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崇禎:重征天下

正文 第三十六章 賭棋 文 / 飽吹餓唱

    天啟三年冬,東林黨終於孤注一擲,向閹黨發起大規模攻擊。一時間,彈劾奏章鋪天蓋地湧向紫禁城,將專門處理奏章的司禮監塞得滿滿當當。

    這些奏章有的是一人寫就,有的是兩人、甚至三人共同簽署。而彈劾閹黨首領、東廠太監魏忠賢的奏章,竟是東林黨七十餘人聯名拜發,聲勢十分駭人。

    而且東林黨的打擊範圍非常之大,閹黨的骨幹分子幾乎無一倖免。魏忠賢自不必言,而他手下的文臣「五虎」:工部尚書兼左都御史崔呈秀、太僕寺少卿吳淳夫、兵部尚書田吉、太常寺卿倪文煥、左副都御史李夔龍;以及武將「五彪」:左都督、錦衣衛都指揮使田爾耕、錦衣衛都指揮僉事許顯純、錦衣衛指揮崔應元、東廠理刑官孫雲鶴、錦衣衛僉事楊衰,也無一不遭到東林黨人的圍攻。

    閹黨也絕非善類,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他們可沒有這種高尚情*。當日管寧夜入東廠之時,魏忠賢聚眾商議的大事,正是如何反擊東林黨,因為那時楊漣已經率先上書參劾魏忠賢。

    眼見東林黨撕破了臉皮,閹黨成員也聞風而動。「五虎」、「五彪」自不待言,魏忠賢黨羽甚眾,還有「十狗」、「十孩兒」、「四十孫」,此時也紛紛上書參劾東林黨人。

    而黨附閹黨的齊黨、浙黨、楚黨也不甘寂寞。從萬曆年間開始,這幾黨就與東林黨鬥得不可開交,互有勝負。自從天啟登基,東林黨人因有擁立之功而得勢,齊楚浙黨可謂是一敗塗地。他們在此次京察中被罷官者最多,是真正的受害者,因而對東林黨的怨氣也最大。

    一時之間,兩大陣營隔空對罵,朝堂之上烏煙瘴氣,一地雞毛。

    但是,天啟遲遲不發話,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一時間陷入僵局。

    外面打亂了套,紫禁城內卻秩序井然,一如平常。這幾天天啟沒有召見朱由檢,朱由檢也終於鬆了口氣,能在文華殿安安穩穩地過幾天屬於自己的小日子。

    自從林佑坤奉旨護衛文華殿,他倒是極為盡忠職守,在朱由檢身邊幾乎形影不離。而管寧雖然恨透了林佑坤,表面上卻還不得不裝出一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樣子。

    因此這幾日,文華殿倒也風平浪靜,一點也感受不到宮外那山雨欲來的壓抑氣氛。

    趁閒著沒事,朱由檢也終於督促著管寧,把屬於自己的銀子從武成閣搬了過來。此後的整整一天,朱由檢啥也沒幹,就是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存放銀子的房間裡,數錢!

    這一數,還真數出點問題來。自己穿越之前的銀子,少了就少了吧,誰讓前任太敗家,只顧著搜集黃色圖片了。但是穿越之後,朱由檢清清楚楚地記得,天啟可是一次性就賞給自己黃金千兩,白銀十萬兩。

    可如今數來數去,黃金是一兩也不少,但白銀卻只有五萬兩,直接給打了個五折。

    問過管寧,這貨才知道:原來皇帝給宗室和勳臣的賞賜,依例要從戶部銀庫和內帑中各出一半。這內帑中的黃金千兩、白銀五萬兩是足額發放了,戶部卻連一錢銀子都沒給。

    而且,人家還有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沒錢!

    管寧為了氣氣朱由檢,還惟妙惟肖地學起了戶部的辦事官員的原話:「請公公回稟寧王殿下,戶部一年歲入只有三百餘萬兩白銀,僅遼東邊事一項開支,就需要二百餘萬兩。剩下區區幾十萬兩銀子,還得發放官員俸祿、支付各地衛所軍餉、賑濟災民、修葺河工、應付外邦朝貢等等,根本就是捉襟見肘。不瞞公公,戶部現在尚欠著前年的地方官員俸祿沒發呢!遼東軍餉又絕不能動,我們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還請寧王殿下寬限些時日,待戶部手頭寬鬆,還清舊欠之後,再將賞銀送去文華殿吧。」

    朱由檢一聽就知道沒戲了。從來欠賬都只能越欠越多,明朝又到了這般光景,還指著戶部能扭虧為盈?拉倒吧,只當沒這回子事,也就算了!

    不過數了幾天錢之後,朱由檢也覺得無聊了。因為他其實並不喜歡錢,而只是喜歡花錢。就算是金山銀山放在這裡,不能花,那自己不就相當於一個銀行金庫的庫管員麼?

