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奉旨出宮 文 / 飽吹餓唱

    「啪!」隨著魏忠賢的一記單掌開碑,管寧的臉上立即出現了五個清晰的指印。

    「乾爹饒命啊!乾爹饒…」管寧趕緊跪在地上,在告饒的同時躲避魏忠賢的巴掌,胸口卻又結結實實挨了一記佛山無影腳。

    「你個蠢貨,越來越會玩了啊!一下子輸掉一萬兩銀子,還好意思跟咱家來借?你當咱家的銀子是大風刮來的麼?滾蛋,一個子兒也沒有!」

    魏忠賢怒罵幾句,又要責打管寧,好不容易才被一旁的許顯純等人勸住。

    這些日魏忠賢心急如焚,皆因東林黨公然向自己宣戰,包括他本人在內,參劾閹黨成員的奏章不計其數。

    在這以前,魏忠賢也沒少挨彈劾,但卻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只需專撿天啟忙著木匠活的時候,將奏章避重就輕地念給他聽。天啟正忙活著哪有心思聽這些,往往只道:「不必念了,你自己看著辦吧!」

    魏忠賢要的就是這一句話。有了皇帝的授權,他大可以將奏折留中不發,甚至可以代皇帝下旨申斥上疏之人。實在看不順眼的,乾脆將其罷官,甚至直接下獄。只要是進了監獄,這人活著出來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此招屢試不爽,魏忠賢還以為沒人敢再反對自己了。不曾想,他的倒行逆施卻終於激起了東林黨人的強烈憤怒。以楊漣的奏章為開端,東林黨人紛紛上疏參劾,甚至數十人聯名參奏,大有魚死網破之決心。

    偏偏這次,天啟雖然仍然不看奏章,卻也不明確表態了。沒了皇帝的鼎力支持,魏忠賢也不禁著了慌。這幾日,他天天在東廠與崔呈秀等心腹密議,如何反擊東林黨。

    正焦頭爛額之時,管寧這奴才竟然又來搗亂。他居然一盤棋就輸給朱由檢兩萬兩銀子,還涎著臉跑來向魏忠賢借錢,怎能不讓魏忠賢勃然大怒?

    看見管寧那副可憐相,崔呈秀等人無不幸災樂禍。李朝欽還故作驚訝地問道:「管公公,聽說你在尚膳監之時,積蓄頗多,打馬吊耍錢的時候也沒少一擲千金。怎麼今日這區區一萬多兩銀子,還要找廠公來借呢?」

    管寧是有苦難言,他雖然平時沒少貪墨銀子,但往往是左手進右手出,大部分孝敬魏忠賢了。剩下一些積蓄,倒也有三、四萬兩,卻放到宮外,吃著每月二分的利息,一時間收不回來。

    他本想讓朱由檢寬限幾天,朱由檢卻把眼一瞪道:「管公公,你這賭品可不怎麼樣啊!合著贏錢的時候你不吭聲,輸錢了就想砸罐?不行,今天你必須把欠本王的一萬四千兩銀子如數交上來,否則,嘿嘿嘿嘿,你就還回司禮監報到吧!」

    管寧都快急哭了,七拼八湊也只湊了四千兩,那一萬兩的大頭卻是無論如何湊不上了,只得向乾爹魏忠賢求助。

    哪知魏忠賢卻似個貔貅,向來只進不出。又正趕上心情不好,管寧撞到了槍口上,哪還能討好果子吃。

    還是許顯純為管寧解圍道:「父親大人,倒也不能全怪管公公。孩兒也想不到,這寧王雖然年紀不大,卻能使出這等欲擒故縱之計,正好提醒父親大人,絕不能對他掉以輕心。」

    魏忠賢微微頷首道:「顯純說的是。咱家早就看出來了,這小子不是個省油燈!」

    許顯純見魏忠賢情緒平復了些,趁機進言道:「因此,父親大人將管公公安插在他身邊,監視他的一舉一動,還是一招妙棋,切不可因小失大啊!而且這寧王雖然奸詐,卻是貪財好色,管公公再監視一段時間,必能抓住他的把柄。管公公既急用這一萬兩銀子,孩兒手中倒還有些閒錢,就先借給管公公吧。」

    魏忠賢見不用自己出錢,心情頓時緩和不少,故意板著臉道:「其實咱家也不是捨不得銀子,只是今日剛剛備好五十萬兩,馬上要送回肅寧修城牆。城防大事,豈可讓這奴才耽誤了?」

    許顯純見魏忠賢不再追究,忙對管寧使個眼色。管寧趕緊對著魏忠賢猛磕了幾個響頭,然後屁滾尿流地跑出東廠。他在感激許顯純再次救了自己一命的同時,也咬牙切齒地暗想:該死的寧王,找個機會,非整死你不可!

