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走馬賦詩 文 / 飽吹餓唱

    朱由檢這一覺睡得十分香甜,直到日上三竿,才被戚美鳳從窗外輕輕喚醒。他揉了揉腫得像金魚一般的肉眼泡,伸了個長長的懶腰,打著呵欠問道:「美鳳,現在是什麼時候了?」

    「回殿下,現在已近午時。」戚美鳳恭謹地答道。

    「什麼?」朱由檢慌得一骨碌爬起來,「都快到中午了?你怎麼不早點叫我啊!」

    戚美鳳微微一笑道:「末將聽殿下睡得十分深沉,不敢驚擾。殿下可收拾好了?」

    朱由檢老臉一紅,忙將昨夜「排毒」用過的草紙藏到床下,又匆匆穿上衣服,尷尬地道:「好了,好了!」

    戚美鳳雙頰桃紅地推門進來,躬身施禮道:「殿下,督師大人求見,正在前堂等候呢!」

    朱由檢不知道孫承宗找自己有何事,趕緊向外就走。一出院子,見幾百名戚家軍早就整裝待發,更覺慚愧,忙問戚美鳳道:「大夥兒早都起來了?吃過早飯沒有?」

    戚美鳳笑道:「我戚家軍治軍嚴格,不論寒暑,辰時二刻必須起床。大家早已用過早飯,督師大人安排得很妥當,一下撥付了半個月的糧草,還有肉吃呢!」

    「昨夜有什麼動靜沒有?」朱由檢還惦記著那個神秘的身影,以及那張寫著「一路小心」的字條。

    戚美鳳皺了皺眉道:「昨夜末將除了在督師行署內警戒,又在行署外加派了六個暗哨和一隊移動哨。可是這一夜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

    朱由檢聽了心中稍定,可又總覺得那個身影看起來有點眼熟,感覺不像是在提醒自己,倒像是不懷好意。

    二人說著來到前堂,見孫承宗正坐在椅子上以手拄腮,打起了瞌睡,顯然是已經等了很久了。

    朱由檢忙上前笑道:「有勞督師大人久等!」

    孫承宗打了個激靈,趕忙起身道:「殿下來了!老夫有失儀容,還望殿下恕罪!」

    朱由檢見他精神略顯委頓,雙眼熬得通紅,眼中佈滿血絲,嗓音也十分暗啞,驚訝地問道:「督師大人,昨夜您沒有休息好麼?」

    「老夫哪還有心情休息!」孫承宗苦笑著道,「昨夜殿下與管公公吵了一架,管公公氣不過,連夜趕奔薊州去了,給老夫留下個爛攤子!」

    二人落座詳談,朱由檢這才知道:昨夜自己走後,管寧對孫承宗和稀泥的做法十分不滿,大吵大鬧了半個多時辰,非要懲治前軍的左光先等人不可。

    孫承宗見他一味胡攪蠻纏,也漸漸不耐煩起來,最後憤然作色道:「陣前換將,向來是軍中大忌!左光先乃是一員驍將,選他做前軍主將,也是老夫的主意。就算他細節處有些不謹,那也是為了讓前軍將士能盡快得到休整,這正是為大將者第一要務!老夫不同意現在處罰左光先,若監軍大人非要處罰,就連老夫也一併罰了吧!」

    管寧登時目瞪口呆。想那孫承宗身為帝師,深受皇帝信任,就連魏忠賢本人都懼他三分。他一個魏忠賢的狗腿子,哪有底氣和孫承宗叫板?

    見管寧被自己震住,孫承宗又苦口婆心地道:「管公公,如今大敵當前,咱們為人臣的,當為君父分憂,同仇敵愾,勁往一處使。若到了前線,左光先不肯奮力殺敵,不用管公公發話,老夫第一個就饒不了他!管公公還當以大局為重,督促全軍,盡快趕到山海關為是。」

    管寧見孫承宗給自己個台階,知道再鬧也鬧不出什麼結果,只得答應不再與左光先計較。可他又嫌朱由檢不把他這個總監軍放在眼裡,還假意要返回京師,撂挑子不幹了。

    管寧是敕封監軍,名義上也代表著皇帝,他要走了那還了得?孫承宗只好又是一陣苦勸,管寧這才勉強妥協,條件是這一路上他不再見朱由檢,省得又讓他揪脖領子。

    孫承宗為顧全大局,只得點頭同意。二人商議的結果,管寧率左軍、右軍先赴薊州,孫承宗統領前軍、中軍和後軍隨後進發。至於朱由檢,就還讓他在後面慢慢晃悠吧,反正他也起不了什麼作用。管寧天不明已率先頭部隊出發,此時都快到薊州了。