    更為鬱悶的是,明明身邊美女如雲,卻只能看,不能摸!蕊兒對朱由檢看得甚緊,生怕他一時把持不住而導致毒發身亡,都不讓任何宮女伺候朱由檢,更不要說梅蘭竹菊四姐妹了。就連尚未成年的伊伊,蕊兒也讓她躲得遠遠的,謹防朱由檢獸性大發。

    在前世,一個男人一輩子最大的追求也不過兩樣:金錢和女人。現在朱由檢同志這兩樣貌似都有了,但卻又都如同鏡花水月,畫餅充飢。這一天天地耗著,有個啥勁?

    這一日管寧見朱由檢又伏在案上長吁短歎,趕緊上前討好地道:「王爺,可是覺得煩悶了?」

    朱由檢此時倒覺得管寧是自己的知音了,忙點點頭道:「沒錯!」

    管寧笑道:「要不,奴才去給王爺弄幾隻金絲雀來?那東西叫得倒是好聽得很!」

    朱由檢本來滿心期待,一聽此言卻又洩了氣。這玩意有啥意思?提籠架鳥,那是八旗子弟閒著沒事幹的一大愛好,但是哥可不好這一口。再者說了,睹物思人,自己和那金絲雀不也同病相憐,都是身處樊籠,不能得脫麼?

    見朱由檢沒興趣,管寧又試探著問道:「要不,奴才陪著王爺擲骰子賭錢?」

    朱由檢眼前一亮。對啊,哥可是麻將高手,過去總沒時間痛痛快快玩一場,現在可好,只剩下時間了。別管那麼多,大戰三百回合再說!

    可仔細一問,朱由檢卻傻了眼。原來在明末,中國的頭號國粹麻將牌還沒有發明出來,這時候的打骰子,可就是單純的打點比大小,實在沒什麼技術含量。

    而風行宮中的馬吊牌,也就是前世的牌九,自己又不怎麼擅長。

    管寧連說了好幾種遊戲,朱由檢都是大眼瞪小眼,連聽說都沒聽說過。

    管寧也被整得有點發急,心想這王爺也太笨了,怎麼啥也不會呢!最後他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問道:「王爺可會下圍棋?」

    「會啊!」朱由檢終於打起了精神。

    遙想前世,尤儉同學可是常在弈城圍棋網上混日子。他下棋是野路子,從來也沒認真地學過,但時間長了,也混了個業餘三段。雖然他在網下可能連個學圍棋的小孩也下不過,但是殺殺那些和自己一樣的純愛好者,他還是很有心得的。

    而且他最大的樂趣,就是砍韓國人和日本人。要知道弈城是個世界性的圍棋平台,大陸、台灣、韓國、日本,甚至歐美的圍棋愛好者,都可以直接在網上對弈。

    尤儉從小學迷上圍棋,一直到上大學,在弈城上至少也下了幾千盤。雖然一直也沒什麼長進,但是每次贏個韓國人或者日本人,他總能得意一陣子,彷彿自己也是參加三國圍棋擂台賽的中國選手,也能為國增光一樣。

    見管寧這個死太監居然也會下圍棋,朱由檢不由得產生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之感。既然沒別的娛樂方式,那就下幾盤吧!

    管寧見朱由檢要下圍棋,忙命小太監將棋盤棋子取來。朱由檢仔細看時,見那白子溫潤如玉,柔而不透,微微帶著點翠綠之色;黑子卻是漆黑潤澤,周邊有一圈寶藍色的光彩。再看那棋盤,竟也是以黃花梨木製成,紋理清晰,還透著一絲原木的清香。

    管寧見朱由檢看得仔細,忙賠笑道:「王爺,這是棋中極品,雲子。」

    朱由檢倒吸一口冷氣。想那雲子,自己在前世只從電視上見過,一副棋子,動輒幾萬大洋。再想想自己家中原來那副破塑料棋子,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剛要在棋盤前就座,朱由檢心中一動,暗想不知這管寧棋藝如何。萬一自己這兩下子跟人家相差甚遠,丟人倒是小事,賭輸了銀子可就不甚理想了。

    他扭頭一看,見林佑坤也興致勃勃地湊了上來,靈機一動,問道:「林千戶,你會下圍棋否?」

    林佑坤不好意思地笑道:「啟稟殿下,微臣倒也會下幾手。但棋藝拙劣,在殿下面前卻是不敢獻醜。」

    朱由檢忙道:「別客氣別客氣,來來來,林千戶和管公公先殺一局,本王在一旁觀戰,嘿嘿嘿嘿。」

    其實他心裡早有盤算:如果這兩個人水平都不怎麼樣,那就好說了。萬一有一個是高手,那自己就撿那個軟柿子捏。反正在前世也早就養成這習慣了,見了高手趕緊閃,見了面瓜趕緊上。

    別人下棋都是找高手,朱由檢同志卻反其道而行之,這也是他長不了棋的最主要原因。

    管寧見有機會在棋盤上報復林佑坤,心中暗自得意,奸笑道:「林千戶,咱們玩多大的呢?一千兩銀子一局,可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