」

    「你們倆能一樣麼?人家可是從小就生活在草原上,紫外線太強了,才…呃!」那少年說著說著,突然打了個大大的飽嗝,噎了半天才道,「好傢伙,這狼肉可真夠勁!不但極其難吃,就算吞到肚子裡,還是不好消化!」

    這對少年男女,正是大明秦王朱由檢,以及他的王妃蕊兒。他們從喀爾喀草原遠道而來,歷時半個多月,至此已經跋涉了兩千餘里。

    因一路上幾乎夜夜承歡,蕊兒也漸漸適應了夫妻婚後的生活。她並不再像以前那樣對朱由檢畢恭畢敬,而是也敢於和他開些無傷大雅的玩笑了。

    此時她見朱由檢打飽嗝,便譏諷地笑道:「王爺,您這一路上見狼便殺,只吃狼肉,吃得眼睛裡都有些冒綠光了呢!蕊兒怕您再吃幾日,真要變成一匹狼了!」

    朱由檢卻不懷好意地笑道:「為夫要是真變成狼了,你怕不怕?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走在無盡的曠野中!狼愛上羊啊愛得瘋狂,誰讓他們真愛了一場!啊嗚!」

    他邊說邊唱,突然裝出一副狼的架勢,向蕊兒猛撲過去。

    蕊兒卻早有準備,輕輕地側身閃過,一把架住差點失去平衡、從馬上摔下去的朱由檢,譏諷地笑道:「您若真的變成了狼,蕊兒也只好將您一箭射死,烤烤吃掉了!說真的,放著那麼多野味不吃,您為什麼偏偏要吃狼肉呢?您自己都覺得難吃!」

    「因為狼這種動物太可恨了!」朱由檢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道,「這種畜牲,厲害的動物不敢惹,專門欺負弱小的兔啊、羊啊什麼的,偏又是極其凶殘,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還就納了悶了,有的人還居然對狼十分推崇,不講人性,只講狼性,整些個狼圖騰、狗圖騰、七匹八匹狼之類的玩意出來!對這樣的人渣,我只能送他們四個大字: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王爺,那是八個字好不好!」蕊兒明知他是故意說錯來逗自己,還是忍俊不禁地笑道。

    「是麼?嘿嘿嘿嘿,」朱由檢見逗得美人發笑,也咧開大嘴傻笑了一陣,卻漸漸地轉化為一絲冷酷的笑意,「另外,蒙古人不是自稱蒼狼的後代麼?他們不是以狼自居,覺得咬誰都是天經地義麼?我就把他們的祖宗烤烤吃了,再變成屎拉出來,溫暖他們的大地!」

    蕊兒聽朱由檢說得咬牙切齒,知道他因幾個蒙古部落背信棄義,導致李崇瑤生死不明、大玉兒被迫嫁給皇太極,而恨透了蒙古人,生怕重新勾起他的傷心事,忙笑著岔開話題道:「可王爺若是變成了狼,蕊兒還有些捨不得呢!」

    朱由檢從深深的仇恨中驚醒過來,為了驅散那心頭的陰霾,也打趣道:「那沒關係,你也變成一匹母狼,不就行了?咱們倆就是灰太狼和紅太狼!額…不行不行,為夫的腦袋可沒那麼硬,禁不住幾下平底鍋…」

    蕊兒雖不知道朱由檢說的是什麼,卻也笑罵道:「人家才不要做又髒又臭的母狼呢!」

    二人正說笑時,眼前閃現出一道氣勢雄偉、卻有些破損不堪的關牆。()朱由檢詫異地道:「咱們不是已經繞過大同了麼,怎麼這裡還有城關?」

    他手搭涼棚向關上望去,卻見關上空空蕩蕩,只有一個書生模樣的人,也在向自己這邊張望。

    朱由檢只覺得此人有些眼熟,正納悶時,那人突然驚喜地大叫道:「殿下?怎麼會是您?您怎麼到了這裡?」

    說著他便匆匆跑下城頭,從早已塌了半邊的城門洞中急急地跑了出來,跪倒在朱由檢的馬前,大禮參拜道:「草民孫傳庭,叩見秦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孫先生,怎麼是你?」朱由檢也驚喜地跳下馬來,將孫傳庭雙手攙起道,「多日不見,先生還是風采依然,本王敬佩之至!」