    朱由檢一想自己反正也確實是個擺設,軍務如何安排,自己是插不上嘴的,也只得點頭稱善,心想至少用不著和那個不男不女的傢伙置氣了。

    孫承宗又道:「殿下,前方軍情緊急,老夫本想順路視察薊州一帶防務,如今是沒有時間了。咱們一路同行到薊州之後,老夫帶大軍走玉田、豐潤、灤州、永平的南線,請殿下走遵化、遷安的北線,代老夫視察這兩處,您看如何?」

    朱由檢心想自己單走一路,少了這老頭子的約束,還能自由一些。又有戚美鳳和她的戚家軍相伴,倒也不怕寂寞,當即滿口應允。

    此時大軍已經補充完糧草輜重,也該啟程了。這次朱由檢卻不願再乘車仗,而是騎馬和孫承宗並轡而行,一起出了通州城,望薊州進發。

    薊州距通州二百餘里,比京師到通州可遠多了。諸路軍馬又攜帶了不少糧草和輜重,行軍速度一下子慢了不少。偏偏天公不作美,剛出通州城不遠,天空又飄起雪花。

    孫承宗掐算著日子,心中暗暗焦急,生怕自己還沒趕到山海關,後金軍隊就先將關口攻破了。

    但他看到護衛朱由檢的這五百名戚家軍,雖然也以步兵為主,且攜帶的輜重更多,走起路來卻是雄赳赳氣昂昂,與其他明軍那種叫苦連天、能拖就拖的態度截然不同。

    孫承宗不禁讚道:「不愧是我朝名將戚繼光帶出來的隊伍!若我大明的將士均能如此,何愁建虜不滅!戚千戶治軍嚴謹,頗有先祖風範!」

    戚美鳳聽見孫承宗誇讚,忙謙虛地道:「督師大人謬讚了。先曾祖清剿倭寇,斬首十餘萬級;後出鎮薊門,使得蒙古人再不敢覬覦中原。末將何德何能,迄今寸功未立,豈敢與先曾祖相提並論?」

    「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戚千戶不必過謙!眼下九邊不寧,朝廷正在用人之際,有的是功勞等著你去立!」孫承宗捋著花白的鬍子笑道,「戚千戶麾下兵馬士氣如此高昂,可有什麼秘訣麼?」

    戚美鳳恭謹地答道:「軍中士氣,一靠糧草充足,軍械齊備,軍餉準時足額發放,如此將士方能無後顧之憂;二靠實戰錘煉,勝績越多,士兵越自信,上陣之時也就越加勇猛。而這第三點,末將以為最為要緊,就是平時反覆向士兵言講,讓他們明白自己是為何而戰!」

    朱由檢聽得認真,見戚家軍居然懂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也不禁暗暗稱奇。

    孫承宗也眼前一亮,高聲問道:「戚家軍的將士們,你們是為何而戰?」

    五百名戚家軍的士卒齊聲吼道:「同心協力,救國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說得好!」孫承宗激動地在馬上一拍大腿,「老夫等著看你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戚千戶,戚家軍行軍之時,可有些軍歌以壯聲勢?」

    「將士們!唱個《滿江紅》,讓督師大人聽一聽!」戚美鳳自豪地道。

    五百名士卒得令,在夾雜著大片雪花的寒風中,一邊邁著堅定的步伐向前行進,一邊唱起了岳飛的千古名作:「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雄渾的歌聲久久在雪原中飄蕩,讓人聽得熱血沸騰。

    一曲唱罷,孫承宗撫掌大笑道:「唱得好!殿下,岳少保這闕《滿江紅》,您可曾讀過?」

    朱由檢本來也沉浸在這悲壯的氣氛中,聞聽此言卻老大不高興。敢情孫承宗還是覺得自己不學無術。在前世,只要是中國人,就連小學生都會背這首詞,這老孫頭也太把人看扁啦!

    他胸中來氣,故意笑道:「督師大人,這首《滿江紅》好是好,只是如今正值隆冬,哪裡來的瀟瀟細雨?我這裡還有一首詞,倒與眼前的景致更為契合,督師大人想不想聽?」

    孫承宗倒真沒想到,這信王朱由檢平時言語粗鄙,居然還喜歡附庸風雅,當即忍著笑道:「老夫洗耳恭聽!」

    朱由檢微微一笑,即於馬上吟誦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時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像,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貨將老人家的《沁園春?雪》吟誦完畢,得意洋洋地看著孫承宗。

    哪知孫承宗在馬上呆了半晌,突然「撲通」一聲,翻身落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