    與此同時,朱由檢卻在乾清宮,再次接受天啟的召見。

    天啟今日看起來氣色不太好,臉色比平日顯得更加蒼白。但他仍強打精神笑道:「五弟,前日朕不是說,打算委派你辦一件好玩的差事麼?你來看,」說著一指殿內堆得亂七八糟的傢俱,「朕這些日按照你的設計,趕出來不少新式傢俱。加上之前幾個月打造的,乾清宮都快放不下了。卻不知宮外之人,對這些傢俱是否喜愛。今日你就替朕走一趟,微服出宮,將這些傢俱統統賣了!朕也想知道,這些傢俱能賣多少銀子呢!」

    朱由檢只得躬身領旨,心中卻在想,這天啟還挺有經濟頭腦的,可惜用的不是地方。要是在國事上也如這般精打細算,大明江山又何至於此!

    不料天啟緊跟著又是一句:「賣了多少銀子,你告訴朕一聲就行。那些銀子,朕就賞給你了!」

    朱由檢這才知道,天啟並非真的有經濟頭腦,只是想肯定一下自我價值,看看自己的手藝值多少錢而已。

    「你微服出宮,朕也有些不放心。」天啟接著說道,「就讓林佑坤多帶好手,貼身護持,也助你打理具體事宜。另外,也可帶幾個宮女伺候起居。想五弟久居深宮,還沒逛過京師吧?朕還聽說,寧王妃對五弟約束甚嚴,你也正好借此機會遊玩一番,鬆泛鬆泛!嘿嘿嘿嘿…」

    朱由檢聽天啟說著說著就下了道,也只得苦笑道:「臣遵旨!」

    既領了君命,奉旨辦差,這就叫「陛辭」。差事辦好之前,就不能再回文華殿了。好在有林佑坤打理一切,為朱由檢換了一套較為普通的衣服,然後護送著他,從東華門口上了一輛寬敞的馬車。

    朱由檢剛進車廂,就見梅蘭竹菊四姐妹已在車廂之內就座。見朱由檢進來,忙齊聲稟道:「王爺,王妃娘娘知道王爺要出宮辦差,讓奴婢等隨駕侍候。」

    朱由檢本想帶著蕊兒,等出宮以後,找個機會直接溜之大吉的。但眼見蕊兒無法跟著出宮,又想到還有林佑坤跟著,自己想逃跑,恐怕也是難於上青天。

    而且,自己的銀子還都在宮內,又沒有任何的出逃計劃,想一走了之,還是太倉促了一些。

    不過他自從穿越以來,還一直在紫禁城裡圈著,每日基本上就是文華殿到乾清宮兩點一線,也感到乏味得很,早就想到宮外透透氣了。如今既蒙天啟聖旨出宮,又有美女相伴,倒也感到十分愜意。

    不多時,林佑坤辦好了出宮的手續,馬車催動,緩緩走出了東華門。林佑坤則率領幾個手下騎馬跟隨,暗中保護。

    出得宮來,朱由檢一邊挑起車廂中的窗簾,觀看外面的景色,一邊也感到有點不知所措。

    外面,完全是一個陌生的世界。

    從紫禁城外向遠處眺望,尚有一道氣勢恢宏的高大城牆。這道城牆紅牆黃瓦,除了將紫禁城囊括其中,還隱約包含著數十座精美的建築。紫禁城北的景山、北海,也都在這道城牆的範圍之內。在這些建築和景致之間,還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御河,不過此時已被凍得如同鏡子一般。

    朱由檢猜到,這就是前世已經不復存在的皇城。遙想當年,辛亥革命一舉結束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帝制,清帝退位,京師也改名北平,地位一落千丈。

    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以舊城改造和阻礙城市發展為由,皇城的城牆大部分被陸續拆除。一座擁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美麗城池,短短幾十年時間就幾乎蕩然無存,並慢慢湮滅在老人的記憶當中,最後剩下的,就只有「黃城根」這個不知所云的地名。

    當後世的人們迷失在北京那迷宮般的鋼筋水泥叢林中之時,又可曾能想得到,幾百年前,這裡竟是此番景象?

    不多時,馬車就來到皇城的城牆之下,並緩緩地穿過了高大的東安門。當然,這座氣勢巍峨的城門,在後世也早已不復存在了。

    穿過東安門,就來到了皇城之外,氣氛頓時為之一變。皇城之內那種恢宏大氣、莊嚴肅穆的感覺沒有了,市井氣息撲面而來。

    見朱由檢望著窗外發愣,一直騎馬跟隨的林佑坤小聲詢問道:「殿下,從此處再往前不遠,即是十王府街,是個十分熱鬧的去處。眼下已近正午,請殿下的示下,是否要先去那裡打尖?」

    朱由檢從方位判斷,也猜出來這所謂「十王府街」就是前世的王府井大街了。那裡可是北京著名的商業街,有「中國第一商業街」的美稱。

    當然,在前世,尤儉同學對這樣的地方,一向是敬而遠之的。原因也很簡單,兜裡沒錢!

    所謂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的朱由檢可是鳥槍換炮了,自然底氣十足。他豪邁地一揮小手道:「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