    孫傳庭也激動地道:「殿下,看得出來您吃了不少苦,卻也歷練得更加穩重成熟了!」

    他又給蕊兒行過禮,三人便牽著馬,邊聊邊進入關城。

    朱由檢先問道:「先生,這裡是什麼地方?先生為何在此?」

    孫傳庭忙恭謹地答道:「殿下,此地即是雁門關。雁門關本為長城上的重要隘口,歷朝歷代均在此設有重兵把守。但自從我朝北定疆土,已在北面的大同築起堅城,這雁門關就漸漸廢棄了,現在竟是空無一人。

    「草民的家就在離此處不遠的代縣縣城。自從罷官之後,草民便回家讀書,閒時憑弔古跡,以文會友,倒也落得個逍遙自在。今日草民便是來此會友的,卻不料遇到了殿下。卻不知殿下為何至此?草民聽說殿下在喀爾喀遇險,下落不明,朝廷正在四處尋找,不知…」

    朱由檢微微一笑道:「先生是想問我,為什麼不趕緊到京師或者什麼地方報道是吧?不瞞先生說,東廠和錦衣衛的人現在正在滿世界找我。如果讓他們找到,我這個秦王還不一定能當得成呢。所以我才悄悄地趕路,等趕到了西安,再現身也不遲。」

    孫傳庭聽了挑大指讚道:「王爺心思縝密,草民自愧不如!」

    「先生,你別老是草民、草民的好不好?」朱由檢笑道,「說老實話,我這次至西安就藩,可不想做個混吃等死的王爺。先生德才兼備,早晚必為朝廷大用,又何必如此氣餒?不如隨我一同趕赴西安,用得著先生的地方還多著呢!」

    孫傳庭聽了肅容立定,激動地衝著朱由檢躬身施禮道:「早在信王府之時,傳庭就看出殿下心懷天下百姓,與其他藩王大不相同!得蒙殿下厚愛,傳庭敢不盡忠竭力,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朱由檢也喜滋滋地將孫傳庭攙起,心中得意地暗想:十七世紀最缺的是什麼?不是財富,不是軍隊,甚至也不是科技,而是人才!在那個時空,大明為什麼覆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官員尸位素餐,人不能盡其材而用!

    而自己若想當皇帝,而且是當一個扭轉乾坤的皇帝,需要做的工作實在是太多了。若只靠自己一個人忙活,那還不得累死?!所以必須打造一個優秀的團隊,成為自己的忠實班底,保證不打折扣地執行自己的策略。

    眼前這位孫傳庭,就是一個知根知底的絕好人選!不是「傳庭死而明亡矣」麼?哥就好好地保護著他,最大限度地發揮他的才能,讓他好好地活著,最好能再活個百十來年!

    定下這件大事,二人的談興更濃了。孫傳庭見朱由檢對雁門關很感興趣,便邀請他登上城頭眺望。

    朱由檢極目遠眺,見長城如同一條蜿蜒跳躍的黑色巨龍,穿梭在崇山峻嶺之中,真是氣勢磅礡,不由得讚不絕口。

    孫傳庭也感慨地道:「舊時雁門關又稱『西陘關』,是進出塞外的重要關口,就連大雁遷徙,也要途經此關,故此得名。古語有云:『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以雁門關為起點,東走平型關、紫荊關、倒馬關,可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關,遙制黃河,威震西域。可惜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的雁門關已經風采不再!」

    「我記得宋朝的楊家將就是鎮守在這裡的吧?」朱由檢見孫傳庭滔滔不絕,自己卻有點相形見絀,只得搜盡枯腸,從評書裡找點靈感。

    「豈止楊家將!」孫傳庭如數家珍地道,「戰國時期,趙國大將李牧便屯兵於此,威震匈奴;始皇帝時,大將軍蒙恬更是帶甲三十萬,由此出塞北卻匈奴,盡收河套之地;後來匈奴漸盛,又是在離此不遠的白登山,以四十萬大軍困住漢高祖劉邦。此後漢朝與匈奴時戰時和,那昭君出塞,也是自雁門關出行!…」

    二人正聊得興高采烈,忽聽城下傳來抑揚頓挫的朗誦之聲:「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朱由檢詫異地道:「這是何人?」

    孫傳庭卻喜道:「殿下,此人便是我今日要會的友人了。」

    正說話間,一個身材矮胖的中年人呵呵大笑著登上城樓,高聲叫道:「白谷兄,有佳客在此,何不為我宋獻策引薦一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